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3747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建议书修改.docx

项目建议书修改

 

酉阳县双宜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产业化基地

 

项目业主:

酉阳县双宜茶业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二、建设条件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四、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五、项目建设方案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七、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酉阳县1000亩优质茶叶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

2、项目建设地址:

重庆市酉阳县宜居乡。

3、项目业主:

酉阳县双宜茶叶有限公司

4、项目负责人:

白雪飞(双宜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5、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优质高产茶园基地1000亩。

(2)建成高、中、低档茶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变配电、热能、保鲜、包装等配套设施。

(3)茶园基地主管道1500米,次干道3000米,生活及茶园浇灌溉用水蓄水池4个,以及相应的生态绿化、农业机具等。

6、项目建设期限1年,2013年5月-2014年5月。

7、产品方案:

引进早、中、晚及不同品味(淡、浓)茶种搭配种植。

8、项目投资和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560万元。

(2)资金来源:

公司自筹(申请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自有资金、融资)。

8、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投产年销售收入2400多万元,年利润总额240万元。

(2)社会效益:

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并解决800多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二、建设条件

(一)、发展宜居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酉阳县宜居茶叶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记载:

在明朝时任云南大都督的冉天德从云南引进普洱茶及油茶到宜居栽植。

历经600多年,至今尚有部分老茶树保留,说明该地非常适生茶叶。

这与该地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关。

宜居四面环山,即是武陵山区腹地,地处海拔平均800多米。

这里远离都市,清净无污,雨量充沛,温差大,云雾多,这里具备生产优质茶叶的一切先天条件。

周围山脉连绵,古树参天,清泉遍壑,溪水纵横。

茶园内有大小两池(实为溶洞)即称(双池),每到春夏季节洞内喷云吐雾,笼罩茶园,甚为奇观。

云雾缭绕,使园内茶叶如入仙境,甘露蒸薰,茶香满溢,滋味醇爽。

故凡品过宜居龙头山茶者,令众茶皆逊,故此地每逢清明时节,周围消费者蜂拥而来抢购真品。

(二)、发展宜居茶业刻不容缓

由于宜居茶品质好,种植面积小,供不应求。

故产地茶农不需出去推销和广告,故宜居茶不仅不能推向全国,而且连重庆周围地区消费者也难以满足。

致使许多经营茶叶的商人,到外地(鄂、湘、黔)收购茶叶,冒充宜居茶而广销之,这对正宗的宜居茶的长远利益损害很大。

因此,发展壮大宜居茶产业对带动当地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展宜居茶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酉阳县是渝东南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贫困大县。

目前该县尚无理想的产业经济,虽国家长期投入了不少扶贫资金,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经济发展。

因此,所投的钱是成效甚微。

近来,我公司派人多次考察后,思前顾后,在该地搞高效农业产业化项目除宜居茶叶产业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外,没有其他适宜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可搞。

经与当地茶农了解和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科研所咨询和证实。

不论是何地的茶叶移载到宜居,则茶品质均比原产地更优,反之,把原宜居优茶引种到外省任何之地种植,其品质均不及宜居原产地佳。

据中国茶叶研究所曾教授于2004年到过宜居考察时,品味了宜居茶,确认如此。

他认为这可能与该地的独特地理环境及生态条件有关,在该在发展高等级的优质绿茶确有优越条件和良好市场。

根据我公司发展计划,引进福鼎大白、龙井、普洱等全国优质茶种,在宜居双龙山建优茶基地1000亩,并配套建设全自动化茶叶加工流水线,不仅使宜居龙头山茶规模有效扩大,并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而且使该地茶业和茶品更上一层楼。

不管未来茶叶市场竞争有多激烈,但凭着宜居龙头山茶的独特生态条件和品质,只要持之以恒,励精图治的发展,将来必使宜居龙头山茶称霸一方,名扬天下。

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业主及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1、项目业主:

酉阳县双宜茶业有限公司

2、项目地址:

酉阳县宜居乡

3、法定代表人:

白雪飞

4、注册资金:

叁拾万零捌仟元整(308000.00元)

5、公司现在管理人员10人,员工40多人,茶叶基地季节性用工约100人。

公司长远经营方向定位为高效农业及宜居茶叶产业的发展,重点产业基地在武陵山区及酉阳县。

为了做大做强这方面的产业,公司长期与全国各地农林科技院校及农业产业基地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并潜心研究农业产品的市场形势和构筑市场销售网络。

真正做到“大军未发,粮草先行”的经营方略。

因此,公司对搞好这方面的产业是有相当好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四、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宜居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人们一到杭州就将西湖龙井茶同西湖连想在一起,游在西湖,品的是龙井茶,带回去的也是龙井茶。

虽宜居茶目前的名气没有龙井茶这么大。

但宜居的独特地理环境,所种出来的茶叶品质胜似龙井。

一旦引进优质茶种形成规模,并在加工上和销售上下功夫,未来宜居茶不在龙井茶之下。

尽管酉阳宜居地处渝东南边陲,但这里即是武陵山区腹地,又是乌江走廊、梵净山旅游圣地的旁邻。

还有身临宜居尚未开发的龙头山旅游景地。

随着今后都市文化转向乡村文化、原生态文化即山寨文化,人们到美丽的边陲渝东南旅游更多,因此以宜居的美丽茶园景色和良好的原生态风光,以及将宜居茶文化与龙头山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相结合,相得益彰,自然可拓展更大的茶业市场空间和消费人群。

