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138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docx

尾矿库验收安全评价报告1最新送审版

前言

本次安全验收评价项目为:

某矿业有限公司某某选矿厂及夹沟尾矿库建设项目。

某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铜矿石选矿加工企业,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成立于2006年6月19日。

其所属某县某某年生产规模18万吨,配套选矿厂日处理矿石1200t,另一部分矿石从周边矿山购入,主要产品为铜精矿粉,选矿工艺为浮选法。

夹沟尾矿库为混凝土重力坝与堆石坝相结合的混合坝坝型;后期坝采用上游法堆筑。

包括初期坝在内的最终总坝高为77.0m;全库容为98.29万m3。

按照尾矿库的全库容和最终坝高确定,该尾矿库为Ⅳ等尾矿库工程;服务年限7.8年。

某矿业有限公司某夹沟选矿厂及尾矿库建设项目由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温州建峰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某华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监理;经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于2009年7月22日开工建设,2011年12月15日竣工;经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意于2011年4月20日开始试运行,试运行情况良好,没有发现不良状况和安全隐患;目前企业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证照合法有效,具备安全设施验收条件。

为了客观、公正地了解并充分掌握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而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不断做好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令)、《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0号令)和《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的要求,特委托我公司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该《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写,是在现场调研和查阅企业提供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现场调查与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某矿业有限公司领导、技术人员及本公司“非煤矿山专家组”专家、同行的帮助和指导,但由于时间较紧和编者能力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阅者指正。

 

目录

前言

1.评价目的与依据1

1.1评价对象和范围1

1.2评价目的和内容1

1.3评价依据1

1.4评价程序5

2.建设项目概述7

2.1建设单位概况7

2.2自然环境概况8

2.3工程地质概况8

2.4矿石矿物组成10

2.5基本工艺资料11

2.6工程建设概况11

2.7试运行概况22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23

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23

3.2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33

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35

4.1评价单元划分35

4.2评价方法选择35

5.定性定量评价37

5.1建设程序及安全管理评价单元37

5.2总平面布置评价单元39

5.3选矿工程评价单元41

5.4尾矿工程评价单元44

5.5整改复查57

6.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59

6.1选矿厂安全对策措施59

6.2尾矿库安全对策措施62

6.3安全管理对策措施64

7.评价结论67

7.1综述67

7.2单元评价结论67

7.3总体评价结论70

附件:

1、委托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某县发展计划局关于下达某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某夹沟1200/d铜矿开发项目备案确认书的通知

4、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审查意见

5、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工程开工建设的批复

6、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试运行的批复

7《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8、《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复印件

9、成立安全管理机构的文件

10、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的证明材料

1.评价目的与依据

1.1评价对象和范围

评价对象:

某矿业有限公司某某选矿厂及夹沟尾矿库建设项目。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本次评价的范围为:

某矿业有限公司某某选矿厂及夹沟尾矿库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建设程序及安全管理、总平面布置、自选矿厂原矿仓格筛以下到破碎、选矿、尾矿输送、尾矿坝、尾矿库排水、尾矿废水循环利用等选矿厂和尾矿库全部生产系统,不包括矿山至选矿厂原矿仓之间的矿石运输。

1.2评价目的和内容

某矿业有限公司某某选矿厂及夹沟尾矿库建设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该工程安全验收提供科学的依据,对该项目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该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本次评价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状况;

(2)评价企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的状况;

(3)对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4)对该项目潜在的危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预测,制定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5)提供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6)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损失。

1.3评价依据

1.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资源法》(1996年修正)自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1996年8月29日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4号,自1996年10月30日起施行;

(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7)《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8)《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

(11)《某省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13)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财企[2012]16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自2012年2月14日起施行);

(14)《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8号局长令);

(15)《关于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实施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的通知》安监总规划字[2005]83号;

(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

(17)《金属非金属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

(18)《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

(1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

(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21)《某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某省人民政府令第125号);

(2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10号);

(24)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

(2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

(26)某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陕安监管发〔2011〕18号)

(27)《某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和分类暂行管理规定》(陕卫法发[2006]431号)

(28)《尾矿库闭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管管一字[2003]112号;

(29)《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8号令(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30)《某省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某省人民政府令第111号;

(3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等文书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2〕45号。

1.3.2标准规范

(1)《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

(2)《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3)《上游法尾矿堆积坝工程地质勘察规范》(YBT11-86);

(4)《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YS5418-1995);

(5)《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6)《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7)《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8)《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

(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

(1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11)《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2);

(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1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1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48-2008);

(15)《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1990);

(16)《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17)《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18)《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

