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5921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docx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

第一讲中国哲学的鸟瞰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结构

中国哲学是以儒家哲学为主干,以儒,释,道三家并融并存的结构。

二、中国哲学的三次突破

准备阶段:

尧舜禹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

1、(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BC771——BC221)诸子学的兴起,塑造了中国人。

*学派: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兵家农家

*从纯哲学的角度

宇宙论:

追问宇宙的起源,或本原生成和演化。

宇宙爆炸论——霍金。

认识论(知识论):

人有没有能力认识这个世界,如果有,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人生观(人生哲学):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现实生活值不值得过,又要怎么过。

*魏晋南北朝隋唐

放荡不羁的玄学代表:

何晏,王弼,郭象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

《庄子》《道德经》(老子)《周易》(庄子)称为“三玄”。

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哲学在魏晋时重新被重视,

玄学是老庄道家在魏晋时期的重现。

玄学著作《世说新语》

*西汉末年印度传入中国佛教,在东晋兴起,鸠摩罗什把佛教中国化。

宗道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慧远,僧肇,从道生

2、宋代理学的兴起(10世纪——13世纪)

*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为主体,吸收道家哲学和佛教哲学佛某些因素融合而成的哲学形态。

*北宋五子:

周敦颐,程颐,程灏,张载,邵壅

*南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吕祖谦,张械,陈亮,陆九渊(心学)

*公元1313的元旦,元朝政府下令凡是科举考试必须考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

3、20世纪20——40年代,现代新儒学的兴起(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明末时期,传教士进入中国

*耶稣会会士: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龙怀民

*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

熊十力,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

三、中国哲学的七大发展阶段

1、先秦诸子学

2、两汉经学

3、魏晋玄学

4、隋唐佛学(隋唐之前:

南北朝)

5、宋明理学

6、清代考据学(文字考证,释义):

戴震

7、现代新儒学

第二讲孔子的哲学

一、儒学小史

1、孔子哲学思想的文化源头,是周公的“制礼作乐”

《汉书艺文志》: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艺(也只六经)之中,留意于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宪章:

效仿

*文武:

周文王,周武王

2、孔子晚年删《诗》《书》定《礼》《乐》(汉代失传)赞《易》修《春秋》

*《诗》即《诗经》,由《风》(民歌)《雅》(贵族所吟)《颂》(商代、西周祭祀,严肃政治颂歌)三部分组成,305篇。

*《书》即《尚书》,夏商周时期关于政治文献的,纪录国君的命令,君臣对话,60多篇。

*《礼》分为《周礼》《仪礼》《礼仪》(对前两个的解释)

*《乐》存一篇《乐礼》

*《易》即《周易》,为卜巫之书分为易经和易佳(由十篇之章组成称为十翼)

*《春秋》分为《左氏春秋转》,《公羊专》《谷梁家》,合成为“春秋三家”

*孔子——曾子《大学》《孝经》——孔(孔子的孙子)字“子思”《中庸》……孟子——荀子(有法家思想,有之后的韩非子和李斯)

颜回,子游,子夏子张

*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董仲舒尚书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从此以后,儒学和政治结合,借于政治的力量,开始了支配中国人的官方儒学。

坏处:

政治破坏了儒学的精品思想。

*汉“两汉经学”汉代儒学衰落,玄学兴起,三国两晋时期佛学兴起,在唐中后期兴起了许多文人称为的“古文运动”,有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翱。

古文运动表面上是文学复兴运动,实际上是儒学的复兴运动。

倡导人们不要迷信佛教,读“四书”阐发孔孟思想。

*宋明理学士儒家哲学的再一次复兴,它标志着孔孟以来的哲学进一步系统完善,称为中国哲学史上的有一座高峰。

二、孔子的生平

BC551——BC479,三岁从陬邑迁至山东曲阜

1、谋生求学

《史记孔子世家》: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孔子父:

