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5311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docx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与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汇编

“五水共治”工作汇报总结

为深入贯彻市委战略体系,坚定不移践行“露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高水平落实“河长制”,突出“两创建”、“两巩固”、“两转型”,为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与全省同步实现“两个高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总体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五水共治。

现将“五水共治”工作阶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机制,强保障。

1、落实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大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力度,建立五水工共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将此作为干部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

2、深化网格化管理。

将开发区划分为10个网格,将每一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管理网格,细化考核办法,将“五四三”工作纳入网格工作职责,实现工作责任、实绩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确保工作扎实推进,管理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强化污水达标排放监管工作,对所有企业的污水排放从源头上把好关,加大对污水预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巡查。

联合环保、公安等职能部门,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夯实五水共治工作基础。

4、落实“河长制”管理。

建立有效的沟渠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由管委会主任担任总河长,其他班子成员担任百家仓大排渠、天湖南路排渠、童家山水库支渠、高塘石一号排渠、高塘石二号排渠、宾港中路排水渠、沈家污水厂东侧支渠、乌垅沟河道、仙泥潭河道等9条河道(排渠)河长,明确所负责河道,强化责任落实,做到措施到位、监管到位、巡查到位,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2018年以来开发区“河长”累计带队巡查河道140余次,发现和协调解决问题30余件,切实强化河道日常管理。

建立钉钉平台问题交办与整改反馈制度,上传下达巡查检查及群众举报受理的问题,及时分解落实,限期处置到位。

5、落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将百家仓大排渠、天湖南路排渠、童家山水库支渠、高塘石一号排渠、高塘石二号排渠、宾港中路排水渠、沈家污水厂东侧支渠等排渠纳入河道保洁范围,统筹建立巡查、监管、保洁等长效机制。

6、制定督查考核机制。

进一步完善监督、整改、考核、问责机制,制定了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将五四三、生态环保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开发区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构建事前把关、事中监管、事后督查的全过程监督检查新机制。

  

(二)抓行动,强措施。

1、全域摸底排查,明确整治清单。

根据区政府“四无”企业(作坊)整治工作要求,衢江经济开发区切实开展以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四无”企业(作坊)整治专项工作以转型升级为工作主线,坚持一手抓依法关停和整治、一手抓加快改造提升,全面整治“四无”企业(作坊),消灭一批污染源。

2018年计划整治“四无”企业30家,已列出整改清单、整改时间、明确责任人。

2、开展“清三河”防反弹,整治行动。

对存在问题沟渠天湖南路排渠、沈家污水处理厂东侧支渠、高塘石一号排渠,进行清理整治,全面清理沟渠内淤积、周边垃圾、水面漂浮物、水中障碍物、沟渠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确保达到“三无”要求。

共清理排渠淤泥及建筑垃圾等130余吨。

3、完善入河排污(水)口标识标牌。

按照衢江区五四三办〔XX〕25号文件的工作要求,对衢江经济开发区内各条排渠的入河排污(水)口进行再次全面排查,开发区排查出排水口112个(包含集聚区排水口11个),共拆除企业私设排水口4个(众诚玻璃2个、美卓矿机1个、飞龙管业1个),现有排水口108个,并完善排水口图。

                         

4、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摸底行动。

根据《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和《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和《衢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摸底调查,利用开发区网格人员,全员下企业开展摸底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列入清单,制定计划,明确时间。

5、加强日常巡查。

1-5月份五四三办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偷排、漏排及管网问题29处,已完成天湖南路排渠伊林食品厂北侧雨水管冒污水问题(市垃圾填埋场污水)、童家山排渠美卓矿机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11处;其它18处在整改中。

6、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月活动。

5月7日下午,召开全体党员干部满意度提升工作部署动员会。

组织开发区管委会全体党员干部收看治水宣传片,并开展开发区管委会全体党员干部问卷调查。

(1)、利用开发区主干道围墙,设置安装“五水共治”满意度提升宣传牌5块,组织人员进入厂区、沿街店面开展“五水共治”满意度宣传。

(2)、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将市、区治水宣传微信推送至各企业,要求各企业将转发给员工。

(三)抓项目,强基础。

2018年开发区共安排“五水共治”重点项目8个:

一是西片区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文锦路、天湖一路、天湖二路、金秋北路、霞飞中路、支路6条道路工程。