1.3.3项目合法证明文件

(1)安全验收评价委托书,2012.3.26。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某县发展计划局关于下达某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某夹沟1200/d铜矿开发项目备案确认书的通知,2007.11.20;

(4)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审查意见,2009.7.22;

(5)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工程开工建设的批复,2009.7.22;

(6)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试运行的批复,2011.4.21;

1.3.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

(1)《某矿业有限公司1200t/d铜矿采选项目某夹沟尾矿库及选矿厂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2008.12;

(2)《某矿业有限公司日处理1200吨铜矿石选矿厂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及附图;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2010.06;

(3)《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初步设计说明书》及附图;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2009.07;

(4)《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铜矿夹沟尾矿库安全专篇》;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2009.07;

(5)《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变更通知单》,2011.4.3;

(6)《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变更通知单》,2011.12.3;

(7)《某矿业有限公司某夹沟选矿厂尾矿库工程竣工资料》,温州建峰矿山工程有限公司,2011.12.6;

(8)《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棕溪某选矿厂及尾矿库工程竣工验收监理资料》;某华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2012.5;

(9)《某矿业有限公司某某尾矿库之排洪隧洞地质编录》;某地质工程总公司第九地质工程公司,2009.12。

1.4评价程序

1、了解和掌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选矿厂及尾矿库安全验收评价的具体要求。

2、根据委托的评价工作范围,签订协议,收集与尾矿库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该尾矿库有关的基础资料。

3、根据该尾矿库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4、根据安全验收评价计划和验收评价现场检查所获得的数据,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编制选矿厂及尾矿库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图1-1评价程序

 

2.建设项目概述

2.1建设单位概况

某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19日,是一家铜矿石选矿加工企业,为独立的法人机构。

选矿厂及尾矿库位于某省某某县某夹沟,距316国道4.0Km,距某县城约45.0km。

行政区划隶属某县某康庄村。

地理坐标为:

东经109°33′10″,北纬32°50′36″。

对外交通较为方便,见图2-1。

图2-1交通位置图

其所属某县某某年生产规模18万吨,配套选矿厂日处理矿石1200t,另一部分矿石从周边矿山购入,主要产品为铜精矿粉,选矿工艺为浮选法。

夹沟尾矿库为混凝土重力坝与堆石坝相结合的混合坝坝型;后期坝采用上游法堆筑。

包括初期坝在内的最终总坝高为77.0m;全库容为98.29万m3。

按照尾矿库的全库容和最终坝高确定,该尾矿库为Ⅳ等尾矿库工程;服务年限7.8年。

某矿业有限公司某夹沟选矿厂及尾矿库建设项目由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温州建峰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某华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监理;经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于2009年7月22日开工建设,2011年12月15日竣工;经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意于2011年4月20日开始试运行。

现委托我公司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2.2自然环境概况

建设地点位于南秦岭剥蚀中低山区。

夹沟沟道西高东低,沟谷呈“Ⅴ”字型,沟谷右岸山坡较陡峭,左岸山坡较缓;沟谷右山坡坡度一般为45°—60°,局部直立成悬崖峭壁;沟谷左山坡坡度一般为30°—50°。

夹沟右岸山顶高程802.0m,左岸山顶高程773.4m。

沟脑高程为450.0m,沟口高程为300.0m,沟底上下游相对高差150.0m。

建设地点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

根据某县气象站历年简易观测资料:

年平均气温14.8℃,月平均气温最高34.2℃(八月),最低0.5℃(元月),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9.6℃。

年降雨量859.4mm,月降雨量0.7(二月)—371(九月)mm,一般七、八、九月份为雨季,日最大降雨量117.0mm,常有暴雨,其最大降雨量为77.3mm/h,年蒸发量1395.9mm,相对湿度69.3%,年平均气压960毫巴。

初冻最早11月初,终冻最晚4月初,冰冻深度25.0cm。

风向因受地形影响而不定,风速一般为5.0—8.0m/s,最大16.0m/s。

该区地震烈度等级为6度。

2.3工程地质概况

(1)夹沟地貌单元属南秦岭低中山区,岩性由下志留系梅子垭组浅变质(S1m)深灰色千枚岩夹粉砂质千枚岩组成,局部见石英脉。

(2)夹沟地层岩性较单一,大部分基岩裸露,自上而下可划分4层:

1)Ⅰ层:

第四系堆积物:

Ⅰ—

块石漂石(Q4

(2)pl):

洪积物。

分散分布于夹沟沟底,粒径200—1000cm。

次棱角—棱角状。

岩性为千枚岩夹粉砂质千枚岩。

Ⅰ—

坡洪积物(Q4

(2)dl+pl):

