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8591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docx

高中地理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第一章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1~4题。

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  )

A.西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D.东南方

2.该地地形主要是(  )

A.高原B.平原

C.盆地D.低山丘陵

3.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

A.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

C.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

D.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

4.某游客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中有一幅图示地区的航空照片,他发现教堂的日影大致朝向丁点所在的方向。

此航照的拍摄时间可能是(  )

A.6月22日18:

30B.12月22日21:

00

C.6月22日5:

00D.12月22日10:

00

解析:

 第1题,注意指向标的方向,不难作出判断。

第2题,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以看出多数地区为3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

第3题,如表示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应是原来的4倍;同样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四分之一;坡度的陡缓与比例尺的大小无关。

第4题,教堂的日影大致朝向丁地所在方向,即日影朝向东南方,即太阳位于教堂的西北方,12月22日21点已是深夜,6月22日5:

00太阳位于东北方向,12月22日10:

00太阳位于东南方向。

答案:

 1.B 2.D 3.C 4.A

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5~7题。

5.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

A.90°B.23°26′

C.66°34′D.60°

6.已知该地球仪的半径为31.5厘米,则该地球仪大约是按比例________制作的(  )

A.1∶50000000B.1∶20000000

C.1∶100000000D.1∶4000000

7.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

A.昼夜交替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极昼极夜D.极光

解析:

 第5题,显然图中的桌面代表黄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34′。

第6题,地球的半径约为6300千米,而该地球仪的半径为31.5厘米,即该地球仪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即比例尺为1∶20000000。

第7题,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也能反映出地球公转导致的直射点回归运动和极昼极夜现象,但无法反映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现象。

答案:

 5.C 6.B 7.D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

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8~9题。

8.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

9.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解析:

 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显然是指太阳活动,它极有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的。

第9题,太阳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没有关系。

答案:

 8.A 9.D

(2011·湖南联考)

读中心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此时为北京时间2009年2月的最后一天,弧PNQ为晨昏线,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地球赤道平面上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人造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

C.在b点观测M的运动为东升西落

D.

为昏线,

为晨线

11.此时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五星级宾馆)墙壁上的国际标准时间为(  )

A.2月28日8时B.2月29日8时

C.2月28日0时D.3月1日0时

解析:

 第10题,由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方向可知,该图中心点为南极。

M公转的线速度比a大,角速度二者相同;在b点观察到M始终处于上中天位置,不存在东升西落现象;2月份南极点附近为极昼,所以

为晨线,

为昏线。

第11题,由图知,180°经线此时为2月28日12时,0°经线的地方时为2月28日0时,即国际标准时间。

答案:

 10.B 11.C

(2011·聊城模拟)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2~13题。

12.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清明、雨水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D.雨水、处暑

解析:

 图中显示小雪与大寒两个节气关于冬至对称,则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故北京在这两天昼长时间最接近。

答案:

 C

13.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大雪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D.④表示芒种

解析:

 依题意,图中③表示切点位于北极圈,则可能是冬至或夏至。

若为夏至,则①为冬至后、②为春分后、④为冬至前节气,结合题中选项分析都不符合;若为冬至,则①为夏至后、②为秋分后、④为夏至前节气,结合选项分析,唯有④表示芒种合适。

答案:

 D

2010年3月2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数千个城市展开。

结合下图,回答14~15题。

14.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先后顺序是(  )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15.活动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雅典白昼最长,利于开展活动

B.惠灵顿与伦敦的白昼时间相等

C.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决定了四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

D.当地日出时间最早的是莫斯科

解析:

 第14题,根据图中五城市所处的经度位置可以判断出惠灵顿位于170°E附近,地方时最早,因而最先熄灯;接着依次为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第15题,3月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五城市中,莫斯科的位置最靠北,白昼时间最长,因而日出的地方时最早。

答案:

 14.D 15.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元旦假期,某学校地理活动小组,到附近某地进行野外考察。

同学们在上山考察后,结合资料绘出了该地的等高线图(单位:

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同学们想在宿营地观看海上日出,早晨起床后却没有看到。

当地居民说,本地冬季看不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需在夏季才能看到。

请你结合上图推断同学们的宿营处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____地。

简述判断依据。

(6分)

(3)同学们在考察中发现①处的土层比②处的土层薄,请从地形、气候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4分)

(4)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发展措施?

(4分)

答案:

 

(1)上游由南流向北,下游由西南流向东北 大于等于200米,小于400米

(2)乙 冬季,日出方向为东南,夏季日出方向为东北,而乙地东南方有山地阻挡,东北方地势相对低平,面向海洋,视野开阔。

(3)①处坡度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

(4)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小水电;合理开矿,发展有色冶金;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引进人才,发展教育和科技。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4月30日晚20点10分在上海(121°E、31°N)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超过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

(1)地理坐标对跖点是指地面一点穿过地心的对应点,其坐标关系是纬度数值相等,南北半球相反;经度构成一个经线圈,即经度相差180度。

上海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对于地球上的“对跖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

(填正确选项字母)(4分)

A.地方时B.线速度

C.季节D.昼长

(2)埃及友人来我国参观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飞机在开罗时间(东二区)3时起飞,在北京时间19时抵达浦东国际机场,这架飞机大约飞行了________小时。

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时,地方时为处于4月30日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

(4分)

(3)在下图中标出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2分)

(4)描述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

(4分)

(5)为让城市居民生活的更美好,要注意楼间距的合理设置。

在上海楼高为H的楼房之间,其楼间距至少为________。

(2分)

(6)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

在一年中,在上海市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变动幅度大约是_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

