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3145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学论.docx

小学语文教学论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举例说明如何对小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错别字?

参考答案:

(1)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中心环节,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字形。

在字形教学中,加强汉字的笔画和字形结构的分析,重视形近字的比较辨析,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分析字形,还可采取编字谜和歌诀记忆字形。

(2)千方百计读准字音,可采取如下措施:

加强同音字的归类比较,对多音字要据词按义定音,形声字利用声旁帮助记忆字音。

(3)理解字义从而牢固识字。

可通过如下措施进行字义教学,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进行字义教学。

(4)统一地掌握字的音、形、义。

(5)识字要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1.试述如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改进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答: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1、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意识。

教师在形成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思想中,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变着眼于"应试”为着眼于素质的提高,变着眼于淘汰为着眼于合格,变面向部分学生为面向全体学生。

更新两个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果:

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死知识、高分数),丢掉了其它(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甚至不惜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

2、拓宽语文教学思路,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1)语文学习材料的"大”:

学生因为语文学习的材料是大量的广泛的、多样的,现在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教师和学校还应专门为学生推荐和提供一些适当的学习材料。

这样的语文学习将变得更有吸引力。

在大语文中,读书成立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乐趣和积极的体验。

(2)语文学习环境的"大”:

语文学习的环境不仅是在课堂上,还应包括可供阅读的学校、家庭、社会所提供的学习环境。

(3)语文课程设置的"大”:

现代课程论任务,学校的课程可以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编排(即学科课程),也可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来组织(即活动课程)。

从大语文的课程设置来看,学科课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课程形式。

除学科课程外,还有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更何况还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学生在显性课程中循序渐进地学习,在隐性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

总之,无论哪一种课程,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都起着十分中移动作用。

(4)语文学习方式的"大”:

语文学习方式不应知识一种固定的模式,它不仅包括大家熟知的"整体-部分-整体”的精细方式,也包括浏览式学习。

此外,语文学习方式的"大”还包括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直接、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还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合作都极为重要。

(5)语文评价方式的"大”:

语文学习的全面评价是语文的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结合。

语文教学的全程评价包括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等级评价和评语评价相结合。

(6)语文学习结果的"大”:

大语文学习为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学习收获。

它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一般能力,使他们获得广泛的知识积累;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和情感,使他们提高了人文修养,掌握了人类优秀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就可保证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3、实施创新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施创新教育将使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有助于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

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小学阶段,要做好基础工作,即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改变过去的自我封闭,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具有实践、探索的广阔时空。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潜心读书、用心思考,做到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发现。

再次,凭借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最后,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力。

4、围绕课程标准,优化学法指导。

首先,应与的教程的训练同步进行,以体现学法指导的时段性。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讲究能力训练的序列性,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和课后练习的设计上,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

其次,学法指导应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体现学法指导的连续性。

再次,要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同步进行,以体现学法指导的层次性。

学法指导的层次性,不仅表现为在一篇课文中,学法指导有梯度,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以及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

(1)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分述如下。

1、学会23个声母,包括y、w;24个韵母,包括6个单韵母,8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和1个特殊韵母。

能读准音,认清形。

2、会读四声。

能认清调形,读准声调。

会读轻声音节。

3、熟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zhi、chi、shi、ri的声母后都有韵母—i,不是i,由于不易掌握而采用整体认读。

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是为了简化y、w的拼读规则,让学生整体认读。

4、学会拼音方法。

能正确掌握声母、韵母相拼的两拼法和声母、介音、韵母相拼的三拼法。

注意掌握j、q、x和ü相拼,ü上省略两点的规则。

5、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掌握字母的笔画、笔顺,能在四线格中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6、认识26个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掌握字母的提示、数量和顺序,能在字典中查找用汉语拼音编排的音节索引。

7、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教学字母和拼音方法。

难点是教学声母、鼻韵母的发音及拼音方法。

拼音方法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汉语拼音教学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的形体不能把读音直接标示出来。

为了解决汉字的注音问题,古人探索了多种汉字注音方法。

汉字早期的"譬况、读若、直音”注音法和东汉末年产生的反切注音法限于用汉字给汉字注音。

唐代末年的"三十六字母”法也不完善。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使用"注音符号”(原称注音字母,1930年后改称注音符号)注音,但仍存在缺陷,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1958年,全国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它能准确拼读字音,书写形式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既易于人们学习掌握,又便于国际间的交流。

同年,汉语拼音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把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并且相应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这样的定位减轻了小学生刚入学就长时间地学习枯燥的汉语拼音而造成的沉重负担。

我国复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语音有很大不同。

把闽南话"f”、"h”不分,把"爱护”读成"爱父”;吴语区"n”、"l”不分,把"脑子”读成"老子”。

方言成为不同地区人们交流的障碍,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但是,学习普通话单凭口耳相授,会有很多困难和不变。

如果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就可以读准字音,纠正错误读音和方言土语。

、评议:

同教《燕子》一课的第4节,两位教师提问不同,效果也不一。

请评析优劣并分析其原因。

答:

甲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重视字词教学,教得很细致,一问一答,引导学生细细地理解重点词语,以此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比较适合阅读能力相对较差、底子较薄的学生。

乙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大气,创设情境,先让学生读懂语段,读中悟,读中思,读后议,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强调阅读的个体感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轻松愉快而又富有活力的师生互动过程中,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

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比较适合于语文能力较好的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中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目的。

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串讲串问,可能有些乏味,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性。

而乙教师则注重与学生沟通。

从二位教师的提问设计中,你悟出了哪些设计提问的规律方法?