改建给水管道1100余米,投资1400万元,计划18年12月底前完工;二是西片区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岑一路、春苑西路、重阳路、云海一路、天湖西路等5条道路工程。

改建给水管道5000余米,投资1200万元计划18年8月底完成建设;三是西片区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乌江东路、绿川北路、绿园北路、绿岛北路、春苑中路等5条道路工程。

改建给水管道4100余米,投资900万元,计划18年8月底完成建设;四是衢宁铁路南排渠百灵桥东段污水管改建工程。

新建管径1000的污水管道330米,污水井7座,投资72万元,计划18年10月底完成;五是铁路南排渠下穿衢龙公路箱涵工程。

新建衢龙公路下排水专用箱涵约32米,与铁路南排渠相接,投资300万元,计划18年12月底完成工程建设;六是临溪路污水管污水在线监测工程。

建设临溪路污水管网污水在线监测,投资100万元,计划18年12月底建设完成;七是衢江经济开发区红星铁路箱涵南侧污水泵站工程。

新建污水提升泵站一座,土建远期按2万D/T考虑,近期设备按0.5万D/T考虑,投资200万元,计划18年12月底完成建设;八是衢江经济开发区西片区截污纳管工程,改造污水管道约600米,投资90万元,计划18年11月底完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百家仓大排渠(市集聚区百家仓2号桥)汇入口,时常流入浑浊水体,导致樟潭街道周村村民经常打“12345”政府热线举报。

   

(二)、乌垅沟上游是市集聚区,今年已发生多次因上游污水造成乌龙沟(衢江经济开发区段)污染。

   (三)、百灵桥下,文苑路污水主管道污水满溢。

因城东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不能及时消纳开发区的污水,造成红星村818箱涵处污水井满溢,村民反映强烈,经常打市长热线举报。

(四)、因东港污水处理厂已达满负荷运行,城东污水厂二期还在建设中,导致临溪路北接城东污水厂主管道未能与城东污水厂碰通,未能接纳衢江开发区东扩区块污水。

(五)、企业排污偷排现象仍有发生,需加大环保监管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巩固“清三河”成效。

对百家仓大排渠进行清淤整治,打造水清、岸绿、坡美的排渠。

    

(二)、加强与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对接协调,早日扩建完成,彻底解决文苑路污水主管道污水满溢,不能及时消纳问题。

    (三)、与市集聚区对接,加强属地管理,监管企业达标排放,确保乌垅沟和百家仓大排渠(市集聚区百家仓2号桥)汇入口上游来水清澈。

(四)、会同区五四三办、区公安、环保等部门继续开展“碧水”剿劣防反弹行动、“零点”护水等行动;

(五)、加大对开发区河道排渠沿线企业排查,并协同区环保分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排放的监管力度,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拟对嫌疑排水口和河道排渠断面水质进行常态化取样检验,及时掌握排渠出水的水质情况,对存在问题排水口进行全面排查,争取彻底整改。

衢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18年5月22日

“十五”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二篇: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第三篇:

十五时期绿化美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四篇:

市残联“十五”工作总结

第五篇:

十五期间工作总结

正文

第一篇: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对于花卉业者来说,XX年至XX年,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5年。

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

自今天起,本报将用数字说话、以事实为例,全面展现“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5年,与“九五”相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基地栽培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花卉流通领域发展迅速,扩大了内需和出口,初步形成由批发、零售和拍卖市场组成的专业化流通体系。

花卉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篇带来更多轻松:

1、生产规模、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XX年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

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

我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规模效益明显,到XX年底,年销售额431亿元,比“九五”期末的160亿元增长169%。

年出口额稳步增长,达1.4亿美元,比XX年增加5倍。

2、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一是花卉经营实体数量大幅增加,全国花卉企业由XX年的2.2万个增加到XX年的5.3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达6700多个(生产规模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五省拥有的花卉企业都在1000家以上。

辽宁、甘肃两省是“十五”期间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典型省份,“九五”期末,辽宁有花卉企业47家,甘肃有30家,到XX年分别发展到792家和500家,均增长约17倍。

山东省从“九五”期末的483家增加到2680家,增长5.5倍。

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

“十五”期间,北京、山东、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涌现出一批千亩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使花卉生产经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如云南玉溪明珠百合集团,是由三家百合生产企业组建的集团公司,XX年出口百合鲜切花占全国出口日本总量的80%。

