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3352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docx

地理学习宝典中南美洲二

 中南美洲

(二)

课程大纲

重点整理

第一节 殖民地式经济的特质

一 资源出口导向

1.资源种类:

开采

矿产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到中南美洲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金银矿产:

(1)十六世纪开始,在

 墨西哥 、秘鲁等地开采银矿

(2)十七世纪末在

 巴西 发现黄金,更掀起采金热潮

Æ

单一化的殖民地式(依赖式)经济结构

发展农

牧业

(1)在低纬地区经营热带栽培业,以输出蔗糖、咖啡等

(2)在中纬度的

 乌拉圭 、阿根廷等国发展畜牧业,输出毛皮、肉类

2.以提供殖民母国所需的各项原料为主的

 出口导向型 经济。

(1)为课取货物进出口税,严禁殖民地与其他各国直接贸易。

(2)不得生产不利于殖民母国经济发展的作物与产品。

二 单一经济结构

说明

现象

1.从殖民者入侵中南美洲起,其经济就朝向为殖民母国和国际市场而生产的

 单一经济模式 发展

2.一个地区在不同时期,可能因为国际市场需求不同,生产的产品种类也会改变,但是单一经济的本质没有改变

3.对国际市场依赖加深,国家经济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4.粮食生产相对不足,大部分国家需依赖进口粮食

▲中南美洲主要国家十大出口货品中主要的农矿产品比例图(数据源:

UNdata,2011~2013年)

实例:

巴西

1.发展历程:

(1)红木、蔗糖、

 黄金 等能在欧洲市场上创造大量利润,成为葡萄牙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财源

(2)随着主要出口品的转变,区域发展重心从早期的东北转移到东南部:

十六世纪的甘蔗:

萨尔瓦多 

十七世纪的黄金:

里约热内卢

十八世纪的咖啡:

圣保罗  

(3)精华区一直在

 东南沿海 地区

▲巴西经济重心转移图

2.影响:

不同产品虽带动不同地区的经济成长,却无法带动全国性的经济发展

三 大地主制

1.中南美洲早期为印第安人自给自足的部落公社制度,土地公有、集体生产、平均分配产品。

2.西、葡入侵后,殖民母国将自印第安人手中掠夺的土地分封奖赏给有功人员。

3.有功人员还不断侵占印第安人土地,在土地上发展成大庄园,复制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

 庄园制度 ,形成大地主制。

概念命题

((B))1.下图为巴西不同农场规模农户数与所占全国农地面积累加百分率图,图中可见1,000公顷以上的农户数不到1%,却拥有全国农地总面积的44%。

请问下列何者为造成该国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A)资源出口导向经济模式 (B)大地主制 (C)单一经济结构 (D)大规模栽种热带栽培业作物。

1.(B)此图说明巴西因为殖民者实施大地主制,而使少数大地主掌握全国大多数的农地。

((A))2.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等中南美洲低纬度国家最主要的出口农牧产品?

 (A)咖啡 (B)大豆 (C)牛肉 (D)羊毛。

2.(A)中南美洲低纬度国家最有可能的主要出口农牧产品,应该是最适宜生长在热带湿润地区的热带栽培业作物─咖啡。

活动试题(搭配学生活动2-1)

  委内瑞拉拥有全球最大石油储备,估计重油储量2,350亿桶,甚至超过5,130亿桶,尽管各方对数字的说法不一,委内瑞拉无庸置疑是世界上原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

  委内瑞拉经济高度依赖石油,石油占出口收入95%,也是政府慷慨社会福利计划的主要财源。

但石油价格从2014年1月最高每桶约106美元重摔到2016年1月的26美元,2017年5月每桶约46美元(见下图)。

  除了石油,委内瑞拉几乎毫无其他的生产,过度依赖进口物资,因而,石油价格重挫导致委内瑞拉缺乏外汇进口人民需要的所有物资。

截至2017年4月下旬,委国的外汇储备仅剩100亿美元,民生物质缺乏。

请问:

▲杜拜原油现货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源:

经济部能源局,2017年6月)

((B))1.(甲)石化产业发达(乙)单一经济结构(丙)国家收入受国际商品价格波动所影响(丁)资源出口导向(戊)粮食作物自给率偏高。

如上文所述,委内瑞拉高度依赖石油作为外汇来源的经济型态,具有哪些殖民地式经济的特质?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D)(甲)(乙)(丁)。

1.曾被欧洲殖民的地区,因殖民者以“掠夺当地资源”为目的,所以即使现在已独立,仍延续原来殖民地式经济的产业特征:

(乙)单一经济结构、(丁)资源出口导向,导致(丙)国家收入受国际商品(原物料)价格波动所影响。

((D))2.下列哪一个地区的国家经济发展也会出现和委内瑞拉相似的情况?

 (A)北欧 (B)中美洲 (C)东北亚 (D)西亚。

2.(D)西亚地区许多国家也盛产石油,且国家收入也高度依赖石油出口,因此国家经济最可能出现与委内瑞拉相似的情况。

第二节 政治经济发展的危机与困境

一 政治经济危机形成的背景

1.时间:

十九世纪初,中南美洲掀起独立战争风潮,推翻西、葡的殖民统治。

2.原因:

当时中南美洲各国的经济尚未发展,中产阶级尚未形成,领导权大多集中在少数土生白人、商人及

 军人 手中。

3.影响:

(1)形成中南美洲特有的

 独裁制度 。

(2)独裁者为保卫与争取利益,常以军人独裁面目出现,以“革命”名义,行

 政变 之实进而取得政权,使各国长期处于一连串政变混乱中。

(3)这种独特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与阶层关系,使各国经济发展受限,导致各国政治情况也不稳定。

补充资料 高地酋

  中南美洲各国独立后,大地主失去殖民政府的保护,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只有靠着其统治的农民组成武力团体,透过选举或暴动掌握地方政权,成为控制一方的政治强人,团体间互相合作或并吞,形成更大的组织,组织的首领即为高地酋。

二 经济发展的历程

  中南美洲各国大多以第一级农矿产品输出为主要经济活动,在十八世纪末独立之前,产品输出地长期被宗主国垄断;十九世纪初独立后,可自由选择获利最高的地区销售,并在国际市场上自筹资金;二十世纪后,更吸引外资进入本区投资。

中南美洲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策略分述如下:

1.1930年第一次进口替代:

轻工业

说明

原因

19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南美洲各国对欧美出口市场萎缩

策略

积极推动工业化:

(1)多数中南美洲国家采取进口替代策略,将需由国外进口的

 轻工业 产品,改由国内自行生产

(2)主要产业类型:

成衣、纺织、鞋类等

2.第二次进口替代:

技术密集工业(1960年代以后)

产业类型

汽车、石化、钢铁等产业

措施

(1)

 提高关税 以保护国内市场  

(2)积极扶植相关产业

(3)成立

 国营企业   (4)建设基础设施  (5)引进外资

成效

中南美洲各国得以提升经济的自主性,逐渐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3.保护主义:

出现区域经济整合时期

说明

原因

工业化使经济实力增强,但1960年代中期后,因长期实施

 保护主义 ,导致中南美洲产品在国际市场逐渐缺乏竞争力

做法

中南美洲各国陆续成立多个贸易区,开始进行区域合作,以经济组织的成立来扩大市场,藉此增强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组织

参与国家

中美洲共同市场

(CentralAmericanCommonMarket,CACM)

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

安地诺集团

(AndeanGroup)

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5个国家

加勒比海共同市场

(CaribbeanCommunity,CARICOM)

加勒比海上的15个国家

南方共同市场

(MercadoCommundeSur,Mercosur)

(1)会员国:

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委内瑞拉(自2016.12遭停权中)