零星分布于夹沟边坡坡脚。

岩性为砂质粘土夹砾石,一般层厚约2.80—5.20m。

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Ⅰ—

崩塌堆积块石层(Q4

(2)col):

分布于夹沟左边坡上(即:

尾矿库左边坡上,初期坝左端、选矿厂坐落其之上)。

粒径50—800cm,约占70%棱角状。

岩性为岩性为千枚岩夹变质粉砂质千枚岩,充填物为砾石及砂质粘土,约占30%。

一般层厚约9.20—13.20m。

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

2)Ⅱ层:

千枚岩强风化层:

分布于山顶及夹沟两边坡上。

灰黄色,层厚一般约4.0-7.20m。

承载力特征值fak=400KPa。

3)Ⅲ层:

千枚岩中风化层:

分布全场地。

灰黄色,层厚一般约6.40-13.80m。

承载力特征值fak=700KPa。

4)

层:

微-未风化千枚岩:

分布全场地。

岩性为下志留系梅子垭组浅变质(S1m)深灰色千枚岩夹变质粉砂质千枚岩岩,局部见石英脉。

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

(3)夹沟尾矿库库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截水坝址、排洪隧洞址场地土的类型:

属坚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

初期坝址、选矿厂厂址场地土的类型:

属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

类。

(4)地质构造及场地稳定性

1)夹沟未发现明显的断裂及新构造运动形迹。

2)千枚理产状:

总体上向北东倾斜,局部地段向北西倾斜。

3)裂隙:

调查区基岩具有两组裂隙。

呈“X”状共轭。

裂面张开度5mm—闭合,微张—闭合,裂面平直如刀切,无充填物,属压性。

结合差,主要结构面为裂隙面。

岩石较破碎。

4)拟建选矿厂所坐落的夹沟左岸边坡的崩塌堆积体已经稳定。

5)坝肩两边坡未发现新构造形迹等地质灾害。

坝基、坝肩边坡是稳定的,适宜建坝。

初期坝、截水坝坝肩边坡岩体较破碎,完整性差,强度底,属较软岩,抗滑、抗变形性能明显受裂隙面和岩块嵌合能力控制,故:

坝址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为

类中的C

类岩体。

6)排洪隧洞洞址围岩岩体完整性差,强度底,属较软岩,抗滑、抗变形性能明显受裂隙面和岩块嵌合能力控制,故: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为

类。

(5)夹沟基岩基本不含水,遇大气降水补给,部分降水沿千枚岩强-中风化裂隙下渗至微-未风化千枚岩顶面受阻由坡脚排泄。

千枚岩中风化层渗透系数在K=3.81×10-5—4.62×10-5cm/s间,属弱透水。

微-未风化千枚岩渗透系数在K=3.0×10-7—3.6×10-7cm/s间,属极微透水。

夹沟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

HCO3-—Ca++,PH值8.3-8.5,根据分析结果对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表明地表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地基土根据分析结果对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表明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6)不良地质问题

1)尾矿库边坡现状较稳定。

2)选矿厂厂址坐落在崩塌堆积体上,该崩塌堆积体由块石组成,充填物为砾石、砂质黏土,不均一。

但选矿厂坐落的崩塌堆积体已经稳定,符合建厂条件。

2.4矿石矿物组成

2.4.1矿石矿物组成

2-1矿石多元素分析表

成分

Cu

Fe

Pb

Zn

S

含量(%)

1.3

3.6

0.04

0.02

2.2

成分

SiO2

Al2O3

MgO

CaO

Au*

Ag*

含量(%)

80.38

3.37

1.37

0.78

0.17

1.80

注:

Au、Ag含量为g/t。

矿石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是黄铜矿,其次为磁黄铁矿、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云母、长石等。

矿石矿物组成及含量见表2-2。

表2-2矿石矿物组成

矿物

黄铜矿

磁黄铁矿

黄铁矿

蓝辉铜矿

铜蓝

斑铜矿(%)

含量(%)

2-5

1-2

<1

<0.5

矿物

方铅矿

铁的氧化物

石英

黑云母

白云母

长石

含量(%)

80-90

<1

2.4.2矿石的结构构造

1、矿石的结构:

黄铜矿、黄铁矿在矿石中呈粒状结构与不规则状结构;蓝辉铜矿、铜蓝沿黄铜矿边缘和空隙交代,形成交代结构;磁黄铁矿包裹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包裹黄铜矿,形成包含结构。

2、矿石的构造:

蓝辉铜矿沿黄铜矿的裂隙交代黄铜矿,蓝辉铜矿在黄铜矿中呈脉状构造;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石英均匀分布,没有定向排列,紧密相聚,形成块状构造。

2.4.3矿石的物理性质

矿石比重:

2.9t/m3,矿石硬度:

中等硬度。

2.4.4供矿条件

供矿制度:

1200t/d;供矿粒度:

0-350mm;供矿方式:

汽车运输;供矿品位:

Cu0.70%。

2.5基本工艺资料

(1)选矿生产规模:

1200吨/日;

(2)选矿工作制度:

300天/年;3班/d,破碎、筛分车间6h/班,浮选车间8h/班;

(3)尾矿浆容重:

1.25t/m3;

(4)尾矿堆积干容重:

1.5t/m3;

(5)尾矿产率:

95%

(6)日尾矿排出量:

1140吨;年排:

342000吨/年;

(7)尾矿浆浓度:

29%;

(7)尾矿粒度:

-200目>65%。

2.6工程建设概况

2.6.1选矿工程

1、工程布置和厂址

选矿厂位于夹沟尾矿库左岸的山坡上,由于选矿厂是依山建设,所以厂房布置根据自然地势高差来安排,达到合理布局,实现矿浆自流,节约空间,节约投资。

依靠山坡坡度采用“一字”厂房配置。

选厂标高在390.00m—430.00m之间。

原矿仓和粗碎间布置在厂区东北角已有简易公路的南侧,原矿仓顶部卸矿平台靠近已有道路,有利于原矿的运输。

从粗碎车间向西依次为筛分车间、粉矿仓。

粉矿仓往南依次为球磨车间、浮选车间。

汽车衡布置在进厂口,便于原矿和精矿的计量。

综合楼布置在厂区西侧,处于选厂上风口,尽量避免噪声和灰尘的影响,办公环境较好。

维修间和仓库在破碎间南侧浮选间的西侧,靠近主要服务对象,且靠近道路与外界联系方便,有利于物资的运输。

2、选矿工艺

破碎筛分工艺为两段开路破碎流程,最终破碎产品粒度为-15mm;磨浮工艺为一段闭路磨矿、后进入铜的浮选工艺,经一粗三精二扫分别获得铜精矿和尾矿。

精矿脱水工艺为沉淀池自然脱水。

选矿工艺流程图见图2-2和图2-3。

(1)破碎筛分流程:

破碎筛分采用两段开路流程,原矿粒度为0-350mm,破碎产品粒度为0-15mm。

破碎产品由胶带输送机运至粉矿仓。

(2)磨浮流程:

磨矿流程为常规一段闭路磨矿流程。

矿石经一段闭路磨矿磨至-200目65%,然后进入铜的选别流程。

由于甲方提供的原矿中铜品位较低,选别流程设计为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二次扫选。

(3)脱水流程:

铜精矿采用沉淀池自然脱水。

图2-2破碎-干选-筛分流程

图2-3磨矿分级及选矿工艺流程图

(4)工艺主要指标见表2-3。

表2-3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名称

产率(%)

品位(%)

回收率(%)

铜精矿

3.15

20.00

90.00

尾矿

96.85

0.072

10.00

原矿

100.00

0.70

100.00

3、主要设备

主要选矿设备如下:

粗碎作业:

PE500×750颚式破碎机1台

细碎作业:

JC180×1300破碎机1台

筛分作业:

SZZ1500×3000振动筛1台

磨矿作业:

GMG2100×3000湿式格子型球磨机2台

分级作业:

FLZ2000单螺旋分级机2台

浮选作业:

SF-2.8型浮选机24槽,XJ-0.37型浮选机8槽

4、辅助设施

(1)矿仓

1)原矿仓:

有效容积110m3,储矿量190t,储矿时间3h。

2)粉矿仓(每个):

有效容积240m3,储矿量450t,储矿时间18h。

(2)药剂设施:

选矿厂所选用药剂为石灰、丁基黄药、2#油。

石灰乳和丁基黄药制备每天3班,每班制备1次。

制备好的药剂储存在药剂搅拌槽中,通过虹吸式给药机添加到各加药点。

(3)化验设施:

选矿厂设有化验室,负责原矿、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样的化验工作,主要内容为Cu及相关杂质元素的分析化验工作并承担采矿、地质矿样的分析检测工作,以及环境保护所需要的有关检测工作。

(4)检修设施:

选矿厂各车间均设有用于检修的起重设备,可承担选矿厂的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2.6.2尾矿库工程

一、尾矿库库址

尾矿库位于某县某夹沟内,该区属于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