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4923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docx

最终稿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

论文编号____________号:

______________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号20083190xxx(此项预科生不填)姓名佟傅

学习形式夜大学指导教师

专业金融学论文成绩(不填)

完成时间:

年月日

论文审题表(此表中标为蓝色的项目请同学们按照自己论文的实际内容填写,其余不填)

选题

研究课题

商业银行的并购行为

题目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选题说明

论文要点

本文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具体形式、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研究方法

文献查找法

研究基础

定题

题目

指导教师

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论文评定表(此页为评阅教师填写)

论文评语

论文成绩

教师签字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并购现状,总结了中国商业银行并购存在的问题:

政府干预过多;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经营战略不清晰;并购效果差强人意。

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趋势:

银行并购将彻底改变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外资银行更大规模的参股或并购中小银行;外资银行并购中金融安全更加受到重视;国内商业银行将利用并购手段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商业银行并购的目的呈现多元化;商业银行并购的手段趋于市场化。

对中国商业银行并购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设性建议:

明确“渐进式”的并购目标;强化“战略性并购”的目标意识;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商业银行的并购动力等。

关键词: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国内并购;跨国并购

 

一、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动机

1、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是最普遍的一类动机。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动机就在于利润最大化,并购作为一种直接投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

在世界经济迅速走向自由化、全球化、各国金融当局日益放松管制的背景下、金融竞争空前激烈。

在追逐利润的商业冲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竞争力,都倾向于利用并购的手段。

因为通过并购,可以:

1、降低市场进入成本。

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规模萎缩,利润下降、迫使其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业务开拓有两条途径:

一是内部发展。

二是并购。

除了创新业务之外,银行一般都不愿意采用内部发展的办法。

因为一方面市场容量有限,作为后发者难以获得优势;另一方面银行业务对技术与经验的要求甚高,而积累这种技术和经验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因此,收购一家经营目标业务的老牌金融机构更易让人接受,成本相对降低,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实现规模经济

—般而言,银行是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

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取消某些重复的业务设置并相应地裁减员工,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可能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使成本收入比降低,资产回报率提高。

3、追求新的竞争优势

当银行试图获得另一家金融机构在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时,单纯地学习与模仿常常是徒劳的,因为这种优势往往产生于这家机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经营积累的组织资本与组织经验、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

这时,并购的动机就在于通过与目标机构的融合,达到转移竞争优势的目的。

而且这种转移可能是双向的,会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4、化解当前的危机

 伴随着金融竞争加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但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某家银行一旦爆发危机,很可能会诱发挤兑风潮,产生骨牌效应,冲击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因此,化解危机有时也成为银行并购的一种动机。

对于并购方而言、这一方面保护了危机银行的存款人利益,避免了因银行破产引发的金融恐慌给自身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

尽管危机银行暂时失去了偿付能力,但其仍可能拥有相当可观的价值,特别是无形的“商誉”价值与传统的专业经营优势,这些都是长期积累的财富,倘若不是因为危机外部竞争者难以获得,这为并购方提供了一个商机。

我国银行业开展并购活动的历史不长,但与国际比较,并购动机特色鲜明:

即以行政安排的化解危机性动机为主,自主的逐利性商业动机严重不足。

二、中国银行业并购的现状

1、中国银行业的并购实践

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审时度势,抓住时机,也先后开展了国内外的并购重组,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英国西敏寺银行所属的西敏寺亚洲证券公司,同时和香港东亚银行联合组成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2000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香港友联银行,并改组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于2001年整合香港分行与工银亚洲,重新定位了香港分行和工银亚洲的业务发展方向,其后至2007年底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工商银行在“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并购战略指导下,不断推进境外并购进程,先后收购了香港华比富通银行、印尼Halim银行、澳门诚兴银行和南非标准银行。

其中,对印尼Halim银行的收购是工行在除香港以外的海外地区首次进行境外并购,也是该行第一次以收购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为该行今后在国际金融市场间进一步渗透和拓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中国商业银行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并购中政府干预过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并购本来应该是自主投资型的逐利行为,政府相关部门主要发挥监管作用。

然而,在国内的银行并购案例中,不管是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大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购动机基本是为化解危机,是我国政府安排下的对—些资产套现能力差、经营陷入困境、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面临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的挽救性行为。