(2)伙伴国:

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秘鲁等国

4.引进外资:

爆发外债危机

说明

原因

中南美洲各国利用举债方式来进行国内投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导致经济愈发展,资金缺口愈大,一旦遇到国际石油危机或全球经济不景气,则中南美洲各国会出现无力偿还债务问题

负面影响

在1980年代,本区因单一经济结构、产品缺乏竞争力以及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而陷入经济大萧条与债务危机中,人们常用“失去的十年”来描述中南美洲在1980年代所经历的经济危机

补充资料 中南美洲经济“失去的十年”

  中南美洲各国在1980年代陆续爆发债务危机后,开始实施国际货币组织制定的紧缩计划(压缩性调整计划)。

措施

结果

压缩进口,包括生产性的投入

改善国际收支,但生产活动却陷入萧条

削减公共部门开支

社会发展受到影响

紧缩货币,冻结物资和工资

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升,通货膨胀仍居高不下

5.全球化时期:

说明

国内改革

(1)1990年代开始,全球化加速,跨国企业以全球为运筹范围,于世界各地扩张生产、研发与销售基地,使本区各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程度加深,间接带动中南美洲各国积极进行改革,增强经济活力:

 金融 与税制调整 

扩大出口 

 吸引外资 

▲中南美洲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情况(数据源:

ECLAC,2016年)

(2)如1996年,中南美洲的进、出口成长率为世界的2~3倍

(3)但也会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如2012年,本区各国贸易收支出现严重衰退。

产业类型

跨国企业在中南美洲大量投资为当地经济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

(1)巴西、阿根廷的汽车、

 钢铁 工业

(2)委内瑞拉的

 石化 工业

影响:

债务负担沉重

(1)跨国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只有少部分回馈到中南美洲各国,多数汇回企业母国

(2)利润外流造成中南美洲国家国际收支赤字→需举债来弥补赤字

(3)全球化后,中南美洲地区贸易

 逆差 情况并未显著改善,使得各国债务负担仍旧沉重

示意图

▲中南美洲经济发展历程图

三 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困境

困境

成因与现象

政局不稳,经济投资风险大

1.十九世纪初期,中南美洲各国借助美国的力量,兴起独立运动,却造成日后美国干预中南美洲各国事务,使各国民主体制无法持久,一再陷入

 军事政变 、军阀独裁的混乱循环,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2.二十一世纪后,各国反美势力兴起,社会主义者突破美国政府和独裁势力的封阻,经由民主运动掌握政治权力,

 左派 政权上台,改变亲美路线,试图在经济上更加自主、外交上更加独立

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

1.大地主制使社会贫富差距愈趋严重:

(1)随着农业现代化,但土地仍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其拥有资金、技术,并实施机械化,以获取较大利润

(2)一般小农大多从事自给性粮食生产,因为缺乏资金、技术,较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破产小农不断增加

2.在庄园制度下,出走的农奴都往都市移动,让各国都市出现规模不小的

 贫民窟 ,更突显出贫富差距的现象

都市问题的出现

工业化带动了都市经济发展,但大部分农民未受其利,生活贫困→

 乡村强大的推力 使得大量农民涌入都市寻求较好的发展,尤其是首都

1.人口大量集中都市,使得中南美洲各国的都市规模分布,大都呈现

 首要型都市 

2.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就业机会不足的大都市→出现失业、空间不足、贫民窟及大量游民等问题→贫穷与失业更引发社会动荡与政局不稳

▼2016年中南美洲部分国家都市化程度

国家

都市化程度(%)

阿根廷

92

巴西

86

智利

83

哥伦比亚

76

古巴

77

墨西哥

79

秘鲁

79

世界平均

54

数据源:

美国人口资料局

概念命题

((B))3.中南美洲各国在1960年代中期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阶段,下列何者“不是”此时期各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A)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 (B)鼓励私人企业发展 (C)积极扶植相关产业 (D)引进外资。

3.进口替代是指“由国内制造商生产原需由国外进口的工业制品,以取代进口”,通常选择采取“发展国营企业”与(A)(C)(D)等措施,以掌控国家经济发展方向,而非(B)鼓励私人企业发展。

((A))4.下图为中南美洲都市内部结构示意图,由乡村到都市生活的移民通常选择在贫民窟落脚,所谓的贫民窟最可能位于图中何处?

