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717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docx

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

2019年丰县政府工作报告(3)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2017年丰县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砥砺奋进开拓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宏观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困难明显增多的一年。

面对严峻挑战,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丰县崛起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基本实现。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感受到:

  过去一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抓投入、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提升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开创了经济社会跨越崛起新局面。

  “跨越双三”顺利实现。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下同)300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3.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

47.5:

35.5,二三产业占比增加2.7个百分点。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2亿元,增长25.3%。

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56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6元,增长11%。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亿元,增长25%。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四大类25项指标达到验收标准。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新增规模工业47家、总数达289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08亿元,增长26.2%;实现销售收入402亿元,增长30.9%,总产值、销售收入两大指标实现两年翻一番。

盐煤化工、电动车、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50.9亿元、145亿元、100.9亿元。

全县工业用电量达11.08亿度,增长15.2%,增幅全市第一。

产值超2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5家、超5亿元企业9家。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4家。

设立中小企业助保金、应急转贷资金等专项资金6000万元,支持6家创新型企业周转资金3.2亿元。

斯达瑞、科亚机电、富尔沃3家企业成功申报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速利达等8家企业通过省信用贯标①评审。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进程加快。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总产量达5.63亿公斤。

黄河故道现代果业示范区“一区三园一站”②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国家级出口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优质果率提高5个百分点。

新增设施农业4.9万亩,新增“三品”③基地43.3万亩、“三品”农产品68个。

食用菌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年产毛木耳3.5亿袋。

1.1万亩永久性“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启动建设。

畜牧业稳步发展,建成市级生态规模养殖场3个。

江苏大沙河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组建运营,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56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3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19家、市级“五好合作社”④25家;注册家庭农场21家,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5.4万亩。

实施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程,完成投资3.8亿元。

投资5.53亿元的复新河治理、华山闸改建、大沙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19项水利重点工程基本竣工。

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8亿元,5.9万人实现脱贫。

大沙河苹果获“全国优质特产奖”,“丰县牛蒡”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绿色生态白酥梨之乡,全国产粮大县、全省粮棉油高产创建先进单位。

  商贸旅游繁荣活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亿元,新增限上贸易业67家、规模服务业45家、制造业主辅分离32家。

4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交易额达120亿元,增长39%。

西苑、北苑、南苑3个街坊中心⑤基本建成,欢口、华山、赵庄、师寨、首羡镇级标准化农贸市场建成运营,苏鲁豫皖果蔬批发市场二期、天丰食用菌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市场体系。

家政服务、广告会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中介机构发展到19家。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1.24亿元,增长15.38%;贷款余额114.98亿元,增长18.98%。

莱商银行丰县支行开业运营,国际机遇小贷公司入驻丰县。

天艺果品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成功挂牌交易,实现我县股权融资零的突破。

金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被评为江苏省金融生态优秀县。

旅游业实现新提升,二坝湿地、果都大观园分别晋升为省级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宋楼-大沙河梨园被评为2013江苏春季最佳十大赏花胜地,果都生态园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园区,华山华强生态园被评为四星级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园。

  过去一年,是发展潜力不断增强、跨越崛起能量集聚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抓招商、建项目、强平台,着力增强跨越崛起的潜力和能量,丰县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重一大”实现突破。

全年安排“三重一大”项目89项,年度完成投资129.5亿元,增长127%。

丰沛铁路和尾水导流工程分别具备通车通水条件,国道237城南段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

投资8亿元的奔腾橡胶一期、投资3亿元的天虹纺织扩建项目、投资2亿元的安迪泰电动车已竣工投产。

投资1.86亿元的江煤科技矿用安全设备、投资1亿元的华夏帽业即将竣工验收。

总投资8亿元年产20万纱锭的天新纺织、总投资3.6亿元日产2600吨休闲食品的京味福等13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总投资16.3亿元的雨润国际广场、总投资13亿元的欢乐城城市综合体正加快施工。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机制,瞄准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全年洽谈项目1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7个、超10亿元项目10个。

全年签约项目66个,协议引资总额291.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投资总额272.32亿元;超10亿元项目6个,投资总额227亿元。