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出现国有、民营、个人、外资都在涉足花卉生产经营,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面。

3、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名牌产品日益增多。

一是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

“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二是区域特色主导产品突出。

全国特色名牌产品逐渐增多,形成了以云南为重点的鲜切花基地,以河南、江苏、浙江为重点的观赏苗木基地,广东、海南的观叶植物基地,广州、上海、北京、河北的盆花基地等。

三是优势名牌产品基本形成。

如辽宁君子兰、永福杜鹃、漳州水仙、**杨月季、庆成兰花、洛阳牡丹以及年产500万盆的河北仙客来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四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XX年,“中国花木之乡”(59个)、“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71个)、“全国重点花卉市场”(41个)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使我国花卉产业逐渐趋向合理布局,配套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XX年,由国家林业局下达的上海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年产插穗3000万株,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切花菊插穗生产基地,其中80%以上插穗出口日本,并通过对农民提供菊花插穗和回收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国家林业局王桂芝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的显著特点是由生产者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需求和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和流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全国大约拥有花卉信息网站300多个,网上信息量很大,许多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我国的花卉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到XX年,全国有各类花卉市场2354个,花店2万个。

目前,国内批发、拍卖、连锁超市、零售、鲜花速递、网上交易等互联的销售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重点花卉产区依托基地办市场,形成一批以基地为中心的大型集散地和物流批发市场,如**斗南花卉市场、北京莱太花卉市场、广东陈村花卉大世界、大连鲜花总汇等。

5.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兴花取得成效。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是我国发展花卉产业的长期战略。

随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的规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花农更加重视生产经营中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经营者追求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花卉产品,必然重视提高科技水平。

在科研创新体系上采取多种形式,一些重点省区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采取企业立题、政府支持、专家研发的方式开展科技研发。

花卉科研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是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自主创新培育新品种。

二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实现进口花卉国产化。

三是提高实用技术水平。

在病虫害防治、切花生产保鲜、转基因生物快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6.国际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我国不仅加入了许多国际花卉组织,还积极组织参加国际花事活动。

自1999年成功举办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以来,又多次举办国际性的花事活动,招商引资和花卉国际贸易比以往更加活跃,更多的企业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从“十五”以来的出口形势和统计数据看,我国花卉对外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

到XX年达1.4亿美元,比XX年增加了5倍,尤其在“十五”后期增幅较大,XX年比XX年出口额增加4800多万美元,增幅为49.6%。

据海关统计,目前我国对80多个国家(地区)出口花卉,出口额较大的国家(地区)主要有日本、荷兰、美国、韩国,出口额居前五位的省市是云南、广东、福建、上海、浙江,五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0%以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花卉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7.拓展花卉产业功能,延伸高效产业链。

“十五”期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传统的花卉品种和消费形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几年各地利用花卉资源,多种形式开发花卉产品。

一是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天然干花产品。

如天津三达干燥花有限公司,拥有产品120余种,主要出口到欧洲和日本、韩国。

二是利用纯天然花卉植物制作手工艺品。

如云南呈贡绿之光公司,用手工技艺制作艺术压花。

三是开发药用、食用、美容保健等多用途花卉。

各地除大力发展传统的菊花、玫瑰等药用茶饮花卉外,还开发研制以花卉为原料的深加工保健品,如广西以金花茶为原料加工口服液及保健品。

四是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赏旅游园区。

中国花卉报:

王桂芝

促进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科学规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十五”花卉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把花卉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气候、资源优势,制定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甘肃、云南、广西等省市制定省(市)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重点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扶持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上扶持重点花卉产区,培育知名龙头企业。

二是为经营者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在工商、税收、土地承包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三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大花卉产业。

3.组织科技攻关创品牌,引导产业升级。

“九五”以来,每年都有一些花卉科研项目列入林业科研攻关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为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国家林业局于XX年建立了全国花卉专家库,及时组织专家为花卉科研生产提供咨询服务。

重点省区各级政府、协会积极组织专业生产和技术人员赴花卉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花卉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花卉从业者进行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举办各类花事活动,搭建展示销售平台,促进花卉流通。

“十五”期间,由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花卉专题研讨会、博览会、展销会、花艺赛事活动十分活跃,宣传花卉文化,普及花卉知识,沟通产销信息。

