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8832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

文言文阅读一(传记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

徐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也。

豁晋安帝隆安末,为太学博士。

桓玄辅政,为中外都督,豁议:

“致敬唯内外武官,太宰、司徒,并非军职,则琅邪王不应加敬。

”玄讽中丞免豁官。

玄败,以为秘书郎。

永初初,为徐羡之镇军司马。

历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

元嘉初,为始兴太守。

三年,遣大使巡行四方,并使郡县各言损益,豁因此表陈三事,其一曰:

“郡大田,武吏年满十六,便课米六十斛,十五以下至十三,皆课米三十斛,一户内随丁多少,悉皆输米。

且十三岁儿,未堪田作,或是单迥,无相兼通,年及应输,便自逃逸。

既遏接蛮、俚,去就益易。

或乃断截支体,产子不养,户口岁减,实此之由。

谓宜更量课限,使得存立。

今若减其米课,虽有交损,考之将来,理有深益。

”其二曰:

“郡领银民三百馀户,凿坑采砂,皆二三丈,功役既苦,不顾崩压,一岁之中,每有死者。

官司检切,犹致逋违,老少相随,永绝农业,千有馀口,皆资他食,岂唯一夫不耕,或受其饥而已。

所以岁有不稔,便致甚困。

寻台邸用米,不异于银,谓宜准银课米,即事为便。

”其三曰:

“中宿县俚民课银,一子丁输南称半两。

寻此县自不出银,又俚民皆巢居鸟语,不闲货易之宜,每至买银,为损已甚。

又称两受入,易生奸巧,山俚愚怯,不辨自申,官所课甚轻,民以所输为剧。

今若听计丁课米,公私兼利。

在郡著绩,太祖嘉之,下诏曰:

“始兴太守豁,洁己退食,恪居在官,政事修理,惠泽沾被。

近岭南荒弊,郡境尤甚,拯恤有方,济厥饥馑,虽古之良守,蔑以尚焉。

宜蒙褒贲,以旌清绩,可赐绢二百匹,谷千斛。

”五年,除广州刺史。

未拜,卒,时年五十一。

太祖又下诏曰:

“豁廉清勤恪,著称所司,故擢授南服,申其才志。

不幸丧殒,朕甚悼之。

可赐钱十万,布百匹,以营葬事。

(选自《宋书·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玄讽中丞免豁官   讽:

暗示

B.便课米六十斛课:

征收

C.千有馀口,皆资他食资:

供给

D.不闲货易之宜闲:

熟悉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徐豁“体恤百姓”的一组是(3分)(  )

①并使郡县各言损益 ②一户内随丁多少,悉皆输米 ③谓宜更量课限,使得存立 

④功役既苦,不顾崩压 ⑤谓宜准银课米,即事为便 ⑥拯恤有方,济厥饥馑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徐豁在担任中外都督期间,和当时辅佐朝政的桓玄产生矛盾,因而被免去了官职。

后来,桓玄败亡,他又被任命为秘书郎。

B.徐豁认为,朝廷赋税制度的不合理是户口每年都减少的原因,朝廷应该重新规定征收赋税的制度,让百姓得以安家立业。

C.徐豁针对赋税政策的种种弊病,提出了三条合理化建议,深得太祖赏识,太祖为此下诏书表彰他并给予他二百匹绢、一千斛谷的奖赏。

D.太祖非常器重徐豁,认为即使是古代贤能的州郡长官也赶不上他,于是多次表彰徐豁并提拔他担任广州刺史,可惜徐豁未及赴任便去世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1)历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若减其米课,虽有交损,考之将来,理有深益。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若听计丁课米,公私兼利。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分)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人主①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时诏赐之食於前。

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汙②。

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人主闻之,曰:

“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朔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

朔行殿中,郎谓之曰:

“人皆以先生为狂。

”朔曰:

“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

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芦之下。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③,共难之曰:

“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

著於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

其故何也?

”东方生曰:

“是固非子所能备也。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彊,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

今非然也。

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

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

“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

恺悌君子,无信谗言。

谗言罔极,交乱四国’。

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帝曰:

“今顾东方朔多善言?

