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25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docx

蔗糖标准操作规程版药典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1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GMP办公室

颁发日期

执行部门

质管部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GMP办公室、质管部

取代:

目的:

建立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

蔗糖的检验

责任者:

QC检验员、QC主管、质管部部长。

内容:

1.名称:

蔗糖

2.代号:

3.检验项目

3.1.1性状

3.1.1操作方法

取本品,摊在洁净平板上,在明亮光线下,采用目测、口尝法进行检查。

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适量,于25℃±2℃分别用水、乙醇和无水乙醇溶解,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3.1.2结果与判定

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的松散粉末;无臭,味甜。

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微

溶,在无水乙醇中几乎不溶,判为符合规定。

3.1.3比旋度

3.1.3.1仪器与用具

自动旋光仪、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3.1.3.2试药与试液

水。

3..1.3.3操作方法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2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0.1g的溶液,立即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21)比旋度。

3.1.3.4结果与判定

比旋度为+66.3°至+67.0°,判为符合规定。

3.2鉴别

3.2.1显色反应

3.2.1.1仪器与用具

酒精灯、试管。

3.2.1.2试药与试液

0.05mol/L硫酸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3.2.1.3操作方法

取本品,0.05mol/L加硫酸溶液,煮沸后,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3.2.1.4结果与判定

加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判为符合规定。

3.2.2红外鉴别

3.2.2.1仪器与用具

红外分光光度计、玛瑙研钵、压片机、烘箱、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压片模具。

3.2.2.2试剂

溴化钾(光谱纯)、蔗糖对照品。

3.2.2.3空白片的制备

取干燥的溴化钾细粉适量,移置于直径为13mm的压模中,使铺布均匀,加压至20Mpa,保持2~5min,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目视检查应均匀透明,无明显颗粒。

3.2.2.4供试片的制备

取供试品3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细粉约0.6g,充分研磨,移置于直径为13mm的压模中,使铺布均匀,加压至20Mpa,保持2~5min,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3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试片,目视检查应均匀透明,无明显颗粒。

3.2.2.5对照片的制备

取蔗糖对照品适量,同法制得对照片。

3.2.2.6测定方法

将空白片置于仪器的样品光路中,进行扫描,作为样品的背景;另将对照片与供试片置于仪器的样品光路中,进行扫描,录制光谱图,将对照片与供试片的图谱进行对比。

3.2.2.7记录

供试品与对照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

3.2.2.8结果与判定

本品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蔗糖对照品的图谱一致,判为符合规定。

3.3检查

3.3.1溶液的颜色

3.3.2.1简述

本法为目测比色法,即将供试品溶液与各色调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以判定结果。

3.3.2.2仪器与用具

25ml纳氏比色管(具有10ml刻度标线)、白色背景(白纸或白布)。

3.3.2.3试药与试液

3.3.2.3.1比色用重铬酸钾液

取重铬酸钾,研细后,在120℃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取0.4000g,置500ml量瓶中,加

3.3.2.3.2比色用硫酸铜液

取硫酸铜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10ml,置碘

量瓶中,加水50ml、醋酸4ml与碘化钾2g,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97mg的CuSO4·5H2O。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每1ml溶液中适含62.4mg的CuSO4·5H2O,即得。

3.3.2.3.3比色用氯化钴液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4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取氯化钴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2ml,置锥形瓶中,加水200ml,摇匀,加氨试液至溶液由浅红色转变至绿色,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10ml,加热至60℃,再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

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1.90mg的CoCl2·6H2O。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每1ml溶液中适含59.5mgCoCl2·6H2O,即得。

3.3.2.3.4各种色调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按表1量取比色用氯化钴液、比色用重铬酸钾液、比色用硫酸铜液与水,摇匀,即得。

3.3.2.3.5各种色调色号比色液的制备

按表2量取各色标准贮备液与水,摇匀,即得。

表1各种色调标准贮备液的配制

色调

比色用氯化钴液(ml)

比色用重铬酸钾液(ml)

比色用硫酸铜液(ml)

水(ml)

黄绿色

黄色

橙黄色

橙红色

棕红色

1.2

4.0

10.6

12.0

22.5

22.8

23.3

19.0

20.0

12.5

7.2

0

4.0

0

20.0

68.8

72.7

66.4

68.0

45.0

表2各种色调色号比色液的制备

色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贮备液/ml

加水量/ml

0.5

9.5

1.0

9.0

1.5

8.5

2.0

8.0

2.5

7.5

3.0

7.0

4.5

5.5

6.0

4.0

7.5

2.5

10.0

0

3.3.2.4操作方法

取本品5g,加水5ml溶解后,置25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10ml。

另取黄色4号标准比色液10ml,置另一纳氏比色管中,两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5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比较时可在自然光下进行,以漫射光为光源,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比较。

