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7729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docx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

2018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

1.

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D.需用托盘天平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8.8 g

2.

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1L0.2mol·L-1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32g溶解在1L水里

B.称取胆矾50g,溶解在1L水里

C.将32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D.将50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3.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5.6LN2和11gCO2B.5gCO和5gH2

C.含1molH原子的H2O和0.5molBr2D.质子数相等的NH3和HCl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4.6 gNO2气体约含有1.81×1023 个原子

B. 标准状况下,80gSO3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C. 标准状况下,22.4LCCl 4中含有的CCl4 分子数为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氢气与足量氧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NA

5.

下列各气体:

 ①含3.01×1023个O的CO2;②标准状况下6.72 L 的HCl;③3.4g 的NH3;④0.5 mol He。

四种物质所含的原子总数由少到多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③<④<②B. ③<①<②<④C. ④<①<②<③D. ④<②<①<③

6.

在400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3.0NA个SO42-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2.0NA个金属离子。

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mol/LB. 2.5mol/LC. 5mol/LD. 2mol/L

7.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mol/LCaCl2溶液中含Cl-数为0.4NA

B. 标准状况下,1.12L H2S 气体分子中含0.5NA个质子

C. 常温常压下,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A 个氧原子

D. 标准状况下,分子的数目为0.2NA的H2O 的体积是4.48L

8.

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2NA

C.0.5molNaOH溶液中Na+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16g氧气所含电子数为NA

9.

标准状况下,700L氨气溶于1L水得到密度为0.9g/cm3的饱和氨水,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16.4mol/LB.17.4mol/LC.18.4mol/LD.19.4mol/L

10.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称量B.溶解

C.转移D.定容

11.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HCl气体溶解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

1.18g•cm﹣3.试计算:

(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取出这种盐酸100mL,稀释至1.18L,求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将含有少量Na2CO3的NaOH样品2.53g,加入50.0mL2.00mol•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体112mL,溶液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40.0mL1.00mol•L﹣1的NaOH溶液.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多少克固体?

12.

现有0.540kg质量分数为20%的CuCl2溶液.计算:

(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

13.

1个H2SO4分子中含有 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6.02×1023个H2SO4分子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

14.

实验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定容要用到  mL的容量瓶.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  g.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5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量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洛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4)对所配浓度影响的对应操作是(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  

偏小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记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5.

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1的Na2CO3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用天平称取28.6gNa2CO310H2O,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将其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 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 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移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

(2)写出②③步骤中,所缺的仪器  、  ;

(3)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如何处理?

  .

16.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H2SO4===MgSO4+H2↑(1molMg置换出1molH2),设计测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简易装置如图,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g。

镁条完全反应后,用量筒收集水,体积为0.25L(已知此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g/L)。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

(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试卷答案

1.D

A、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不止三种,A项错误;B、容量瓶是精密仪器不能烘干,容量瓶中有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B项错误;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所加入水的体积偏小,浓度增大,C项错误;D、配制480mL的溶液要选用500mL容量瓶,需要NaClO的质量:

500mL×1.19g/cm-3×25%=148.75≈148.8g,D项正确;答案选D。

2.

D

体积1L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体积,A、B错误;需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1L×0.2mol/L=0.2mol,硫酸铜物质的量等于胆矾的物质的量,故需要胆矾的质量=0.1mol×250g/mol=50g,C错误,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较简单,注意对概念、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注意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要用溶液的体积计算而不是溶剂体积。

3.

C

4.A

A、二氧化氮能转化为四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是二氧化氮的2倍,把气体当作二氧化氮计算即可,二氧化氮分子个数N=nNA=m/MNA=4.6g/46g/mol×NA/mol=0.1NA,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所以原子总数为1.81×1023,选项A正确;B、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所以无法计算SO3的体积,选项B错误;C、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体积为22.4L的CCl4其物质的量大于1mol,所以标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CCl4分子数大于NA,选项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 L 氢气与足量氧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5.D

①n(O)=3.01×1023/6.02×1023mol=0.5mol,n(C)=0.25mol,n(原子)=0.75mol;②n(HCl)=6.72L/22.4L/mol=0.3mol,n(原子)=0.6mol;③n(NH3)=3.4g/17g/mol=0.2mol,n(原子)=0.8mol;④n(原子)=0.5mol,原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为④<②<①<③;答案选D。

6.B

试题分析:

3NA个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2NA个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令金属离子的化合价为x,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x=3×2=6,故金属阳离子为+3价,所以该硫酸盐可以表示为M2(SO4)3,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硫酸盐为1mol,所以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0.4L=2.5mol/L,故选B。

7.C

A、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离子的数目,选项A错误;B、标准状况下,1.12L H2S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每个分子中有18个质子,则应该含0.9NA个质子,选项B错误;C、设NO2和N2O4的通式为(NO2)n,则摩尔质量为:

46ng/mol,n(O)=23g/46ng/mol×2nmol=1mol,所以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A个氧原子,选项C正确;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分子的数目为0.2NA的H2O 的体积小于4.48L,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8.B

解析:

CCl4为液体,不能用22.4L·mol-1计算其分子数,A项错误;只根据溶液浓度,而无溶液体积,没法求出溶液中微粒的数目,C项错误;16gO2中含电子数8NA,D项错误。

9.C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假定水为1L,氨气为700L,根据n=

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氨气的质量,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进而计算溶液的质量,利用V=

计算溶液的体积,再根据c=

计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

假定水为1L,氨气为700L,则:

1L水的质量为:

1000mL×1g/mL=1000g,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

mol,氨气的质量为

mol×17g/mol=

g

所以氨水的体积为:

=

L,

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4mol/L,

故选C.