政府的适度介入能够使并购行为得以顺利开展,降低银行的并购成本,然而,一旦政府干预过度,将妨碍公平、公开的并购市场环境的营造,可能进一步使处于收购方的优势银行无法对被收购方从经营机制上进行重新塑造,难以从根本上化解原有的金融风险。

比如海南发展银行由于收购濒临倒闭的二十八家信用社,最终不堪重负而破产倒闭。

还有晋商银行、徽商银行、一部分农村信用社的重组,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

(2)银行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为银行业的特殊的经济地位和其行业属性,各个国家的政府无不通过制定严格的公共政策甚至法律法规对银行并购进行控制与监管,以保证银行(金融)体系的安全、商业银行并购的效率和社会的稳定。

国内与银行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基本立法和法律还不健全。

因为缺乏系统而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内的银行并购行为就难以走上透明化、法制化的轨道,更很难与国际上的银行并购活动接轨,银行并购活动就很可能会受到抑制。

(3)并购后续经营战略不清晰

中资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并购中还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以及清晰的定位,更多的强调借助并购达到“规模优势”,而没有考虑、制定自己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战略定位。

不清晰的战略定位可能导致同质化竞争。

国内的银行并购活动并没有发挥国外银行并购那样的制度绩效和经济绩效,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去研究、开展并购活动,以实现快速成长和扩张,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也没有充分重视银行并购活动在推进金融制度变迁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中的作用。

银行并购的频率和规模不仅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与中东欧、东南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4)并购效果差强人意

因为我国国内这种行政安排下的并购行为本质上是由“政府动机”取代了“银行动机”,忽视了商业银行的利益。

所以,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

其一,这种并购行为很可能没有真正解决被并机构的固有问题,还会给并购方制造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拖垮并购方。

其二,因为国内银行间的并购活动是以政府意愿为主导的,因此,直接导致了并购机构间的“貌合神离”,甚至在经营机制、企业文化、投资观念的巨大不同而致使摩擦不断,管理费用上升,经营成本增加。

其三,对整个金融体制而言,这种行为削弱了金融业的发展功能和竞争欲望,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三、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趋势

1、银行并购将彻底改变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

随着国内金融业的渐渐开放,大型外资商业银行先后加大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渗透,很多外资金融机构先后借助并购方式打开中国金融市场的大门。

今后国内银行业的竞争不单是中资银行间的竞争,而且是具有相当管理优势、制度优势的外资银行与占有绝对控制权的中资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

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的新型股份制银行,比如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目前也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活动的主角。

这些股份制银行借助并购方式打开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生机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所以,未来几年,国内本土市场会出现既本土化又国际化的竞争;以后的银行业会走向“银行业产品、银行服务以及更加重要的资源配置”的竞争。

2、外资银行并购中金融安全更加受到重视

在外资银行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国内市场时,中国的金融安全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

为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在适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业务范围、股权比例和投资来源限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强调要坚持“加强对主要金融机构的控制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和国家绝对控股的原则。

根据央行规定的单个外资机构入股比例不超过20%,总体外资金融机构入股比例不超过25%的规定,也许国内商业银行不会失去最终控制权。

然而,如果国有股份分散到一定程度,外资相对控股的现象就有可能发生,金融安全就会变成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3、国内商业银行将利用并购手段大举进军国际市场

当前在新的形势之下,应该积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鼓励中资银行到国外市场发展。

随着银行内部管理的加强,资本充足率也开始不断提高,资产质量逐渐改进,我国将有一定的条件在双边贸易谈判和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提出要求对等开放,进一步积极推动中资银行到其他国家设立机构,提高国内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一体化的进程。

4、商业银行并购的目的呈现多元化

在以往的并购重组活动中,我国银行业多是对陷入困境的银行进行救助,对象是“问题银行”,目的是“通过救助降低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稳定”。

现在,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对象方面,将不再只是局限于“问题银行”,而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表现出“未雨绸缪”的主动姿态。

在并购重组的目的上,除了原有的救助目的,市场化目的则开始成为主流。

5、商业银行并购的手段趋于市场化

我国传统的银行业的“强娶强嫁”的并购重组手段饱受诟病,实际上其后果也很严重。

这些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进行,商业银行的“企业角色”变得越来越鲜明,强制的行政性命令不可能再“大行其道”,市场化的手段在并购重组方面将越来越多。

在现有的并购行为中,虽然政府的地位无法忽视,有时甚至起到关键作用,但其并购主角始终是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并购一方。