 (A)甲 (B)乙 (C)丙 (D)丁。

4.(A)中南美洲各国的都市内部结构与其他已开发国家不同,殖民时期留下的地方精英居住在接近CBD及购物中心的精华区(乙区),贫民窟则位于外围占地广大的甲地区。

(C)丙区为中低阶层住宅过渡区。

(D)丁区为环境质量不佳的“工业区”。

试题演练

基础题

((A))1.受到欧洲殖民地式经济的影响,目前大部分中南美洲国家仍以下列何者为其主要的经济活动方式?

 (A)农、矿原料输出 (B)信息产品代工 (C)工业制造 (D)服务业。

1.中南美洲国家的经济活动早期以提供殖民母国所需各项原料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在低纬度地区经营热带栽培业、在中纬度发展畜牧业,并开采矿产。

独立之后,仍以此类(A)农、矿原料输出为主。

((B))2.西方势力进入中南美洲后,西班牙人在该地农业经营最大的特色是 (A)牧重于农 (B)大庄园制度 (C)多样化作物 (D)自给性农业。

2.西、葡入侵后,殖民者将自印第安人手中掠夺的土地分封奖赏给有功人员,并透过各种方式侵占印第安人土地,复制欧洲中古世纪封建社会的(B)大庄园制度,形成大地主制。

((C))3.阿根廷的彭巴草原主要以实施小麦、玉米、苜蓿轮种的经营方式为主,而这种农业经营类型最可能属于下列何者?

(A)

(B)

(C)

(D)

3.(A)为商业性谷物农业。

(B)为放牧业。

(C)为混合农业。

(D)为地中海型农业。

由题目中可看出阿根廷彭巴草原所栽种的小麦为粮食作物、苜蓿为饲料作物,而玉米也可作为饲料作物(多用途作物),所以该地应为农牧兼营、牧重于农的(C)混合农业。

((B))4.中南美洲大部分国家都市化程度很高,但首要型的都市体系形态显著。

这种现象与下列该大洲哪项区域特色的关联性最密切?

 (A)高地都市众多 (B)贫富不均显著 (C)区域结盟紧密 (D)多元文化融炉。

〔摘录自101.学测〕

4.(B)中南美洲因曾受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发展殖民地式经济,港埠型都市快速发展;加以大地主制造成财富高度集中少数地主手中,贫富不均现象严重,导致无以维生的农民大量迁往都市(乡村的推力),因而形成“中南美洲大部分国家都市化程度很高,但首要型的都市体系形态显著”的现象。

((B))5.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发生质能源以替代化石燃料。

请问南美洲的巴西最可能以下列哪种作物作为产制生质能源的主要原料?

 (A)玉米 (B)甘蔗 (C)大豆 (D)小麦。

〔改写自102.指考〕

5.(B)低纬度的巴西数百年来因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发展甘蔗种植的热带栽培业,而甘蔗也因此成为该国近年来产制生质能源的主要原料。

(A)(C)(D)不是巴西主要作物。

进阶题

((A))1.“为了抗议司法改革不公,厄瓜多民众持续一个礼拜走上街头,暴力冲突不断。

厄瓜多国会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弹劾总统案,古提雷兹在反政府示威声中被国会罢黜,成为8年间第3位于任期内下台的民选总统。

”请问上述文章中的街头运动,反映中南美洲的何项区域特色?

