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811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docx

届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第10周周测讲评版

2021届高三语文第10周周测试卷讲评

杨振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

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致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

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2.“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

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

大勇之“大”,在与“义”融。

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

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

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

“有义之谓勇敢。

”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3.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

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

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

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

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

4.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

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

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5.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

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

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

“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

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

”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

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

《周易》谓:

“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6.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rěn,软弱)”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

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二∶

1.孟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对"勇"进行界定和论述的同时,对"勇"作了有层次的划分。

孟子说∶“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恶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

‘视不胜犹胜也。

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舍岂能为必胜哉?

能无惧而已矣。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

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

‘子好勇乎?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翻译:

“北宫黝培养勇气的方法是,肌肤被刺破而不屈服,看见可怕的不逃避,即使有一根毫毛被别人伤害,也觉得犹如在广庭大众下遭到鞭打一样,他不受制于贫贱的人,也不受制于大国的君主;把刺杀大国君主看作如同刺杀普通平民一样;他不尊敬诸侯,受到辱骂必然要回骂。

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又不同,他说:

‘在失败的情况下还要看到胜利,如果估量敌方的强弱而后前进,思虑胜败后才交锋,就是害怕敌方的三军。

我怎么能因为必胜才战斗?

我只要无所畏惧就行了。

’孟施舍象曾子,北宫黝象子夏。

这两个人的勇气,不知道谁更好些,然而孟施舍却能遵守约定。

从前曾子告诉子襄说‘你崇尚勇敢吗?

我曾经听孔子说过大的勇敢,反躬自问而不退缩,虽然是平民,我也不恐惧;反躬自问而退缩,虽然有千万人,我也前往。

’孟施舍保持无所畏惧的态度,又不如曾子之遵守约定了。

”)

(《孟子•公孙丑止》

2.孟子列举了三种类型与层次的勇∶第一种是北宫黝之“勇”。

这种勇,是打在身上不躲进,老不示弱,不畏权贵。

对付万乘之君就像对付一个贫贱者一样,只要遭到冒犯就会反击,这种做法在当时盂子所处的那个贫富、贵贱、尊卑有着森严等级的时代也不失为一种"勇"。

其次是孟施舍的"勇",打仗不管能否取胜,都像必胜一样向前冲,此乃"守气"的无惧之勇。

第三种是曾子的"反求诸己"之"勇"。

通过自反,发现真理如果不在自己这边,即使面对普通百姓,会自觉惭愧而害怕。

如果确定自己掌握着真理,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孟子认为,北宫黝虽勇于对抗权贵,凭过人的气势彰显了果断、坚毅之勇,但却缺乏理性和思考,因而只是血气之勇。

相较之下,孟施舍要胜于北宫黝,因为孟施舍能够由心出发,做到内心不畏惧,不过孟施舍养勇的方法又是通过无我或忘我从而达到"无惧",因而也只是神勇或者说主观上的勇,他与北宫黝之勇一样都缺乏"理"的内涵。

只有曾子之勇才是"勇"的最高层次和理想境界,才是真正的德勇,因为他勇中有怯,勇中有思,能够通过道德反省来确定正义与否,进而做出勇与不勇的行为选择。

可见,孟子的勇不是动辄而起、不顾效果的匹夫之勇,而是深明大义,能够作出进退选择的"理性"之勇。

(摘编自王翠英《浩然之气与大丈夫之德——孟子"勇"的思想探析》)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都是赞颂"勇"的,"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

B.勇者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不论任何情形都能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C.真正的勇者既能藐视困难、勇往直前,又能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保持镇定。

D.外在的困境成就了勇士,使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1.C(A项,"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都是赞颂'勇'的"错误,仅限于文中第一段罗列的几个神话传说;B项,"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错误,道义的感召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原文第二段有“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

且"不论任何情形都能勇往直前、一无所惧"也错误,并非不论任何情形都可以勇往直前,见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

D项,"外在的困境成就了勇士"错误,原文第五段“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忍受小辱的好勇,没有敬畏之心的蛮勇,锐气有余静气不足,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勇者无惧"。

(原文第三段)

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

(原文第五段)

C.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原文第五段)

D.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出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原文第六段)

2.C(C项涉及原文内容在文章第五段,对夫子困陈、蔡之间,子贡要铭记不幸。

而孔子视之为"幸"。

原文的意思是∶孔子认为危机是成就英勇人格的外在条件,因此视危机为幸运。

而非选项中的"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

因果关系错误)

