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1590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docx

华为核心侧案例集

案例1:

鉴权配置错误导致4G用户附着失败

现象描述:

U国某局点反映用运营商4G旧终端能够上网,而用新终端(如华为AscendP1LTE、E392及其他终端)不能附着到网络,因此需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终端附着不到网络。

USN 版本:

V900R011C01SPC300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USN上的告警时GTPC隧道路径断,查看USN配置,发现37、110、209、209的地址描述是DESC="Gn/S10/S11controlplane",基本能够排除问题是由此告警导致的。

从问题现象来看,估计的原因有:

1)终端的问题。

2)USN少配置数据,导致新终端不能接入网络。

3)HSS签约数据问题,估计限制了终端的类型,导致某类终端不能接入4G网络、

处理过程:

1)查看新终端附着不成功的跟踪文件,发现失败原因都是eMM—cause:

uE—security-capabilities-mismatch,UE的安全能力不匹配,特别有估计是加密没有开启导致的。

2)查看配置ADDS1USRSECPARA:

IMSIPRE="DEFAULT”, SECPLC=NEVER;设置了所有的用户都不鉴权加密,依照协议规定,所有的4G用户都是应该开启鉴权加密的,产品文档也写了的。

因此开启鉴权加密进行测试。

3)开启鉴权加密后,测试仍然失败,失败原因值是eMM-cause:

message-not—patible—with-the—protocol—state,当前协议状态下消息不可得。

 

从后面的消息中又发现了timeout的现象,超时原因是等待attach plete消息超时

4)查看协议23401,第23步,协议规定MME在收到 InitialContext Response消息和Attachplete后才会给SGW发送ModifyBearerRequest 消息,特别显然,问题出现在UE没有及时的给MME发送attachplete消息。

23。

 Uponreception ofboth,theInitialContext Responsemessageinstep21andthe Attachpletemessageinstep 22,the newMMEsendsa ModifyBearerRequest(EPSBearerIdentity, eNodeBaddress, eNodeB TEID, HandoverIndication)messagetotheServingGW。

5)旧终端是上的了网的,因此问题肯定在新终端上,那是不是因为新终端有问题呢,不支持协议?

问题陷入了僵局。

这个时候用旧的终端连4G网络,发现也上不了网了、问题一下子陷入了两难。

观察跟踪文件。

HSS回复鉴权拒绝的消息给MME、

6)询问一线测试工程师,发现他是RMVUSR之后出现旧终端测试失败的,那么用新终端测试会是如何样呢?

新终端测试仍然拒绝,而且原因值和旧终端一致,鉴权拒绝。

看来问题终于有了一致性了、

   

7)用旧终端不开启鉴权保护能上网,开启了鉴权保护就不能上网,而且原因值是鉴

权拒绝,那么问题应该是出现在HSS上了,和HSS工程师做过沟通之后,发现他选的卡的类型是SIM,而不是USIM,依照之前2/3G的概念,SIM卡鉴权是取3元组的,而4GEPC网络鉴权是4元组,而USN现在还不支持3元组向4元组进行转换,因此鉴权肯定是失败的。

因此3GPP协议推荐4G里面选USIM卡,如此3G用户就能够顺利过渡到4G这是因为3G里面的鉴权5元组能够转为4元组、

8)将卡的类型变更为USIM后,新旧终端都能够接入网络了。

案例点评:

从整个问题的处理看,纠结于终端的原因花了特别长的时间,然而后面终于依然发现了鉴权拒绝的原因,从而根因于HSS签约数据的问题,4G网络中使用的卡的类型不再是SIM卡、EPC网络现在要求都是鉴权加密,因此现在的时候也都支持加密、此案例中新终端是强制了加密的,旧终端没有强制,因此用SIM卡附着新终端是上不了网,而不强制加密的旧终端则能上网。

案例2:

USN9810未配置相应TAC导致用户附着失败问题

现象描述:

新建局LTE网络,无线侧安装完站点后,用户测试上网失败,无线侧跟踪消息显示,用户附着被拒绝,无法上网。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登陆USN9810,打开用户跟踪对话框,输入用户IMSI号码跟踪消息:

