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措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1414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安全管理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措施.docx

《安全管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管理措施.docx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通过对生产因素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为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

使施工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得到充分保证。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施工生产经营为主业的经济实体。

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特定空间进行人、财、物动态组合的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向社会交付有商品性的建筑产品。

在完成建筑产品过程中,人员的频繁流动、生产周期长和产品的一次性,是其显著的生产特点。

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组织安全生产的特殊性。

    施工项目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赢得信誉,实现效益等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

每当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结束,应该交付一件建筑产品。

施工企业的效益性目标,正是通过每个施工项目而落实与实现的。

    施工项目要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等的综合目标管理。

为此,则需对与实现效益相关的生产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安全生产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施工项目必须把实现安全生产,当作组织施工活动时的重要任务。

    一、安全符理的范围

    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三个方面:

    

(1)劳动保护侧重于以政策、规程、条例、制度等形式、规范操作或管理行为,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2)安全技术侧重对 "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管理。

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安全技术规范·技术规定、标准、条例等,以规范物的状态,减轻或消除对人的危胁。

    (3)工业卫生着重工业生产中高温、粉尘、振动、噪声、毒物的管理。

通过防护、医疗、保健等措施,防止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受到有害因素的危害。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安全管理应概括为:

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段,依据并适应生产中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使其积极方面充分发挥,而又利于控制事故不致发生的一切管珲活动。

如在生产管理过程实行作业标准化,组织安全点检,安全、合理的进行作业现场布置,推行安全操作资格确认制度,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针对生产中人、物或环境因素的状态,有侧重采取控制人的具体不安全行为或物和环境的具体不安全状态的措施,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种具体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有力的保障。

    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因素的集中点,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

    施工现场中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密集,机、料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

因此,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

也是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随时随地活动于危险因素的包围之中,随时受到自身行为失误和危险状态的威胁或伤害。

因此,对施工现场的人机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判断、调整、强化动态中的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

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

    一、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一)安全与危险并存

    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的,相互依赖而存在的。

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

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

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安全与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

事物的状态将向斗争的胜方倾斜。

可见,在事物的运动中,都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

    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危险因素是客观的存在于事物运动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二,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如果生产中人、物、环境都处于危险状态,则生产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安全是生产的客观要求,自然,当生产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义。

就生产的目的性来说,组织好安全生产就是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最大的负责。

    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三)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从广义上看,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内涵着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

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

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

生产过程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四)安全与速度互保

     生产的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实与可靠,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

速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

我们应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

     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一味强调速度,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

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五)安全与效益的兼顾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性,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排。

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还要考虑力所能及。

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的盲目高标准,都不可取。

    二、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

     

(一)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

"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

"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备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贡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

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贡任。

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贡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二)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

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

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

这里所说的事故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

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

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

    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

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

在出现雷电、起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娄发生事故,造成伤害。

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

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

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

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 (动机) ,激励 (因素影响,目的目标)。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

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 (识别比较、判断、决策, 输出 (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

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

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

    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失误

    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

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

    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

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

    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2.人失误的类型

    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

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

可以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

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人失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

    

(1)随机失误。

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

与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关。

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

操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差,遗忘等现象,属于随机失误范围的不同表现。

    

(2)系统失误。

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

系统失误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

在人形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作程序变化或偶然情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

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训练可以克服系统失误。

    3.人失误的表现

    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

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

    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

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

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

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措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贡任管理

    施工项目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

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1)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偿。

    1)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经理到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

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3)施工项目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无证操作现象时,施工项目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4)施工项目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

接受由此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5)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签定安全协议,向施工项目做出安全保证。

    (6)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的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二、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

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素质

    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

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

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

    5)输入的劳务,必须具有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

经过正规训练、考核,输入手续完善。

    

(2)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

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

进行安全教育、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

    安全知识教育。

使操作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安全技能训练。

使操作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

    安全意识教育。

在于激励操作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3)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1)新工人入场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

对学徒工、实习生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等。

强调操作的非独立性。

对季节工、农民工三级安全教育,以生产组织原则、环境、纪律、操作标准为主。

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热练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格。

    2)结合施工生产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一般每10天组织一次较合适。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千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

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

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是一个露天加工场,场内进行立体多工种交叉作业,拥有大量的临时设施,经常变化的作业面,除了"产品"固定外,人、机、物都在流动,若不重视安全,则极易引发伤亡事故。

