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8906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音乐教案 25.docx

一年级音乐教案25

 

一年级

音乐教案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春来了》

单元总要求:

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

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

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

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

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

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

“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

2、指名请学生回答

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

4、学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小小雨点》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小松树》,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集体齐唱歌曲。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三、歌曲《小小雨点》

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四、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教学目标

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

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

1、教师导入

2、初步熟悉旋律

3、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4、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

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6、反复练习

7、集体演唱歌曲

8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三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摇篮曲》(黎族民歌)

2、唱:

《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能力目标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作品都具有“摇篮曲”风格,作品的旋律优秀流畅,轻柔抒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2、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

3、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一边做摇篮的动作,一边跟着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读歌词。

3、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小宝宝睡着了

2、听: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活动:

献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能力目标

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技能目标

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1.介绍歌词,突出“睡了”,“动了”,“不叫了”,“不飞了”在此基础上范唱。

将学生带进宁静安祥的气氛中去。

2、师生接唱

3、帮助他们辨别应该用哪种方式演唱最合适。

4、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组织讨论:

妈妈用爱抚育我们长大,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你还知道那些赞美妈妈的歌?

向大家介绍歌曲的名字,并唱上两句。

第三单元唱着歌儿去劳动

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

2听《铁匠波尔卡》

3动《粉刷匠》《悯农》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2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劳动最光荣》,有表情的演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并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教学目标:

本节课通过舞蹈、手语以及手工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还能传达情感。

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双手会做事:

1、音乐律动:

《手操》拍手、转手、举手、压手指、做小螃蟹、小鸡嘴……

2、导语:

师:

刚才我们的双手做了很多动作,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手还能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

小小的一双手怎么可能会做这么多事情呢!

老师不太相信,有的小朋友只会用嘴巴说,根本就不会做,那你们一定要做给老师看了我才能相信你们。

下面我们分小组准备,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动作最多,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

3、小组讨论。

(背景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第一组:

劳动的(扫地、擦窗、……)

第二组:

生活的(吃饭、穿鞋子……)

第三组:

工作的(司机、警察……)

第四组:

艺术的(舞蹈、手工制作……)

第五组:

运动的(跑步、游泳……)

第六组:

游戏的(手影、老鹰捉小鸡……)

4、个别表演:

每小组上来排一横排一个一个表演自己想出来的动作,下面的同学模仿。

5、集体表演:

随着《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表演手可以做的动作。

6、学唱《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懒惰人与勤快人》

动《粉刷匠》《悯农》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有表情的演唱《懒惰人与勤快人》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

2唱《粉刷匠》,按节奏轻轻为歌曲伴奏以“刷—︱刷刷”的声音或“刷刷︱刷刷”

二新授

1师:

粉刷匠很爱劳动,人人都称赞他是个勤劳的好孩子。

勤劳的人总会有很多收获。

听《懒惰人与勤快人》

2你又听到了哪一种人?

懒惰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3学习歌曲

a师范唱,生为师伴奏。

B生学唱。

C自由做动作。

D两两面对面分别做勤快人与懒惰人表演。

4勤快人还会做哪些活呢?

{自编歌词}

A小组讨论

B分4小组回答讨论结果

C4小组唱出自编歌词

D学生评价

三结束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铁匠波尔卡》

2唱《快乐的小木匠》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有感情的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并从中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

2通过听赏《铁匠波尔卡》,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

1律动《铁匠波尔卡》

2导语

师:

课本上有三幅图,图中人们在干什么?

[生答]

师:

对,他们正在辛勤的劳动,享受着劳动的喜悦。

3揭示新课内容[展示动画:

大森林]

师:

小朋友,在这片密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动物。

他是谁?

[动画;小熊猫从木房走出来]

4初步感受歌曲。

师:

他在干什么?

[生答]

师:

对,原来小熊猫是位木匠师傅,他以前干活很马虎,他以为木匠活很容易做,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既粗糙有不牢固,出尽洋相。

后来,他改正了错误,专心干活,做出来的东西既漂亮有牢固。

5发声练习

5316︱532︱532︱5316︱521︱521︱

6节奏练习

a听辨模仿

刨木花:

嚓嚓嚓嚓︱嚓嚓嚓︱

拉大锯:

沙沙︱沙沙︱

钉小钉: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b综合创造训练。

学生把以上几种节奏连起来读,然后按几种节奏创作小快板

7学唱歌曲

a理解歌词

分角色读歌词,齐读歌词

b范唱

c模唱歌曲

d歌曲处理。

六小结

第四单元古典风

第一课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大鹿》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小红帽》。

二、新课导入:

1.师:

介绍小动物

请个别学生看一下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加以模仿。

小动物分别是:

小狗、小猫、小鸭子、小猴子

2.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请小朋友讲讲小白兔在森林里干什么?