 第

(1)题,根据对跖点的定义,很容易确定出上海对跖点的地理坐标。

由于所处的纬度数值相同,因而对跖点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2)题,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较为简单。

第(3)题,图中A、B、C、D分别表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5月1日位于A、B之间。

第(4)题,在此期间由于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因而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第(5)题,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楼间距要结合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来计算。

第(6)题,集热板与地面夹角=90°-正午太阳高度角。

答案:

 

(1)59°W、31°S B 

(2)10 180°-0°-177.5°E (3)图略(该点位于A、B之间)

(4)自5月1日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夏至日达到最大值;从夏至日到10月31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5)H×cot35.5° (6)54.5° 7.5° 47°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读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场分布图,回答1~2题。

1.“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时,西昌(约102°E)(  )

A.早已是繁星点点

B.正值日落时分

C.离日落还有1小时

D.日落已经1小时

2.与其他三大航天发射场比较,文昌的主要优势是(  )

①天气晴朗,便于对飞行器进行观测 ②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开阔 ③纬度低,易于发射,节省燃料和成本 ④毗邻大海,不仅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而且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A.①④         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第1题,“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时,地处102°E的西昌地方时约为17时48分;10月1日该地昼长略短于12小时,日落时的地方时略早于18时。

第2题,文昌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且具有海上运输便利等优势条件。

答案:

 1.B 2.C

(2011·天津六校联考)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A为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a<b<c

B.d>e

C.若e为0℃,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4.若图中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解析:

 第3题,由于风向是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由高压向低压运动,可以判断气压a>b>c;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则风向是右偏,由此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南侧气温高,因此d<e;由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河谷地区的等高线向较高一侧弯曲,该处河流是由西北流向东南,由纬度高的区域流向纬度较低的区域,不会出现凌汛现象;河流最终流入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第4题,若图中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由等压线的弯曲状况来看该系统是一个低压槽,会出现阴雨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答案:

 3.D 4.C

(2011·浙江高中)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5~6题。

5.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B.①②

C.⑤⑥D.③⑦

6.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解析:

 第5题,要熟悉经纬网的分布和半球的划分,能正确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第6题,判定两地的经纬度,把两地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这是判断两地方向的最好方法。

答案:

 5.B 6.A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8.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

 根据地球公转方向(逆时针)可以判断该示意图为北极上空投影图,甲为近日点(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由甲到乙期间太阳由南半球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从图中可以判断地球在甲位置时,处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为冬季,黄河流域为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时期,潘帕斯草原一片葱绿(南半球为夏季),因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水质较清。

答案:

 7.B 8.C

(2011·陕西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联考)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图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

读图回答9~11题。

9.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水位A处低于B处

D.流向、水位均不能确定

10.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  )

A.气旋活动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D.春雨霏霏

11.关于乙图E、F两岸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

 第9题,根据丙图中A、B两水文站水位变化可知,B位于湖泊的下游,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水位变化幅度较小,故甲图中的河流自A流向B,即由西北流向东南。

第10题,丙图显示,该河的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份,此时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故该河水位的峰值很可能是连绵的梅雨造成的。

第11题,E位于河流弯曲河段的凹岸,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河岸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河床较陡;而F位于凸岸,河床较缓。

答案:

 9.A 10.B 11.C

(2011·山东淄博一模)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15千米。

据下图完成12~13题。

12.当海地发生地震时,下列时钟正确显示北京时间的是(  )

13.海地属于多地震的国家,它位于(  )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C.太平洋中脊地震带上D.大陆断裂地震带上

解析:

 第12题,海地在西五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北京的区时早,因此当海地地震时,北京时间应该是1月13日5时53分,选择A项。

第13题,全球有两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一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海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答案:

 12.A 13.A

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读图完成14~15题。

14.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该岛经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是(  )

A.北京时间、最短竿影长度

B.最短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C.最短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

15.一个月后,兴趣小组再次登岛,发现该日的日落时刻与上一次相同。

那么,该日的日期可能是(  )

A.5月21日B.6月7日

C.7月8日D.12月7日

解析:

 第14题,兴趣小组必须要记录最短的竿影长度,这样才能根据竹竿和竿影的长度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而计算出当地的纬度;此外,还要记录最短的竿影出现的北京时间,这样才能根据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计算出该岛的经度。

第15题,日落时刻与上次相同,即太阳直射点仍位于上次所在的纬线上。

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可知,6月8日和7月8日,太阳都直射在北回归线之南不远的地方,且距北回归线的距离大体相等,再根据“一个月后”可知,选C。

答案:

 14.A 15.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天文辐射指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甲、乙两图中分别表示北极点附近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

(2)图中①曲线和A曲线表示的是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同一时间①曲线的值总是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A曲线,试解释其原因。

(4分)

(3)据图分析,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及其年变化情况会关系或影响到哪些自然地理现象,试列举之。

(6分)

答案:

 

(1)⑥ D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点附近为极夜,太阳辐射能量为0。

(2)大于 大气上界不存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于同纬度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关的地理现象:

①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而产生的气候类型的纬度差异;②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而产生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的纬度差异;③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④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产生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的重要原因……

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

①气温年较差一般具有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的趋势;②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③东亚和南亚季风现象的产生;④温带地区明显的四季交替……

17.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3分)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选项字母)(3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4分)

(5)Q地位于M的________方向。

(3分)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________方向。

(3分)

(7)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

(3分)

答案:

 

(1)20°S,120°W 

(2)C

(3)从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14小时

(5)东北 (6)东南 (7)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