这些花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花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花卉经营者传递最新的品种、技术、市场信息,助推着花卉产业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日益增多的国际花事活动,为我国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我国与国际花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在探索花卉产业发展上,云南、河南等省出现了由花农自发组织的生产合作社、花木经纪人,是壮大花卉产业,完善流通体系的一种新形式。

5.加强花卉标准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为加强花卉产业标准化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筹建的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负责组织全国花卉标准的编制工作。

在编委会成立之前,国家林业局先后组织起草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花卉生产和流通无标准可依的现状,对规范花卉生产、整顿流通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篇: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编者按:

对于花卉业者来说,XX年至XX年,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5年。

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

自今天起,本报将用数字说话、以事实为例,全面展现“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5年,与“九五”相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基地栽培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花卉流通领域发展迅速,扩大了内需和出口,初步形成由批发、零售和拍卖市场组成的专业化流通体系。

花卉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生产规模、产值快速增长。

2、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

“十五”期间,北京、山东、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涌现出一批千亩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使花卉生产经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如云南玉溪明珠百合集团,是由三家百合生产企业组建的集团公司,XX年出口百合鲜切花占全国出口日本总量的80%。

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出现国有、民营、个人、外资都在涉足花卉生产经营,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面。

3、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名牌产品日益增多。

一是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

“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二是区域特色主导产品突出。

全国特色名牌产品逐渐增多,形成了以云南为重点的鲜切花基地,以河南、江苏、浙江为重点的观赏苗木基地,广东、海南的观叶植物基地,广州、上海、北京、河北的盆花基地等。

三是优势名牌产品基本形成。

如辽宁君子兰、永福杜鹃、漳州水仙、**杨月季、庆成兰花、洛阳牡丹以及年产500万盆的河北仙客来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4.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的显著特点是由生产者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需求和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和流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全国大约拥有花卉信息网站300多个,网上信息量很大,许多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我国的花卉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到XX年,全国有各类花卉市场2354个,花店2万个。

目前,国内批发、拍卖、连锁超市、零售、鲜花速递、网上交易等互联的销售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重点花卉产区依托基地办市场,形成一批以基地为中心的大型集散地和物流批发市场,如**斗南花卉市场、北京莱太花卉市场、广东陈村花卉大世界、大连鲜花总汇等。

5.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兴花取得成效。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是我国发展花卉产业的长期战略。

随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的规范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花农更加重视生产经营中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经营者追求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花卉产品,必然重视提高科技水平。

在科研创新体系上采取多种形式,一些重点省区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采取企业立题、政府支持、专家研发的方式开展科技研发。

花卉科研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是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自主创新培育新品种。

二是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实现进口花卉国产化。

三是提高实用技术水平。

在病虫害防治、切花生产保鲜、转基因生物快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6.国际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花卉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将越来越大。

7.拓展花卉产业功能,延伸高效产业链。

“十五”期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空间的扩大,传统的花卉品种和消费形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几年各地利用花卉资源,多种形式开发花卉产品。

一是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天然干花产品。

如天津三达干燥花有限公司,拥有产品120余种,主要出口到欧洲和日本、韩国。

二是利用纯天然花卉植物制作手工艺品。

如云南呈贡绿之光公司,用手工技艺制作艺术压花。

三是开发药用、食用、美容保健等多用途花卉。

各地除大力发展传统的菊花、玫瑰等药用茶饮花卉外,还开发研制以花卉为原料的深加工保健品,如广西以金花茶为原料加工口服液及保健品。

四是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赏旅游园区。

中国花卉报:

王桂芝促进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科学规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十五”花卉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把花卉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气候、资源优势,制定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甘肃、云南、广西等省市制定省(市)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重点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扶持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上扶持重点花卉产区,培育知名龙头企业。

二是为经营者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在工商、税收、土地承包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三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做大花卉产业。

3.组织科技攻关创品牌,引导产业升级。

“九五”以来,每年都有一些花卉科研项目列入林业科研攻关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为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国家林业局于XX年建立了全国花卉专家库,及时组织专家为花卉科研生产提供咨询服务。

重点省区各级政府、协会积极组织专业生产和技术人员赴花卉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花卉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花卉从业者进行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举办各类花事活动,搭建展示销售平台,促进花卉流通。

“十五”期间,由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花卉专题研讨会、博览会、展销会、花艺赛事活动十分活跃,宣传花卉文化,普及花卉知识,沟通产销信息。

这些花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花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花卉经营者传递最新的品种、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