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728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docx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赴福建省学习茶叶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一、咸丰的茶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咸丰山多地少,山系纵横,溪谷交错,岗地、山地、丘陵延绵不断,与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地貌相似,自然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浓,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土壤有机质和硒含量高,长年无工业污染,属典型茶叶适宜种植地区。

因此,咸丰农民历来素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习惯。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为此,咸丰各级政府利用当地优越自然条件,不断引导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业局、茶叶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咸丰茶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每年茶叶种植面积以2.6%的增长率持续增长,2013年种植面积达13.97万亩,占全县农业种植面积的31.7%,茶叶加工总量0.45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全县拥有茶叶加工企业62家,通过qs认证企业12家。

当前,茶叶产业已成为XX县农业主导产业,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由于咸丰境内山高路窄,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县财政投入有限、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品牌推广和科技人才队伍跟不上,农民小农意识浓厚,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致使咸丰茶叶长年出现“五低”,即产量低、加工水平低、品牌效应低、销售价格低、经济效益低,较大地制约了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也直接导致了咸丰茶业远远滞后于福建省武夷山、福安、宁德等先进县(市)茶业。

截止目前,咸丰茶业没有一家企业获得省级认证、没有一家成功申报国家级有机农产品认定,更没有一家咸丰茶叶品牌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

面对咸丰茶业如何突破瓶颈、走出深山,如何与福建茶叶品牌大县(市)实现产业互联,如何创建咸丰茶叶中国驰名商标,如何做大做强咸丰茶叶产业。

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农业局以咸丰茶业“开眼界、长见识、交朋友、足发展”为出发点,与中央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共同举办了支持咸丰茶叶产业发展考察培训班。

本次考察培训形式主要是织全县前八名有影响、规模大、经营效果好的茶业企业负责人赴福建省武夷山、安溪、福州、XX区、福安、福鼎等实地考察学习。

期间,学员们带着各种问题采取一看、二听、三座谈、四参观的调研方式,深入福建茶叶企业种植基地、走进茶叶生产加工车间、参观福建茶城、茶都、茶博会等,真诚谋求咸丰茶叶产业发展之道。

二、考察、学习主要内容

这次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支持咸丰茶叶产业发展学习培训班,赴福建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现场了解福建“武夷山大红袍”自然生长环境与条件,学习武夷山茶城运作模式。

二是实地参观考察桐木关村茶叶手工作坊和大红袍生产基地种植情况。

三是参观安溪的茶博会、中国茶都、安溪金隆源茶业等。

四是学习福州“海峡茶都城”的经营运作模式,听取福州明岩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师讲解福建茶叶的发展历程、产品性能与市场营运情况。

五是实地察看XX市XX区农产品展览馆、老付茶厂、霍童天山绿茶,参与XX市赤溪茶叶有限公司茶叶生产、加工、营销情况交流座谈。

六是实地参观学习XX市坦洋工夫茶、柘荣茶叶产业、XX市点头镇茶叶交流平台的茶叶生产、加工运作模式与经营理念等。

1、福建茶业概况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这是对福建茶业在中国茶业地位的充分表达,福建的茶文化精神丰富,内涵深厚,通过种茶、护茶、管茶、加工茶以及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礼仪,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历来受人推崇。

据统计,2013年福建省茶园面积356万亩,占全国3869万亩的9.1%;产茶35万吨,占全国产茶量189万吨的18.5%,茶业产值18.3亿元,全省约有50万人在外专门销售茶叶。

为了促进福建茶业发展,他们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和发展规划,2012年3月出台了《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全面提升了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多个知名产品,如:

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福鼎的白茶、福州的茉莉花茶、福安的坦洋工夫、蕉城的天山绿茶等名茶都是国家驰名商标,全省均有“一县一品”商标专利。

在全国乌龙茶市场中,福建的乌龙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铁观音闻名的安溪市拥有茶叶企业1650家,全国十大茶系列之一的大红袍在武夷山就有1200家茶叶企业、全省有近2000多个茶叶品牌。

福建早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地、消费地、集散地和重要的茶文化传播地,茶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

为什么福建的茶叶始终引领我国茶叶消费潮流,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茶的种子资源丰富,据考察,全省茶种资源有近4000多个优良品种。

并且在福建茶科所、各地茶叶研究中心的潜心研制之下,每年通过选种培育,不断推广出一代又一代、一棵又一棵新品种,正是因为有了长期更新的品种资源支持,使得福建茶叶始终引领国内消费者消费潮流最前沿。

从全国范围看,六大类系列茶叶中,福建占了四大类,除了黑茶和黄茶外,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都是全国最顶级品牌。

