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1289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docx

舟山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222

 

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第一稿)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2

 

目录

一、“十二五”宏观形势判断1

(一)国际经济基本趋势判断1

(二)国内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2

(三)全省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3

(四)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3

(五)“十二五”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奋斗目标10

三、主体功能区划与产业布局13

(一)重点开发区块14

(二)优化开发区块17

(三)限制开发区块17

(四)禁止开发区块18

四、建设舟山群岛海洋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18

(一)重点发展六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18

(二)优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2

五、突出综合配置,确保要素供应安全可靠23

(一)推进综合交通建设,提升支持发展能力23

(二)科学开发土地资源,保障发展用地需求24

(三)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强化电力供应保障25

(四)完善水源设施建设,确保产业生活用水25

(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和谐金融生态25

六、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全面建设城乡一体新格局26

(一)以新城为核心,完善新型城市化主体形态26

(二)加快新渔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27

七、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最适宜人居的群岛型城市29

(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9

(二)深入落实污染减排和综合治理¨¨¨¨¨¨¨¨¨¨¨29

(三)持续深入开展生态创建¨¨¨¨¨¨¨¨¨¨¨¨¨¨30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1

(一)加强文化建设,体现服务民生¨¨¨¨¨¨¨¨¨¨¨31

(二)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内涵¨¨¨¨¨¨¨¨¨¨¨32

(三)推动科技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主体¨¨¨¨¨¨¨¨¨32

(四)完善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2

(五)构建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33

(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夯实稳定平安基础¨¨¨¨¨¨¨34

九、深化改革,先行先试,营造海洋开发新体制¨¨¨¨¨¨¨¨34

(一)推进舟山海洋开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35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35

(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36

 

一、“十二五”宏观形势判断

正确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前提。

(一)国际经济基本趋势判断

第一,短期经济趋于复苏,但长期内全球经济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长。

近期全球经济出现许多亮点,从短期来看,引发经济下滑的各种负面因素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逐渐转向,经济趋于复苏。

但经济复苏的道路将十分漫长,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基础仍不稳固,且优贷危机已露端倪,金融坏账消化仍需较长过程,后危机时代到来令人忧虑,全球经济在较长时间内将面临一个中低速的增长环境。

  第二,通货膨胀的预期和通货紧缩的担忧同时存在,显示经济前景的复杂性。

由于各国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美元不断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反弹,近期通货膨胀预期有所抬头,一旦价格真的开始上涨,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会作出相应调整,应警惕通胀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在全球经济依然疲弱的前提下,总需求仍然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通货紧缩的担忧仍然存在,显示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

第三,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明显分化。

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冲击传统世界经济格局。

国际资本和产业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球性经济危机可能产生重大科技创新和革命,科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能源、粮食、环保等国际争端更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国内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

从国内环境看,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宽中趋紧、稳中渐变”趋势。

尽管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改变,但处于对“通胀准备”的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呈现明显的“宽中趋紧、稳中渐变”趋势。

央行19个月来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估计利率可能在一季度底也会适度调整。

这一趋紧和渐变的趋势会在年内和“十二五”初更加明显体现。

  第二,外需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影响消费需求,使全球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尚难快速回升,加上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致使我国外需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第三,内需增长后劲不足。

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不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困难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是消费增长后劲不足。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有待扩面、升级和完善,是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加大。

钢铁、水泥、造船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行业发展,特别是三年内不得新上造船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涉及面广,时间和周期长,压力和难度都很大。

第五,推进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因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期间将对碳排放首次列入考核,对一些项目的审批将设置更为严格的准入条件。

(三)全省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第一,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海洋经济发展,致力打造“港航强省”,重点构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第二,全省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将加快发展,但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将进一步呈现稳中趋升态势,工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第三,城乡结构进入全面城镇化和市民化阶段,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前实现,进入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

(四)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十二五”期间打下扎实基础。

第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00亿元左右,比2005年增长114.3%,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的109%,人均GDP达9000美元左右。

工业生产总值达1160亿元以上,比2005年增长185%,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的115%;海洋经济总产出达1300亿元,比2005年增长61%;港口货物吞吐量2亿吨,比2005年增长121%;五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00亿元左右;财政总收入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91.2%和19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0元,比2005年增长65.6%,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的102.8%;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600元,比2005年增长89%,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的112.4%。

第二,主导产业更加突出。

船舶工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市支柱产业,预计到2010年船舶工业总产值达55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47%,全市造船完工量550万载重吨,成为全省最大、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

石化工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水产加工业精深加工比重进一步上升,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大宗散货枢纽港建设快速推进,集装箱运输开始起步,现代渔农业稳步推进。