.师:

“就在小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在林子里游玩的时候,来了一个狡猾的猎人,他正向小动物们靠近。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学生随意发挥想象。

录音

5.师:

“小兔在猎人的追赶下。

只好拼命地逃!

那么小兔子逃到哪里去了?

是谁救了它?

(出示大鹿的图片)大家根据图上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6.证实学生的猜想,揭示歌曲《大鹿》。

三、新歌教学

1.听一遍录音

2.朗读歌词,突出最后

(1)跟老师读一遍,解决节奏

(2)全体学生读,个别学生读,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

3.跟琴逐句唱歌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唱给大家

4.师:

“小白兔被谁救了?

(生答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

”(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3333|32444|5567|1-

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课堂小结

师:

学习完了这首歌曲,大家都明白了大鹿是非常的有爱心,也很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以大鹿为榜样,互帮互助。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欣赏《龟兔赛跑》。

2、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在欣赏中,通过律动表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明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道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龟兔赛跑》律动曲,学生随《龟兔赛跑》律动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2.引导学生欣赏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三、新歌教学

1.欣赏全曲,边听故事边听音乐,联系语文课中的故事情节。

2.分段欣赏

⑴第一个片断:

“森林的早晨”。

⑵出示图片,教师分析小结。

⑶第二个片断:

“龟兔赛跑”

⑷出示图片,教师小结:

音乐真有趣,不同的节奏速度、旋律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⑸第三个片断:

欢乐的群舞(出示图片)。

⑹复听“森林的早晨”、“龟兔赛跑”、“欢乐的群舞”三个片断。

四、创编表演

1、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龟兔赛跑》的场面,学生戴着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

2、你知道乌龟为什么会赢吗?

学生讨论得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

教学内容:

演唱《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守株待兔》,让学生明白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守株待兔》的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同学讲一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守株待兔》

三、新歌教学

1、听录音,联系故事情节。

2、朗读歌词。

3、分段教学。

4、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情绪。

高兴、焦急、讽刺等。

课堂小结

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第五单元童谣说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花蛤蟆》

2、唱:

《数蛤蟆》

3、我的创造:

《gazigazi拉大锯》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初步感悟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通过律动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3.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作品都是民歌。

曲调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的创造:

《gazigazi拉大锯》

1、让一部分学生有节奏念儿歌,一部分学生配上有节律的象声词“gazi”,进行二声部的训练。

2、同桌的小朋友分别扮演奶奶和小孙女,双手相拉,边念儿歌边做一拉一送拉大锯的动作。

二、谜语导入,学唱新歌

1、“水中有位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穿件绿色花衣裳,伸出舌头把虫抓。

猜猜它是谁?

2、范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

用清晰灵巧的吐字唱好歌中富有特色的衬词。

5、感受歌曲的情绪。

(欢快活泼)

6、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听听唱唱,课堂拓展

1、你们还听过或唱过那些关于小青蛙的歌曲吗?

能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

2、听一听老师带来的《花蛤蟆》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颠倒歌

2、听:

天黑黑

教学目标

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2,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这节课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老师小时侯的歌曲《天黑黑》。

2、初听歌曲,听一听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4、你觉得歌曲中最有意思的是哪一段,一起跟着录音哼一哼。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

1、老师带小朋友到动物王国走一走,那里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听一听是什么?

2、听录音范唱。

出示课题

三、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1、学了这首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2、你能否把歌词变一变,让歌曲符合正确的自然现象呢?

我们再来唱一唱。

第六单元民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gazigazi拉大锯》

2、四川民歌《数蛤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节奏感。

2、通过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以前学过的儿歌

指名朗诵课外活动时所学过或听过的一些儿歌。

二、节奏游戏《gazigazi拉大锯》

1、初步学习儿歌《gazigazi拉大锯》,师范读一遍,学生仔细聆听儿歌歌词;

2、学生试读歌词,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及时给予鼓励;

3、学生小小组合作练习,边读儿歌,边拍节奏(拍腿、拍胸、拍手均可)

三、歌曲《数蛤蟆》

1、教师绘声绘色范唱歌典导入;

2、带领学生朗诵歌词;

3、学生齐唱歌曲;

4、指导学生表演唱;

5、创编歌词:

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乒乒乒乒跳下水呀,蛤蟆不吃水。

太平年,蛤蟆不吃水。

太平年,荷儿梅子合,水上漂,荷儿梅子合,水上漂……

6、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颠倒歌》,动:

我的创造:

《颠倒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通过跟读歌谣,使学生的口齿更加伶俐,动作更加协调。

教学过程:

1、语言导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师:

今天,老师从大森林里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它们特别希望赶快见到你们,与咱们一起参加今天的音乐活动,想不想让它们马上出现呀

2、出示图片,吸引注意,做好铺垫

师:

在狮子大王的指挥下,动物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向小朋友问好呢:

老鼠:

55315531665—

小朋友呀小朋友呀你们好

狮子:

66656531232—

蚂蚁:

33216123560

大象:

6536553223210

3、范唱歌曲

师:

如果小动物不听狮大王的指挥,森林里会发生什么事呀?