使人们一到渝东南游玩,也像到杭州西湖游玩一样,先看武陵山(龙头山)风光,再品味宜居茶,然后带着宜居茶回去品味或做礼品赠送。

(二)、宜居茶的市场现状和销售策略

1、市场现状

我们到酉阳县城各个茶叶专卖店调研,首先听到的是宜居茶好喝、好卖,二是货缺价格高的现象。

目前,就酉阳县城专卖茶店不下10家,均以宜居茶为主,其它品牌的茶为辅,但只有宜居茶最好卖,价格也最高,最好的要2500—3000元/公斤,较好的要1200—1600元/公斤,我们买了600元/公斤的“宜居茶”,但带到宜居给茶农查验,竟是假冒的。

从这点来看,宜居茶不仅好卖,而且,还能卖上好价钱,由于缺货,即使连假的也好卖。

2、销售方案

酉阳每家茶叶专卖店平均年销售约35万元,10家就是350万元,按此推算,在重庆40个区县设立专卖店或代销点,每个地区平均推销茶叶价值250万元,一年就是1个亿。

如在全国10个重点省及旅游点、茶叶交易市场设立销售网,每个省及地区能销售2000万元,就是2个亿。

再加上茶博会、茶文化节、出口市场、大批量经销商、特定单位及茶饮料、茶食品、茶业深加工系列产品等销售渠道消化5000万元,年总销售额可达到3.5亿。

因此,我司年产150吨茶叶,同全国2007年116万吨的总量相比,市场和销售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持之以恒,悉心经营,把品牌打好打响,把销售网络搞好,150吨的产量和4000多万元的产值在宽阔的茶叶市场只是沧海一粟。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采购优质无性系良种茶苗11000万株,建设1000亩标准茶园。

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无性良种茶苗,抓好土壤改良、园相完善和茶苗定植,高质量建设好1000亩标准茶园。

(二)、配套完善标准茶园基础设施。

新建道路30公里,其中5米宽机耕道20公里,1米宽人行便道10公里;修筑100立方米规格的蓄水池4个,积肥池(5立方米/个)50个,修建排灌沟渠3000米。

(三)、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严格执行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全面实行绿色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标准茶园配备频振式杀虫灯80盏,机动喷雾器40台。

对基地茶农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服务6次以上计1000人次。

(四)、建设进度和时间进度安排

1、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1年,2013年5月-2014年5月。

2、进度安排

2013年5-6月: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及审批。

2013年7月-2013年9月:

项目土壤改良、基地完善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10月:

茶苗采购与定植。

2013年11-12月:

蓄水池与排灌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茶苗管理与技术培训。

2014年1-5月:

茶叶基地管理与技术培训。

2014年5月底:

项目总结验收。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52万元。

其中申请综合开发产业化补助资金120万元,地方配套补助72万元,企业自筹360万元,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的股本收入。

(二)、项目建设总投资552万元,其中:

1、优质无性系良种茶苗采购投资220万元:

采购福鼎大白、龙井等无性系良种茶苗11000万株,单价:

0.20元/株,总计220万元

2、标准茶园整治改造投资84万元:

其中对500亩实施土壤改良,每亩需投入资金800元,计40万元;对500亩进行园相改造,每亩需投入资金880元,计44万元;

3、标准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2万元:

其中修建20公里机耕道(5米宽)总投资60万元,造价30000.00元/公里;修建10公里人行便道(1米宽)投资5万元,造价5000元/公里;修筑4个蓄水池(100立方米规格)投资16万元,造价40000.00元/个;建50个积肥池(5立方米/个)投资5万元,造价1000.00元/个;修建3000米排灌沟渠投资15万元,造价50.00元/米;修建厂房及辅助用房56万元;建农机化肥仓库(700平方)投资35万元,造价500.00元/平方

4、科技培训与推广投入41万元:

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到基地为标准茶叶建设开展技术培训6次以上,培训干部群众1000人次,需投入资金31万元;配备80盏频振式杀虫灯,单价500.00元/盏,需投资4万元;购置40台动喷雾器,单价1500.00元/台,需投资6万元。

5、茶园内及周边生态建设投资15万元:

对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及主要道路、沟渠两边实施植树造林,共计投资15万元。

七、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一)、年度目标:

2013年,完成1000亩标准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茶苗定植,第一次定型修剪,初期管理。

2013年,完成1000亩标准茶园的苗期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第二次定型修剪。

2014年,完成1000亩标准茶园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第三次定型修剪,茶园覆盖度达到65%以上。

建设茶叶加工厂1500平方米,采购、安装、调试名优绿茶加工生产线。

2015年,1000亩标准化茶园投产,实现亩产高档名茶10公斤、优质绿茶20公斤,亩产值12000元。

目前我公司已完成茶叶种植基地600亩,已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二)、预期效益:

预期到茶叶产业化基地建成投产后,亩产单芽、一芽一叶宜居高档茗茶10公斤、优质绿茶20公斤。

以现行茗茶(干茶)1000元/公斤、优质绿茶(干茶)100元/公斤,预计茗茶收入为1000万元,优质绿茶收入200万元,合计1200万元,实现利润110万元。

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通过1000亩茶园建设后,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60个,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

为宜居乡2万亩茶叶产业基地建设带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培育销售无性系良种茶苗,提供技术支撑,有效的提高茶农科学种茶意识,直接提高农户的种茶收入。

最终通过示范带动和提升茶农科技水平,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翼”农民万元增收目标。

(三)、生态效益:

茶园属特种经济林,既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又可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和郁被度,以维持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确保土壤肥力,调节地方气候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