投资120亿元的新型城镇化示范项目、投资30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17.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投资12亿元的极易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丰县。

全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07亿美元,增长24.58%;实际到账注册内资42亿元,创历史新高。

  要素保障能力增强。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招引领军型、创新型急需紧缺人才114名。

在全市率先设立县政府特殊津贴,306名优秀人才受到奖励。

专利与研发机构建设加速推进,新增专利授权67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件,新批研发机构省级3家、市级126家。

争取各类用地计划3219亩,2个点供项目成功获批。

做强县城投公司、开发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顺利启动,实现信托、私募、融资租赁等各类融资50.83亿元。

  园区建设强势推进。

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跃升,在全省开发区排名连续5年实现进位,成功申报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成为拉大新城区的主引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新建和改造中阳大道东延伸段等道路14条,开工建设月牙河等安置小区56.2万平方米,完成拆迁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推进空间拓展,启动建设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竣工20万平方米,硕果电器、环保颗粒设备等7个项目入驻园区。

电动车产业园完善雨污管网、供水管网、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新建厂房40万平方米,天津小刀、浙江绿源、台州王派等全国电动车十强企业成功落户。

机械制造园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亿元的常镨风冷柴油机项目已落户园区。

  过去一年,是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提品位、抓管理、塑形象,全面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化率达46%,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投资105亿元实施一揽子城建项目,投入之大、标准之高、推进之快前所未有。

全力推进“1+3个100万”工程,挂牌出让商住用地2550亩,开发建设商品房160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56.5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100万平方米。

顺利完成老城区郭楼、植物油厂、民族风情园和新城区杨庄、张阁等15个区块20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

高标准建设复新河东岸、沙支河景观工程,实施刘邦广场、新闸广场改造,新增绿地127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40.9%。

建成南环路东延、河滨路南延等主干道23.7公里,完善城区雨污管网83.1公里。

县医院新城区分院一期即将投入运营,新城区客运站、国税纳税服务中心、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等项目主体完工,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启动建设。

农村配电网络改造完成投资4.1亿元。

铺设输配水管网1120公里,解决6.4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农村公路28公里,改造危桥15座。

华山、赵庄建成市级中心镇,全面启动管理示范镇创建和301个村庄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危房1650户。

建成三星级康居村5个,新增新农村示范点15个,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县。

  城镇管理更加规范。

数字城管启动建设,网格化城市管理实现主次干道全覆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顺利推进。

坚持疏堵结合、方便市民、规范管理,有效整治南关、书院街、侯园、五门桥4个菜市场,规范中阳商城等夜市摊点14处、洗车场点71家,拆除违建11.7万平方米。

新增城市公交线路1条、节能环保公交车18台,更新出租车302辆。

全面开展“外创示范路、内创幸福家园”活动,华地商业街完成省级示范路改造,中阳大道、南苑东路等5条道路完成市级示范路改造,完成西城路、北苑路外立面及5个老小区、9条老街巷、9座公厕改造。

左岸人家、在水一方等小区成功申报市级幸福家园。

城市保洁实现市场化运作,宋楼、大沙河、梁寨、范楼垃圾收运体系全面建成,“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体系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大力实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建设工程,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排放量分别下降12%、13%、10%,PM2.5等大气污染物可实时监测。

完成绿化造林966公顷,建成省绿化示范村18个,林木覆盖率达40.01%。

启动建设7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整治酸洗磷化企业,老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竣工,欢口、华山等9个镇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复新河国控断面、大沙河华山闸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建成市生态村119个、省生态村3个,闫庄村获国家生态村称号,华山、欢口、赵庄3个镇通过国家生态镇验收,顺河、宋楼、大沙河、首羡、范楼5个镇通过省生态镇验收,成功申报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县,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称号。

  过去一年,是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办实事、惠民生、抓稳定,加快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六大体系”建设,民生保障取得了新成效。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

新农合参保人数85.9万人,实现应保尽保。

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03亿元、医疗大病救助金1659.35万元、80岁以上老人尊老金1388.72万元,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5800元、3500元。