1、从跟踪到的消息看到下图信息;                 

                           UE发起Attach Requset消息,同时MME向HSS发起鉴权请求(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Request)得到响应(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 Answer),由MME向HSS发起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看出,UE鉴权通过HSS的签约数据没有问题。

ﻫ2、从跟踪消息中看到如下图信息:

UE附着被拒绝(Attach Reject),双击该条消息,从具体信息中得到下图信息,ﻫ

用户被拒绝是由于APN未知或错误。

3、依照2步骤定位的原因,直截了当找到SM—DNS的解析消息:

 双击SM—DNS的消息,从具体信息中得到如下图的信息,

ﻫ        从图中看到要解析的两个FQDN(由APN和TAC构造所得),具体配置在ADDDNSN命令下。

4、在USN9810的LMT客户端的USN网元下,输入LSTDNSN,查看相关配置如下,主要查看FQDN构造:

ﻫ操作结果如下:

-—-—--—-—---—-—-—----—---ﻫFQDN                                HostName索引  网元类型  接口类型 S5接口协议类型 ﻫTAC-LB01、TAC—HB00。

TAC、EPC、MNC003、MCC460。

3GPPNETWORK、ORG 1             SGW    S11            GTP            CTNET、APN、EPC、MNC003、MCC460。

3GPPNETWORK。

ORG                   2              PGW    S5              GTP         ﻫ(结果个数=2)ﻫ从查询结果中看出,TAC的配置跟消息带上来的不一致,消息中TAC为2541,配置中为0001,由该原因导致DNS解析失败。

ﻫ处理过程:

1、添加TAC对应的TALST(ADDTALST):

ﻫADDTALST:

TALISTID=1, TAI="460032541", DESC="to-S1";

2、添加DNS的A解析记录(ADDIPV4DNSH,假如之前配置,则无需再加):

ﻫADD IPV4DNSH:

HSINDEX=1, HOSTNAME="topon、s11。

gw0101-b—hw、xtx",ADDRSECTION=SECTION1,IPV4ADDR1="115、169。

148。

178”, PRIORITY1=127, WEIGHT1=127;ﻫ3、添加DNS的NAPTR解析记录(ADD DNSN),保证TAC配置正确,同时跟A记录的主机名索引保持一致:

ﻫADD DNSN:

FQDN="TAC-LB41。

TAC-HB25、TAC、epc、mnc011。

mcc460、3gppnetwork。

org",HSINDEX=1,ENTITY=SGW,INTYPE=S11, S5PROTOCOL=GTP,S8PROTOCOL=GTP,PRIORITY=0, WEIGHT=100; 

 执行完以上三步后,用户能够正常上网。

建议与总结:

ﻫ配置置USN9810的数据时,要严格依照数据规划完整的添加需要配置的TALST,并正确添加相应的DNS数据配置。

A解析记录中,主要注意正确配置主机名与相应网元(SGW、PGW等)的IP地址对应关系,NAPTR解析记录中,主要注意正确配置TAC,正确引用A解析记录、

案例3:

PCC配置错误导致UGW基于三四层专有承载无法建立问题

现象描述:

依照UGW9811V900R010C01SPC520T的设备验收测试手册,有一项基于三四层专有承载的建立,配置三四层规则,并将相应的user-pro绑定到apn下,测试时,需要由UGW触发专有承载建立,但专有承载未建立、

以上配置数据配置完毕后,数据卡连接网络,在电脑上ping公网地址,专有承载没有建立。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1、网络侧触发专有承载的建立有三种方式:

(1)PCC动态用户由PCRF下发动态规则触发专有承载建立; ﻫ(2)PCC静态用户由PCRF下发预定义规则触发专有承载建立;ﻫ(3)PCC静态用户由UGW触发专有承载建立;ﻫ该项测试中使用第三种方式触发专有承载。

 ﻫ2、跟踪消息中发现用户再激活时向PCRF发送了CCR消息,同时PCRF回了CCA消息(CCR/CCA通过DRA转接),如图1所示,同时CCA消息显示该用户未在PCRF中签约;ﻫ