第三,基础设施更趋完善。

随着舟山跨海大桥的正式通车,全面接轨大陆的路、电、水、通信等综合性基础设施网络保障能力大大加强,舟山进入大桥时代,全面融入上海、杭州三小时经济圈,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220KV联网工程、舟山发电厂二期扩建30万千瓦机组投入运营,大陆引水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金塘北侧、小洋北侧、本岛北部、六横小郭巨等一批围垦工程进展顺利,长期来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资源瓶颈障碍得到有效缓解。

第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临城新区主要功能布局初具规模,城市服务功能更趋完善,东港、定海城西开发速度加快,定海、沈家门老城区改造稳步推进,全市城市化水平达61.91%。

新渔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建成小康社区84个。

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建立健全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各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全覆盖。

就业增收工作取得实效,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措施。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扩面、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学前教育等工作取得实效。

正式启动了新农合市级统筹全国试点工作,基层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层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形成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第五、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到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7.3%,比全省平均高出9.7个百分点。

五年间,全市累计实现科技投入亿元,科技投入占GDP比重%,实施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有家企业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家企业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首制船项目、海洋生物保健品、传统产业高新化项目顺利实施。

全市经济自我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科技成为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六、生态保护成效明显。

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通过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较好。

2010年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和%。

全市没有发生过重大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事件,舟山的青山绿水和大气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走出了一条在全省、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的科学发展道路。

(五)“十二五”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对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新的冲击。

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科学谋划,统筹解决。

第一,投资需求不足,特别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

由于项目前期周期较长,政策处理难度较大,现有的重大项目推进放缓。

随着大陆连岛工程、洋山国际航运中心等项目全面建成,船舶工业大规模高强度投入告一段落,后续的重大项目储备明显不足,新的投资热点和亮点尚未出现,投资持续增长压力较大。

第二,产业结构单一,亟需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目前我市工业经济主要靠船舶工业支撑,相对单一。

在充分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推进船舶工业量质并举加快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第三,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较快,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

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供给不足,为海洋经济发展作支撑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明显匮乏。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要素资源约束日益加大,以低成本竞争、数量型扩张为特征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

第四,要素保障仍然偏紧,综合性网络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水、电等要素保障能力有所提高,但要素的综合保障和集约利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区块、岛屿岸线资源丰富,但后方土地资源缺乏,水、电等不能及时有效配套保障,影响项目引进和建设进度。

企业、项目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资金紧张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

路网、停车站场等建设进度尚需进一步加快,以适应大桥贯通后的新形势。

第五,社会事业发展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加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

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还不高,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物价住房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

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覆盖面狭窄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渔农民“双转”任务还比较艰巨,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

城市拆迁、土地征用和环境污染等引致的利益冲突还时有发生,平安舟山建设还需要长期推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发展战略和市委“四海目标”、“三大定位”总要求,以加快海洋产业集群集聚、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为目标;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抓手;以加快先行先试步伐、建设国家海洋开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以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突破口;以推进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富民、惠民、安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步伐,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和示范基地。

(二)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扩量提质、加快发展原则。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市的经济总量和质量均有了显著提高。

但应清醒地看到,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质量仍待提高、核心竞争力仍需增强。

因此,“十二五”期间仍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在持续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增强我市经济的全球核心竞争力。

二要坚持优化升级、集群集聚原则。

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国际技术革命机遇,以科技为支撑,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集群集聚发展,打造新的海洋经济发展平台。

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努力培育一批资源损耗小、污染小、产出高、附加值高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要坚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原则。

我市岛屿分散、空间有限、土地稀缺,经过“十一五”的发展,产业布局已从本岛向大岛、大岛向小岛辐射。

“十二五”期间,要坚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合理区划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科学界定各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集约利用要素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要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原则。

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建设国家海洋开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文化卫生体制等改革,形成以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为目标的对外开放、对内合作新格局,不断增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五要坚持以人为本、稳定为基原则。

要把提升城乡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基本目标,稳定和扩大就业,推进全民创业,提高人们群众生活富裕程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正确处理社会利益关系,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狠抓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

(三)奋斗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全面实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步伐,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和示范基地。

——加快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创新高。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发挥我市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我市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十二五”末,全市GDP达到11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左右;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左右;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其中港口吞吐量超3.5亿吨以上,港口交通大物流业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770亿元,年均增长11%,占GDP比重达到70%。

——先行先试推进海洋开发闯新路。

建设舟山国家海洋开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舟山海洋科学城。

在海洋综合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体制等领域先行先试,为全省和全国海洋综合开发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把海洋科学城建设成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经济高新区和“海上浙江”示范区。

——集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转型迈新步。

按照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要求,加快建设舟山群岛海洋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符合现代海洋经济体系要求的现代港口物流集群、船舶产业集群、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现代渔业集群、临港大宗物资加工产业集群、海洋新兴产业集群等六大先进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传统海洋产业,搭建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平台,积极推动产业间结构转型和产业内结构升级,使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升转变。

