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151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docx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

关于印发《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8-10-0600:

00

文号:

桐卫发[2008]第85号

桐庐县卫生局文件

桐卫发〔2008〕85号

关于印发《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

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已经讨论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实施。

二○○八年十月六日

主题词:

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通知

抄送:

省卫生厅、省卫生厅信息中心,市卫生局,县人民政府、

县发改局、县政府信息中心,程春明、周建英同志。

桐庐县卫生局办公室2008年10月6日印发

共印50份

桐庐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

(2008-2020)

桐庐县卫生局2008年9月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战略方针。

正如卫生部领导指出的:

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

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规划背景

十五期间,我县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建设了机关局域网和公共卫生中心局域网,开通了卫生信息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成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全部监测医院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开通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刷卡直报系统,各专项工作的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十分普遍。

虽然我县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还不能适应卫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桐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加快数字桐庐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政府、产业、企业、社会和家庭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的目标。

《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基本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疗服务网络化,公共卫生管理数字化,使卫生信息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的要求。

要达到上述要求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本规划期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科学立项、安全可靠、务求实效、分步实施。

根据《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结合桐庐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围绕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我县现有公用数据网络,避免重复建设。

项目立项必须经专家组科学论证,严格审批程序。

在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管的同时,开拓思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倡合作开发、充分筹集资金。

为了落实卫生强县战略,本规划优先建立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全民数字健康档案。

(二)基本原则

本规划期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统一标准、科学管理、保证安全、经济实效。

1.统一标准:

这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

“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是信息化建设最基本的信息标准。

要规范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信息标准,以保证信息整合与共享。

2.科学管理:

规划、计划的确定和项目立项必须严格审批程序,避免由于对信息技术发展动态缺乏较全面的掌握而使决策不当。

对计划、立项均要执行全程管理,科学论证。

3.保证安全:

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立,关系到人民健康与生命的隐私和秘密,必须把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要用各种先进手段和技术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4.经济实效:

把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列入预算。

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一味追求超前技术、要注重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估,坚持经济实效的原则,搞好各阶段技术论证、保证经济投入的安全性,保证目标与效果的实现。

三、目标与任务

用三年时间初步完成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建设。

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网络”,完成“桐庐县卫生信息网络中心”建设。

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指导下,开通两个信息交互平台,即对卫生系统内部开放的“桐庐县综合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和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桐庐县公众健康服务网络平台”。

以此为基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到2010年完成11项应用系统建设,到2020年全面实现卫生行政管理、主要卫生业务和公众健康管理的信息化。

(一)建立一个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网络。

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网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我县卫生系统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建设,关系重大。

完成纵向连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县政府、乡镇,延伸到村,横向连接各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网络建设。

县卫生行政部门、医疗、预防、卫生监督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局域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立PC工作站,依托县内现有公用数据网接入“桐庐县卫生信息网络中心”信息平台,形成与省市卫生信息网联接的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虚拟专网。

分期分批建成与完善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网络。

首先组建由19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卫生信息骨干网络。

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其它单位扩展并逐步完善其功能建设。

(二)完成“桐庐县卫生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开通两个信息交互平台。

建立“桐庐县卫生信息网络中心”,使之成为我县卫生系统上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县政府,下联卫生系统各级各类卫生单位信息系统的通讯枢纽,成为全县各类卫生数据处理中心与数据库整合中心,并成为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建设的基地。

1、桐庐县综合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依托桐庐县公共数据网络,结合相关保密网技术,本着安全性、通用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建立“桐庐县综合卫生信息网络平台”,此平台是保证桐庐县范围内卫生系统内部信息和县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同时也综合服务于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单位、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卫生政务信息系统、医学科技信息系统,是为桐庐县卫生系统内部各类信息交换服务的综合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为保障网络连接和本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自身信息量变换的需求、网络设备、传输速率、租用费等因素考虑互联方案。

计划桐庐县19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桐庐县卫生信息骨干网络采用光纤接入,采用VPN技术,保证网络的可靠稳定和信息安全。

2、桐庐县公众健康服务信息平台

采用Internet技术规范,依托桐庐县宽带接入提供商,立足为社会大众健康服务,本着实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用户界面友好的原则建设“桐庐县公众健康服务信息平台”。

利用该平台建立桐庐县卫生与健康服务网站,把公众所关心的有关健康咨询与医疗单位的服务内容、需要向社会公布的卫生防病信息与知识等建成一个为社会大众欢迎的服务性网站,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争取办成为社会大众不可或缺的卫生科普阵地与健康知识宝库。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为公众提供自身健康信息和就诊信息查询等卫生相关信息查询。

(三)完成应用系统建设

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项目建设工程大、内容复杂,各项目建设内容涉及面广,许多项目都处于创新与探索阶段。

根据中央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要建设“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卫生资源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等应用系统。

各个应用系统建设要组织好计划安排,抓住机遇,细化设计,明确阶段目标,分步实施,保证系统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在2-3年内基本完成。