二是人才支持,福建有农民茶叶专业学科大学、地区茶叶技术学校等几十所,很多现在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技术人员都是茶业营销、企业家人才培养对象,省级农科所每年培训不少各类茶叶技术人员,所以,一代又一代茶叶人才源源不断走上茶业岗位,支撑着福建茶叶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茶叶加工工艺不断创新。

一般创新往往来自于不同意见的收集与整理,为此,无论在福建哪座城市的公共场所都设有茶叶、茶具等供来客、游人饮用解渴,进而不断采集喝茶人对茶叶品味的不同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后,再经茶老板综合、吸收,从而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最后推陈出新,研发出新的又一代茶叶产品。

2、武夷山茶业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福建江西交界处,属XX市管辖,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和丘陵山区气候特点,极宜茶叶种植,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传统名茶“武夷山岩茶”、“茉莉花茶”、“大红袍茶”等多次获得全国、国际赛事金、银奖和“国际茶王”。

目前武夷山已建成为全省最大的红茶基地和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岩茶基地,而“岩茶”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岩茶产品。

2005年,武夷山确立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高农业市和打响茶品牌、做大茶叶产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武夷山的茶叶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茶叶生产已基本步入了发展最佳时期。

全市利用山坡丘陵发展茶园面积7.5万亩,产量接近1万吨,产值超过1.5亿元。

全市10个乡镇80%以上的农户开展了视茶为生命的种茶、制茶、爱茶。

武夷山茶城,是一座以茶文化展示、茶业营销为主的不夜城,城市整体风貌以茶红色为主调,辅以黑白相间的装饰,突显其建筑情调古朴与典雅,那一间间错落有致的明清式仿古茶坊,更加释放出了茶的气息与浓厚氛围。

当你走在街道上,游客可随处观赏到茶女们那典雅而娴熟的置茶、热茶、沏茶、斟茶、敬茶等工夫表演。

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置身其中,使人陶醉。

那种饱含茶文化内涵的“茶道”叫人难以忘怀。

茶壶内的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褐油润,冲泡后的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其香气富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岩韵”明显。

当你走在武夷山桐木关茶叶生态村时,道路两旁、村边小巷、院落前后随处可见裕源生态茶厂、弘愿岩茶厂、御茗尊岩茶厂以及成片的茶叶种植基地等层出不穷,你仿佛置身于茶的包围之中。

有的村民在茶园精心管护可爱的小茶树,有的村民在家庭工厂不停地对茶叶进行萎凋、发酵、烘烤、拣梗、包装等。

考察中,我们着重选择了三家家庭式的茶叶加工厂进行考察,无论走进哪家茶厂,生产车间大小设备开足马力不停地加大生产,大红袍、水仙、肉桂、奇兰等红茶,大都产自这武夷山大大小小的家庭式茶坊。

成千上万吨销往国内外的武夷山红茶,都是经过茶农严格按照先进工艺流程而加工而成,也同样经过了层层质量检测与省、市级相关部门的鉴定。

以茶叶合作社、茶叶协会、生产大户等为单位的茶叶种植——加工——经营模式已成为武夷山一大特点,使得这里的农民回到茶园就是茶农,来到城市就是市民加老板。

享誉全国的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是武夷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

其以“三棵”大红袍茶王无性繁殖后代的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光反射,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正是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成为了全国最响亮的大红袍红茶。

3、中国茶都安溪

XX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隶属XX市,2013年该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8万吨,出口1.6万吨,涉茶总产值115亿元,涉茶人口80多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21万元中有56%来自茶业。

连续5年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茶业是XX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今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等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茶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XX县城开展。

无论是你走在博览会馆还是走在安溪的大街小巷,繁忙的茶厂、茶馆、茶店、茶楼、茶厅、商场客房和居家住所以及各个公共场所等,茶的产品展示和茶文化宣传随处可见,每家茶铺与茶相关联的茶具、沏品、茶叶、包装及茶艺表演等名目繁多,应接不暇,几乎整座城市被打造成了茶文化走廊。

种茶、制茶、品茶、论茶、写茶等成为安溪人的一种风尚,因此,造就了安溪茶叶产业兴旺发达,茶飘环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安溪铁观音”,获得了茶叶类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已被列入“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第一位。