新增城镇就业918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在全市率先实现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五险合一”,苏鲁豫皖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运营。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实施10大类58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完成农村改厕3万户,创建省级卫生镇3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2家。

双拥模范县创建扎实有力。

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验收,教育现代化创建顺利推进。

省优质幼儿园达40所,民族中学顺利通过省四星级中学现场验收,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

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3个百分点。

被评为江苏省妇幼卫生先进县。

新增“特色便民早餐示范店”10家。

电影《渠立强》成功公映。

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

完成数字电视整转7.2万户,走在全市前列。

启动建设食品安全溯源系统,被评为江苏省药品安全示范县。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以构建平安、和谐示范县为主线,着力打造“三道防线”⑥“四个一”⑦等品牌工程,持续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65个,顺利通过省级“六五”普法考核验收。

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1916个,科学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不断增强。

全力做好重点时期信访稳定工作,开展“进京非正常上访集中处置化解年”“百日百案”等活动,信访案件下降21%。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过去一年,是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改革、求创新、提效能,激活发展动力,优化创业环境,营造了丰县跨越发展新优势。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重大项目民主决策。

引入科学发展评价机制,创新绩效考核办法,有效提高政府系统执行力、落实力。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实现法律顾问镇级全覆盖。

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5件,政协委员提案213件,按时办结率100%。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源头治腐,政府系统惩防体系不断完善。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十项规定”,作风建设水平得到新提高。

  效能改革活力彰显。

在全市率先开通运行“12345”政府服务热线,接处市民来电1.8万多个。

围绕“审批项目全省最少、审批流程全省最简、审批时限全省最短”目标,实施“两个流程再造”,取消停用行政权力233项,259项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以内,38个事项实现立等可取。

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县级行政机关、所有行政权力事项、网上电子监察“三个全覆盖”,网上办件达40余万件。

推进行政效能监督体制改革,“服务无借口、办事零障碍”活动深入开展。

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创建试点。

在全市率先开展村级经济分类考核。

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民主法治全面推进。

开展城区村改居工作,组建凤城镇、中阳里办事处社区居委会28个,创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31个,新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0个,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全面推进。

积极推行四零四制、四权五制、村务监督制度,形成县镇村三级规范公权力运行体系。

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9件,基本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11个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群众满意基层执法单位”。

  此外,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民兵、人防、审计、史志、档案、台侨、民族宗教、气象、农机、邮政、物价、盐务、科普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风雨同行、迎难而上,收获了创业的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落实方显成效的主旋律。

对县委做出的决策、部署的任务、安排的工作,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切实做到了执行没有借口、高效不打折扣、督查一杆到底,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

二是必须牢牢把握“三重一大”主抓手。

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城建以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紧紧抓在手上、时刻放在心上,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支撑大发展。

三是必须把规划作为引领发展的主引擎。

无论是城建基础设施工程,还是主导产业培育工作,都坚持规划先行,注重顶层设计,以规划引领重点工作统筹运行、有序实施、稳步推进。

四是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攻艰克难的主阵地。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记执政为民理念,切实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凝聚丰县跨越崛起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成绩让人振奋,发展令人鼓舞。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凝聚着广大创业者、劳动者、建设者的辛劳和智慧,体现了全县人民无穷的创造力。

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营企业家、机关干部,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及所有关心支持丰县发展的县内外朋友、投资客商,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全面打响丰县崛起攻坚战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二五”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进一步实施“丰县崛起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新的一年,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当前经济整体探底回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省政府制定的《关于支持苏北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在已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确保苏北振兴、实现全面小康。

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协调发展大局出发,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实施丰县崛起行动计划的意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丰县实现跨越崛起。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丰县集聚了快速崛起的经济社会基础。

这些都为我们实现跨越崛起目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新的一年,发展道路充满挑战。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不足,我们仍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

同时,我县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我县位于江苏西北角,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末梢,制约经济发展的资金、人才等因素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周边县(市)加速、竞相发展的竞争环境,更让我们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形势。

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个别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的效能不高、作风不实,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新的一年,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综合考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现大变巨变、建设幸福丰县”为主题,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冲刺百强县、开启现代化”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全力突破“三重一大”,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生态、宜居的丰县,建设一个更高水平小康的丰县,建设一个全县人民更加富裕、更有尊严、更为之自豪的丰县!