”怪之。

居无几何,朔果病死。

传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此之谓也。

【注】①人主:

即武帝。

②汙:

亦作“污”,弄脏。

③论议:

议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说:

劝说

B.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汙  怀:

揣在怀里

C.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据:

趴着

D.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难:

诘难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东方朔博学和佯狂的一组是(3分)(  )

①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②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③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汙 ④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 ⑤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芦之下 ⑥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

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他的奏章武帝在宫内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武帝时常下诏赐东方朔在御前用饭,饭后,东方朔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

C.东方朔被汉武帝和他身边的所有侍臣们称为“疯子”,连和他同等级别的郎官们也当面称他为“疯子”。

D.东方朔是个博学而具有滑稽个性和幽默智慧的忠臣,他的荒唐言行只不过是一种生存和进谏的艺术,他临终时对汉武帝的劝谏,表明了他对武帝的忠诚。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1)人主闻之,曰:

“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固非子所能备也。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海。

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

“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

“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

”策曰:

“君言是也。

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

“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

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融答书曰:

“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孙权以为骑都尉。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糜芳开城出降。

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

“今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

”蒙即从之。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

权去,翻起坐。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

“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

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糜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

“避将军船!

”翻厉声曰: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

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芳闻之,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

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

“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

”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

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委派

B.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研究

C.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诽谤

D.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假装

10.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虞翻“性疏直”的一组是(3分)(  )

①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②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③翻数犯颜谏争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彼皆死人,而语神仙

⑥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虞翻先后两度担任会稽郡功曹,先是侍奉太守王朗,后是归附孙策,并受到了孙策的礼遇,孙策还亲自到虞翻家看望他。

B.虞翻兼有多方面的才能,担任地方长官能够审时度势,随军作战又能出谋划策,并且知晓医术,擅长音乐,精通易经。

C.虞翻的学问受到了孔融的赏识,被称为“东南之美”;而他的才干也受到了同僚的肯定,大司农刘基就认为他是个“善士”。

D.虞翻常直言进谏,孙权早就心怀不满,在酒宴上竟要杀了他,后来又因虞翻讥评谈论神仙之事,将他流放到了偏远的交州。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1)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20分)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

“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

未久而罢。

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因问允曰:

“万机之务,何者为先?

”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

“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

古人云:

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

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

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

”世祖善之。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

黑子请计于允曰:

“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

”允曰:

“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

“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

”遂绝于允。

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

允谏曰: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

古人有言:

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

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

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黄中内润:

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

求学

B.则亩益三斗益:

增加

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宠:

受宠

D.为首为讳乎首:

头领

14.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⑥

15.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

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

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11分)

(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6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资”应解释为“依靠”“凭借”。

]

2.D [①说的是朝廷,②说的是朝廷的赋税制度,排除①②,答案选D。

]

3.C [太祖下诏书表彰徐豁的原因是他“在郡著绩”,并不是他“提出了三条合理化建议”。

]

4.解析:

(1)“为一世所推”是被动句,语意要连贯。

(2)“若”应译为“如果”,“考”译为“考虑”;语意要连贯。

答案:

(1)徐豁做过两次中丞、三次县令,办事干练,通晓事理,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

(2)现在如果减少他们应上交的租税,虽然国家有些损失,但为将来考虑,应该有非常大的好处。

(3)现在如果允许按人头缴纳米(而不是银)作为赋税,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参考译文】

徐豁字万同,是东莞姑幕人。

徐豁在晋安帝隆安末年担任太学博士。

桓玄辅佐朝政时,徐豁担任中外都督,徐豁提议:

“只有武官才必须致敬,太宰、司徒并非军队的职务,所以对琅邪王不应加以致敬。

”桓玄暗示中丞免去了徐豁的官职。

桓玄败亡后,朝廷任命徐豁为秘书郎。

永初初年,徐豁任徐羡之军队的镇军司马。

徐豁做过两次中丞、三次县令,办事干练,通晓事理,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

元嘉初年,徐豁担任始兴太守。

元嘉三年,朝廷派遣大使巡视四方,并让各个郡县的官员陈述为政的得与失,徐豁趁此机会上表陈述了三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