尤其是安溪金隆源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科研团队将铁观音巧妙地结合信阳毛尖红茶,潜心钻研,制成了铁观音新产品“一芽红”,现已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它的制作相当考究,主要是采自高山生态铁观音树一芯嫩芽,以“重萎凋、巧烘焙”为工艺基础,精心秘制而成,具有红茶特点,更保留了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其茶汤呈琥珀色,汤面周围有金黄色的光圈,犹如加冕一般;闻之,天然花香馥郁,仿佛又透着淡淡的棕叶香味;品之,口感园润,满口生津,醇香入腑,反复冲泡十二遍后,色、香、味依然犹存。

“中国茶都”位于XX县城内,总投资5亿元,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1800间商铺、三个交易大厅3000多个交易摊位,规模宏大,配套齐全,品位高雅、风格独特,是酒店、物流、试样检测中心、茶文化研究中心、茶文化博览馆、电子商务等,集贸易、信息交流、文化研究与传播、茶叶科研和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茶业新都市,是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全国重点茶市,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3年交易量达到20多亿元。

设有茶文化博览馆、茶艺表演厅、福源大茶壶、石雕文化柱、茶诗长廊、茶都公园、茶叶大观园等文化景点,集茶都酒店、客运站、贵宾厅、大中型会议厅等配套设施于一体。

安溪的茶业产业发展迅猛,成绩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大特点:

一是基地规模化。

XX县茶叶基地建设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高,茶园管理规范,已建成20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10万亩绿色茶叶基地,10万亩优质茶叶基地,2万亩有机茶叶基地和20万亩生态茶园。

二是产品品牌化。

XX县将“安溪铁观音”注册为著名商标,作为母品牌实行品牌共享、核准使用(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管理)。

目前,已有220多家企业1500个系列产品核准使用“安溪铁观音”商标。

同时,当地政府鼓励企业积极发展子品牌,如“第香茶业”、“八马”、“凤山”、“日春”、“三和”等5个商标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另有17个商标品牌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三是产业全民化。

安溪115万人口有80多万人从事涉茶产业,安溪“中国茶都”和“茶博汇”不仅突显安溪铁观音,也聚集了全国六大茶类产品,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茶叶集散中心。

这里吃茶、喝茶、论茶成为人们沟通交际和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茶艺、茶道、茶文化和茶技走向了普及化、平民化和生活化,形成了良好的茶产业发展氛围。

四是产销专业化。

XX县通过政府引导,逐渐形成了种植、加工、营销三大群体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了茶叶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涌现了一大批茶叶种植大户,培育了一大批茶叶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并以本地市场(茶都)为中心,形成了辐射全国各地和海外的铁观音销售网络。

尤其是历经近几年的发展,福建安溪电商群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茶产业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五是培训常态化。

安溪茶叶的持续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对全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常态化培训。

他们自2006年以来,把“茶业万人培训工程”作为该县民生项目常抓不懈,对包括县直涉茶单位的干部职工、管理人员,乡镇领导、农技人员,村干部、农民技术人员、茶农,农资经营人员和茶叶营销人员,以及从事茶业宣传、茶文化工作、导游等各类涉茶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分层培训。

举办种茶能手、制茶师、评茶师和营销班、茶艺班、茶叶质量与安全培训等多项专业培训。

他们以不同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宣传与培训活动,全县上下形成了全民宣传、全民培训的浓厚氛围,为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六是质量标准化。

安溪农业部门制定了安溪铁观音加工技术标准和《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和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等销售行为准则,推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标准化保障体系,县茶叶协会每年对各企业抽检1次以上。

安溪茶叶企业中,有5家获无公害食品认证,10家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8家获有机茶标识使用权;36家获iso9000质量认证,55家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16家获qs认证。

七是茶叶产业化。

XX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印刷包装、机械制作、食品加工、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房地产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发展态势,涉茶产业工人实现了从睡地板到当老板、从穿解放鞋到穿皮鞋,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从量变到质变,从品牌到名牌的根本性转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之路。

4、福州茶市

福州茶市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以“海峡茶都”而著名,规模宏大。

如华夷茶业、清芳茗茶、长峰名茶等1300多家茶商争相开铺经营,走在茶市巷道,琳琅满目、品名繁杂的高档茶、优质茶、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金俊眉、军山小种、坦洋工夫等映入眼帘数不胜数,仿佛被置身于茶的海洋、茶的世界。

各种置茶声、冲茶声、沏茶和品茶声以及茶具碰撞声等合奏在一起,犹如贝多芬的蓝色多垴河交响曲,此伏彼起,轻柔悦耳。

福州的茶艺,源于大红袍、铁观音、坦洋工夫茶等,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茗艺术,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福州的茶艺是一种示范性的表演,意在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红茶,特别是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让品茶人在品饮茶之神韵的同时,追求人与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达到精神上的崇高享受。

