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试运转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3514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联试运转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试运转方案.docx

《联试运转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试运转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联试运转方案.docx

联试运转方案

黑河市东兴煤矿改扩建工程

联合试运转方案

东兴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归罕达气镇管辖。

距黑河市145km西距黑宝山煤矿25km。

其地理位置,东经126000'21"一—126001'34'北纬50009'32'—50010'08"距嫩黑铁路金水站2公里,矿区公路与黑河市至加格达奇公路相连,公路铁路交通便利。

本矿位于小兴安岭西坡,在黑宝山—木耳气煤田中段,属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385.9m—434.8m,地表标高389m—398m左右。

地势北高南低。

区内有两条河流(裸河和根里河),由北向南贯穿井田露头上部,流入南部泥鳅河。

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凉爽多雨,最高气候31.00C(7--8月)最低气温-370C(12—1月)平均气候0~1.2°C无霜期125天,平均风速3.2m/s。

10月至次年4月为冻结期,冻结深度2—6m,永冻层分布在较大的沟或低山丘陵的阴坡潮温地带,属岛状冻土。

厚度可达6m,井田内地表水发育,裸河,根里河均为季节性河流,东区含水层主要为:

第四纪地表水进入煤层地层风化裂隙。

本井田位于黑宝山—木耳气煤田中部,金水四分场精查勘探区第12—15勘探线之间,井田为一宽缓单倾构造向南倾斜。

井田上部断层发育,较大断层为煤田中部的F7,正断层落差在30m左右,历史上有几处小斜井在井田内开采,严重地破坏了煤炭资源。

2004年3月黑河市政府以黑市政函[2004]55号文同意东兴煤矿改扩建,扩建后规模为15万吨/年,东兴煤矿委托黑龙江省煤矿设计院进行技改方案设计。

2004年9月25日技改方案设计获黑龙江省经委批复(黑煤经安函字[2004]第15号])2005年5月16日技改安全专篇通过黑龙江煤矿安全监查局的审查(黑煤安监字[2005]67号)

东兴煤矿改扩建工程是从2005年6月开始施工的于2007年8月改扩建工程峻工。

欲进行联合试运转,为了保证联合试运转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且保证联合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特制定此方案。

 

东兴煤矿改扩建联合试运转转期间生产计划及人员组织

类别

队组

定员

作业地点

2007

2008

一班

二班

三班

合计

10

11

12

1

2

采煤(吨)

采煤队

23

34

23

80

右一路回采工作面

13000

13000

13000

13000

6000

掘进(米)

1队

6

9

6

21

主井下山

50

50

50

40

20

2队

6

9

6

21

右二路平巷

250

250

250

200

150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系统

范围

期限

一、电气系统

地面变电所、井下变电所、入井电缆、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和防爆性能、安全标示及保护。

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28日历时5个月

二、提升系统

提升机的各种制动、电控机保护、钢丝绳;矿车连接装置;放跑车装置

三、通风系统

主扇的各种性能,井下通风设施,局扇通风能力及安装位置

四、防治水系统

井下水泵的排水能力及性能,排水管路的数量,地面防洪情况

五、防灭火系统

灌浆设备及能力,水源和材料,消防材料库,井下支护材料

六、防治粉尘

地面静压水池的容量、水源和供水方式,井下洒水设施、供水管路、位置的安设

七、安全监控

监控系统安装地点、设备、井下监控的数据传输情况,矿监控中心与省市联网情况

八、其他

采掘工作面的顶板压力情况,爆破材料的管理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一、电气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入井高压馈电线路严禁自动合闸

现场检测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2

供电线路避雷装置,管路集中接地,通信线路熔断器和避雷装置

现场检测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3

井下变压器接地方式

现场检测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4

井下高压供电及接地、短路、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

现场检测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5

井下低压供电及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电机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保护及远方控制装置

现场检测

本矿

逯延鑫

6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的防爆性能、安全标识

现场检测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7

矿井供电双回路、不分接任何负荷

现场检测

本矿

陈京杉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一、电气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8

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设备机房双回路供电线路

现场检测

本矿

陈京杉

9

地面变电所过电流、欠电压、过电压保护单相接地保护

现场检测

本矿

陈京杉

10

地面变电所及供电线路的避雷设施

现场检测

本矿

陈京杉

11

12

13

14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二、提升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主提升机型号、规格、数量

现场查看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2

制动系统:

保险闸间隙及空动时间

制动系统:

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力矩

制动系统:

紧急制动减速度

制动系统:

摩擦提升的防滑

塞尺测和查测试报告查提升机测试报告

本矿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逯延鑫

4

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

查产品质量证明书

本矿

陈京杉

5

连接装置安全系数

查产品合格证及计算书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6

电控装置:

防止过卷装置的接近开关

电控装置:

防止过速装置的测速发电机

电控装置:

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

电控装置:

限速装置

电控装置:

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

电控装置:

闸瓦磨损保护

电控装置:

松绳报警装置

电控装置:

限速装置

电控装置:

自动减速装置

现场查验查看记录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7

防跑车装置

现场检查

本矿

李文波

8

井口安全门及闭锁

现场检查

本矿

李文波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三、运输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主要运输设备规格、数量、质量(机车、矿车、人车、)

现场检查

本矿

李文波

2

斜井人车防坠器、信号

现场操作、查记录

本矿

逯延鑫

3

斜井串车运输行人躲硐、设置距离、防跑车及跑车防护装置行车报警装置

现场检查

本矿

陈京杉

4

5

6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四、通风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主要通风机:

地面主扇外部漏风率

主要通风机:

经常运转

主要通风机:

两台同型号主扇能否在10分钟内开动

主要通风机:

防爆门安装效果

主要通风机:

性能测试和试运转

主要通风机:

反风能否在10分钟内改变风流方向、反风风量

主要通风机:

专用机房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电话、反风操作系统图

现场查验

 

查看资料、测压

 

查看资料、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2

矿井具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查看资料、现场查验

李荣军

李荣军

3

进风井:

空气温度

进风井:

井巷风速

进风井:

井口不受粉尘、灰土、有害和高温气体侵入

查看资料、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4

回风井井巷风速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5

通风设施:

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联络巷挡风墙、正反两道风门

通风设施:

风门之间联锁装置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6

主要进、回风巷风速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7

采区通风:

生产水平、采区布置回风巷、分区通风网络、采区、采面全风压通风效果、采区专用回风巷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四、通风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8

采掘工作区:

回采工作面独立通风系统串联通风措施、落实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9

掘进工作面:

局扇风量、瓦斯断电仪安装

掘进工作面:

局扇和风筒安装使用

掘进工作面:

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0

井下机电硐室、采区变电所、独立供风、设在进风流中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1

矿井安全出口两个以上并有路标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2

矿井反风系统能否在10分钟内实现,反风后主扇风量、瓦斯浓度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3

矿井通风系统图、网络图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4

避灾路线图、避灾标识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五、防治水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井下主要排水设施

下井实地验收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2

中央水泵房安全出口

下井实地验收

本矿

邵立国

3

疏水降压

查阅资料

本矿

邵立国

4

安全煤柱留段(第四系防水煤柱、断层防水煤柱、井田边界防水煤柱)

查阅资料

本矿

邵立国

5

地面防洪(井口标高与当地最高洪水位、防洪墙)

查阅资料地面检查

本矿

邵立国

6

7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六、防灭火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巷道布置与开采方式:

设计中必须有综合治理自燃发火措施

巷道布置与开采方式:

主要大巷布置在岩层中

查阅资料、图纸及现场验收

本矿

邵立国

2

合理的采煤方法:

采煤设计中编制防火措施

合理的采煤方法:

开采顺序采用区内后退式

合理的采煤方法:

防火隔离煤柱留设

查看设计、现场验收

本矿

邵立国

3

主扇通风压力

查看记录、现场验收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4

消防供水系统:

灭火供水系统水压阀门位置数量

消防供水系统:

灌浆材料、灌浆系统布置方式

现场验收

本矿

李荣军

5、

防火灌浆系统:

灌浆设备、能力、水源

防火灌浆系统:

灌浆材料、灌浆系统布置方式

查图纸、资料、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6

矿井反风系统能力和记录

查记录

本矿

李荣军

7

井上、下通讯网络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8

阻化剂灭火,机电

机电硐室防火、永久硐室支炉形式、材质、防火门、安全出口、灭火器材

查阅资料

本矿

李荣军

9

机电硐室防火:

变电硐室、长度、安全出口数

现场查验

本矿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六、防灭火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0

机电硐室防火:

采掘面配电点支炉

机电硐室防火:

井下主要硐室灭火器材数量

现场查验

本矿

逯延鑫

11

电气设备防火性能、保护、灭火器材数量

现场查验

本矿

逯延鑫

12

矸石山、木材料场与进风进距离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3

井架井口房:

井架、井口房材料

井架井口房:

进风井口设防火门、无防火门有专项措施

井架井口房:

井口20米内无明火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4

消防材料库:

井上消防材料库位置、有效器材数量、种类

消防材料库:

井下消防材料库位置有效器材数量、种类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15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七、防治粉尘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井下洒水设施、供水管路

现场检查、查看图纸

本矿

李荣军

2

供水方式、水源和地面静压水池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3

供水水质

查化验单

本矿

李荣军

4

防尘管路铺设、闸门间距、数量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5

采面注水使用水炮泥、喷雾洒水和其它防尘措施所有矿车保持完好不漏煤、产尘地点及转载点喷雾洒水装置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6

注水钻机、泵、水质流量表

现场查验

本矿

逯延鑫

7

矿井两翼、相邻系统、相邻工作面设齐隔爆设施

查阅图纸和现场

本矿

李荣军

8

地面生产系统,筛选转载点设置喷雾洒水

查阅图纸和现场

本矿

李文波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八、安全监控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监控系统安装地点、设备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2

回采工作面安设地点、数量、数值和断电范围

现场查验

本矿

陈京杉

3

掘进工作面安设地点、数量、数值和断电范围

现场查验

本矿

陈京杉

4

回风流中机电设备硐室设备

现场查验

本矿

陈京杉

5

主要进、回风运输巷安设地点、数量、数值和断电范围

现场查验

本矿

陈京杉

6

测风站质量及监控仪器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7

便携式仪器佩戴范围、数量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8

安全检测装置使用数量、备用数量零配件和维修校正仪表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9

便携式仪器佩戴范围、数量

现场查验

本矿

李荣军

 

联合试运转安全设施测试表

九、其它系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

备注

1

左一路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和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

采面支护强度和质量、单产

现场测量

10日一统计

本矿

邵立国

2

右二路材料巷支护选择及质量、掘进效率和单进

现场测量

10日一统计

本矿

邵立国

3

爆破材料库照明和制度

现场实查

本矿

张瑞贵

4

劳动安全:

组织机构

劳动安全:

安全人员

劳动安全:

安全培训

查档案、查培训记录

本矿

张瑞贵

5

6

7

8

9

 

3.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通过联合试运转使东兴煤矿改扩建工程所完成的各个工程项目能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运转,通过全方位的运转和调试,使各系统的设备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使安全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到全方位的检验,使矿井各系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煤炭生产通过联和试运转应达到如下预期和效果:

a.产量达到设计水平掌握工作面的顶板压力情况,更好的选择支护方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顶板事故。

b、井下所有电气设备正常运 防爆率达到100%,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c、提升系统的各种信号、保护灵敏可靠,钢丝绳检测记录齐全,切实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d、能够准确测定回风井的风量是否合理的分配井下工作面、硐室的风量。

掌握井下瓦斯涌出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错误 ,井下避免串联风反风实验达到设计要求。

e、安全监控系统灵敏可靠,井下瓦斯情况不间断传输到调度室,调度室直接将数据传输到省市监控中心

f、通过丢采空区的灌浆和喷刷阻化剂,观察防火措施效果

4.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和人员组织。

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应严格以设计生产能力组织生产。

决不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但生产计划也不要安排太低,这样不能检验矿井的生产能力,应以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能力科学地安排生产计划和劳动定员(具体情况见附表;联合试运转期间生产计划及人员组织表)

5.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应急预案执行黑河市东兴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

①成立由矿长张金灵任组长成员由各业务矿长及职能队长组成。

全面领导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

②矿长必须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入井人员

联合试运转期间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作业规程经矿有关人员会审后,并且要向工人贯彻考核合格后,方可联合试运转。

④联合试运转期间矿必须按有关文件要求。

按照生产矿井要求设置所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⑤联合试运转前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⑥联合试运转期间,在操作各种设备时,操作司机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⑦在联合试运转期间要建立健全领导小组人员值班制度发生问题。

及时处理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粉尘灾害防治

一.防尘措施

1、采用湿式凿岩。

2、通风排尘和净化风流。

3、喷雾洒水。

4、装岩洒水降尘。

5、个体防护,作业时必须人人坚持戴防尘口罩。

6、坚持使用水炮泥。

7、严格控制各种尘源。

各个采掘工作面、装载点、卸载点、

运输等产生粉尘地点,采用降尘、除尘、捕尘以及对沉积在巷道的浮尘进行清理。

8、煤层干燥时采用煤岩层注水降尘。

二、隔爆措施

隔爆措施是把已发生的爆炸截住,不使其传播出去,把爆炸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使爆炸不致由局部扩大为全矿性的大灾难。

