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5268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docx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

第一、二章绪论及阴阳五行

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

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证:

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够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或者体征构成。

3.辨证论治:

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其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是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就是将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方法。

4.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故反映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就有异。

5.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和方药来治疗。

6.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附:

阴阳之间的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

10、阳胜则热:

是指阳邪亢盛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

是指阳邪亢盛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7、阳虚则寒:

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8、重阴必阳:

重阴,是指阴寒盛极。

阴发展到极致,可向其对立面转化,即可转化为阳,即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9、热者寒之:

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12、阴损及阳:

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3、热者寒之:

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14、阳病治阴:

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适用于阴偏衰导致的虚热证的治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阳病治阳:

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

适用于阳偏衰引起的虚寒症的治疗(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相生:

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17、相乘: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又称之为倍克

18、相侮: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克制和制约,又称之为反克

19、制化:

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发展。

20、母病及子: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累及到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21、子病犯母:

是指五行中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导致是子母两行皆亢盛。

22、子盗母气:

子行亢盛,累及母行,导致子盛母衰。

23、滋水涵木:

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

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之证。

24、益火补土:

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

又称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25、培土生金:

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26、金水相生:

是滋养肺肾的方法。

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27、抑木扶土:

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调理肝脾法。

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28、培土制水:

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聚为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救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之证。

29、佐金平木:

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症的治疗方法,又称为滋肺清肝法。

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

30、泻南补北:

是用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症的方法,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简答题

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

主要两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成有机的整体;

(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

(3)人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是群居生物,是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而具备社会属性,故其生命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2、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答:

表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双方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即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使,阴为阳持守于内,阳为阴御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以人体具体生命活动来讲,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

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

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

张景岳说:

“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3、简述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

4、何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试举例说明之。

同病异治:

例如感冒病,因其有风寒、风热、风燥、风湿、气虚等不同证型,故应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异病同治:

例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疾病,由于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大致出现中气下陷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故均可采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

第三章藏象

1、藏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2、藏象学说:

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3、脏腑:

是内脏的总称。

包括五脏、六脏和奇恒之腑三类

4、、神:

神有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神,是指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

狭义的神,即心所主的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5、汗血同源:

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

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

6、同源:

由于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7、肺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经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作用,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通过肺的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经百脉运送至全身

8、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和调节,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津液的作用。

肺主呼吸,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及全身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肺的宣发与肃降,有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作用。

9、肺主行水:

人体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的关系。

肺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代谢。

10、肺为水之上源:

由于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的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而肺居上焦高位,为脏腑最高,肺通过其宣降作用参与调节水液输布和代谢,肺气肃降,水液才能下输膀胱,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11、气门:

即汗孔。

因为汗孔除有排泄汗液作用外,还是随着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故中医把汗孔称作“气门

12、肺为娇脏:

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他脏病变亦常累及于肺,故称“娇脏”

13、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14、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5、脾胃为后天之本:

人在出生以后为后天。

因为人在出生后,主要依赖脾胃从饮食物中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分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16、肾为先天之本:

肾藏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主要藏于肾中,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17、先天之精:

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故称为“先天之精”。

18、后天之精:

是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

19、天癸:

是肾精与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20、七冲门:

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上口)、幽门(太仓下口)、阑门(大小肠会)、魄门(下极)

21、水谷之海:

即胃。

因饮食入口,经食管故,容纳于胃,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22、三焦气化:

三焦有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23、心肾相交:

心居于上,故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居于下,肾水必须上升于心,使心火不亢。

只有心肾之间水火互济,才能维持心肾两脏之间生理机能的协调平衡。

24、心肾不交:

指心阳与肾阴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

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关系失去协调,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

 

2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因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

其标在肺,其本在脾,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

肾精、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气方能肃降下纳于肾,维持呼吸的深度。

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27、精血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

精血有赖于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精血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所以称“精血同源”又称为“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

28、水气凌心:

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如肾阳虚水泛,水气上逆,见水肿、心悸等,称“水气凌心”。

简答题

1、五脏六腑各有何共同生理特点?

答:

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是受纳和传化水谷。

2、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一是主有节奏呼吸,二是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为什么外邪侵袭首先犯肺?

答:

肺为娇脏,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受邪侵。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皮毛是一身之表,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

所以外邪侵犯皮毛,常影响及肺。

又由于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直接相通,与自然界之清气直接接触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外邪从鼻喉而入,亦首先犯肺。

4、为什么某些失血证的治疗要从脾着手?

答:

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气血充盈,而能摄血。

对脾虚失去统血功能的出血,其治疗应从脾着手。

5、为什么脾病会致四肢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答: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若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6、、为什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答:

肝在体合筋。

筋即筋膜和韧带,附于骨而聚于关节,主司肢体、关节运动。

筋膜赖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筋得濡养,肢体运动才能灵活有力。

肝的阴血不足筋膜失养,可出现手足振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瘦等症。

或者热邪过盛,灼伤肝之筋脉,耗伤肝血,筋不得养,亦会出现手足震颤,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症状。

前者可称之为“血虚生风”,后者称之为“热极生风”,故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7、为什么治喘证有时要从肾入手?