福州茶艺理念一般为:

一是茶艺之本“纯”,讲究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真情、茶品之诱人,示茶友之净纯。

二是茶艺之韵“雅”,讲究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三是茶艺之德“礼”,讲究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四是茶艺之道“和”,讲究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之交融、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为了更加深对福建茶叶的了解,我们特别邀聘请了福州明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制茶师郑国为考察团成员现场授课,该公司是福建省一家很具实力的茶业商品专营公司,年茶叶销量达2亿多元。

在公司茶道置备桌前,郑国茶师一边反复不停地为考察团每一位成员置茶、泡茶、沏茶、斟茶,一边讲解和介绍福建闽南、闽北、闽东、闽西等地区各种茶叶生长性能、品质优劣、加工工艺以及不同种类的茶叶对人体健康养生的作用和功效。

尤其是着重解读了铁观音、大红袍、金俊眉、水仙、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等茶的生产、管理与加工每一道技术过程。

每讲一道茶的历史由来和独特性能时,他都是从文化角度和生长环境加以详细说明,考察团的成员一边如痴如醉地聆听他的讲解,一边品尝他精心泡制的各种茶汤,既饱耳福,也饱口福,更饱眼福,这般如此,考察团的上午求学时间在受益匪浅中不知不觉地被度过,分手时依依不舍,回味无穷。

5、市区茶叶

XX市XX区2012年被中国茶叶协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海拔高度在300—1000米之间,地处中亚热带,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全区多个地方形成了独特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种植。

中国名茶“天山绿茶”原产于XX区,全区茶园面积13.1万亩,茶农23万人,年产茶叶产量1.33万吨,年茶叶商品产值13.16亿元。

主要著名优质品种有紫玫瑰、黄玫瑰、金牡丹、丹桂、金观音等,素以“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色而驰名。

全区现有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等加工企业138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对外销售网点800多家,“三品”茶和质量体系认证企业20家,自营出口茶企业4家,福建省名牌农产品9个,天山名优茶系列产品曾80多次获全国、全省名茶金奖。

2010年“天山绿茶”、“天山红”获上海世博会名茶金奖,2009年“天山绿茶”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农业部2012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山红”2014年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如福建省XX市赤溪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能力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并拥有自营出口权,主要产品有红茶、坦洋工夫、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

公司拥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园及“公司+农户”,茶园种植面积1.55万亩,现有员工110人,高级茶技师3人,中级制茶师6人。

11月1日上午,考察团成员在XX区赤溪镇茶业有限公司会议室,听取了XX市政协委员会委员、XX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XX市茶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天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丞荣的现场讲解,讲解主要围绕红茶、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要领展开。

要想做出优质名茶,首先是把好茶叶采摘关,一般选择天气晴朗,上午9:

00—12:

00之间采摘茶叶为最佳时间段,这时的茶叶比较鲜嫩,分三个等级,一芽一叶为第一等级,一芽两叶为第二等级,一芽三叶为第三等级。

二是把好萎凋关,先将采摘的鲜茶叶铺放到太阳底下曝晒5—10分钟进行晒青,然后转移到空调房间进行凉干,叫做摊青,推青后再进行摇青,即利用摇青机摇一次摊一次,以此类推连续三遍。

三是把好杀青关,无论是乌龙茶、绿茶、红茶都要进行杀青,促进茶酶的不断转化。

四是把好包揉关,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到揉捻机内进行搓揉。

五是把好烘干关,烘烤前,一般将烘烤温度控制在80—90℃。

六是把好拣梗关,既可以人工拣梗,也可以机械化拣梗。

七是把好包装关,即包装既要防潮、避光,又要精美大方。

董事长沈丞荣毫无保留地向我们讲解了种茶、制茶技术要领后,又带领参加考察学习的我县馨源茶业、人头山茶业等8家企业老总来到该公司茶叶产品检测室,熟练地操作各种检测仪器,忙忙碌碌地帮助检验我县8家企业茶叶样品感官品质、理化品质等指标,如:

通过对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来评定茶叶产品的感官品质;通过仪器检测茶叶产品的水浸物、粗纤维、水溶性灰分、酸碱度、农药残留等来判定产品的安全性。

针对有些产品在某个加工环节上存在的质量问题,沈丞荣懂事长当场给予详细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良好建议。

6、福安坦洋工夫茶

XX市现拥有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高香品种9万亩,年产茶2.8万吨,涉茶人口43万,连锁店和专卖柜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茶叶热销20多个地区。

