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09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为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300个产品进行检验,在这个问题中,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 )

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调查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解: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可得

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①总体:

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个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③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

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

2.某牧场为估计该地区山羊的只数,先捕捉20只山羊给它们分别做上标志,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山羊完全混合于山羊群后,第二次捕捉80只山羊,发现其中2只有标志,从而估计该地区有山羊()

A.400只B.600只C.800只D.1000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捕捉80只山羊,发现其中2只有标志,说明有标志的占到

,而有标记的共有20只,根据所占比例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

该地区有山羊有:

20÷

=800(只);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3.甲校男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乙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则甲乙两校女生人数相比(  )

A.甲校多于乙校B.甲校少于乙校C.甲乙两校一样多D.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人数×女生所占百分比=女生人数进行计算比较即可.

【详解】

因为甲乙两校总人数不知道,无法计算出各校男女生人数,

因此不能确定甲乙两校女生人数的多少,

故选:

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与频率,关键是掌握总人数×女生所占百分比=女生人数.

4.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学,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九

(1)班40名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捐书数量在5.5~6.5组别的频率是()

A.0.1B.0.2

C.0.3D.0.4

【答案】B

【解析】

∵在5.5~6.5组别的频数是8,总数是40,

=0.2.

故选B.

5.某公司生产的一种产品按照质量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该公司改进了一次生产工艺,使得生产总量增加了一倍.为了解新生产工艺的效果,对改进生产工艺前、后的四级产品的占比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扇形图: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改进生产工艺后,A级产品的数量没有变化

B.改进生产工艺后,B级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不到一倍

C.改进生产工艺后,C级产品的数量减少

D.改进生产工艺后,D级产品的数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原生产总量为1,则改进后生产总量为2,所以原A、B、C、D等级的生产量为0.3、0.37、0.28、0.05,改进后四个等级的生产量为0.6、1.2、0.12、0.08,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

【详解】

设原生产总量为1,则改进后生产总量为2,

所以原A、B、C、D等级的生产量为0.3、0.37、0.28、0.05,

改进后四个等级的生产量为0.6、1.2、0.12、0.08,

A.改进生产工艺后,A级产品的数量增加,此选项错误;

B.改进生产工艺后,B级产品的数量增加超过三倍,此选项错误;

C.改进生产工艺后,C级产品的数量减少,此选项正确;

D.改进生产工艺后,D级产品的数量增加,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6.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

年龄岁

12

13

14

15

频数

6

9

a

15﹣a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中位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5,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详解】

解:

∵14岁和15岁的频数之和为15﹣a+a=15,

∴频数之和为6+9+15=30,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

=13.5,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a,中位数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

D.

【点睛】

此题考查频数(率)分布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

7.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

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D.调查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

【详解】

解: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班级容量小,且要求精准度高,用全面调查

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普查;

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多,适合采取抽样调查;

D.调查某篮球队员的身高,此种情况数量不是很大,故必须普查;

故选C

8.随机抽取某商场4月份5天的营业额(单位:

万元)分别为3.4,2.9,3.0,3.1,2.6,则这个商场4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

A.90万元

B.450万元

C.3万元

D.15万元

【答案】A

【解析】

.所以4月份营业额约为3×30=90(万元).

9.老师布置10道题作为课堂练习,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右图,问答对8道题同学频率是()

A.0.8B.0.4C.0.25D.0.0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条形统计图,求出答对题的总人数,再求出答对8道题的同学人数,然后利用答对8道题的同学人数÷答对题的总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答对题的总人数:

4+20+18+8=50(人)

答对8道题的人数:

20人

∴答对8道题的同学的频率:

20÷50=0.4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应用,利用条形统计图得出答对题的总人数与答对8道题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

10.观察市统计局公布的武汉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每年比上年的增长率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已知2004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元,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

①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5年;②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

;③2006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13.6%)(1+12.1%);④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

图示是增长率的折线图,由图可得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故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6年;故①错误;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

;故②错误;余下的③④都正确;

故选:

B.

11.小明在做“抛一枚正六面体骰子”的实验时,他连续抛了10次,共抛出了3次“6”向上,则出现“6”向上的频率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即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连续抛了10次,共抛出了3次“6”向上

∴出现“6”向上的频率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频率=频数÷数据总数,理解并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

12.从一堆苹果中任取了20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单位:

克),其数据分布表如下.则这堆苹果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

分组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1

2

3

10

3

1

 

A.80%B.70%C.40%D.3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样品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20个中有14个,通过计算在样本中所占比例来估计总体.

【详解】

解:

=70%,

所以在整体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70%.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即可.

13.要反映台州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统计图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得

要求直观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选C.

 

14.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査

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

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

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详解】

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査,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错误;

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B错误;

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适合普查,故C正确;

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5.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

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的数据,逐一分析给定四个结论的正误,可得答案.

【详解】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有增有减,故A错误;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故B正确;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故C正确;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6.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能是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如图是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3078万千瓦

B.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占当年累计装机容量的50%

C.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平均值约为2500万千瓦

D.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A、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3078万千瓦,故本选项正确;

B、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约占当年累计装机容量的40.6%,故本选项错误;

C、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平均值约为2500万千瓦,故本选项正确;

D、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先减少后增加,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及数据分析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7.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调查我市居民对汽车废气污染环境的看法

B.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

C.乘坐高铁对旅客的行李的检查

D.对学校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详解】

解:

A、调查我市居民对汽车废气污染环境的看法,适宜抽样调查;

B、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小,适宜普查;

C、乘坐高铁对旅客的行李的检查,调查范围小,适宜普查;

D、对学校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必须普查,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哪位歌手,适合全面调查.

B.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相同,它们的方差为:

S甲2=5,S乙2=0.5,则甲麦种产量比较稳.

C.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平均成绩.

D.一组数据:

3,2,5,5,4,6的众数是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求法即可判断.

【详解】

A、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歌手情况时,调查对象是全国中学生,人数太多,应选用

抽样调查的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的方差为:

,因方差越小越稳定,则乙麦种产量比较稳,故本选项错误;

、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这次成绩的中位数,故本选项错误;

、.一组数据:

3,2,5,5,4,6的众数是5,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明确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是解题关键.

19.如图,是根据某市2010年至2014年工业生产总值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2010年至2014年间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B.2014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增加了40亿元

C.2012年与2013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其增长额相同

D.从2011年至2014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2014年的增长率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

A、2010年至2014年间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正确,不符合题意;

B、2014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增加了40亿元,正确,不符合题意;

C、2012年与2013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其增长额相同,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2011年至2014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2012年的增长率最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

20.下列调查:

①了解某批种子的发芽率②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

③了解某地区地下水水质④了解七年级

(1)班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完成次数

适合采取全面调查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

【详解】

①了解某批种子的发芽率适合采取抽样调查;

②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适合采取全面调查;

③了解某地区地下水水质适合采取抽样调查;

④了解七年级

(1)班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完成次数适合采取全面调查;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