听范唱。

4、学唱歌曲

(1)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2)一句句学唱歌词。

(3)随琴声完整地哼唱全曲,及时指导唱得不对之处。

(4)随伴奏音乐唱全曲。

5、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在每句歌曲后加上合适的语气词,或一些合适的动作。

(1)讨论加语气词及动作。

(2)用各种形式唱一唱。

6,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滑稽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来表演唱该歌

2.通过学唱该歌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颠倒歌》

1.集体齐唱歌曲

二.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每早上起来。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衣服,对吗?

我们穿的整整奇奇的去上学现在,有个小朋友他把袜子穿到耳朵上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三.演唱歌曲《滑稽歌》

1.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

2.随伴奏齐唱

3.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风格来演唱该曲

4.集体表演唱

5.结束教学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2、欣赏歌曲《天黑黑》

3、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做等活动,体验童谣中蕴涵的乐趣。

2、按不同的节奏说唱童谣,感受和声的魅力,并用形体动作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感受童谣的欢乐。

教学难点:

音乐游戏中歌曲与数板的速度要稳,音色要统一和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导入(可介绍与童谣有关的内容)

2、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

三、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1、导入(采用画面导入)

2、学唱歌曲《两只老虎》

3、为歌曲加入数板

(1)为歌曲加入数板a。

(放两遍歌曲,教师为第二遍加入数板)

(2)学生说一说两种演唱有什么不同。

(3)学生练习(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演唱歌曲,一组学生念数板。

注意:

歌曲的速度与声音的强弱要和谐)

(4)为歌曲加入数板b。

(5)学生练习(方法同上)基础好的班级可多个声部一起进行。

第七单元星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闪烁的小星》

2.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音乐作合适的情绪反映,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

2.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准确的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3.能自觉的用自然的声音整齐的演唱

4.能积极的与同伴合作,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合适的情绪反映,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难点:

能准确的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教学过程:

在情境创设的星空背景下,配以轻柔的《小星星变奏曲》

一、歌曲教学

1.谈话揭题

师:

在宁静晴朗的夜空中,你会看到什么?

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又象什么?

2.师示范表演《闪烁的小星》

3.师带读歌词,并指导歌表演动作,学生跟读,模仿动作

4.跟唱法进行唱歌教学

二、歌曲趣味活动

1.加语气词

2.说唱组合: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配以律动,另一组同时按一定节奏念词

如:

唱11︱55︱66︱5—︱

3.师生互动大联欢

三、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1.师:

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小朋友们好象都变成了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了,变成小星星,你们最想做什么?

2.、欣赏《小星星变奏曲》,老师用语言描述情境,师生作驾驶宇宙飞船状或用律动动作进入情境,感受体念星空的美妙

3.小结,在《闪烁的小星》音乐声中结束课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1.学唱:

《闪亮闪亮的小星》

2.欣赏《小白船》

3.活动:

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闪亮闪亮的小星》体验奇妙的星空景象,学会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2.欣赏《小白船》感受3/4与2/4不同的韵律节奏

3.用打击乐器表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让学生从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与生听音乐边唱《闪烁的小星》边做律动

二、请学生说说星星的用处

三、欣赏《闪亮闪亮的小星》

提问:

星星有什么用处?

请用歌曲中的话来回答

四、学唱《闪亮闪亮的小星》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学生分句填唱歌词,教师弹奏旋律

4学生听旋律轻唱歌曲

5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月儿弯弯》

2.欣赏神秘的太空,并开展创造活动《太空探秘》

3.绘画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月儿弯弯》,并能以优美、舒缓的声音演唱

2.让学生了解自然世界,提高学生对表现星空、宇宙的音乐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感受歌曲中少年儿童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创编动作,听音乐表现神秘的天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

二、猜谜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落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三、学唱《月儿弯弯》

1.初步感受,师带领学生随音乐表演小船摇曳的动作

2.出示课题再次欣赏,要求说说与《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的不同(前者优美抒情后者轻快活泼)

3.朗读歌词,

4.分句学唱第一段,着重教唱附点节奏与十六音符的乐句

5.朗读第二段歌词,学生拍打节奏

6.听唱法学唱第三段

第八单元夏天的池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2.学唱《柳树姑娘》

3.为《柳树姑娘》伴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专注聆听《闻着荷花的香气》,初步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大自然的美好,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2.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感受三拍子旋律,

教学重点、

重点:

培养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去。

教学过程:

一.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1.师:

夏天,满池的荷花美极了!

有的花骨朵像成熟的桃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