1、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

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是将传统的疫情定期报告、逐级统计转为在线报告,实时统计以满足预警和快速反应的需要。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准确掌握疫情,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利用“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网络”,在全县乡镇(街道)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完善桐庐县公共卫生中心局域网,疾控中心采用全国统一的系统软件和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软件,可随时接收或下载本县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并建立桐庐县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数据库。

发挥好“报告”的核实、流行病学调查、订正的职能、对该数据库实施管理职责。

不断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执法监督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现场咨询、技术指导、在线培训与在职教育等项服务功能。

2、卫生资源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

本系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反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平战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

平时服务于日常医疗、急救工作。

在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危害时期,该系统负责医疗资源统一调度、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远程医疗、远程培训等医疗救治信息服务和管理职能。

(1)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建设和维护好县、乡镇两级医疗救治资源数据库,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大型医疗设备、医疗救治机构,救治专家和救治队伍、救治物资和药品等内容的数据库;

(2)研究解决医院信息系统、120急救信息系统、医学情报检索系统、远程医疗系统与医疗救治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问题;

(3)建立统一的平、战时相结合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功能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参照有关国家和省级部门的规定。

(4)充分利用《医院卫生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资源,建立平、战时医疗机构病人收治、床位占有、救治队伍流动、医疗工作动态等情况的报告制度。

保证战时在线高度指挥的实施。

(5)根据以上工作的需要,完成医疗救治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相应数据库的建立。

3、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

本系统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对医疗卫生机构自身行为的监督执法,而且对全社会与健康相关的环境、产品、服务的监督执法,包括经常性卫生监督、预防性卫生监督、突发事件报告等。

当前各种卫生监督执法报告卡25种,统计产出报表200余份,工作繁重、信息量大。

(1)建立桐庐县“卫生监督执法报告和数据中心”,接入县卫生信息中心网络平台。

(2)建立动态卫生监督执法数据库,包括监督对象、监督执法工作、监督执法结果、卫生监督资源数据库。

(3)根据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需要,完成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软件的研究开发。

(4)研究、建立卫生监督机构与监督对象、疾病预防控制、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接口,保证信息交流和监督实施。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

将上述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医疗救治信息、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等相关信息统一在“桐庐县综合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科学的危机处理方法和现代的管理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相关数据的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援等功能。

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危机事件做出最快的反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预案,有效地动员和调度各种资源进行指挥决策。

(1)利用“桐庐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网络”和“综合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及桐庐县卫生信息中心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搞好指挥场所建设。

(2)建立相关的数据仓库,包括前述的三个系统的数据库,解决其数据的整合和数据接口的建立。

(3)完成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包括基础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预测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4)建立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机制和协调机制,如气象、水文、地理、统计、公安、人口等部门。

同时与地震、抗洪救灾等指挥中心建立协调机制、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5、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1)要以“以人为本”的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包括基础健康档案、规划免疫、婚前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精神卫生、慢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信息。

实现“多档合一”,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2)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居民健康信息统计分析,传染病管理、规划免疫管理评价,婚前保健、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的统计分析评估,精神卫生、地方病、慢病管理,改水改厕管理,健康教育管理等等。

(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集中管理。

逐步解决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点多、分布广、计算机基础薄弱和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避免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

6、提高我县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水平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已成为医院运管和现代医学研究的必要技术支撑环境和基础设施。

HIS既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又涵盖临床医疗信息系统(CIS)。

要将医院信息系统重点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诊疗为重心”的主题,提高我县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水平。

(1)加强标准化建设。

标准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最终实现医院信息系统整合的基础;只有标准的统一、代码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按国际、国家及浙江省标准制定本县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的HIS标准与规范,如药品名称、收费项目名称、病人基本信息内容及国际疾病编码的统一等,构架信息系统处理的基础,从而实现医院之间、医院与卫生局之间的网络互联、资源共享。

(2)扩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的应用范围。

本县二级甲等医院以上全面启动HMIS,规模较小的医院和卫生院采用标准版本,如卫生财务系统。

HMIS的实施,方便病人就诊,根除病人就诊“三长一短”的弊端;实现计算机划价、收费、发药、对药;动态药品价格及诊疗项目的标准收费,杜绝人为误差;强化医院内部管理,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建立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新一代HIS,为建立全民保健的新医疗体制打好基础。

其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继而扩大实现以公民健康纪录为中心的医护信息系统,实现基于知识库的电子化医嘱信息交互系统。

7、电子政务系统

建设行业内网工作平台

在卫生局机关现有局域网及其系统的基础上,充实完善现有系统的功能,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

通过卫生管理信息平台与县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直属单位连接,实现纵向信息的通畅、横向信息的有序。

采用B/S结构,在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设数字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初步实现以下功能:

(1)个人办公(通讯录、记事薄、公文包、电子邮件、日程计划、待办事宜、局长信箱、工作计划等)

(2)公务处理(电子文件柜、档案管理、收发文、请示报告、常用资料和知识库等)

(3)卫生统计信息(实现卫生统计信息的及时上报)

