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5750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8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x

全综合打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及其发展:

广义上:

泛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上:

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怒率社会教育与封建社会教育),现代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影响)

1、 教育者:

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

2、 受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3、 教育措施(教育影响):

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中介要素,包括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和教育手段(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二)关系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受教者不仅仅作为学习者和发展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教育影响(措施)是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于联系的中介要素。

教育过程并不是上述三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三者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

教育过程正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几种要素像话作用所构成的特殊矛盾运动。

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1、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关系

首先,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其实,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第三,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

首先,教育能否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其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第三,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首先,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教育内容的构成和教育目的的确定

其次,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学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三,社会文化本身的发展影响教育的发展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反作用(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合文化)

首先,教育对社会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其次,对社会文化创造、更新功能

第三,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

 

四、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

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在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就是个体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2)智力发展理论(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

(3)道德发展理论

(4)需要层次理论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三,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性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

人的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

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陈述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

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教育必须以遗传素质为基础,以外界环境为条件)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东西,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

由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体要求,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从狭义上来看,教育目的就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规格和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于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为教育者指明工作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受教育者确定了努力的方向;教育目的的选择作用,为选择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为教育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题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在如何确定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教育史上一直存在两种理论的争锋:

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前者认为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应该是人的本性,而不是社会的要求,教育目的应该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的个性。

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把他们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与充分的发展。

4、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

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增强人的体质,发展人的个性,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体现代化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者。

5、素质教育

(1)内涵:

指个体在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主观努力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素质教育则是指学校中以发展学说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一方面发展,把以淘汰、选拔为主的应试教育变为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的教育。

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组成:

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

6、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⑴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⑵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

 

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⑸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⑹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⑺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归纳以下八个要点:

①公民意识;②价值观念;③社会责任感;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⑤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⑥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⑦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⑧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一:

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第二:

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第三:

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四:

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六、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

一般说来,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处理,以特定的方式传给年轻一代,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管理者角色。

教师肩负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职责。

(5)父母与朋友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成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人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愁,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地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要不断创新。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P38

(1)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

ü        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

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敬业乐业(基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基本规范)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ü        知识素养。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其次,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艺术。

再次,教师要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

ü        能力素质。

一个合格的现代教师应有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第一,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掌握教学的基本功。

第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的能力。

第三,作为教师,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能力的一项基本内容。

(2)教师观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再次,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占有者,而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成为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

(另一种版本:

一、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二、教师应该是促进者: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三、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他(她)不仅是教人者,也是学习者。

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综合各种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教师应该是研究者,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走研究型的道路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研究;另外,教学行为的科学化需要教师的研究)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特点P34

ü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ü        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ü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现代学生观

ü        学生及时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l        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

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

l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而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

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或者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ü        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l        首先,中小学生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都具有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l        其次,中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都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人。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

教师应该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尊重学生发展中的独立个性。

4、 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关系式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P41

第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第三,  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

但由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作用。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       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3)       加强自身修养。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基础教育学P66)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造融合、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1)       J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师生关系由“操纵——依附式”转变为“平等——合作式”,从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关系,以达到统统合作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的目的。

2)       新教材使用下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下,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与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注重实践知识、生活知识的教授。

新教材使用下的师生关系应实现有“本本——理论式”到“体验——实践式”的转变

3)       新学习方式下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发展发展的空间。

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就是要使师生关系实现从“灌输——接受式”到“指导——探究式”的转变

 

2011年教师竞岗重点知识

新出的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大家没事分享看看。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

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②实验法:

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

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