叔梁纥,母严征在,孔子名丘,字仲尼,19岁成家,妻厂官式,其子为孔鲤,

2、聚徒讲学(30——50)

第一个私人平民教师,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在“杏坛”讲学,有齐景公问政,《邵》乐

3、官(51-54)

中都宰(市长)51——小司空(建设者)52——大司寇(刑律)相当于检察院+摄像事

4.周游列国(54——68)

卫灵公问政子畏于匡危粮于陈蔡67妻死

归国著述(68——73)

69孔鲤死71颜回死72子路战死沙场73死子贡守心丧6年,召集孔门整理编撰《论

语》含有孔子事迹的有《史记》《孔子世家》

三、《论语》成书

孔子与弟子之间,弟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是一本对话汇编。

齐论语(22篇)鲁论语(21篇)古文论语今本论语(20篇,张禹整理,又为张侯论语):

上论(1—10)下轮(11-20);唐代陆德明;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

四、天道论(宇宙论)

*孔子认为天地万物是运动的变化不息的,生生不止的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世界是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世界的本质是一条生命的大河,每一个生命在这个生命大河中延续自己,天地的本质是创生万物,生成万物。

*子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

(天道)贵其不已……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

《礼记哀公问》

天道的本质是默默地生成万物,天是创生者,天生万物,孔子认为天是万物生命的最终根源,是创生万物的源头。

五、天命观

命就是天所赋予人的东西,或是人天生就带有的东西:

*外在的,客观的东西:

寿与夭,健康与病弱,相貌的美丑,富贵与贫贱……是命分,宿命说。

一个生命依赖以存在的外观条件就是与这些有关。

*内在的客观天命:

智慧;美德(德行),称之为性分。

孔子更强调内在主官的命,在乎人的价值,人实现的重要性,孔子要人们认知天命,敬畏天命。

六、仁学

*仁”是孔子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礼是人在日常行为中的体现。

仁是什么?

*仁:

爱人,同情人,关心人。

爱有差序,由亲到疏,由近到远,爱自己的兄弟,父母,子女是培养一个人爱心的基础。

*克己复礼:

克制我们的私心,按照合乎礼的方式做事。

*仁含众德行:

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敏于行)慧

*行仁之方——忠恕之道

A忠:

给予立(实现自我)而立人,己欲达(自我完善)而达人。

(积极地说)

B恕: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消极地说)

第三讲孟子的哲学

一、孟子的生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BC372-289,邹国人,有孟母三迁,断机教子。

孟子的思想实际上是继承孔子的思想——仁义之说

四十岁周游列国,62岁与学生公子小丑,万章退而著书,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二、性善说

*孟子的思想实际是对杨朱“为我论”和墨家“兼爱说”批判形成的。

*性无善无不善{中性说}

性有善有不善(性可善可恶)

性恶

*告子曰:

生之谓性。

孟子曰:

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

告子曰:

“然”。

孟子曰:

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告子曰:

“然”孟子曰: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曰:

食色性也。

食色,运动,知觉,思想=与生俱来的东西=性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同于禽兽而成为人的内在本质,人之成为人,而不是禽兽的内在本质就是回善端和回德。

*四善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四德:

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所以谓久皆有不忍之心者,令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述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愧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有四体也……苟能充之。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性本善,恶从何而来、恶不能扩充人的回善端,而且放失人的四心。

三、修养功夫论

1、养志与养气相结合

*“我善养君浩然之气。

其为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故志至焉,气次也,故持其志,无爆其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为大丈夫。

2、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寡欲,虽有不存焉也,雾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寡矣。

第四讲老子哲学

一、《老聃韩非列传》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

关于老子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的《老聃韩非列传》;是春秋时期的人,年龄长于孔子,与孔子同时代;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后被奉为代价最高神之一,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德经》出现于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

在传抄过程中不断整理,最后形成了西汉“河上工本”,分上下篇,五千余字,哲理诗;河上丈人作《老子注》,该书编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为“德经”。