3.下列各项内容不符合材料二所论述的“理性之勇”的一项是(3分)

A.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侠客行》)

B.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

D.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死了有损勇敢)(《孟子•离娄下》)

3.A(A项,李白写的是侠客的高超武艺,这种勇敢不属于理性之勇。

(错误高,得分低,偏重论证方法,也不仅仅是概括段落大意)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分)

4.文章采用的是层递式结构思路。

(1分)一至二段阐释"勇"的概念内涵。

(1分)三至四段分析"勇"的行为特点∶有锐气,也有静气。

(1分)五至六段阐述"勇"的培养方式。

(1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勇者不惧”的理解。

(6分)

5.①勇者不惧,勇者之勇,是大勇,大勇之勇,在于以遵循道义为前提。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

②勇者不惧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

一方面,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谨慎小心。

另一方面,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但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

③勇者不惧,还指勇者应是理性的,勇中有怯,勇中有思,深明大义,能够作出进退选择。

(每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

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

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

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

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

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

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

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

“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

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

“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

”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

“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

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

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

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

“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

”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

儿子陈满红说:

“慢慢用着就合适了!

”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

“还好!

”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

“暂且给我放过去吧!

”儿媳妇也说:

“爹!

你就带上走吧!

到地里手不冷?

”老人说:

“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

”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

满红媳妇劝老人说:

“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

”老人答应了。

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

满红媳妇说:

“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

”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

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

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

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

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

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

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

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

他想:

“丢就丢了吧!

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

”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

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

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

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

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

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

他想:

“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

”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

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

“算了,不找它了!

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

”老人干脆放弃了。

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

“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

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

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

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

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

我看得出:

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

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

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

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

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

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6.D“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

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错误高,得分低)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

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

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B“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

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

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

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

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文本二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

(错误高,得分低,没有理解题干含义)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8.①外貌描写:

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

②语言描写:

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

”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③心理描写:

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④侧面衬托:

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错误高,得分低,没有理解理解题干含义)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9.①设置悬念。

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情节一波三折。

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③伏笔照应。

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

④结尾突转。

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

金主亮死,耿京聚兵山东,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归宋,授承务郎,改差江阴佥判。

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狱。

尝摄帅,每叹曰:

“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

”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

“备安库”。

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

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

遂丐祠归。

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弃疾怒曰:

“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

”掷之地。

次阅《礼记》卷,弃疾曰:

“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

”启之,乃赵方也。

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

“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弃疾为文往哭之曰: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B.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C.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D.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10.B根据句意,“帅长沙时”作状语,而“士人”应该作下一句的主语,故“士人”前应该断开,排除答案C、D项。

“察之”“信然”的主语都是“辛弃疾”,“信然”是对上一句的陈述,应该与下一句“索取……答卷”断开,且“两易之”中的“两”作动词“易”的状语,二者不可断开,排除A项。

(错误高,得分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

古代男子20岁拟字,女子不可拟字。

名、字和号一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联系。

B.绍兴:

南宋皇帝赵构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提点刑狱:

宋代特有官职名称,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对本路的各级官员实施监察。

D.长短句:

文中指词。

词是一种韵文文体,又被称为曲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11.A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便可拟字。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联系。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例如:

苏轼——名:

轼,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白居易——名:

居易,字:

乐天,晚号:

香山居士;杜甫——名:

甫,字:

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李白——名:

白,字:

太白,号:

青莲居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带奏表归顺南宋,被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

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

B.辛弃疾担任滁州知州时,适逢百姓受到战火的波及,他先后出台了减轻赋税,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训练民兵等政策。

C.辛弃疾处理福州盗贼之事还未实施就被台臣王蔺弹劾,说辛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王殿上称王。

D.辛弃疾在长沙为帅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颇有感叹并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接着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2.D该项说法有两处错误:

一是“在长沙为帅时”应改为“为大理卿时”,二是辛弃疾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才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13.

(1)留守叶衡向来器重他。

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

得分点为:

雅,平素,向来;入相,入朝任宰相;荐,推荐;慷慨,正气凌然,有正气。

(2)遂丐(乞求)祠归。

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2)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

(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

得分点为:

丐祠,请求奉祠,意谓请求辞官;进,晋升;受命,接受任命去赴任。

14.辛弃疾是如何解决福州盗贼之事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14.

(1)他致力于安抚百姓,积累大量钱财。

(2)到广南买粮,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