图1ﻫ3、关于PCC静态用户由PGW发起专有承载建立的原则为,用户上线后,不应该向PCRF发起CCR,而是依照APN下绑定的user-pro匹配相应规则进行专有承载的建立,但APN下的PCC开关必须打开,因为在V900R010C01SPC520T版本中,非PCC用户无法建立专有承载;ﻫ4、假如UGW向PCRF发起CCR,那么UGW就会以第二种方式建立专有承载(PCC静态用户由PCRF下发预定义规则触发专有承载建立),而可不能匹配APN下的user-pro,CCA中没有下发预定义规则名,规则匹配失败,专有承载未建立;ﻫ5、UGW为什么会向PCRF发起CCR,通过检查APN下的配置发现,APN下绑定了如下两条命令:

ﻫrealm—bindingapplicationgxrealmepc、mnc011、mcc460、3gppnetwork。

orgﻫpcc—template-bindingpcc_template_1ﻫ第一条为APN下绑定的到PCRF的域路由,第二条为APN下绑定的PCC模板,如此一来,当用户在该APN下激活时,UGW都要到PCRF申请用户策略,因此向PCRF发起CCR,并期望CCA中回复策略,CCA中没有策略,专有承载无法建立;

处理过程:

将APN下的PCRF域路由和PCC模板删掉,然后用户下线重新上线,在电脑上ping公网地址,专有承载建立成功,如下图所示:

ﻫUGW向MME发起createbearrequest,MME向UGW回复create bear response,同时UGW没有向PCRF发起消息;ﻫ

案例点评:

关于基于三四层和七层的专有建立,首先必须要在APN下打开PCC开关,非PCC用户无法建立专有承载;其次要删掉PCRF相关的PCC模板和域路由,否则UGW会向PCRF请求策略,假如PCRF没有给该用户签约或未配置相应的预定义规则,专有承载可不能建立;最后UGW上

的相应DPI规则要配置正确。

案例4:

X国TAU被拒绝,原因为UEidentitycannot be derivedby thenetwork

现象描述:

X国反馈从在TAU流程中被MME拒绝,原因值为UEidentitycannotbederived bythe network、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ﻫ1)UE驻留在LTE,发起CSFB流程

2)  UE回落后,在2/3G SGSN发起了RAU,到本端查询上下文信息,能够看到对端SGSN的地址为C917 AFC1,也就是201。

23、175。

193

3)UE完成CS业务后,TAU回4G,为了获取上下文信息,需要通过DNS查询2/3G SGSN的地址

4)使用DNS查询结果中的地址C9、17、BF、0C(201。

23、191、12)发起SGSNContextRequest,然而对端返回失败,原因为cause—ie:

imsi-not—known(194)

5)MME下发位置更新拒绝,原因为eMM—cause:

uE-identity-cannot-be-derived-by-the—network(9)

3GPPTS 24。

301 有相关描述如下:

5。

5、3、3、5binedtrackingarea updating procedurenotaccepted by the network

#9 (UEidentitycannotbe derivedby thenetwork);

The UE shallsetthe EPSupdatestatustoEU2 NOTUPDATED(andshall store it accordingto subclause5。

1、3、3) andshalldelete any GUTI,last visitedregistered TAI,TAIList andeKSI、The UEshalldelete the list of equivalentPLMNsandenterthestate EMM-DEREGISTERED、

以上就是说MME获取不了UE的身份,拒绝TAU请求,TAU失败后,UE会自动发起attach流程 

处理过程:

1)随机取了12次CSFB后的TAU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4次成功,8次失败,所有失败和上面描述失败流程是一样的,都是由于进行SGSN ContextRequest时对端返回失败(原因为imsi-not-known)

2)进一步分析发现,失败的8次DNS解析后使用的对端SGSN地址都是191网段,也就是201、23、191、*,而成功的4次使用的都是175网段,也就是地址201、23。