本章就施工项目伤亡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予以阐述。

    一、工伤事故概述

    

(一)工伤事故的概念

    工伤事故即因工伤亡事故,是因生产与工作发生的伤亡事故。

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中指出,企业对于工人职员在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急性中毒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

其中给了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区域,二是和生产有关。

当前伤亡事故统计中除职工以外还应包括民工、临时工,及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教师、干部。

上述人员虽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是由于企业设备或劳动条件不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塔吊、架子、大模板倒塌而造成的事故也应在统计之列。

    

(二)伤亡事故分类

    根据劳动部颁发的文件,按伤害程度和严重程度可划为以下七类:

    

(1)轻伤:

凡职工受伤不属于重伤,而歇工一天或一天以上的事故,均作为轻伤事故处理。

    

(2)重伤事故: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作为重伤事故处理:

    1)经医师诊断成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

    2)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3)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

    4)严重骨折 (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5)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的;

    6)手部伤害:

大姆指轧断一节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任何一只轧断两节或任何两只各轧断一节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肌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屈的残废可能的;

    7)脚部伤害:

一脚趾轧断三只以上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肌能障碍,有不能行走自如的残废可能的;

    8)内部伤害:

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9)其他部位伤害严重的:

不在上述各点以内,经医师诊查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备点,由企业行政部门会同基层工会个别研究,提出意见,由当地劳动部审查确定。

    (3)多人事故:

凡一次事故造成三人或三人以上负伤的事故,均为多人事故。

    (4)急性中毒。

    (5)重大伤亡事故:

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6)多人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三人或三人以上而不足十人的事故。

    (7)特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十人或十人以上的事故。

    (三)伤亡事故原因

    系指直接使劳动者受到伤害的原因,主要有: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器工具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刺割;

    (10)高处坠落;

    (11)坍塌;

    (12)冒顶片帮;

    (13)透水;

    (14)放炮;

    (15)火药爆炸;

    (16)瓦斯爆炸;

    (17)锅炉和受压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总结分析我国建筑企业近年来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不难得出,建筑工地发生伤亡事故的基本原因有两条: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据统计80%以上的伤亡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

     二、预防事故的措施

     为了便于掌握和切实达到预防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快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过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安全技术水平,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如采取机械化的喷涂抹灰,提高了工效2~4倍,不但保施工生产场所,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领导。

项目安技人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现场情况立即上报上级业务系统,并及时填写伤亡事故表上报企业。

    企业发生重伤和重大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概况(含伤亡人数,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用最快的办法分别报告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院及工会。

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转告各自的上级管理部门。

其处理程序如下:

 

    一、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切不可惊慌失措,要有组织,统一指挥。

首先抢救伤亡和排除险情,尽量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同时注意,为了事故调查分析的需要,应保护好事故现场。

如因抢救伤亡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构件时,还应准确做出标记,最好拍出不同角度的照片,为事故调查提供可靠的原始事故现场。

    二、组织调查组

    企业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经理、主管经理、业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

发生人员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的人员组织施工生产、技术、安全、劳资、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现场所在地区的市(或区,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死亡事故应按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公安、监察、检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

调查组成员中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调查工作。

    三、现场勘寨

    调查组成立后,应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

因现场勘察是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蛲。

因此勘察时必须及时、全面、细致、准确、客观地反映原始面貌,其勘察的主要内容有:

    1.作出笔录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等;     现场勘察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

    现场勘察起止时间、勘察过程;

    能量逸散所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程度;

    设施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及事故发生前后的位置;

    事故发生前的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具体位置和行动;

    重要物证的特征、位置及检验情况等。

    2.实物拍照

    方位拍照:

反映事故现场周围环境中的位置;

    全面拍照:

反映事故现场各部位之间的联系;

    中心拍照:

反映事故现场的中心情况;

    细目拍照:

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迹物、致害物等。

    人体拍照:

反映伤亡者主要受伤和造成伤害的部位。

    3.现场绘图

    根据事故的类别和规模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应绘制出下列示意图:

    建筑物平面图、剖面图;

    事故发生时人员位置及疏散 (活动)图;

    破坏物立体图或展开图;

    涉及范围图;

    设备或工、器具构造图等。

    四、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搞清事故原因,以便从中吸取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分析的步骤和要求是:

    

(1)通过详细的调查、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耍弄清事故的各种产生因素,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