二、道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的老根

1)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万物的生命来自于道。

2)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恒长的大道)名可名,非常名(日常生活中可以说的名词,不是大道的名词)

*老子所说的大道,不能用日常的言辞来表达

*局限性:

大道是无限的,整全的,普遍的

3)故常无,欲以观其(大道)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轨迹)。

*当我们用“无”这个词来表达道的时候,道就是万物的起点;当我们用“有”这个词来表达道就是万物的母亲。

*道走过的痕迹就是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万物,我们用有何无这两个名词共同表达大道,但他们是对同一个道的不同称呼。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表达道作为万物生命的源泉,是绵绵不绝的,永不枯竭的。

*玄之又玄的大道,是万物产生的门户,道是万物的祖宗、母亲、父亲,是玄牝pin。

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背着)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三、道之特性

1、道生万物,万物来自于大道,道附于我们的生命。

2、充盈的生命蕴藏在于柔软和青春的事物中,而柔软的万物,或万物的早期阶段是生命的最旺盛。

为永葆生命,就应该使自己的身心柔软,青春常驻。

坚强者死之徒,柔软者生之徒(相随)。

3、道常无为而道法自然。

道虽生万物,但它生万物,赋予万物生命之后,悄悄隐退。

道不因为赋予万物生命就主宰、占有万物,实际上,道不主宰万物,不占有万物,不控制干预万物就是“无为”,道只顺应万物的生命节奏,让万物自生自灭,就是“道法自然”。

4、万物回归于大道。

道是万物生命的最终归宿。

四、德是万物的天性

德就是大道在每个人身上的灌注。

“德”遍于万物之中,“道”具体落实每一物之上就是“德”。

德就是一物之道,是万物天生具有的本性。

由于道具有空虚,寂静,无为,自然和柔软的特征,人应该具有与道一样的德性,即守弱。

不争、处下、无欲、朴素。

1、柔弱者才是最强大,生命力最充沛的人。

柔弱之水的力量最强大。

婴孩的生命最旺盛充沛。

2、不死命争夺者才是真正的胜者。

3、善于处处谦让处下的人才是最后的成功者。

4、寡欲朴素甚至是无欲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者。

5、最有道德的人是孩童,最善的东西的水,我们应该向水和孩童学习。

第五讲佛学的基本概述

一、佛教的产生

1、BC7世纪,印度,达罗吡荼,乔达摩·悉达多。

2、释迦摩尼(圣人)——佛陀(梵文);大乘菩萨(自己和他人);小乘阿罗汉(自了汉)。

3、分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龙树、提婆分为空宗和有宗。

二、三法印

1、佛教三个最基本的观点

1)诸行皆苦:

人生中一切皆苦(人生苦海)

2)诸行无常:

A生命短暂,不永恒;B生命不自主,不自由,天自性(因缘说)

缘起性空说:

*缘是事物产生的条件。

如:

因缘和合,万象化生;缘聚则生,缘散则死。

*一个事物产生需要别的外在的事物作为条件,我们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3)诸法无我:

一切事物无自性,受到其它多种条件的限制,没有一个能掌控自己的存在。

无自性也就不实在的,不实即空。

2、佛教教义有一个基本逻辑:

首先肯定人生是苦的,其次是人生因什么而苦,最后写如何摆脱人生之苦的说法。

它是教人如何度过人生苦海的哲学。

3、人生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苦,恨苦,离别苦,求不得苦,无常苦。

4、“乐”在佛教看来是人的一种满足,所获得的一种感受;“苦”:

在追求而没有获得的失望不满,更是我们在追求满足过程中给我们身心的压力。

5、在佛陀看来,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人生是一串串欲求组成的,人生的过程是获得追求欲求满足的过程。

6、在佛陀看来,苦是最根本的,乐是因苦而生的。

三、四谛说

1、苦谛:

人生的真相是苦的。

2、集谛:

众缘集合,生万物,无常无我。

3、无谛:

揭示人无自由,受束缚,进而摆脱由不自由带来的苦难,事物束缚带来的不自由最后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的一种状态。

涅槃(解脱)心灵境界。

4、道谛:

指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具体途径和修养功夫。

1)戒:

戒欲,通过各种戒欲来约束人的行为和心。

五戒:

不杀生、偷盗、淫乱、饮酒。

2)定:

禅定

3)慧:

智慧的观感。

四、十二因缘说

目的:

说明自我形成的十二个条件。

自我存在是由于我们感受到其它事物的存在。

无明(迷惑)—行(盲动)—情识(分别意识)—名色(人与一切万物)—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触—受—爱—取—有—生(个体自我的生)—老病死之苦。

第六讲中国佛教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两汉时期:

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翻译的佛经之一。

汉明帝“夜梦金人”。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传入佛教

1)佛——道

A老子化胡说——五浮《老子化胡说》B夷夏论

2)儒——佛

A入身破身B入家破家C入国破国

*三教在碰撞僵化的同时,也在互相学习,相互交流。

3、大成名人:

A鸠摩罗什《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

B道安(312-385)“本无宗”

C慧远(334-416):

神不天论,三世报应说

D僧肇(384-414)

E竺道生(355-434)

4、无宗

1)天台宗:

智者大师《妙法莲花经》、《法华玄义》;观点:

一心三千(本心身外物);止观双修。

2)华严宗:

法藏大师(贤首大师);司法界说:

事法界、理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

3)唯识宗:

唐三藏(玄奘)602-664/629窥基

4)禅宗

5)净土宗

二、禅宗

禅宗是中国最具有本土的。

1、概况:

佛心宗、达摩宗;迦叶就是印度禅宗的一主。

迦叶—阿难(印度禅宗的二祖)……菩提达摩——慧可……弘忍——a神秀b慧能(南禅)

偈子“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禅宗五家

慧能:

1)怀让——马祖道——怀海a灵佑——慧寂(为仰宗)*

B希运——义玄(临济宗)*

2)行思——希迁——a道悟……:

文偃宗*……文益(法眼宗)*

B淮俨……:

本寂(曹洞宗)*

第七讲慧能的禅学

一、见性成佛

1、禅定与禅悟

顿悟(慧观)本心,佛性。

2、佛性也叫自信,本性,真如,指众生成佛的根据或众生固有的本性。

竺道生说: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亦有佛性

3、佛性的特征:

《坛经》: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物。

1)清净的,无污染的(贪、痴、嗔)

2)自给自足的,圆满的(自本自根)

3)静止的,永恒的,不朽的

4)佛性生万物(佛性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5)佛性本自清净,永恒不朽

6)佛性生万法

7)佛性遍在于一切万物中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身”“淡水砍柴,皆是妙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4、见性=成佛

1)凡夫(众生)

《坛经》: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2)佛——众生(凡夫)

由此可见,慧能把众生与佛看做同一人。

不同的思想境界。

二、无念、无相、无住

1、清净本性不受污染

《坛经》曰:

“善知识,我此门法。

从一上来。

先立于无念为宗,无相(现象、事情)为体,无住为本。

无相者,于相而离(超脱)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2、三种途径

1)无念:

于念而离念

2)无相:

于相而离相(入世而出世)

3)无住:

不执着(放下)

*无相的理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行走在世间,心在人世外。

三、不拜佛像,不读佛经,不立文字(礼佛)

*明心见性“三世诸佛,十二部经(所有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慧能:

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

字尚不识,焉能会议

慧:

心迷《法华》,心悟《法华》

*禅经教导人(成佛)在明心见性而不是在念佛读经。

*核心思想:

唤醒,放下

*自信——《陆九渊语录》

中国哲学分析题

1、什么叫文化?