3.3.2.5注意事项

3.3.2.5.1所用纳氏比色管均应洁净、干燥,洗涤时不能用刷子,应用铬酸洗液浸泡,然后冲洗,避免表面粗糙。

3.3.2.5.2检查时光线应明亮。

3.3.2.5.3如供试品管中的颜色与对照管中溶液颜色接近时,应将比色管互换位置后再进行观察。

3.3.2.6记录

记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标准比色液的色调色号,比较结果。

3.3.2.7结果与判定

供试品溶液如显色,与黄色4号标准比色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即判为符合规定;如更深,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3.3.2硫酸盐

3.3.3.1简述

硫酸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硫酸钡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硫酸钾

溶液在同一操作条件下生成的浑浊液比较,以检查供试品中硫酸盐的限量。

3.3.3.2仪器与用具

纳氏比色管50ml。

3.3.3.3试药与试液

标准硫酸钾溶液的制备称取硫酸钾0.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0µg的SO42-)。

3.3.3.4操作方法

3.3.3.4.1供试溶液的配制

取本品1.0g,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遇PH试纸显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加稀盐酸2ml,摇匀,即为供试品溶液。

3.3.3.4.2对照溶液的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6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取标准硫酸钾溶液5.0ml置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为对照溶液。

3.3.3.4.3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成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产生的浑浊。

3.3.3.4.4供试溶液如带颜色,可取供试溶液两份,分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一份加25%氯化钡溶液5ml,摇匀,放置10分钟,如显浑浊,可反复过滤,至滤液完全澄清,再加规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放置10分钟,作为对照溶液;另一份加25%氯化钡溶液5ml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放置10分钟,按上述方法与对照溶液比较,即得。

3.3.3.5注意事项

3.3.3.5.1供试溶液如需过滤,应先用盐酸使成酸性的水洗净滤纸中可能带来的硫酸盐,再滤过供试溶液,使其澄清。

3.3.3.5.2加入25%氯化钡溶液后,应充分振摇,以免影响浊度。

3.3.3.5.325%氯化钡溶液存放时间过久,如有沉淀析出,应取上清液使用。

3.3.3.5.4应将供试品管与对照管同置黑色台面上,自上而下观察浊度,较易判断。

必要时,可变换供试品管和对照管的位置后观察。

3.3.3.5.5纳氏比管用后立即用水冲洗,不应用毛刷刷洗,以免划出条痕损伤比色管。

3.3.3.6记录

记录实验时室温、取样量、标准硫酸钾的浓度和所取毫升数。

3.3.3.7结果与判定

供试溶液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5%),判为符合规定。

3.3.3还原糖

3.3.4.1仪器与用具

250ml锥形瓶、电子控温电热套、回流装置、玻璃珠、滴定管。

3.3.4.2试药与试液

25%碘化钾溶液、硫酸溶液(1→5)、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淀粉指示液。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7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3.3.4.3操作方法

3.3.4.3.1取供试品5.0g,置250ml锥形瓶中,加水25ml溶解后,精密加入碱性枸椽酸铜试液25ml与玻璃珠数粒,加热回流使在3分钟内沸腾,从全沸时起,连续沸腾5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此时应注意勿使瓶中氧化亚铜与空气接触),立即加25%碘化钾溶液15ml,摇匀,随振摇随缓缓加入硫酸溶液(1→5)25ml,俟二氧化碳停止放出后,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3.3.4.3.2滴定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3.3.4.4记录

记录供试品的取样量、两次试验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体积。

3.3.4.5结果判定

供试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与空白试验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体积的差小于或等于2.0ml(0.10%),判为符合规定;若二者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体积的差大于2.0ml,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3.3.4炽灼残渣

3.3.5.1简述

药品(多为有机化合物)经高温加热分解或挥发后遗留下不挥发的无机物,经加硫酸并炽灼(700~800℃)后生成金属氧化物或其硫酸盐即为炽灼残渣。

3.3.5.2仪器与用具

高温炉、坩埚、坩埚钳、通风柜、分析天平、干燥器。

3.3.5.3试药与试液

硫酸。

3.3.5.4操作方法

3.3.5.4.1空坩埚恒重

取坩埚置于高温炉内,将盖子斜盖在坩埚上,经500~600℃炽灼约30~60分钟,取

出坩埚,稍冷片刻,移置干燥器内并盖上盖子,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60分钟),精密称定坩埚重量。

再在上述条件下炽灼约30分钟,取出,置干燥器内,放冷,称重;直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8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至恒重,备用。

3.3.5.4.2称取供试品

取本品2.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

3.3.5.4.3炭化

将盛有供试品的坩埚斜置电炉上,缓缓灼烧(避免供试品骤然膨胀而逸出),炽灼至供试品全部炭化呈黑色,并不冒浓烟,放冷至室温。

“炭化”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3.3.5.4.4灰化

滴加硫酸0.5~1.0ml,使炭化物全部湿润,继续在电炉上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白烟完全消失(以上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将坩埚移置高温炉内,盖子斜盖于坩埚上,在500~600℃约60分钟,使供试品完全灰化。

