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6591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docx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学习内容:

《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口语交际习作八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读写17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的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3、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4、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培养热爱毛主席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突破教学重点的策略和方法: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学习字词句。

教学难点:

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的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和方法:

扶、导、练

课时安排:

45*

教学进度安排:

七律.长征                 2课时

开国大典                  3课时

青山处处埋忠骨            2课时

毛主席在花山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回顾拓展八                2课时

 

 

25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读诗。

教学手段:

长征相关文字,图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解题。

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四)读句、释词。

 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

“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千山

红军

万水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第课时)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背诵全文。

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读诗。

教学手段:

长征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

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

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

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

  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

  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观看录象)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

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

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背诵全诗。

  六、欣赏歌曲《长征》。

  七、总结。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八、作业:

背诵全诗 理解全诗 完成本课同步练习

  八、板书设计

  25七律 长征

  远征难      →     只等闲(总起)

  万水千山    →    五岭、乌蒙、金沙河、大渡河、岷山(分述)三军过后    →     尽开颜(总结)

  教学反思:

  

 

26、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第课时)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学习难点:

背诵全文。

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点:

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

学习方法:

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课文。

教学手段:

开国大典的录像带,电影

教学步骤: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师:

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师: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⑴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 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qǐnɡ qínɡ)  檐(zhān yán)  瞻(zhān yán)

  擎着:

往上托;举。

(造句练习)

  瞻仰:

恭敬地看。

(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1、练习分段:

  ⑴ 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⑵ 学生讨论:

  明确: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

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

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

阅兵式盛况。

  第4段:

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

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2、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

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3、合作研读:

 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小组合作完成解说词:

将讲解说词准备成文字稿(可以结合收集的课外资料)。

五、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情况

  毛主席出现

  大典盛况  宣告成立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第课时)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

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心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学习方法:

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课文。

教学手段:

开国大典的录像带,电影

教学步骤:

 一、导入、板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

  2、板题:

《开国大典》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同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课文有关段落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学生自学

  四、检测学情

  ㈠、填空练习,巩固第一部分的学习。

说说课文大意。

  1、(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________。

会场在__________。

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2、说说课文大意。

  ㈡、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请学生默读第二部分,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2、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3.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1)重点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比喻:

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

四个“传到”。

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2)请你对比地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对比句)

  a、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目光看向主席台。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a、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国旗。

  b、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4.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

  5.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6.根据板书练习背诵6~8节。

  ㈢、精读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㈣、精读第四部分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光亮)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重点:

“两股红流”指什么?

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

象征什么?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㈤、总结全文: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

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

(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

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

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五、作业设计:

1、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情况

  毛主席出现

  大典盛况  宣告成立

  宣读公告

  阅兵仪式  开头 接着

  群众游行  红流 光明

七、课后反思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第课时)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心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学习方法:

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课文。

教学手段:

开国大典的录像带,电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

  2、板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反复诵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在朗读中感受伟人博大的胸怀

 三、学生自学

  四、检测学情

  1、自由朗读: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难读的词语:

 勋鉴、殉职。

“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

  3、通过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五、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勾画出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

  2、集体交流:

  可以通过谈感受和有感情的朗读表达:

  ⑴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⑵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

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

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

  ⑶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则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⑷“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⑸“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⑹“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联系前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你能想象那天晚上毛主席在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领袖时的矛盾复杂的心理吗?

  六、小结课文,升华情感

  1、师:

同学们,主席是平凡的,失去爱子,他也痛苦,伤心,但是,他又是伟大的,因为他拥有我们常人难有的广博胸襟。

  2、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七、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

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

岸英!

”。

又如动作描写:

“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还如神态描写: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八、总结全文

学完了课文,你对于毛主席这一伟人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有兴趣,咱们在学完了这一单元之后可以办一张关于毛泽东的小报,其中设立一版块就叫作“普通的伟人”。

九、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接到电报

  无比悲痛

  作出决定

教学后记:

 

28*毛主席在花山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毛主席在花山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并按一定顺序叙事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学习方法:

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以及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

教学手段:

读、想、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

  1、今天,我们再次走近毛泽东,去感受这位伟人身上可贵的品格

  2、板书:

28、毛主席在花山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

  1、通过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同桌互助等方法,掌握生字、新词。

  3、通过同桌互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做到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讨论学习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的普通群众的情怀。

  三、学生开始自学

  四、检测学习情况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说说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用比较简练的话语概括出来。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4、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⑴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让炊事员每天给乡亲们沏一桶茶水。

  ⑵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⑶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

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⑷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哪儿呢?

”是什么意思?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5、小结

  作者具体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的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

  用具体事件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质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种表达方法。

  五、作业设计:

  1、练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小记叙文:

  题目自拟,要求写自己所熟悉的人,以《毛主席在花山》为例,要通过具体事件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防止内容空洞无物。

  六、板书设计28、毛主席在花山

  请 碾米  劝 喝茶  帮 推碾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习作八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

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中,收集相关资料卡片,学生自己介绍

教学重点:

1、加深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流畅地表述自己的交流内容。

2、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交流感受,流畅地表述自己的交流内容。

学习方法:

引导,交流,评议

教学手段:

引导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

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2、学生汇报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二、分组交流,相互补充

  1、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

可参考交流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

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讲述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认真听别人的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3、学会倾听作好记录,形成表格式的读书笔记:

  影视作品名称作品年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的主要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深刻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真切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

  5、进行作品介绍各小组进行补充,评一评:

取长补短。

  三、全班交流,集体感受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

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参考话题:

  1、影视作品:

  ⑴ 关于毛泽东的影视片:

  《开国大典》、《大决战》、《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西安事变》、《四渡赤水》、《开国大典》、《重庆谈判》、《毛泽东的故事》《中国命运的决战》、《大战宁沪杭》、《肝胆相照》、《西藏风云》、《走出西柏坡》、《毛泽东与斯诺》、

  ⑵ 革命领袖:

  《秋收起义》、《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丰碑》、《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

  ⑶ 英雄人物:

  《老山界》、《挥手之间》、《谁是最可爱的人》、《抗日名将左权》、《林则徐》、《莫斯科保卫战》。

  四、拓展交流,布置作业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

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统一你会拍摄我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主备人:

拟授课时间:

教研组长:

学习内容:

习作

教学目标:

1、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个性格突出的人”、“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2、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读后感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习方法:

引导,交流,评议

教学手段:

引导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

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习作的方法。

今天,我们从习作提供的几个角度,选择一个进行练习。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

《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二、明确要求

  1、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⑴ 师生共同回忆记忆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