175、*

因此能够确认191网段的SGSN有问题,需要一线排查SGSN的DNS配置是否正确,近期是否做过相关配置操作

3)排查发现10月4日当天,SGSN上有操作,添加了191网段的SGSN,然而在对应的DNS没有添加相应的配置信息,导致TAU时MME无法获取到UE的信息,进而导致TAU失败

4) 在191网段的SGSN的DNS添加相应的配置信息,CSFB过程中的TAU成功,问题解决。

案例5:

由于hostfile文件配置不规范导致的TAU失败

现象描述:

某局点两个TA之间存在TAU失败的情况,同一时间发现,在另外两个TA之间却能够正常的进行TAU。

现网PS10、0版本EPC组网,两台MME,一台融合UGW。

现网差不多开启终端能力识别功能,4G终端统一激活在融合UGW上。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推断问题估计的原因如下:

ﻫTA数据在DNS上没有配置完全,有漏配的情况;尽管TA配置完整,然而解析的结果存在问题,没有依照预期选择正确的SGW;ﻫ1)首先排查了DNS的配置,确认现场反馈的两个TA(93D0和931C)都是在DNS上配置了的,同时配置完全符合要求。

进行单用户跟踪测试,跟踪信令发现TAU Reject的消息,错误原因值为:

no-EPS-bearer-context-activated,如下图:

附着的时候,PGW返回:

TAU的时候,

从上面能够看出,PGW确实作为锚点,一直没有改变过,DNS解析的目的地址为同一个、2)同步在UGW上做了跟踪,如下:

在出错的时间区间,发现有两次激活请求,然而没有去激活的消息,导致重复激活。

ﻫ由于重复的激活,同一个用户同一个承载ID,SGW拒绝。

但在同一个SGW的情况下,MME发起第二次重复异常行为。

3)排查本地hostfile配置、由于开局的时候未使用DNS服务器解析,统一使用的hostfile,后来在DNS增加4G解析数据后,又没有及时删除本地hostfile,导致目前事实上部分DNS解析依然通过本地hostfile进行的。

4) 依照优先级,MME优选hostfile的配置来解析93D0,问题的关键在于,hostfile中的SGW主机名与DNS服务器中的标准配置是不一致的。

首先看附着的时候,在931C跟踪区下的DNS返回,这个时候使用的是DNS服务器查询:

TAU的时候,也就是在跟踪区93D0下,DNS查询的结果,这个时候使用的是hostfile中的配置:

从这两个解析结果可看出,同一个SGW在不同的TA下却对应了不同的主机名,如此MME就认为是不同的SGW,出现了重复激活的现象,进而TAU失败。

处理过程: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hostfile的配置未依照规范进行,TA下解析出的SGW主机名与规范不一致。

而出现问题的两个TA一个采纳DNS服务器解析,一个采纳本地hostfile解析,如此必定导致解析出的SGW主机名结果不一致,MME误认为是SGW变更,触发重复激活。

依照问题分析,在两台MME上删除了所有的TA相关的hostfile配置,清除MME上的DNS缓存后,现场测试正常,TAU成功、

案例6:

由于PCRF在CCA消息中下发信元错误导致UGW动态规则加载失败

现象描述:

PCRF下发动态规则,UGW加载失败,导致激活失败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1、估计导致UGW动态规则加载失败的原因:

A、对端链路异常无响应,没有回复CCA

B、CCA消息异常导致rule安装失败

C、GX接口配置错误

2、通过跟踪消息能够看到CCA消息,排除PCRF无响应的原因:

3、排查GX接口配置,配置正确

4、分析CCA消息,发现Charging—rule-install里面缺少必要的信元:

RG/SID,reporting—level,bearer-id

5、同时Flow—info不符合协议要求:

FlowInformation中携带了两个Flowdescription

处理过程:

PCRF下发正确的信元后问题解决。

案例点评:

此类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信元带的不正确导致的,可先参考协议进行排查。

案例7:

DNSserver和DNSN中主机名命名不同,导致EnodeB间切换失败

现象描述:

T国B局点phase 0新建两个PS站点,配置分别为1*USN+1*UGW+2DNS,在PAT测试时期,发现EnodeB之间切换失败,UGW上打印出来的消息为"SP ChangetoSPfail",USN上流程失败在HO preparation failure。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ﻫ1、从USN和UGWtrace上发现,UGW 在createsessionresponse消息中拒绝了建立会话请求。