——综合配套构筑要素资源保障布新局。

针对我市产业发展新特点、新布局、新要求,按照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综合配套的原则,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水、电、路、土地、资金五大要素配置网络,构筑综合性、立体化、全覆盖、多层次、互为补充、互为配套的综合性要素配套新格局。

——富民安民发展城乡一体社会事业谋新篇。

建立完善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城乡一体的四大体系:

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安全稳定体系,全面建设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

针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我们对一些经济指标的初步考虑如下:

1、经济增长率。

“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10%左右,总量达到1100亿元左右(物价指数考虑103,考虑宏观不确定因素,数字总体上按照整数匡算,下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总量达到250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左右。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宏观环境和我市的发展阶段。

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呈现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我国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变关键阶段,工业发展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我们初步了解,国家“十二五”期间GDP增长指标初步安排为7%左右,省里初步安排为8%左右,我市指标既保持了争领先的要求,又适当留有余地。

二是考虑重点行业的发展形势。

“十二五”期间,船舶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总体上看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局面,有专家预测这一轮调整的周期低谷会在2012或2013年出现。

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尚需时间,保持“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速度有一定难度。

三是体现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国家和省“十二五”期间的主线都是经济的转型升级。

为体现此要求,我市GDP增长在保持一定速度下,更应把主要精力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上。

2、固定资产投资。

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元。

按照今年投资410亿为基数,基本保持年均增长10%左右速度。

主要考虑与我市GDP增长率相衔接和“十二五”期间我市重大项目投资总量。

3、财政收入。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总量达到150亿元左右。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5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0%。

4、城乡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8%,达4万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年均增幅9%,达2.2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是富民安民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关注的主要指标。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差距,着力提高渔农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5、节能减排。

“十二五”期间国家仍将把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重要约束指标,并根据低碳经济要求可能增加减碳的相关指标。

我市总体上按照国家和省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合理安排指标。

三、主体功能区划与产业布局

通过对全市国土空间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重要性等指标的综合评价,形成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是“十二五”期间树立新的开发理念、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加快产业集聚和城市化进程,创建新的空间发展平台的必由之路。

(一)重点开发区块

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进一步集聚人口、产业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

“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开发区块是:

1、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

包括临城新区,舟山经济开发区新港园区、滨港园区和北蝉乡,规划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成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经济高新区和“海上浙江”核心区,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独具特色的海洋科学城。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

一是科技创意研发产业,布局建设科技创业园、软件与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国际外包服务中心等平台,并建设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

重点开展海洋生物医药、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及船配设计、海水淡化、海洋再生能源、海洋环保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发展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

二是现代临港产业,主要布局于新港工业园区一期和二期(钓梁围垦区)南部区域,主要发展以高端船舶及船舶配件、海洋工程、港口机械及装备制造为主的临港先进制造业;以海洋生物与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服务生产第一线的中试基地和临港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划出一定区域建设以水产品和船舶配件为主的出口加工区。

三是港航综合服务业,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主要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承担起专业化的金融、信息咨询、高端商务、商贸流通等城市中心的服务功能。

四是科研培训产业,主要包括新城大桥以西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区块和长峙岛东部的浙江海洋学院区块。

加快启动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海员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加快迁建浙江海洋学院,加强与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和涉海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海洋高等教育、培训和科研的产业集群。

五是现代物流业,依托新港工业园区一期3万吨级的码头,建设船用物资和船舶配件为主的物流园区;新港工业园区二期视发展情况,规划建设公共港区和一定面积的物流园区,为后方陆域的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2、金塘区块。

加快推进金塘北部围垦和岛内集疏运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布局建设大浦口二期、上岙、木岙集装箱码头和金塘保税物流园区,形成年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能力,初步形成国际性、现代化集装箱物流岛。

3、六横区块。

建成六横至穿山疏港公路、浙能六横发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六横煤电二期码头、凉潭矿砂中转码头、六横棕榈湾燃料乙醇新能源项目、六横涨起港石化码头、永晖洗煤、1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等一批重大临港产业项目。

拓展煤精深加工配送能力和规模,提升船舶修造档次和水平,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大型汽车滚装船、化工品特种船等高端船舶修造业,加快小郭巨二期围垦,力争引进大中型炼油项目,建设国际性、现代化临港产业区。

4、岱山本岛西南部区块。

利用岱山本岛西部废转盐田和围垦土地,整合提升岱山经济开发区功能,重点发展船舶修造、船舶配件等临港产业,推进晨洲成路重工、盈洲船业、秦晋船业、岱山华晟重工、恒京船配等项目建设,成为我市北部重要临港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增长点。

5、衢山区块。

重点建设黄泽山原油中转基地和双子山物流基地、鼠浪湖矿石中转运输基地、衢南出口贸易加工基地,成为重要的大宗散货物资储运中转和贸易加工基地。

建成衢山风力发电二期工程。

6、洋山区块。

依托小洋北侧围垦,在小洋山港区和小洋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