答:

设计问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揭示矛盾,引起思索;

(2)由浅入深,连贯追问;(3)横向展开,促进“迁移”;(4)精简数量,直入重点;(5)搭“桥”铺“路”,化难为易。

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备课时设计好问题,在课堂中实施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表述应清楚明了,让学生把问题听清。

要防止在课堂讨论中随便插入带有暗示性和倾向性的问题。

否则,教师左右了学生的思路,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容量较大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思考、准备;一般性的问题也要给学生三五秒钟的思考时间。

(3)指名答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一个班级里有几个“尖子”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是不难做到的,难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益。

提问指答一般从中等偏下的学生开始,继而中等、优等,特别要鼓励中下等学生大胆发言,教师要耐心听取他们的发言。

2、阅读下面《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片段,分析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贯彻识字教学原则的?

答:

(1)教师并没有孤立的进行识字教学,而是字不理词,词不离句。

学习“勺、斗”二字时让学生找出在哪个句中出现。

(2)识字教学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如学勺字,现实生活中喝汤的勺子结合起来。

(3)识字音、形、义结合,先学音、接着学形。

(4)识字与写字结合。

3、试分析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何种问题,并阐明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在表达自己意思上下功夫?

答:

(1)作文学习需要借鉴范文,但不宜机械模仿。

模仿是效法而不是套作,更不是抄袭。

学生写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师在指导时,应该向学生讲清套作和仿作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各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不可能完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上下功夫,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为使学生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要“通阻”和“开源”。

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从生活中观察积累、在阅读中学习积累,“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

”用文字表达是需要技术的。

平时应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大力加强用词造句训练、说话写话训练、由句到段训练、由段到篇训练,调动一切手段,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②改进命题方法,淡化审题要求

③要借鉴,不要机械模仿。

仿写可以仿其文(仿部分语言文字),可以仿其格(仿结构、框架或写作思路、记叙顺序),可以仿其法(仿写作方法或作者的思考方法、观察角度)。

仿作要强调实际效果,一篇一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也可交叉进行和综合练习。

、如何理解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

(1)、学习目标的综合:

语文能力、三维目标

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人的语文素养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应该整体而不是分割地纳入课程目标,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

(2)、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

不同学科、不同情境(3)、学习方式的综合:

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联系与区别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历史沿革(标准—大纲—标准)上有一定的联系。

·课程标准:

它规定的是某一方面或领域国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要求,不设最高要求,按门类制定某门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的文件,不包括教学重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对教材编写、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评价留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的空间。

更切合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学大纲:

它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其思维的角度和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确定。

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精确的规定,还对教学内容的进度、顺序作出安排。

它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控制严格的、硬性的;对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没有提供足够的空间,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框架结构和内容

1、框架结构

由正文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第三部分是实施建议)和附录组成。

2、内容简介与分析

第一,前言

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第四,附录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要点。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小学生在语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发展,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运动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时间和空间的诸多要素交错、立体交叉的复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在这个活动中,存在着两种过程:

教师的教授活动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

就教授活动过程看,它既是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但主要是实践活动过程。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现实的教学活动是主要的,其认识活动从属于实践活动。

认识学生和自己,目的还是为了使实践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效,更好地把学生教懂,更好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

判断

1、教学法就是教学方法。

2、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是一样的。

3、语文课程标准未对汉语拼音教学提出要求。

4、小语教学方法由小语教师、学生、小语知识和小语知识载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5、识字教学要"做到音形义相结合”。

6、识字是巩固写字的重要手段。

7、书空是按照某字的笔顺唱读笔画名称,同时以食指在空中进行模拟书写的写字练习活动。

8、口语交际过程由编码――发码――传码――收码――解码五个阶段构成。

9、“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这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

10、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总体目标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语文课外实践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如何理解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

(1)、学习目标的综合:

语文能力、三维目标

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人的语文素养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应该整体而不是分割地纳入课程目标,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

(2)、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

不同学科、不同情境

(3)、学习方式的综合:

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特征

1、主观性和客观性

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受语文教育教学目的的制约上,人们对教学原则的制定、解释、理解和运用上。

客观性主要指它反映语文教学的规律性认识。

如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它既是语文学科自身规律的反映,也是20世纪50年代“文道之争”带来的认识上的共识。

2、继承性与发展性

语文教学原则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社会历史的进步而发展。

有些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历经千百年而不衰,保持着继承性特点;另一方面,上述的教学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和全新的理解,显示出其发展的特点。

