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818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docx

纬三路桥梁工程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

纬三路桥梁工程

现浇梁板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7年3月4日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纬三路桥梁位于*********旅游区域纬三路道路工程内,其中心桩号K0+308.155,,与十七都坑河道呈90°正交,该河道为游客服务中心区的人工改造景观河,河道宽度约40米。

新建桥梁布跨:

15+30+15米,采用3孔连续梁桥,桥梁宽度:

0.3米栏杆+3米人行道+10米机非混行道+3米人行道+0.3米栏杆,桥梁总宽16.6米;桥梁上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梁下部结构:

桥墩采用桩基接承台,桥台采用桩基接盖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整体线条呈弧形,1号、2号桥墩结构造型为大写Y型构造,高度5m,平均厚度60cm;连续梁板采用整体现浇,而后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板中心厚度72cm,边缘厚度60cm。

机非混合道桥面铺装:

4cm厚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厚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人行道桥面铺装:

6cm厚彩色人行道板砖+3cm厚水泥砂浆+8cm厚C30砼人行道板

本桥平面直线上桥面横坡为双向1.5%,桥台平行布置。

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纬三路桥梁工程

工程地点

浙江省*********镇

周边环境

丘陵地貌,河滩地段,砂砾、圆砾地层

基础形式

钻孔灌注桩基础

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

≤8级

各责任主体名称

建设单位

******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设计单位

金华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黄余余

总监理工程师

郑晔

技术负责人

陆兆明

专业监理工程师

应骏磊

1.2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貌类型属于丘陵地貌,微地貌类型为河漫滩阶地,地面标高一般为96.25m左右,拟建桥址现状为村庄及树林。

桥位区域位于河滩地段,地表下0.4~0.6m为素填土,松散,力学性质差;0.6~10m为含粘土的砂卵石,颗粒成分以凝灰岩类为主,中风化状,岩质坚硬,物理力学性质较好;10~11m为强风化粉砂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11~16m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岩石裂隙较发育,岩体趋于完整,物理力学性质好;桥位区整体地质情况较好,施工时只需清除表面的含泥多的土层,对地基的整平、碾压处理一下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

2、水文、气候条件

本区地下水埋深浅,地下水资源丰富。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浅部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及基岩孔隙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向补给及附近地表水体的侧向补给,水量、水位变化受季节性气候影响较大,动态变化大,富水性、透水性较好。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连通性差,多呈线状或脉状分布,无统一地下水位,受构造、地貌、气候及岩性等因素控制,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上部孔隙潜水的补给,水量贫乏,富水性、透水性差。

勘探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潜水位埋深为0.50~1.10m,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根据场地水质分析资料,主要分析指标:

PH值为6.6~7.1,HCO3-含量为1.60~1.80mmol/L,CL-含量为9.20~11.30mg/L,SO42-含量为6.0~8.0mg/L,侵蚀性CO2含量为4.84~14.08mg/L,矿化度为103.21~118.76mg/L。

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微腐蚀性。

施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年最高气温41度,最低气温-9度,平均气温18度左右,无霜期达242天。

年降雨量1450毫米。

全年有两个雨季,即4-6月份的梅雨期,一般占全年总降雨量39.2%,7-9月份的台汛期,一般占全年总降雨量的32.5%,这6个月总降雨量占全年的71.7%。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白塔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年最高气温41度,最低气温-9度,平均气温18度左右,无霜期达242天。

年降雨量1450毫米。

全年有两个雨季,即4-6月份的梅雨期,一般占全年总降雨量39.2%,7-9月份的台汛期,一般占全年总降雨量的32.5%,这6个月总降雨量占全年的71.7%。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工程区域气候气象条件相对较好,基本适合全年施工,但降雨可能会对道路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1.3技术保证措施

严格执行现行规范、标准和规程,按照施工设计图、跨线桥施工专项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前严格履行交底程序,对施工人员及所有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交底,做到各层交底到位并落实到具体人员上,明确各自岗位职责。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质量监督程序进行随时跟踪和监控,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4施工平面布置

1.5施工要求

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操作人员需取得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

3、模板施工前应对每位管理人员及作业层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

1.6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网络

2、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第2节编制说明

本标段现浇梁板专项施工方案严格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的原则。

执行业主对本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安全技术规程,坚持实事求是,本着“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工程建设、环保同行”为目标,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现场安全施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严密监控和动态管理,保证施工、安全、环保同考虑、同安排、同落实、三者并举,同期进行,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3、《***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区公共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

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1、《公路施工手册》;

2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23、《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TJ/T194-2009);

24、《安全生产法》;

25、《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2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27、《工伤保险条例》;

2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9、《劳动保护用品管理条例》;

3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31、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及近年来参加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2、遵循“高支模作为专项施工方案须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第26条要求,先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并须提交本企业技术部门审查并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再由项目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项目部按专家论证审查意见进一步完善,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的原则

2.2编制原则

2.2.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完善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ISO14000标准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作,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安全教育,狠抓现场各项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坚持标准化作业,规范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2.2.2文明施工的原则

坚持自始自终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按照重庆市文明施工有关规定,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方法精心布置和规划施工现场。

协调处理好与周边各单位的关系,做好附近构、建筑物的保护工作。

严格建设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活动,争创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

2.3编制目的

1、使本标段现浇梁板工作能够安全优质、高效的顺利完成,使我部全面履行施工承包合同,兑现合同中的各项承诺;

