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035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docx

桥台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杭黄铁路站前Ⅳ标项目部

第页

共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桥梁

设计文件图号

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杭黄施图桥参01

施工部位

双线矩形空心桥台(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2、设计情况;

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4、施工工艺;

5、质量标准;

6、桥台防护墙

7、桥台排水及防护

8、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9、成品保护措施;

10、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附件及附图:

 

1、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杭黄铁路站前IV标三分部管段内毛竹湾中桥、下中埠特大桥、陈家畈特大桥及杭新景高速公路特大桥桥台工程施工。

2、设计情况

管段内桥梁均设杭州台和黄山台,桥台均为双线矩形空心桥台,钢筋采用HPB300Φ10、HRB400Φ12、HRB400Φ14、HRB400Φ16、HRB400Φ20五种,台身及台帽采用C35混凝土,支撑垫石采用C50混凝土,保护层采用C40钢筋混凝土,桥面防水层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氨酯防水涂料。

顶帽上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坡,台顶采用三列排水方式布置。

桥台尺寸立面图见下图:

桥台尺寸立面图

 

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3.1机具及材料准备

(1)各种型号钢筋

(2)钢筋加工机具,电焊机

(3)电焊条,扎丝,垫块

(4)水准仪、全站仪与卷尺

(5)汽车吊、手拉葫芦、螺旋千斤顶。

3.2其他准备

(1)材料进场前需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2)钢筋种类多,数量大,在下料前,必须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各类钢筋形状进行准确放样,以避免实际施工时无法安装。

(3)模板试拼:

台身模板在使用前必须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施工要求,并及时检查模板接缝,保证板面的平整度、结构尺寸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横、竖向连接的边缘与面板边重合,避免面板边缘不齐造成模板的对接不严密。

并对模板的光洁度进行检查,涂刷脱模剂。

模板组拼时,必须检查模板连接螺栓是否上紧,并对模板进行编号。

(4)机械操作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教育。

(5)模板安装前在基础顶面放出台身位置,进行坐标校正,采用全站仪精测,确保台身位置的准确性,同时定出模板边线,用墨线标出边线位置,模板支立位置用高标号砂浆找平并磨光。

(6)凿毛及清理:

钢筋安装前用凿子对台身截面范围内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做凿毛处理,并用清水将结合面清洗干净,直至可以看见均匀骨料,同时对墩身模板底口水平连接缝范围内的混凝土面进行整平。

与此同时,对台身预埋钢筋进行调直和表面清洁工作。

4、施工工艺

桥台施工工艺详见图4《桥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4《桥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4.1桥台钢筋施工

(1)台身钢筋由竖向主筋、环向箍筋及水平拉筋组成。

竖向护面钢筋均采用HRB400Φ14钢筋,数量均为384根,间距16cm和15cm。

环向箍筋、水平拉筋采用HPB300φ10钢筋。

(2)台身钢筋必须在基础钢筋施工阶段进行准确定位预埋,为确保钢筋外形尺寸定位准确,施工班组可采用HPB400φ14钢筋加工定位箍圈,基础施工阶段箍圈安装在承台混凝土顶面以上5cm左右。

待浇筑完基础混凝土后及时拆除,并对台身预埋筋及时调整垂直度及间距。

(3)台身钢筋较短时,可一次预埋到位,当需要焊接时,应采用双面焊,在安装过程中采用双面焊接较为困难时采用单面焊接。

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10cm,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钢筋接头在同一截面所占百分率不超过50%,错开间距为100cm。

(4)台身预埋钢筋接头焊接前,必须将搭接接头弯折一倍的钢筋直径,确保焊接后两根钢筋中轴线重合。

(5)台身箍筋钢筋绑扎时,应先设置好定位钢筋箍圈,并进行点焊固定,以防止绑扎过程中箍圈出现松脱、倾斜、歪扭等。

箍筋绑扎前,按照交底图中的间距在四周几根护面钢筋上采用石笔标记分布间距,绑扎过程中沿垂直高度采用钢管做好定位加固,不断调整竖向护面钢筋的垂直度及水平间距。

(6)环向箍筋搭接长度45cm,并向护面钢筋内侧弯折180°弯钩。

(7)台身内水平拉筋水平间距为4倍N3钢筋间距。

钢筋加工厂下料时一端做180°弯钩,另一端做90°弯钩,待绑扎至墩身护面钢筋上时,再将90°弯钩连接挂在护面钢筋上。

(8)台身钢筋绑扎结束后立模之前在主筋与水平箍筋交叉处按1m*1m间距梅花形布置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必须绑扎牢靠,保护层厚度为6cm。