试述中国文化的沿革

文化:

代表民族的特点,反映理论思维水平、精神面貌、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的总和。

阶段:

1)、孕育期殷国宗教色彩

2)、雏形期春秋战国人文色彩、诸子峰圮、百家争鸣

3)、定型期秦汉制度化、模式化

4)、强化期宋明哲理性、思辨性

5)、转型期清——“五四运动”新旧交递

2、分析儒家“三纲八目”、“内圣外王”

1)三纲:

明明德:

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亲民:

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2)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3)评价:

总体上来说,三纲八目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儒家学派的对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人的教育,总结出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是成就事业大小的衡量标准,并且对一个人要成就如何的事业,走什么样的方向提供崇高的指导。

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后世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辉思想。

4)内圣(主体修养、美、把握)外王(休养所得,推广社会):

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

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3、分析“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进退从容的心态,这是中国积极分子的人格模式化(古仁人之心),这种文化模式影响着许多积极分子,他们洁身自好,同时也得保持着独立的性格。

4、分析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

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

 儒道互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

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儒家是更多的倡导向上的一面的,譬如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大事”、“仕进”。

儒家或许都是在不断的追寻一个目标的,包括一些为人处事的观点(道德纲要)都是建立在“处世”的基础上,或是以自己为中心不断完善的。

在这种不断向前的情况下,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相比之下,儒家思想是这些士人精神里绚烂的一面。

而道家强调“大道”“天道”。

相比之下,道家就不再局限于自我的发展,而是上升到自然与人的层次,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而且,道家似乎更显平和、灵活一些。

儒家:

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达则兼济天下。

道家:

强调的则是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穷则独善其身。

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1)、阳刚——阴柔2)、进去——退守3)、庙堂——山林4)、群体——个体、

5、分析墨家“兼(兼爱)以易(取代)别(自私自利)”的仁爱精神

墨子“兼以易别”的学说,表现出墨家与儒家仁爱观念的某些异同。

就儒墨两家立论的基点来看,双方都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以仁爱之心对人,他们阐扬的都是爱的哲学。

但是,儒墨两家在“爱人”学说上,仍有重大的区别。

墨子讲“兼爱”,与儒家的“别爱”是不同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之爱,即不分等级、不别亲疏地爱天下人;而儒家之爱是在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前提下,“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有差等、有区别的爱。

墨子主张以“兼”易“别”,正是希望打破宗法等级观念的框限。

就此而言,墨子的爱的学说比儒家更彻底、更富于理想性,因而也更脱离中国农业宗法社会的实际。

但是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思想,仍然有它不朽的价值。

墨子把与“兼爱”相反的思想行为称为“别”。

他说:

“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兼爱上》);“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也”(《兼爱下》)。

因此,治理天下的正确途径就是“兼以易别”。

墨子坚信,只要普天之下人们都遵循“兼爱”,就必然会害除利兴,国泰民安,天下和平,达到乐园一般的完美境界。

墨家指出,兼爱是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家庭、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涵义包括相互联结的两个层次,即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

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

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而且利益的性质主要是指物质利益。

6、分析墨家“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什么差别?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认为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互相爱护。

但孔子的仁爱是对他人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尊重,爱人要以亲亲为出发点,主要是处理宗法家族关系内部的亲戚关系,而且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及国际关系。

墨子讲“兼爱”,与儒家的“别爱”是不同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之爱,即不分等级、不别亲疏地爱天下人;而儒家之爱是在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前提下,“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有差等、有区别的爱。

墨子主张以“兼”易“别”,正是希望打破宗法等级观念的框限。

就此而言,墨子的爱的学说比儒家更彻底、更富于理想性,因而也更脱离中国农业宗法社会的实际。

但是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思想,仍然有它不朽的价值。

墨子的“兼爱说”虽然充满了博大的情怀,有我们应当吸取的精华。

但是它脱离了人的情感的实际,缺乏人性的根基。

而孔子的仁爱思想传承了几千年,因为他是以人类最真挚的亲亲之情为根基的,是符合人性、符合人们情感的实际的。

一个人,他和自己父母、子女的情感,与其他人比起来,总是有差别的,这是客观实际,要承认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