四、国际银行业并购经验借鉴

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原因有多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部分国家对银行发展的限制性政策都在逐渐减少,推行了有利于银行并购活动的宏观政策,这为商业银行的并购行为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第二,并购活动能够使商业银行增强资本实力,提高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节省资源和进行业务扩张。

第三,全球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银行业的并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更大程度的保证了银行并购活动的实现。

国际银行业并购具有以下特征:

1、并购目标和功能日趋多元化

在现代的银行并购活动中,其指导思想上主要是提升商业银行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着眼于进一步完善、改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形成新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优势,并购的具体目标包括争夺市场、调整结构、获取技术、降低成本等,银行目标并购趋于务实,并具有战略意义。

2、并购形式向混合并购转化

在国际上,过去的银行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以扩大对相关市场占有和控制,减少同业竞争对手的。

但是,随着监管条例的变化和政府管制的放松,近些年来,商业银行并购出现了新的跨行业并购行为,使商业银行逐步向多功能的“金融百货公司”方向发展。

3、银行并购方式多样性

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并购,主要是两家商业银行合并之后,各个相同的部门“合二为一”,后来又出现了“现金并购”——由并购方出资购买目标银行的资产。

随着金融手段和金融制度不断发展,各种并购方式也开始不断涌现。

最常见的是“股权式并购”:

即由并购方增发本银行的股票,以新发行的股份替换目标银行的股份。

五、对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建议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通过并购来扩张自己的实力将是未来国内外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然而从我国市场环境来看,要加快商业银行并购的步伐,为商业银行并购创造有利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明确“渐进式”的并购目标

商业银行的并购必须采取“渐进式”的并购目标和并购策略来完成。

具体而言,第一,商业银行并购必须将着力点放在资源优化配置、体制改革以及流程再造上,以便为未来的大规模重组和并购的良性循环和稳步推进蓄积强劲的势能;第二,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加大“横向并购”的力度,筛选一批拥有一定营业网点和客户资源、资产经营状况良好的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同业,通过控股参股和股权开放、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提升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第三,加大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评价选择时机,通过并购保险、证券、基金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来直接或间接实现金融业务的综合经营。

与此同时,根据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要求,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应该尝试跨国并购,采取差异开发、梯次推进的扩展策略。

在地域选择上把与中国文化习俗相通、经济交往密切、中资企业和富裕华侨集中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国际化经营的“跳板”,然后再向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际性或区域性金融中心转移和辐射。

在对象选择上首先应着眼于加强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的横向联合。

2、强化“战略性并购”的目标意识

战略性并购是并购双方在各自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在适度范围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继续强化主营,产生“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实现1+1大于2的组合优势。

现阶段,国内的商业银行并购经常以“短期获取生产要素资源”为导向,过于关注银行的短期财务利益或者短期的经营规模,不注重被并购方是否符合并购方的长期战略发展方向,所获取的资源是否有利于并购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是否为并购方所需的核心能力要素等。

所以,在实施具体的并购方案前,并购方必须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评估被并购方与自身的条件契合性和战略协同性,若目标机构不符合长远战略布局,即使短利可图,也不可盲目开展并购活动。

3、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商业银行的并购动力

首先,深化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管理,转变机制,真正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使国内的商业银行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权主体。

其次,扩大商业银行并购的活动空间,推动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混业并购和国际性并购。

再次,提高商业银行的技术投入,不断提升整个金融业的网络化、电子化程度和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缩小与国际大银行的经营水平差距和技术水平的差距。

4、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严格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并购进行控制和监管,是银行(金融)体系的安全、银行并购的效率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纵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银行并购活跃的国家,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有关银行并购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十分健全规范,政府对商业银行并购活动的监管、审查纳入了透明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国内商业银行过去的并购活动应该说主要是为“化解局部金融风险”所采取的应急举措,如果要进一步通过并购活动来优化国内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则需要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银行业的并购活动需要公共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支持,然而,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商业银行业的并购活动。

所以,应尽快出台商业银行并购法及相关法律,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5、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框架,建立灵活高效的金融监管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并购活动主要是以严格、高效、规范的银行制度为基础的。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相对较晚,在很大方面还很不完善,还无法适应大规模银行并购行为的要求。