  做好2014年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五个不动摇”:

一是狠抓“三重一大”不动摇。

进一步突出投资拉动这一主题主线,集中所有力量,汇聚一切要素,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不动摇。

坚持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调结构、促转型、求突破,以调优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技术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以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三是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利机遇,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同步发展,加快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

四是着力改善民生不动摇。

坚持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追求,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推进改革创新不动摇。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层面,凝聚改革共识,尊重首创精神,不断深化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大魄力建设“三重一大”,增强丰县崛起新动力

  将“三重一大”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后劲的有力抓手,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并重,坚定不移抓好总投资631.35亿元的100项“三重一大”项目。

  抓好项目筹划大布局。

着眼实现新一轮崛起和跨越发展大局,筛选排定重大工业项目45项,力争完成年度投资81.45亿元;重大服务业项目22项,力争完成年度投资62.23亿元;重大农业项目9项,力争完成年度投资8.09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及生态工程15项,力争完成年度投资32.37亿元;重大城建和社会事业项目9项,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17.07亿元。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五大行动”计划、丰县崛起行动计划、智慧丰县建设、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等一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

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准备,形成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打好项目推进大会战。

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找准关键节点难点,倒排计划,统筹兼顾,立体推进。

对瑞丰盐业蒸汽热泵制盐、绿源电动车、京味福休闲食品、硕果电器、国丰新能源垃圾发电等结转项目,集中精力抓建设、促竣工;对天润铸管、大福通电动车、君乐宝搬迁、东大钢构扩建、优发能源生物质颗粒燃料等新建项目,全力以赴抓开工、促进度;对华润电力、徐菏铁路等前期推进项目,主动出击、强化协调,争取早日完成前期手续、开工建设;对盐煤化工、木材加工等产业链条完善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聚精会神抓招商、促储备。

适时开展重点项目“百日会战”活动,以落实项目要素、抓好项目管理为重点,抢时间、争速度,确保按时完成阶段性控制目标。

  建好项目保障大机制。

落实“一个项目、一套计划、一名经理、一位领导、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在关键环节一线办公,零距离沟通、零障碍服务,敢于“变通、疏通、沟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事事快办,着力破解资金、土地、机制、拆迁、前期手续办理等问题。

实行“定项目、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包发展环境”的“四定一包”责任制,坚持周调度、月督查、季观摩、半年考评、年终考核制度,做到“奖的心动,罚的心痛”,确保项目建设进展有序。

围绕质量、安全目标,规范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放心。

  二、更强力度促进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新跨越

  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主线,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促进工业经济扩总量、提质量、调结构,在新型工业化上取得新突破。

  突出大招商。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抓手,实施“扩大浙闽、主攻港台、拓展东亚”战略,强化“五招五引”⑧,力争全年招商引资200亿元,引进总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的产业项目2个以上,世界500强或央企1家。

围绕目标产业、目标区域、目标企业,坚持领导招商、强化补链招商、对接央企招商,采取“圆桌式”专题洽谈、拜访考察、综合推介等招商方式,重点引进绿色环保、信息化程度高、关联度大的产业项目。

盐煤化工产业重点招引烧碱、聚氯乙烯、精细盐化工项目;电动车产业重点招引高能环保电池、电机、控制器、齿轮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以及电动车整车生产项目;机械制造产业重点招引精密机械、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的生产加工项目;食品加工产业重点招引保健品、饮品、禽肉熟食等终端产品和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优化招商项目税收分成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全面激发招商引资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构筑大平台。

把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

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腾笼换鸟、提档升级,以“打造升级版,争创国家级”为目标、以“三重一大”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人才集聚为保障,实现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的新跨越。

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天奥电梯、德尔重工智能挖掘机、江煤科技矿山物联网等项目建设,尽快建成全县高端人才集聚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