2、为以后的现浇梁板施工过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使得施工活动的各个方面合理化、规范化、实用化;

3、施工过程中无伤亡事故发生;

4、施工现场无重大安全隐患;

5、人员因施工负伤率小于1.5‰,重伤率和死亡率为零;

6、不得因施工对周边环境、建筑、设施等造成破坏;

7、无刑事案件发生。

第三节施工部署及资源计划

3.1施工部署

1、纬三路桥梁支架基础处理:

中跨及桥墩范围内,在主桥墩的直线段完成后,把河底软湿的带粘性土的卵石清除,铺筑天然级配砂砾料或宕渣,经平整碾压密实后,在该段路基上面铺筑厚20cm的C20砼基层作为支架的基础,基础宽出支架至少1m作为操作平台。

桥台与桥墩之间10m范围内基础处理:

因原地貌为斜坡至桥台顶,为了减少土石方开挖,防止桥台偏压,在中跨支架基础顶标高上抬高1.6m,且上下台阶浇筑C20片石砼挡土墙,其余的同中跨地基处理方式。

2、支架基础设置路拱,及时排除雨水,通过中跨支架基础部分采用3根DN1000砼管埋设排水。

3、在支架四周搭设防护围挡,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过,在醒目的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并安排人员值班,指挥交通和疏导行人。

3.2施工进度计划

3.2.1工期计划

根据桥梁施工组织进度计划图,支架搭设日期计划2017年4月11日开始,4月18日结束,计划工期7天。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2016.12

2017.1

2017.2

2017.3

2017.4

2017.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2#墩桩基础

0#、3#桥台桩基础

1#、2#墩承台

0#、3#桥台盖梁及垫石

1#、2#桥墩

支架地基处理

台北回填

支架搭设及预压

底板模板施工

梁板钢筋施工

梁板砼浇筑及养护

梁桥预应力张拉及注浆

3.2.2人员计划

在施工人员安排上,选用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进行操作施工。

在人员数量上尽全力安排得既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又不会影响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施工环境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计划安排20人负责脚手架搭设工作,上架搭设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架子作业上岗证。

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

岗位

数量

主要负责人

岗位

数量

主要负责人

桥梁主管

1

陆兆明

质检员

1

付桂红

施工员

2

熊华吉

安全员

1

李林

测量员

1

*****

资料员

1

杨保昌

架子工

20

*****

模板工

15

*****

3.2.3材料与设备计划

1、钢材的选用

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采用ф48×3.0以上的钢管。

新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Δ(mm)

检查工具

1

焊接钢管尺寸(mm)

外径

壁厚

外径

壁厚

-0.5

-0.5

-0.5

-0.45

游标卡尺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0

塞尺,拐角尺

3

钢管外边面锈蚀深度

0.5

游标卡尺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工具

1

钢管弯曲

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

≤5

钢卷尺

b.立杆钢管弯曲

3m<l≤4m

4m<l≤6.5m

≤12

≤20

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

≤30

2

冲压钢脚手板

板面挠曲

L≤4m

L>4m

≤12

≤16

钢卷尺

b.板面扭曲(任一角翘起)

≤5

钢管上严禁打孔。

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规定的ZG200-420、ZG230-450、ZG270-500和ZG310-570号钢的要求。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中的规定。

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

2、木材的选用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

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

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标准进行。

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

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连接件,不应大于15%。

3、竹、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

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

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

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

4、设备计划

为投入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质检设备、测量仪器等共有58台。

详见投入本分项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性能

备注

1

汽车式吊机

25T

2台

良好

自有

2

砼运输车

12m3

8台

良好

自有

3

装载机

ZL-50

1台

良好

自有

4

平板拖车

5T

1台

良好

自有

5

发电机

200KW

1台

良好

自有

6

钢筋调直机

TQ4-8

1台

良好

自有

7

钢筋切断机

GQ40

2台

良好

自有

8

钢筋弯曲机

GW40

2台

良好

自有

9

卷扬机

2T

1台

良好

自有

10

电焊机

BX-315

12台

良好

自有

11

变压器

500KVA

1台

良好

自有

12

全站仪

DTM-102

1台

良好

自有

13

千斤顶

8台

良好

自有

14

油泵

4台

良好

自有

15

水准仪

1台

良好

自有

16

挖掘机

1台

良好

自有

17

压浆机

1台

良好

自有

18

插入式振捣器

8台

良好

自有

19

汽车泵

2台

良好

自有

合计

58台

良好

自有

第四节支架模板构造要求及搭设设计

4.1支架模板构造要求

4.1.1地基处理要求

模板支撑系统为落地式满堂脚手架,脚手架基础必须满足承载力要求,其中钢管脚手架基础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4.1.2支架模板构造要求

次梁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及水平标高应准确无误;

板面应平整洁净、拼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安装后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模板安装偏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梁板支撑系统底部设可调底座,顶部设可调支撑头,以调节模板的标高、水平及按规定要求的起拱。

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

立柱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柱纵或横距尽量一致或成倍数,便于立柱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详见计算书。

1、一般规定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5)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

(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8)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9)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示意图如下:

(10)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无论是满堂红还是其它方式的脚手架,均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a、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b、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c、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近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11)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12)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3.0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13)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2、立柱及其他杆件

(1)扣件式

1)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立柱需接长时,支架首层立柱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等于35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立柱应配置可调底座或固定支座,如下图:

2)立柱上端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