专业化监管的水平、素质还无法令人满意,对大型的综合化金融集团的监管缺乏足够的经验以供借鉴。

在这种监管能力和监管制度下,如果大规模进行银行混合并购很可能“因监管不到位”而导致金融风险。

6、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资本市场是影响商业银行并购活动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发达的资本市场能够为商业银行的并购活动提供相对有效的资金支持和交易场所。

除此之外,为了保护存款人个体的利益,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推动商业银行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银行利率的市场化,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增加商业银行业重组的压力和动力。

在商业银行的并购活动过程中,减员裁员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发展再就业市场以及社会劳动保障体系来减少银行业减员的阻力,使银行业的并购活动有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7、发挥中国香港在银行业的特殊地位

金融行业的标准自身就是相对不稳定的,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为了节约监督成本和交易成本,克服资产专用性、信息不对称、规模和技术的限制,加强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竞争性和混业经营成为了中国金融机构的重要选择。

而且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一样,全球金融业并不是在强化分业壁垒,而是朝着类似欧洲银行体系的金融混业方向逐步前进,我国的分业体系在同国际金融集团的竞争中,收益和风险不对称。

中国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由于政策限制,我国的商业银行较少从事信托、证券、保险这些非银行业务,业务结构比较单一。

中国香港是银行体系最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五十家银行中十之八九在港设有分支机构,这里汇聚了来自各个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和产品创新方式。

中国香港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可以使风险得到规避、资产多元化、盈利能力得到提高。

借助中国香港市场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衍生股票市场、产品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等等,进而实现混业经营。

内地的商业银行通过收购香港的银行构筑对外扩张的平台,绕开“分业经营”的限制,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

8、加强并购后的整合

整合工作是银行控制并购风险的重要措施。

银行并购整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收购银行与目标银行作为两个不同的企业,在管理模式、财务资料、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会有显著不同,在被合并成一家银行,就得对这些相异点进行整合。

收购银行在完成对目标银行控制权的转移后,还有必要通过出售、债务重组等形式以资产为纽带对企业组织进行优化、再造,在两者之间进行包括战略整合、业务整合、制度整合、组织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的调整,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工作,才能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价值增值,切实保证并购目标的实现。

9、积极发展与国外银行的合作、联盟

随着国际银行业的迅猛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代表处—分行”的对外扩张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

国有商业银行应主要采取跨国并购的策略来推进其国际化进程。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其意义十分深远。

其不仅为国有银行注入资本和资金,使其资本金规模得以增加,资本金的结构得到改善,不良资产率有一定比例的下降,而且更重要的是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引进境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增强经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实力。

因此,几家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重要进展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开放历史上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李平,张慧萍.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02,(5):

103-109.

2.刘彬,曾勇,李强等.外资银行并购与退出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3):

522-534.

3.胡挺,陆昭怡.并购能力与价值创造--工商银行连续并购东亚银行的经验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3,(7):

91-95.

4.周斌.银行并购及其规制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5.辛显镇.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刘瑞波,黄方亮,王英姿等.危机后全球银行业的并购局势与我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研究[J].东岳论丛,2011,32(11):

37-41.

7.叶海清.问题银行援助性并购立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1.

8.冯嗣全.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跨国并购抑或新设投资[J].当代财经,2003,(12):

37-41.

9.张渠.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0.秦雯.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效率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1.周恩静,刘小差,向文礼等.中外银行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的比较研究[J].新金融,2013,

(1):

53-57.

12.包薇薇.富国银行对美联银行并购分析[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8):

350-351.

13.涂智苹,陈珠明.民生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绩效评估及其启示——以并购美国联合银行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2,33(5):

119-122.

14.苏舟.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

欧盟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5.罗永波,倪铮.理性对待我国银行的并购——银行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2,(6):

56-57.

16.胥朝阳,杨青.摩根大通银行的并购策略与绩效分析[J].新金融,2011,(3):

20-24.

17.彭靓.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18.王麟.摩根大通银行的金融业并购及其启示[J].现代商业,2012,(10):

86-87.

19.赵晓刚.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实践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2.

20.何轶男.国际化经营下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1.蒋中其.我国银行业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22.郭妍,张立光.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以我国银行为例[J].东岳论丛,2011,32(11):

42-46.

23.胡素青.中国银行业两级化加剧未来或现“并购潮”[J].金融科技时代,2012,(11):

14-14.

24.张合金,武帅峰.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经济绩效研究——以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和阿根廷标准银行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9):

76-85.

25.刘莹.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