“本郡实行‘大田制’,对年满十六岁的武官,就征收租税六十斛米,对十五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都征收租税三十斛米,一家之内根据人口多少,都要上交租税。

况且十三岁的小孩子,还不能种田地,或者是单身一人,没有人能帮忙,到了应交租税的时候,便(因交不起租税而)逃到远方。

因为与蛮、俚少数民族接近,逃走或返家就更加容易了。

百姓有的截断手脚,生了孩子又养不活,户口每年都有减少,确实是赋税过重的原因啊。

我认为朝廷应该重新规定征收赋税的标准,让百姓得以安家立业。

现在如果减少他们应上交的租税,虽然国家有些损失,但为将来考虑,应该有非常大的好处。

”第二条建议是:

“郡中采掘银矿的有三百多家,他们挖坑开矿,每个坑都有二三丈,这种劳役非常辛苦,他们不顾土矿塌方的危险,一年之中,总有死亡的人。

官家严厉对待,往往导致百姓逃亡,老少相随,永远离开农业,一千多口人,都仰仗他人而吃饭,这难道仅仅是一个农民不去耕田就要挨饿而已吗?

所以遇到荒年,百姓就特别穷困。

考虑到官府用米,与用银子没有差别,我认为应当准许用银来代替米作为赋税,使税收工作更为方便。

”第三条建议是:

“中宿县俚人交银税,每人交银锐“南称”半两。

考虑到这个县不出银矿,加上俚民都是巢居,说话像鸟语一般(外人根本听不懂),不熟悉交易的方法,每到买银子的时候,损失就很大。

另外称两而收,容易产生欺诈行为,山民朴实而胆小,无法分辨申明,以致公家所收的税很轻,俚民缴纳的却很重。

现在如果允许按人头缴纳米(而不是银)作为赋税,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徐豁做出了显著成绩,太祖称赞他,下诏书说:

“始兴太守徐豁,廉洁奉公,恪守为官之道,政绩卓著,造福一方。

近来岭南饥荒,始兴郡内尤其严重,徐豁救灾安抚有方,赈济饥民,即使是古代贤能的州郡长官,也赶不上他。

应该给予褒奖,以表彰他卓越的政绩,可以赏给他二百匹绢,一千斛谷子。

”元嘉五年,朝廷授予他广州刺史的官职。

还未授官他便去世了,当时他年仅五十一岁。

太祖又颁发诏书说:

“徐豁清廉勤劳奉公,任官期间政绩卓著,所以提拔他为南方的镇守者,让他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可惜他不幸早逝,我非常悲伤。

应赐给他家人钱十万,布一百匹,来料理安葬之事。

5.A [A项句子的意思是“每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说”译成“劝说”不符合语境语意,错误。

]

6.A [②是说汉武帝左右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是别人的评价,不是东方朔的表现。

⑤是他对隐居和为官的看法。

⑥是说博士先生们听了东方朔的申辩后都无话回答了,不是直接表现。

]

7.C [这一项的理解错误。

汉武帝是非常器重和赏识东方朔的,他没有称东方朔为“疯子”,他已经习惯了东方朔的怪异行为。

另外不是“所有”的侍臣都称东方朔为“疯子”,而是半数的侍臣称东方朔为“疯子”。

]

8.

(1)武帝听到后,说:

“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

(2)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

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3)贤与不贤,凭什么来分别呢?

【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

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

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

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侍郎,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

每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

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

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

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

武帝听到后,说:

“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

”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侍郎,又做侍谒者,常常奉命出使。

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

“人们都认为先生是位狂人。

”东方朔说:

“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在朝廷里隐居的人。

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

”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趴在地上唱道:

“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

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

“苏秦、张仪一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

现在您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国御臣的方略,仰慕圣人立身处世的道理,熟习《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能一一列举。

又有文章著作,自以为天下无双,就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聪敏才辩了。

可是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旷日持久,长达几十年,官衔不过是个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恐怕还是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吧?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东方朔说:

“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

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夺取权势,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所以诸侯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泽留传后代,子孙长享荣华。

如今不是这样。

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