(9)墩身钢筋绑扎结束后立墩身模板,立模结束后重新调整钢筋垂直度。

4.2顶帽钢筋施工

(1)顶帽钢筋共3种规格,HRB400Φ16、HRB400Φ12、HPB300φ10。

(2)顶帽钢筋绑扎时顶帽侧模未立起来,先把顶帽钢筋N2钢筋绑扎完成,顶帽槽口以下钢筋不绑扎,箍筋绑扎完成以后,开始立墩帽模板。

(3)顶帽模板立完以后,开始绑扎顶帽钢筋,必须要控制好钢筋网片之间的间距。

(4)在顶帽模板的槽钢上设置φ50mm钢管通过绳索将顶帽钢筋中部吊起调平,钢管内穿φ25mm钢筋减少挠曲变形,2根钢管设置4个吊点。

4.3台顶钢筋施工

台顶钢筋共4种规格,HRB400Φ20、HRB400Φ16、HRB400Φ12、HPB300φ10。

钢筋布置及间距详见双线型矩形空心桥台-有砟轨道。

4.4制作、安装钢筋

钢筋应在钢筋棚内按设计分类分批加工。

钢筋加工前应清除污锈,保持钢筋表面洁净,无灰尘、油漆、油脂、油、浮锈或其他杂质。

钢筋加工前应保持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应采用调直机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的弯制及末端的弯勾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

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用低碳热扎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成不小于90o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成135o或180o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加工钢筋的偏差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

表4.5-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6)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施焊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双面焊缝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结合钢筋轴线一致。

⑷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焊接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并不得小于500mm。

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受拉区不超过50%。

表4.5-2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2

同排中受力钢筋排距(基础)

±20

3

分布钢筋排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

30(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5mm: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注:

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4.5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立模,模型安装前需测试接地电阻,如电阻大于1欧姆应加强接地焊接,电阻测试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4.5.1模板制作及安装

模板采用δ=15mm竹胶板,竖带采用10cm×10cm的方木以25cm间距布设,方木安装前要经过压刨,横带采用2根φ48mm×3.5mm的钢管以50cm间距布设。

拉杆采用φ14圆钢加工,水平方向间距60cm设一道,每端安装两个山型扣,两个螺帽。

悬臂板和顶板的支架横杆和立杆最大间距按90cm布置,整个支架按构造要求设置剪刀撑和斜撑,其顶板支架直接支立在基础承台面上,悬臂板处支架支立于基础承台两侧,两侧地基为基坑分层回填密实后浇筑一层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

模板加固示意图如下:

 

桥台模板安装图

模板内侧必须要表面平整光滑,使用前要除污并刷脱模剂。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板面拼缝应严密不漏浆,如有缝隙使用油灰、木条等嵌塞紧密。

拼缝有平缝、搭口缝、企口缝及夹条缝。

严格根据桥台设计尺寸立模,支撑牢固,接缝填塞紧密。

做到不跑模、不漏浆。

钢筋绑扎完毕即可进行模板安装,及时设置保护层垫块。

保护层垫块不少于4块/m2。

⑴模型安装前应测设桥台四边底边线及标高。

⑵模型应自中间向两侧或由一侧向另一侧安装,边安装边支顶,以防模型倾覆。

⑶模型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应有专人检查模型,如发现漏浆、跑模,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4.6混凝土施工

桥台混凝土设计为C35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在施工需确认混凝土使用环境,并进行试拌,实测胶凝材料的含水率,根据实测数据调整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出场前需报监理工程师见证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出仓温度、含气量,试验合格签字后方可出场。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要进行塌落度、入模温度检测;并根据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标准试件。

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40mm~180mm,含气量控制在2.5%~2.8%,入模温度冬期不得低于5℃,夏期不得高于30℃。

桥台立模后,认真检查模板、钢筋及钢筋预埋件情况,并请质检工程师检查签证。

桥台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用混凝土灌车运至现场,汽车泵送或溜槽施工。

当采用溜槽施工,溜槽不得与模型连接。

溜槽底口至桥台底高差不得大于2m,防止混凝土自由坠落发生离析。

桥台混凝土分两次灌注完成,前墙3.5m高第一次浇筑,余下前墙3.5m高以上部分做第2次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到桥台顶时,按要求埋设预埋件。

桥台非承重模板部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拆除,拆模后用无纺土工布包裹或麻袋覆盖洒水保湿养护。

4.6.1混凝土浇筑技术

4.6.1.1一般要求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原材料、凿毛面及场地处理情况、预埋构件的设置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始浇筑混凝土。

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须根据浇筑要求,合理安排输送泵数量,保证在预定时间内浇筑完该层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混凝土输送不中断。

准确记录每层混凝土的浇筑日期、时间及浇筑条件。

设专人掌握天气变化,大、中雨应停止混凝土浇筑,小雨可采取相应的遮盖措施。

4.6.1.2浇筑工艺

混凝土采用分层推进,层层覆盖的浇筑原则施工,每层厚度控制不大于30cm。

由于意外事故而超过铺料允许间隔时间但未达到混凝土初凝时间,振捣30s,振捣器周围10㎝范围内仍泛浆且不留孔洞,可继续浇筑,否则按施工缝处理。

4.6.1.3振捣技术

浇筑过程中,每台需配备3~4台插入式振捣器,多点振捣,每点相距30~50㎝左右,振捣时间约20~30s。

尽可能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

振捣棒应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下层混凝土5~10㎝,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