UGW上面打印出来的免维护消息是“SPchange toSPfailure”。

ﻫ2、对比HO流程中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和附着流程中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发现,SGW地址相同(0A 50 823E)、依照Enodeb切换流程,假如服务的SGW不变,不应该发起create sessionrequest消息、ﻫ总结:

MME在此发起了错误的createsession request流程,该用户差不多在此SGW中建立了一个默认会话,因此SGW返回reject,从而HO失败。

处理过程:

1、为什么服务的SGW地址一样,MME依然发起createsession request流程?

查看DNS请求消息发现HO流程中DNS请求消息携带的是改变了的TAC和attach流程中DNS查询结果。

2、DNS查询结果如下所示,DNS返回的是通过TAC查询出的SGW的hostname,同时和上次的hostname不一样、

3、查看USN和DNS配置发现“TAC-LB2A。

TAC- HB23、TAC。

EPC。

MNC004、MCC520。

3GPPNETWORK。

ORG”FQDN是在USNDNSN中配置的,而TAC-LB2C、TAC-HB23。

TAC、EPC。

MNC004、MCC520。

3GPPNETWORK。

ORG是在server中配置了,而两边配置的hostname名字不一样。

 ﻫ4、删除USN中DNSN配置,将TAC—LB2A、TAC-HB23、TAC、EPC。

MNC004、MCC520。

3GPPNETWORK、ORG配置加入至DNSserver中,再次测试切换,问题得到解决。

建议与总结:

MME不是依照SGW IP地址决定是否SGW是否改变,而是依照解析的hostname。

理解流程细节,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案例8:

友商SGWDeleteSessionRequest报文中bearer-id错误导致会话去活失败

现象描述:

我司UGW9811V900R001C05作为PGW,与N公司SGW做对接测试、信令交互过程如图1:

图中最后PGW发给SGW的Delete SessionResponse消息中回复失败,原因值为context—not-found,如图2: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1)PGW回复失败消息,从PGW入手,查看失败原因值,为context-not-found。

2)在PGW上access-view下执行displaypdpcontext命令,发现存在缺省承载,没有专有承载、

3)查看对应的请求消息,即SGW发给PGW的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发现

eps-bearer-id值为0x6,为专有承载,如图3。

前面通过displaypdpcontext命令查询差不多明白只有缺省承载,因此必定找不到上下文而失败。

4)分析此时PGW上只有缺省承载是否正确:

从图1中的信令交互过程,SGW差不多通过Delete Bearermand消息出发PGW删除之前建立的专有承载,因此此时差不多没有专有承载,SGW的eps—bearer-id值是错误的。

5)按协议描述,SGW可不能发送Delete BearerRequest消息,只有DeleteSession Request消息的场景,而DeleteSessionRequest消息请求删除会话,携带的eps-bearer-id只能为0x5、

6)进一步测试,发现假如没有建立过专有承载,则SGW在DeleteBearer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eps—bearer-id值为0x5,可见SGW的实现上对该信元的值只增不减,导致问题出现、

处理过程:

 

SGW侧通过补丁修改DeleteSessionRequest消息中eps-bearer—id信元值为0x5,问题解决。

案例点评:

关于信令交互失败类问题,先从回复失败消息的信元入手,通过分析失败原因值、内部调试信息计数器,找到失败原因,从信令交互消息中确认交互失败的根因在哪个信元,对症下药,最终解决问题。



案例9:

UGW配置专有承载规则后附着失败

现象描述:

某实验局中,配置完USN、UGW后,用户附着正常。

增加专有承载配置完成后,初始的时候,专有承载能正常建立,但第二天接着测试的时候,MME拒掉UE附着,默认承载建立失败,提示错误为networkfailure。

告警信息:

原因分析:

第一天测试完后,到第二天重新测试期间,设备没有做任何改动,也看不到任何新增告警、分析认为没有加识别库,因此无法建立专有承载;然而加载协议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