XX市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跻身“全国十大产茶县(市)之列。

坦洋工夫茶起源于福安的坦洋村,位于XX市白支山麓,清朝咸丰前后年间,坦洋茶人效仿武夷山制茶工艺,以坦洋独有的“菜茶”鲜叶成功研制成红茶,在海外茶市大受欢迎。

从此成为领衔“闽红”三大工夫的中国红茶,香飘四海,坦洋工夫红茶曾被英国指定为皇室专供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地理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

在福安天荣茶叶有限公司会议室,考察团在该公司负责人的陪同下,见证了该公司产品坦洋工夫茶,其“东顶云雾”工艺茶泡一颗于杯中,各种景观若隐若现,神奇的在茶杯中缓缓绽放开来,仿佛一棵圣诞树的形状展现在我们面前,感觉美轮美奂,完全泡开后,在杯中形成由两朵金盏菊、一朵千日红和两枚茉莉花连成一串,错落有致,形如一棵精美的圣诞树,因此取名为“圣诞树”茶。

其工艺茶制作考究,原料选择均按照中医原理进行调配,主要成分有高山茶嫩芽、金盏菊、千日红、茉莉花等,冲泡后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喝了后还将带给饮茶人健康上的享用,使人行气活血、活血解毒、和胃降压、润肤美容、祛痰平喘等。

该公司“东顶云雾”开发出了一系列工艺茶,如:

一见钟情、百合花蓝、丹桂飘香、心心相映、东方美人、锦上添花、步步高升等十多个品名,各具特色,各有其寓言和象征。

7、福鼎白茶

世界白茶在福建,福建白茶在福鼎。

XX市80%以上属山地和丘陵地带,位于福建东北部,与浙江温州毗邻,地处山海之间,山川秀美,气候温和,很适宜于茶叶种植,因此“福鼎大白茶”具有高产、质优、适应性广特性,是国家第一批认定的茶树良种之一,生长期长达8个月时间,每年从3月上旬发芽到11月中旬停止生长,抗逆性强,耐旱耐寒,虽然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

繁殖力强,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

针对福鼎白茶,我们重点考察了福建省天丰源茶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坐落于“福鼎大白”和“福鼎大豪”的初始发祥地XX市点头镇,拥有上万亩白茶黄金带核心产区茶园基地,并被农业部评定为国家重点白茶研究和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公司建有2万多平方米,单次萎凋茶叶6万斤,国内首创木地板日光自然萎凋大棚,拥有占地10万平方米的茶博园和符合国家优良质量管理规范的gmp清洁化标准车间,全球首创顶级老茶窖、全茶产业链研发中心等,是一家集基地、研发、制造、营销、品牌、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

公司以“六妙茶苑”为连锁经营品牌,旗下有:

北纬二十七度、六妙白茶、古焙茶坊、御茶枕、天福茶枕等六大产品品牌。

三、关于咸丰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福建武夷山、安溪、福州、宁德、蕉城、福安、福鼎等七个地区的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考察,其先进的茶业经营理念、发展思路以及产业发展策略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大力支持等,将带给我们以下七点启示:

1、发展茶叶产业需要各级领导重视,农民积极参与

一是学习福建武夷山、宁德等县(市)先进做法,从政府领导到一般农民再到茶商等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工作,把茶产业作为“茶叶生命”工程来抓。

让大部分农民人人懂茶、种茶、爱茶以及加工茶。

二是妥善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所谓“不变”,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一届领导班子和茶叶经营者,始终坚持把“茶叶”当做农民致富牌来打,始终按照制定好的规划实施“茶叶富民”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以及农业等部门必须明确一名管农业的副职领导长期挂帅,重点抓好全县茶叶产业工作。

及时出台多项茶产业扶持政策,从人才、资金、信贷、税收、技改和用地、用工、用水、用电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

所谓“变”,就是根据茶叶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发展思路,采取相应的发展措施,改变咸丰的茶叶企业规模小、名气不大、经营理念落后等现状。

三是借鉴福建XX市XX区茶叶局管理经验,组织全局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从事茶叶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全县茶叶田间管理与茶叶加工技术指导。

针对茶叶局现有7人实际现状,首先要通过考核措施加强他们自觉学习,然后下定决心把福建好的茶叶种植、加工与营销等新技术、新理念学懂学透,从而更好地服务我县茶农、茶商。

2、发展茶叶产业需要注重规划引导

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要制定好3年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争取2017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量突破1.5万吨。

并根据实际情况,将规划种植面积具体分解到乡(镇)、村。

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服务方式,争取3家以上的外来客户投资咸丰茶业。

着重打造咸丰的绿茶、红茶、白茶全省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