3、全面性和系统性

语文教学原则不仅关注教学过程各要素、各阶段、各环节,也关注教学双方的协调统一,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全面系统的特点。

几乎每一条教学原则都是针对语文教学某一阶段提出的,涉及语文教系统的各要素及其结构关系。

4、实用性与有效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语文教学原则体系的层次和类型被不断揭示,其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人们运用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活动的成效也日益显著。

如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另一个学习领域。

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1、口语交际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耳闻”可以获取信息、接受教育;“口说”可表情达意、敞开心扉。

听说互动、互补、互促。

人们从接收言语信息,到分析理解后作出相应的反应,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其间交际者接受信息需要集中的注意力,储存信息需要稳定的记忆力,处理信息需要敏捷的思维力,同时他对具体的语境要进行全面的综合判断,对角色类型要有正确的分析定位,如此等等,均说明学生的语言与智力同步发展,互相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必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2、口语交际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受传统观念影响,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重“文”轻“语”、重“写”轻“说”,忽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象时非常突出的,它严重阻碍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听说读写能力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优势互补,共同构成内收与外化、理解与表达、知能与情意等整合提升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

毋庸置疑,口语交际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犹如语文能力的双翼,只有双翼同时展翅,语文能力这只鸟才能在言语实践的天空翱翔。

3、口语交际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参与并热爱生活,从而增强自信心

口语交际源于社会生活、用于社会生活,使生活社会化。

口语交际教学以生活化的训练内容和方式激活学生创造言语、谈话、对白的动机,引导他们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再现外在世界和表达内心世界,从而使他们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更加尊重他人、关注生活、热爱自然,并且发现自我,增强自信。

习作教学的意义

(一)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感受到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小学习作教学通过严格而有序的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形成这种书面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学生将终生受益无穷。

(二)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语言文字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的。

文章的思想内容从何而来?

有些是从阅读中来但更多的是从生活实践中来。

文章里所写的,都是人们观察、思维包括想象活动的结果。

不仅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离不开观察、思维和想象,而且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也离不开观察、思维和想象。

例如,有的学生用词不准确、句子写的不通顺,固然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差,但更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没有仔细观察,对所反映的事物还没有认识清楚。

文章的条理不清,往往是思维缺乏条理性的缘故。

小学习作教学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能力的过程。

(三)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陶冶他们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

从小学生的习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他们的语文水平的高低,而且可以看出他们认识水平的思想境界的高低。

通过学生的习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脉博,因势利导,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促使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习作教学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识字教学的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总目标如下。

(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3)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

掌握字的形、音、义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并能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

(4)养成**识字、主动识字的能力和习惯。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

(5)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是语文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国际母语教学精华的吸纳,是现阶段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总结,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反映。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从整体和局部、过程和阶段的结合上规范教学活动,给教学活动的方向、内容、任务、方法、评价等方面提供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的教学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要素是有层次的。

从纵向看,包括三个层次,各层次中又包括若干要素。

三个要素是:

宏观层次(包括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总目标);中观层次(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微观层次(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考核及评价等)。

这三个层次中,宏观层次处于调控地位,微观层次属于具体运作,而中观层次则是中心内容。

语文教师、学生、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三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交换能量、交流信息,形成动态的系统,即语文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意识。

2、拓宽语文教学思路,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1)语文学习材料的“大”;

(2)语文学习环境的“大”;

(3)语文课程设置的“大”;

(4)语文学习方式的“大”;

(5)语文评价方式的“大”;

(6)语文学习结果的“大”。

3、实施创新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围绕课程标准,优化学法指导。

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社会发展制约性

(二)教育总目标

(三)课程性质

如何教一年级学生拼音

拼音对正入学的学生非常重要,而且语文也要以他为基础。

我教拼音将有十年了,在教的过程中自己也可以边教边学习的!

可以编一些琅琅上口的顺口溜。

如a-嘴张大-aaa,o-嘴圆圆-ooo,e-小嘴一下-eee.i-牙齿对齐-iii,等等。

老师的发音一定要准确,嘴型对发音就能够正确了。

可以多看拼音碟,听磁带。

分类好单韵母,声母等来教。

二拼音,三拼音等这些的自己都要清楚,教科书有的,让学生课前,课后,早读多读,多出声,才能够掌握好。

不用担心,只要用心,认真对待就能教好拼音。

教学过程中有疑难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情景教学特点

特点

1、无论运用何种情境,总是为教学目标服务。

展现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以及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最终达是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标。

教学中引入或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直接感知,形成具体鲜明的形象。

2、以境**,要使学生能触境生情。

激发学生一定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情境教学的第二个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境是与激发学生的情分不开的。

如果有境不生情,就不能成为情境教学了。

举例说明如何对小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错别字

答:

⑴、据义记形。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

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想近的字“对号入座”。

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如“融会贯通”多数人写成“融汇贯通”。

如果知道融会是融合领会的意思,就不会把“会”写成“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