 (A)军人独裁,政权更替频繁 (B)外国干政,民族运动激烈 (C)土地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 (D)都市失业问题严重。

1.厄瓜多8年间出现3位在任期内下台的民选总统,说明其为(A)军人独裁,政权更替频繁;但看不出(B)(C)(D)3项事实是否与题目所述有关。

((C))2.2004年,美国被列为狂牛症疫区,台湾禁止美国牛肉进口;为了抑制口蹄疫,欧洲也曾限制中南美洲的牛肉进口到欧洲本土。

请问类似的牲畜疫情可能对下列哪一个中南美洲国家的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A)危地马拉 (B)哥伦比亚 (C)阿根廷 (D)哥斯达黎加。

2.(C)阿根廷为南美洲中纬度地区的畜牧大国,牛肉出口占其国内出口产品的比重甚高。

而(A)(B)(D)3国皆为低纬度热带国家,再加上地形上的限制,畜牧业较少。

((D))3.中南美洲国家部分地区农民,依赖种植咖啡为生。

当国际咖啡价格暴跌时,农民生活便无以为继,此种现象与下列哪些农业生产的特性关系密切?

(甲)精致农业(乙)生态农业(丙)科技化农业(丁)农业专业化(戊)殖民地式经济 (A)(甲)(乙) (B)(乙)(丁) (C)(丙)(戊) (D)(丁)(戊)。

〔106.指考〕

3.由“当国际咖啡价格暴跌时,农民生活便无以为继”可见,中南美洲国家部分地区农民种植咖啡的价格因单一作物的(丁)农业专业化及以热带栽培业农产品出口的(戊)殖民地式经济特色而深受国际市场波动所影响,收入并不稳定。

((B))4.“某国出口商品以铁矿、黄豆、蔗糖、咖啡、化学木浆等为主,进口商品以原油、车辆及零配件、机械、电气和运输设备等为主;居民贫富差距大,殖民地式经济色彩浓厚。

”而下表则是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巴西等4个国家2012年国土面积及其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数据,请问某国最可能是表中哪一个国家?

 (A)甲 (B)乙 (C)丙 (D)丁。

〔改写自107.学测〕

国家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多年生作物

牧场

林地

其他

9,826,630

16.8

0.3

27.4

33.3

22.2

8,456,510

8.6

0.8

23.5

61.9

5.2

7,692,024

6.2

0.1

47.1

19.3

27.3

506,030

24.9

9.1

20.1

36.8

9.1

4.依表中国土面积大小,可判断甲为美国、乙为巴西、丙为澳大利亚、丁为西班牙。

而题目中提及的进出口商品品项及“居民贫富差距大,殖民地式经济色彩浓厚”的国家特色,则以地处拉丁美洲的(B)乙:

巴西最符合所述。

((B))5.下表为2016年中南美洲若干国家的都市化程度数据,请问中南美洲近百年来

的都市化发展,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甲)都市工业迅速发展的拉力大(乙)乡村贫困导致推力太强(丙)土地分配不均(丁)运输技术大幅改善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国家

都市化程度(%)

阿根廷

92

巴西

86

智利

83

哥伦比亚

76

古巴

77

墨西哥

79

秘鲁

79

世界平均

54

5.(B)拉丁美洲近百年来,因(乙)乡村贫困导致推力太强及(丙)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极为严重,使乡村农民大量移往都市,都市化程度提高不少,呈现“假性(伪)都市化现象”,与工业化国家的都市化历程是因都市工商业发达、就业机会多(拉力)的现象不同。

◎近年来,由于国际原物料价格大涨,使得中南美洲成为投资者的天堂,而集农业、能源、金属矿于一身的巴西,专家们更是看好其经济前景。

请回答第6.、7.题:

((B))6.巴西在殖民时期的工业并不发达,经济发展以传统农牧产品出口为主。

但二十世纪之后,因实施下列何项政策,国内开始自行生产汽车、钢铁等工业产品,使该国经济明显成长?