3.3.5.4.5恒重

按空坩埚恒重操作方法自“取出坩埚稍冷片刻”起,依法操作,直至恒重。

3.3.5.5注意事项

3.3.5.5.1炽灼残渣检查同时做几份时,坩预先编码标记,盖子与坩埚应编码一致。

坩埚从高温炉取出的先后次序,在干燥器内的放冷时间,以及称量顺序,均应前后一致;每一干燥器内同时放置坩埚最好不超过4个,否则不易恒重。

3.3.5.5.2炽灼温度一般为700~800℃,如需将炽灼残渣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

必须控制在500~600℃。

3.3.5.5.3恒重,系指连续两次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3.3.5.5.4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连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3.3.5.6记录与计算

3.3.5.6.1记录

记录炽灼的温度、时间、供试品的重量,坩埚、残渣及坩埚的恒重数据,计算和结果等。

3.3.5.6.2计算

炽灼残渣(%)=

×100%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9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3.3.5.7结果与判定

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数值修约规程修约,其数值小于或等于0.1%时,判为符合规定;其数值大于0.1%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3.3.5钙盐

3.3.6.1仪器与用具

纳氏比色管、白色背景。

3.3.6.2试药与试液

3.3.6.2.1标准钙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碳酸钙0.125g,置500ml量瓶中,加水5ml与盐酸0.5ml使溶解,加水至刻度,摇匀(每1ml相当于0.10mg的Ca)。

3.3.6.2.2氨试液、草酸铵试液。

3.3.6.3操作方法

3.3.6.3.1供试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g,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25ml使溶解,加氨试液1ml与草酸铵试液5ml,摇匀,放置1小时,即得。

3.3.6.3.2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标准钙溶液5.0ml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25ml,即得。

3.3.6.3.3检验方法

将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同置白色背景下观察,比较两管的颜色。

3.3.6.4注意

标准钙溶液应存放阴凉处,存放期如出现浑浊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不得再使用。

3.3.6.5记录

记录取样量、标准钙溶液取用毫升数和结果。

3.3.6.6结果与判定

供试溶液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5%),判为符合规定。

3.3.7重金属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10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3.3.7.1简述

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显色剂作用的金属盐类杂质。

由于在药品生产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易积蓄中毒,故以铅作为重金属的代表,用硝酸铅配制标准铅溶液。

3.3.7.2仪器与用具

纳氏比色管25ml。

3.3.7.3试药和试液

3.3.7.3.1标准铅溶液

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称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µg的Pb)。

3.3.7.3.2硝酸、盐酸、硫代乙酰胺试液、氨试液、酚酞指示液、醋酸盐缓冲液(PH3.5)。

3.3.7.4操作方法

3.3.7.4.1供试溶液的制备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微粉红色,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微热溶解后,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

3.3.7.4.2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硝酸0.5ml置瓷皿中,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

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ml,加水稀释成25ml。

3.3.7.4.3检验方法

在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色衬板上,自上向下透视,比较两管的颜色。

3.3.7.5注意事项

3.3.7.5.1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精密量取标准铅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以防止硝酸铅水解造成误差,配制标准铅溶液使用的玻璃仪器,均不得含有铅。

3.3.7.5.2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3.5,故配制醋酸盐缓冲液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11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PH3.5)时,要用PH计调节,硫代乙酰胺试液加入量以2ml时呈色最深,硫代乙酰胺试液显色剂最佳显色时间为2分钟。

3.3.7.5.3炽灼残渣加硝酸处理,必须蒸干,将亚硝酸除尽,否则亚硝酸会使硫代乙酰胺水解生成的硫化氢,因氧化析出乳硫,影响检查。

蒸干后残渣加盐酸处理,使重金属转化为氯化物,在水浴上蒸干赶除多余盐酸,加水溶解,加入酚酞指示液1滴,再逐滴加入氨试液,边加边搅拌,直到溶液刚显浅红色为止,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使供试液的PH值调节至3.5。

3.3.7.6记录与计算

3.3.7.6.1记录

记录样品的取样量、标准铅溶液的取用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实验结果等。

3.3.7.6.2计算

3.3.7.6.2.1重金属限度计算

例:

进行检查时,如取供试品1.0g与标准铅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计算重金属限量。

重金属限量(%)=

×100%

=

×100%

0.0020%=20ppm

3.3.7.6.2.2标准铅溶液取样量计算

根据取供试品量及限量计算。

例:

取供试品2.0g,依法检查,规定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应取标准铅溶液(10µgPb/ml)多少毫升?

=

=

=1.0ml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共12页第12页

文件名称

蔗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

01

3.3.7.7结果判定

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比较,供试溶液浅于对照溶液(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判为符合规定;供试溶液深于对照溶液,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4微生物限度

4.1操作方法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4.2结果判定

需氧菌总数:

不得过300cfu/g,判为符合规定;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不得过50cfu/g,判为符合规定;

大肠埃希菌:

不得检出,判为符合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