答:

喘证有虚实,实证为肺有实邪,虚证为肺肾虚。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肺的呼吸作用在肾的封藏纳气作用下维持一定的深度,有利于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调匀,若肾虚摄纳无权,可出现呼吸表浅的喘证。

对肾不纳气的喘证,治疗应从肾入手。

8、心与肺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

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是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反之,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正常的肺呼吸功能。

联结心搏和肺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是宗气。

宗气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

9、、心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心主血,脾生血,心主行血,脾主统血。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方面。

前者而言,心血供养脾以维持脾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脾将水谷精微上贯于心脉而奉心化赤而成血。

后者而言,血液在脉中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作用而使血液运行通畅,同时又有赖于脾统血的作用而使血液循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

10、肺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

主要是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主要依赖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二者合而成谷气。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及津液等有赖于肺之宣降作用输布全身,而肺之功能的正常运行所需的精微及津液亦有赖于脾的运化生成,故“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在津液的输布和代谢方面,肺的宣发肃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使水液正常的生成与输布。

有助脾运化水液,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散精于胸,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且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

11、、肺与肝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肺主肃降,肝主升发,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肝升肺降,升降协调,才能全身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此即称之为“龙虎回环”。

第四章气血津液

名词解释

1、气化:

是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具体地说,是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2、气机: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具体的指升、降、出、入等基本运动形式。

3、气机失调:

气的运动发生异常变化,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失调

4、气滞:

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5、气逆:

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6、气陷:

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7、气脱:

气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8、气闭:

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9、气机不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而不通畅的病理状态。

10、气为血之帅:

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具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的作用。

11、血为气之母:

是指血对气具有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的作用。

12、津血同源:

是指血和津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

13、夺血者无汗:

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之

14、夺汗者无血:

是指对于多汗夺汗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再用破血、逐血之峻剂以治之

简答题

1、试述宗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

组成:

清气、水谷之气;分布:

上出息道,贯注心脉,沿三焦下行;

功能:

行呼吸,行血气,资先天

2、试述营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

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

3、试述卫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

卫气的组成,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分布于脉外,它的特性是“慓悍滑利”。

卫气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4、血是怎样生成的?

答: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

营气和津液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此外,肾精也是生成血的物质基础。

而营气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而津液与血液之间,肾精与血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转化,津液可以转化为血液,肾精也可以转化为血液综上所述,血的来源有水谷精微、营气、津液和肾精四个方面,而主要的来源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

5、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答:

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属于阳,血属于阴。

《难经·二十二难》说: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差别,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

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能养气、血能载气几个方面的关系

6、如何理解“津血同源”?

答:

由于血和津液,都是液态样的物质,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血和津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化生。

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中津液成分逸出脉外即化为津液。

所以说,“津血同源”。

7、怎样理解“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答“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疗之;这是由于津血同源,失血过多时,体内津液渗入脉内化生血液,以弥补血液的亏损。

而汗为津液排出体外,故不宜再用汗法,以防津液和血的进一步耗竭。

“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患者,不可再用破血、逐血之峻剂以治之。

津液大量损耗时,可致血中津液成分渗出脉外,化生津液以弥补损耗的津液,故不宜再采用破血、逐血之剂以更损其血,而犯“虚虚”之戒。

第五章经络

1、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2、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3、络脉:

是经脉的分支,主要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三类。

4、阴脉之海:

任脉具有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全身阴经气血的功能,故又称“阴脉之海”。

5、阳脉之海:

督脉具有总督一身阳经,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功能,故又称“阳脉之海”。

6、十二经脉之海:

冲脉具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功能,故又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7、冲为血海:

冲脉与妇女月经及孕育技能有密切的关系,故又称“血海”

8、任主胞胎: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及妊娠、生殖机能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简答题

1、试述奇经八脉的含义?

答: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2、为什么说“头为诸阳之会”?

答:

由于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3、试述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

答: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循行过程中,与十二经脉交叉,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上的不足。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虽然奇经八脉除了督脉、任脉外不参与气血循环,但是具有储蓄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2)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与脏腑虽然没有明确的表里属络关系,但是它与某些脏腑联系密切,例如冲、任、督脉均起于“胞中”。

督脉入脑络肾等。

论述题:

1、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a.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于食指末端;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于小指末端;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于无名指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于足大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足小趾;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于足大趾爪甲后。

b.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c.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3)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规律

a.头面部的分布规律

b.四肢的分布规律

c.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

名词解释

1、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

2、疫疠(戾气、疫气):

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3、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对内外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情志反应。

4、痰饮:

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和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5、瘀血:

是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淤积的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相对于邪气的人体一身之气的称谓,在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

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

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肺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

8、内生五邪:

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热、化火等病理变化,因其病发于内,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外感致病特点和证候相类似,但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范围,故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又称为“内生五邪”。

9、内寒:

机体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者阴气弥漫于内的病理状态

10、内热:

由于阳盛有余,或者阴虚阳亢,或者病邪郁结久之化热而造成的火热内扰的病理状态

11、内湿:

由于脾气运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液停聚、湿浊蓄积的病理状态

12、内风:

由于内风与肝功能密切,故又称之为肝风内动或者肝风。

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者阴虚不能制阳,肝阳上亢引起的抽搐、眩晕、震颤、动摇等一系列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

简答题

1、简述述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对外界应答而产生情志活动。

所以五脏精气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功能协调,气血通畅,在情志的产生及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如果五脏气血阴阳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

另一方面,如果外界变化过于剧烈,情绪过于激烈或者持久不解,则会引起脏腑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

例如大喜伤心,大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恐伤肾,过忧伤肺等。

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心与肝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心藏神,主宰调控者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人体所有的情志活动都是在心神的调控作用下,各脏腑气血阴阳协调作用下产生的。

正常情志活动的产生有赖于五脏精气充盈及气血运行通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调节气血运行,故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肝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简述痰饮的形成。

答: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

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认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散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三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

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3、简述瘀血的形成。

答: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内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