 (A)经济特区 (B)进口替代 (C)绿色能源 (D)加工出口。

6.(B)巴西约在二十世纪二次战后进入进口替代阶段,由国内制造商生产原需由国外进口的工业制品,以降低对国际经济的依赖,更带动国内产业转型与经济大幅发展。

而1960年代后,进一步发展汽车、钢铁等技术密集工业,为“第二次进口替代”政策。

((D))7.巴西之所以成为世界重要的金属矿物产国,与下列何项地理特色的关系最密切?

 (A)造山运动形成的褶曲地形 (B)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C)属于环太平洋火环的一部分 (D)地质为古老结晶岩层。

7.(D)巴西高原的地质是前寒武纪的古老结晶岩层,所以金属矿产丰富。

◎中南美洲在1980年代陷入经济大萧条与债务危机中,人们常用“失去的十年”来描述此现象;直至1990年代,各国积极进行各项改革,才再次增强各国的经济活力。

请回答第8.、9.题:

((D))8.中南美洲各国为因应经济危机而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紧缩计划,下列何者“不是”该地区紧缩计划所采取的措施?

 (A)压缩进口 (B)削减公共部门开支 (C)冻结工资 (D)贸易自由化。

8.(D)贸易自由化是取消许多限制,鼓励贸易活动,非巴西政府采取的紧缩政策。

((D))9.中南美洲国家于1990年代积极进行各项改革,才再次增强各国的经济活力,主要与各国采取下列何项政策有关?

 (A)鼓励初级产品的农矿业出口 (B)以进口替代政策为主,发展国内技术密集工业 (C)成立国营企业 (D)进行税制调整、金融改革。

9.中南美洲国家因应经济危机而实施的紧缩计划失效,于1990年代后积极进行(D)税制调整、金融改革,以扩大出口、吸引外资的改革,才再次增强各国的经济活力。

(A)初级产品的农矿业出口,是在独立前、独立运动~二战时期的经济活动。

(B)以进口替代政策为主,发展国内技术密集工业和(C)成立国营企业,则是在1960年代以后实施。

10.中南美洲国家主要以出口第一级产业的农矿产品为主,下表为中南美洲4个国家(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的主要出口物品,请问A~D各是指哪一个国家?

出口产品

国家

咖啡、大豆、牛肉

A

大豆、小麦、牛肉

B

鱼肉、鱼油

C

葡萄、酒、鱼肉

D

答:

A:

巴西。

B:

阿根廷。

C:

秘鲁。

D:

智利。

延伸学习

012016夏季奥运主办城市:

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葡萄牙语:

RiodeJaneiro,意即“一月之河”,简称为里约Rio),位于巴西东南部,仅次于圣保罗,为巴西第二大城,面积1,256平方公里,人口630万人(2010年),每年的嘉年华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光,而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基督像则是世界新七大奇景之一;于2009年获选为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主办城市,成为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1.发展历史:

  1502年1月20日,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了瓜纳巴拉湾,并称该处为RiodeJaneiro,即“一月之河”(“河”是当时任何大面积水体的通称)。

随后法国船队将此处作为走私巴西木材的大本营,1555年在这里建立第一个欧洲人殖民地,名为“FranceAntarctique”。

葡萄牙人1567年占领此城。

  1720年后,葡萄牙人在巴西发现了黄金矿和钻石矿,便利用里约热内卢输出至欧洲。

1763年,葡萄牙殖民地将行政权移到里约热内卢(殖民地的首都)。

后来,因为葡萄牙贵族及皇室害怕拿破仑入侵葡萄牙,乃逃亡到里约热内卢,此地更成为葡萄牙首都,是唯一一个欧洲国家在欧洲以外地区设立首都的城市(1808~1821年)。

  1822年,佩德罗一世宣布巴西独立,里约热内卢成为国家首都,经济和政治中心却主要在圣保罗;共和国时期,里约热内卢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