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774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docx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负反馈放大器

黑龙江工业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

反馈放大器,把输出信号的一部或全部送回输入端,以改变放大性能的放大电路。

由输出端送回输入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

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外加信号相加(或相减)组成放大器的净输入。

当反馈信号使净输入增强从而使放大器增益提高时,称为正反馈。

当反馈信号使净输入减弱从而使增益下降时,称为负反馈。

反馈放大器由基本放大器、反馈网络、取样电路和混合电路组成。

负反馈能在如下几个方面改变放大器的性能,达到所希望的效果。

负反馈是一种以电路来改善电路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有效的改善放大器的性能,负反馈理论和负反馈技术在电子电路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所以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研究方法的探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设计原理是利用具有放大特性的元件,如三极管,三极管加上电流后输入端的微小变化引起输出端的较大变化,再通过负反馈网络求得净输入量的值,通过仿真观察出波形图。

此次主要设计步骤有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反馈方式的选择,电路的设计与绘制,而电路设计中所采用的三极管、电阻等元器件都是比较容易见到和使用到的,故为电路的操作、测试、分析等工作都带来方便

 

关键词:

负反馈开环增益闭环增益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1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

2.1设计任务1

2.2设计要求1

3设计方案与论证1

3.1方案选择与论证1

3.2负反馈放大器的原理方框图2

4设计原理与功能说明2

4.1负反馈放大器的原理及功能3

5总结4

致谢

参考文献5

附录一:

总体电路原理图6

附录二:

元器件清单7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模电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

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

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通过面包板配套集成电路实验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培养学生们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为模拟电子技术的开发和电气专业其他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1、设计任务

按课题给定的晶体管型号、参数以及电阻、电容系列值,设计一个负反馈电压放大电路,其输入输出采用电容耦合。

2.2、设计要求

(1)、通过实验,学习并初步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及电路安装、调试方法。

(2)、深入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巩固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度方法。

3设计方案与论证

3.1方案选择与论证

由输入输出电阻的要求可知,应选用电压串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

满足深度负反馈采用多级放大则设计纯阻性的反馈网络,反馈系数为1/40,这样也能保证AF>>1;

要求有直流交流负反馈,注意反馈回路电容的接法;

选取适合的直流工作点;

需要时调整电路的工作点,修改元器件的参数,消除可能出现的自激振荡现象等;

接线尽量短,整齐,主要是为了尽可能避免自激;

测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电容的极性不要接反,否则可能爆炸;

在开始测量之前,要消除自激;

3.2、负反馈放大器原理方框图

4设计原理与功能说明

1、负反馈的引入使得电路具有了很多更多良好的性质,引入负反馈主要可以有一下几个好处:

(1)、稳定相应反馈类型的增益;

(2)、展宽相应反馈类型的频带;

(3)、本设计是电压串联负反馈,提高了输入电阻,降低了输出电阻;

(4)、改善了非线性失真;

2、对于可能出现的自激处理

自激本质上是由于中频区的负反馈到了某一频率,附加相移达到+—180,使得负反馈变成了正反馈,当AF>1,附加相移为180时,满足起振条件,此时即便没有信号源输入,电路中丰富的频率分量中的某一频率满足上述条件,电路产生自激,对于自激的处理现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入补偿电容

缺点:

对放大电路的频率的影响很大,只是要想实现放大电路的稳定,必然要牺牲一部分频带的指标。

(2)、在射极跟随器的基极串入电阻以抵消负阻效应,对放大电路的频率有影响。

判断是否由于负阻效应引起的振荡可以把示波器的探头的衰减器从x1档变成x10档,如果振荡减弱,则是负阻效应引起的。

(3)、电路要有良好的接地,尽量加粗接地线,消除干扰信号通过地线引起的影响。

这个方法只对印刷电路板有知道作用。

(4)、插入电源去耦电路,抵消反馈的影响。

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且是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指标影响最小的。

(5)消除外界干扰

如果前面的措施都解决不了的时候,就要考虑振荡的根源不是出于自身,而是由于外界传入的。

如果邻居的电路也处于自激振荡状态,基本可以断定是这种原因。

解决的办法是:

(1)、缩短连线;

(2)、邻居先关掉电源,如果邻居一关掉电源振荡即刻消失,那么干扰源就是来自其人;

这里我采用了最后一种方法,即在电源下接了电源去耦电路。

5总结

对于这次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所用面包板及一些元器件来说,我并不是第一次接触他们,但是之前只是为了完成一些简单的测试,二对于这一次不课程设计,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电子工作者的辛苦与不易。

课程设计本身要求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当中去,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了解及运用能力,对课本以及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好的总结与理解;以前的模电实验只是针对某一个小的功能设计,而此次课程设计对我们的总体电路的设计的要求更严格,这需要通过翻阅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确立了实验总体设计方案,然后逐步细化进行各模块的设计,进而一步步调试排除错误。

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课程设计,但是我们有许多的感想,总结起来如下:

我觉得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的有一个大的纲领,也就是一个方向和目标,好让你不会走错路和走弯路。

当然,这个的前提是纲领是对的。

就这里而言,也就是我们的设计方案了。

不难看出,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着这个方案在进行的,那么我们就宁愿多花些时间在方案的完备性上,也就是常言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没有准确的做好这一步,后面也无从谈起。

从事我们这一行的必须要有动手能力。

有了方案,就必须能够准确的实施,并且能够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去纠正它,控制它,通过实验结果的反馈来改进最初的方案,最终又能够完善最初的方案,使之成熟。

如果很好的保持了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

做出来的方案又怎么会不够完美呢?

而且,动手的过程需要的是细致,耐心,准确。

不要把这个过程当作是一个机械的操作,而是要带着你的设计思想,在思考中行进。

不怕做的慢,因为熟能生巧,多多练习即可加强熟悉程度。

虽然此次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实际当中,动手能力是我们急需加强的一项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还让我们认识到要有取有舍,考虑最适合而不是最优。

现实中,只能是理论上的最优。

而在实际的步骤中,就需要我们进行取舍,留下什么,去掉什么,都是要求我们认真考虑的,我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从整体上考虑,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之下,可以牺牲部分模块的完备性来保证整体的实现和优化。

当然,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替代的方案或者模块,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做课程设计的这段日子确实令我收益匪浅,不仅因为它发生在特别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我又多掌握了一门新的技术,收获总是令人快乐,不是吗?

致谢

参考文献:

邱关源《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录一:

总体电路原理图

附录二:

 元器件清单

序号

器件名称

数量

备注

1

电阻

3

100KΩ

2

电阻

2

10KΩ

3

电阻

1

50Ω

4

电阻

1

39Ω

5

电阻

1

2.7KΩ

6

电阻

1

2KΩ

7

电容

4

100uF

8

电容

1

51uF

9

三极管

3

02N9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