10.B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A.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且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C.应用玻璃棒引流;

D.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

【解答】解:

A.用天平称量药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天平称量应遵循“左物右码”,故A错误;

B.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B正确;

C.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洒落,故C错误;

D.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应在容量瓶正上方,悬空滴加,故D错误;

故选B.

11.

(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物质的量浓度是11.8mol/L;

(2)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1;

(3)最终得到固体5.85克.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

(1)根据n=

计算HCl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HCl质量,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进而计算溶液质量分数,根据c=

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2)根据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计算;

(3)经过反应,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后所得固体为NaCl,根据Cl元素守恒:

n(NaCl)=n(HCl),再根据m=nM计算.

【解答】解:

(1)n(HCl)=

=10mol,m(HCl)=10mol×36.5g•mol﹣1=365g,

635mL水的质量为635mL×1g/mL=635g,

盐酸的质量分数w=

×100%=36.5%,

c(HCl)=

=

mol/L=11.8mol/L,

答:

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物质的量浓度是11.8mol/L;

(2)根据c(浓)•V(浓)=c(稀)•V(稀)

可知:

c(稀)=11.8mol•L﹣1×0.1L÷1.18L=1mol•L﹣1,

答:

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1;

(3)经过反应,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后所得固体为NaCl,根据Cl元素守恒:

n(NaCl)=n(HCl)=0.050L×2mol•L﹣1=0.1mol,故m(NaCl)=0.1mol×58.5g•mol﹣1=5.85g,

答:

最终得到固体5.85克.

12.

(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0.8mol.

(2)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0.8mol,Cl﹣的物质的量为1.6mo.

 

【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分析】

(1)根据m(溶质)=m(溶液)×w(溶质)计算CuCl2的质量,再根据n=

计算CuCl2的物质的量;

(2)CuCl2在溶液发生电离:

CuCl2=Cu2++2Cl﹣,则n(Cu2+)=n(CuCl2)、n(Cl﹣)=2n(CuCl2).

【解答】解:

(1)CuCl2的质量=540g×20%=108g,CuCl2的物质的量=

=0.8mol,

答:

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0.8mol.

(2)CuCl2在溶液发生电离:

CuCl2=Cu2++2Cl﹣,则n(Cu2+)=n(CuCl2)=0.8mol,n(Cl﹣)=2n(CuCl2)=1.6mol,

答:

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0.8mol,Cl﹣的物质的量为1.6mo.

13.

2;4;2mol;4mo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依据硫酸的分子式组成H2SO4可知,1个硫酸分子含有2个H,4个O,依据n=

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依据硫酸的组成计算分子中含有氢原子、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

依据硫酸的分子式组成H2SO4可知,1个硫酸分子含有2个H,4个O,

6.02×1023个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n=

=

=1mol,则1mol硫酸分子含有2mol氢原子,4mol氧原子;

故答案为:

2;4;2mol;4mol.

14.

(1)500;

(2)2.0;

(3)BCAED;

(4)AC;BDEFH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

(1)实验室没有450mL容量瓶,根据“大而近”的原则,应选择500mL容量瓶;

(2)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

(3)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对操作顺序进行排序;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的影响,依据C=

进行误差分析,凡是使n增大或者使V减小的操作都会使溶液浓度偏高,反正溶液浓度偏低.

【解答】解:

(1)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为450mL,但由于无45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

500;

(2)实验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而实验室没有450mL容量瓶,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依据m=CVM可知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m=0.1mol/L×40g/mol×0.5L=2.0g;

故答案为:

2.0;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B)、冷却移液(C)、洗涤(A)、定容(E)、摇匀(D)、装瓶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CAED,

故答案为:

BCAED;

(4)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导致称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大;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导致称取的固体中和含有溶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后,液面下降,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导致溶质部分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所以:

偏大的有AC;偏小的有BDEFH;无影响的有G;

故答案为:

AC;BDEFH.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注意配制450mL溶液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为易错点,难度不大.

15.

(1)①②④③⑤;

(2)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重新配制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

(1)用碳酸钠固体配制500mL0.2mol/L的碳酸钠溶液时,操作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定容、摇匀;

(2)该实验中溶解得到的液体应该倒入500mL容量瓶中,定容时用玻璃棒滴加蒸馏水;

(3)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导致配制溶液体积偏大,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解答】解:

(1)用碳酸钠固体配制500mL0.2mol/L的碳酸钠溶液时,操作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定容、摇匀,所以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①②④③⑤,

故答案为:

①②④③⑤;

(2)该实验中溶解得到的液体应该倒入500mL容量瓶中,定容时用玻璃棒滴加蒸馏水,所以缺少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导致配制溶液体积偏大,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所以需要重新配制,故答案为:

重新配制.

【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选取的容量瓶要写出其规格,题目难度不大.

16.

(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

(2)24g/mol 

(3)偏小

解析:

(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

(2)水的体积为0.25L,说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是0.25L,氢气的质量为0.08g/L×0.25L=0.02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2g÷2g/mol=0.01mol,因为1molMg置换出1molH2,所以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也是0.01mol,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g÷0.01mol=24g/mol。

(3)铜丝换成铁丝,则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生成的氢气偏多,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就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