振捣混凝土应均匀、稳定,以避免局部混凝土表面出现砂浆过厚的现象。

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予以排除。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的距离。

振捣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对已经捣实并初凝或经试验不能重塑的混凝土区段或层次,不得受到直接的或间接的振动。

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钎插捣,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滑和密实。

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捣边徐徐提出振捣棒,以免产生空洞。

4.6.1.4其它注意事项

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浇筑时,操作人员必须保证鞋底干净,必要时钢筋网底布置架立筋,保证操作平台钢筋网的稳固,不变形。

采用泵车浇筑时,浇筑混凝土前注意将润滑的水和砂浆能顺利排出仓外。

混凝土初凝之后,不得振动模板,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浇筑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值班,随时检查预埋部件,如有任何移位应及时纠正。

混凝土初凝后,不得受到振动。

混凝土搅拌站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经理部试验人员应提前检查混凝土搅拌站各种原材料是否足够。

如果间歇时间过长,应在现场进行重塑试验;如混凝土不能重塑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同时,应将存留在流槽的混凝土排出并加以清洗。

5、质量标准

5.1模板及支架的允许偏差结合检验方法见下表要求:

表5.1-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

5

纵横两项尺量检查

5.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桥台混凝土的允许偏差结合检验方法见下表要求:

表5.2-1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表面平整度

5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

5

测量检查

5.2.混凝土拆模

侧模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积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拆模按立模顺序的逆序进行。

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5.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后,12小时内覆盖和洒水保湿养护,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

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合水相同。

以达到减少砼内外温差的作用。

桥台顶混凝土初凝收光后,外露面及时采用无纺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

混凝土自然(洒水、保湿)养护时间:

不得少于14天。

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6、桥台防护墙

(1)防护墙每2米设一断缝,断缝处填以10mm厚油毛毡,泄水孔进行防水处理;

(2)为便于作业人员通过,在台顶防护墙设置过人槽口;

(3)防护墙预埋钢筋N1与台体钢筋同时绑扎,待梁体就位后再绑扎其余钢筋,台体纵向钢筋应从其内部纵向穿过;

(4)对于防护墙边块长度内的钢筋分部间距取100mm时出现余数部分可以适当调整边上一列钢筋间距,以保证钢筋净保护层要求;

(5)防护墙内侧根部加设3cm倒角,便于防水层铺设,防水层施工时须注意加层及防水封边处理。

7、桥台排水及防护

(1)桥台顶应做好防水层、保护层与排水坡度,平顺无凹坑;

(2)桥台采用预埋泄水管向台外排水,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泄水管坡度不得小于3%;

②管口应伸出桥台侧面一段距离;

③防水层与泄水孔必须衔接良好。

8、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8.1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8.1.1电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熟知施工现场环境、任务内容、施工方法、安装措施及注意事项后,才能开始工作。

8.1.2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工服装,力求简单利落,扣好衣扣,带好工作帽,禁止穿短袖衫,短裤及光脚工作。

工作前,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了解,不准酒后作业。

8.1.3任何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开关跳闸后,须检查后,方可送电,不得强行送电。

8.1.4停电工作时,应将附近电源的油开关拉开,经过放电后,再用检电器检查线路上是否存在电压,同时将“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挂在开关设备的危险处,谁挂谁取。

不准带负荷拉闸操作。

8.1.5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8.1.6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8.1.7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8.1.8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干黄砂灭火。

8.1.9超过380V以上电压时,不得带电作业。

8.1.10变压器及油开关附近,禁止火源,防止火灾。

8.2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8.2.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

焊机的修理应由电气保养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

8.2.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带。

敲焊渣、磨砂轮戴好平光眼镜。

8.2.3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电焊机发生故障,应会同电工一起进行修理,严防触电事故。

8.2.4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机床等作接地线。

8.2.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必要时须经安全员同意方可工作。

焊接完毕应认真检查确无火源,才能离开工作场地。

8.2.6焊接密封容器、管子应先开好放气孔。

修补已装过油的容器,应清洗干净,打开人孔盖或放气孔,才能进行焊接。

8.2.7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

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8.2.8焊接吊码、加强脚手架和重要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敲去焊渣认真检查是否安全、可靠。

8.2.9在容器内焊接,应注意通风,把有害烟尘排出,以防中毒。

在狭小容器内焊接应有2人,以防触电等事故。

8.2.10容器内油漆未干,有可燃体散发不准施焊。

8.2.11工作完毕,必须断掉龙头线接头,检查现场,灭绝火种,切断电源。

9、成品保护措施

10、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