隔爆措施有设置水棚、设置自动式防爆棚和隔爆水幕。

第二节瓦斯灾害防治

一.防爆措施

1、加强通风

(1)采用机械通风,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2)正确合理地计算与分配风量,使井下各采掘工作面,

各巷道各硐室均有足够的风量。

(3)加强局扇、风筒的维护管理,防止漏风,避免循环风;

禁止使用不合理的扩散通风。

(4)风门及其它通风建筑物的结构和位置应符合要求,并加强维护管理,防止大量漏风。

(5)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设置栅栏,切断电源挂牌示警,禁止人员入内。

2、加强瓦斯检查

经常检查矿井通风和瓦斯涌出情况,掌握瓦斯动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瓦斯浓度超限时的处理措施必须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3、废的旧巷应及时封闭,防止或减少瓦斯涌出和积聚。

4、巷道断面设计合理,满足通风运输要求。

做到风速不超限。

5、及时封闭不通风的盲巷。

6、严格入井检查制度,禁止烟火、化纤衣服入井;矿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杜绝电气失爆,消灭井下火源。

7、严格执行放炮制度,消灭放炮引起的火源。

8、加强火区管理,加强对密闭防火墙检查,并定期测定火区温度和空气成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隔爆措施

为了防止爆炸由局部扩大为全矿性的灾难,在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相邻的采煤工作面,煤层掘进巷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它地点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采用水袋隔开。

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定期撒布岩粉;应定期对主要大巷刷浆。

矿井每年应制定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瓦斯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矿井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瓦斯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节矿井防灭火

一、煤层的自燃预防措施

1、开采方面的措施

(1)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减少采空区漏风。

(2)生产过程中,尽量提高回采率。

(3)在生产中实行“三快”即快掘、快采、快封闭。

(4)在工作面布置时尽量采用上、下片盘隔绝布置,严防向老空区漏风。

2、阻化剂防灭火

3、其它防灭火措施

(1)根据情况采用均压防火措施。

(2)永久巷道喷射,减少煤层裸露。

(3)停采后及时封闭采空区或注水泥砂浆进行封闭。

二.井下外因火灾防治

1、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防火措施

(1)井底设消防材料库,各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均配有消防器材。

(2)井下中央变电所、配电室,井底水泵房及通道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设有防火栅栏两用门、密闭门;

(3)井下消防洒水管网为各主要机电设备硐室设有消火栓。

(4)井下机电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留有0.5m以上的

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留有0.8m以上的通道。

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直接向井下供电。

井下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3、井下电缆

入井电缆均采用已取得“MA”标志准用证的电缆入井,电缆为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沿主井井管用电缆钩悬挂至中央变电所,井下主排水泵等固定敷设的电缆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去采掘工作面的电缆采用矿用屏蔽监视型橡套电缆,沿巷道壁悬挂敷设,电缆采用矿用不延燃型橡套电缆,沿巷道顶敷设,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采用同电气设备性能相

符的接线盒。

橡套电缆间的连接采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进行连接。

4、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

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屏蔽护套等,都必须有保护接地,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欧姆。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都不得超过1欧姆。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和局部接地装置,都应同主接地极连成一个总接地网。

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下使用的开断能力,并检验电缆的热稳定性。

严禁使用油浸式低压电气设备。

40KW以上的启动频繁的低压控制设备,使用真空接触器,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

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的综合保护装置。

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

5、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

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由电气

维修工进行。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调整工作,矿主管领导组织实施。

第四节矿井防治水

1、搞好井下排水工作、水仓容积、水泵造型、排水管路符合《规程》要求。

2、地表水防治措施及工程

(1)、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防止春季冰雪溶化洪水涌向地面生产区。

(2)、矿井上下对照图上随时标注井下开采的位置及采空区位置。

(3)、地面防洪以预防为主,物资材料工具应落实,井口场地应对水沟进行检查清理并汇报。

(4)、对地面塌陷坑要及时回填、碾压密实、减少大气降水对矿井涌水的补给。

(5)、矿领导要经常对地面防洪设施、排水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第五节井下其它灾害防治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灾害的防治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