高标准建设行业外网工作平台(县卫生局门户网站)

(4)实现政务公开,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广大县民和患者、医疗设备厂商、药品供应商、医疗耗材供应商提供信息服务。

8、实用、可行的电视会议与远程教育系统

(1)依托卫生部科教司批准的“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网站与桐庐县宽带交互网,建设布局合理、覆盖全县的电视会议与远程医学教育系统。

电视会议系统可以参加卫生部、省市召开的电视会议,也可召开本县卫生系统电视会议。

(2)远程医学教育在不增加单位与个人过重经济负担的前提下,以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培训、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教育、科技成果推广等教学内容,可以使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医务人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本地、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学习到国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新知识和技术。

9、基于超高清晰医学图像的远程医疗系统

探索建立以桐庐第一医院、浙江第一医院、浙江第二医院和省妇保院、省儿童医院、杭州市第六医院为基础的基于超高清晰医学图像的远程医疗示范系统。

以期提升我县医疗的水平。

在规范技术标准、规范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医疗咨询活动。

包括根据不同单位的需求,适当调整配置标准,利用国产设备开展县内医院间和医院内(如传染病医院隔离区内、外)远程医疗会诊。

10、数字化医学科技信息资源支持系统

进一步盘活全县现有医学科技信息资源,充分发掘网上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医学科技信息资源支持系统。

11、公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

建设桐庐县公众健康服务网站,不断充实、更新服务内容,至少包括:

(1)桐庐县医院导航:

医院设置、功能、专科特色、网址等。

(2)医学专家咨询:

专家库、专家特长、门诊时间、网上挂号等。

(3)健康天地:

营养膳食、运动保健、美容健身等。

(4)寻医问药:

急救知识、常见病知识、家庭药膳、疾病预防等。

(5)其他如健康相关产品;疫苗接种咨询;防病科普知识;性病、艾滋病防治热线等。

(6)个人健康信息查询。

(7)个人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信息查询。

四、组织落实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各级组织管理

建立县卫生局卫生信息化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为我县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全县卫生事业信息化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卫生局局长担任。

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桐庐县人民政府对信息化工作的部署和工作要求。

2.开发我县卫生信息资源,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工作在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3.研究卫生行业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为发展我县卫生信息化工作提出建议。

4.拟定我县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5.依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我县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6.开展人才培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

7.对我县卫生系统各单位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8.协调我县卫生行业信息化工作。

加强县卫生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全县卫生系统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日常管理及全县卫生信息化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

组织对各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监督、评估、验收。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实行信息化建设的“一把手”责任制。

(二)组建“桐庐县卫生信息中心”

桐庐县卫生信息中心要建成全县卫生信息系统基础网络的“网络中心”,开通两个信息交互平台—“桐庐县综合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和“桐庐县公众健康服务信息平台”。

建成全县卫生信息应用系统的“数据中心”,为保证各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互通互用提供保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保证。

中心接受局卫生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行使卫生局信息化办公室的部分职责。

负责全县卫生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三)组建《桐庐县卫生信息化专家委员会》

联系省市卫生信息中心,建立专家委员会,委员会是领导小组与信息办的咨询机构,成员由领导小组聘任。

在制定规划、政策法规及重大工程项目方案的立项论证,中期评估及验收等关键环节发挥作用。

(四)严格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在任何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都是最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定义标准、统一的编码方法和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各部门各系统所形成的数据很难汇总分析和共享。

数据标准方面的不规范已成为我县卫生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尤其表现在各医院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化问题较为突出。

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必须与国内、省内已有的标准接轨,认真执行已有相关标准。

对尚无统一标准的要制定本地标准予以补充,严防不讲标准,盲目上马。

(五)搞好规划设计,提高信息化建设决策水平。

各单位信息化项目立项前要搞好调研和项目的设计工作,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标准化、系统安全等各方面设计内容。

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要求,制定出本单位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计划要注重整体性、科学性、标准化系统安全及可扩展性。

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讲求实效、提高效率,避免重复投入和过大的风险投入。

要请专家充分论证、试点运行、分步实施。

(六)严格立项程序、加强项目全程管理

各单位信息化项目立项要报县卫生信息办,由信息办组织专家组论证,提出评估意见。

并对项目从立项、中期评估到验收实施全程管理,请专家诊断、把关。

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保证项目总体水平。

(七)加紧相关法规、政策体系的建设

卫生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需要相应的法规、政策的支持,如信息技术人才政策,信息设备采购政策,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为保持信息的安全,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还应建立系统安全测试认证制度。

卫生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支持。

要逐步研究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建设。

(八)卫生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随着各单位各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实施,使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都要面临信息化应用技能的再教育,再掌握问题。

要搞好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对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和计算机应用人员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

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建立持证上岗,业务考核制度,促进在职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应用。

为适应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培养、引进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并制定相应可行的鼓励政策。

鉴于我县卫生系统信息化人才整体水平的局限性,应加强信息技术的交流工作,鼓励开展合作,以期在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借鉴先进经验,少走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