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8298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docx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复习

一.乙烯的实验室制备

(1)试解释装置Ⅰ中反应液变黑的原因:

________。

并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种制备方法:

__________。

1、药品配制:

(2)Ⅱ、Ⅲ、Ⅳ、Ⅴ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Ⅱ____、Ⅲ____、Ⅳ____、Ⅴ____(请将下列有关试

2、反应原理:

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H2SO4D.酸性KMnO4溶液3、发生与收集装置:

主要仪器

(3)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

收集方法:

(4)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浓硫酸作用:

碎瓷片作用:

(5)使用装置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温度计位置:

,加热的要求:

6、反应后,反应容器变黑,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原因: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6)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7、性质实验:

①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烯被

1、药品:

②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

2、反应原理:

③将乙烯点燃,火焰,有

3、发生装置仪器:

8、注意事项:

①可能的有机副反应

4、收集方法:

书写该化学方程式

5、性质实验:

②制乙烯中会产生哪些主要干扰乙烯性质的气体

①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炔被

如何除去该杂质,制备纯的乙烯,所选试剂及顺序

②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

【实战演练】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C和SO2。

某同

③将乙炔点燃,火焰,有

学设计下列实验以确定上

6、注意问题:

述气体中含有C2H4和SO2。

①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原因

②为缓减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用代替

③制取的乙炔气体常混有等恶臭气体杂质,如何除去

1/6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

④制取时导管口附近塞一团棉花的作用:

A.ZnC2与水生成()B.Al4C3水解生成()

【实战演练】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22H2OC2H2CaOH

2使反应

C.Mg2C3水解生成()D.Li2C2水解生成()

三.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溴苯的制备)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乙炔的体积,从而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

1、反应装置(Ⅰ)有关问题:

含量:

①药品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

反应类型

②a、首先加入铁粉,然后加苯,最后加溴。

b、加入铁粉起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

装置(Ⅰ)

③a、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b、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_________,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到下,从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是接接接

④a、纯净的溴苯是色的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

接接。

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_______的缘故。

除去溴苯中的溴可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项操作只进行一次)

加入_____________,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

2、反应装置(Ⅱ)的优点:

①有分液漏斗: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

②加装一个用CCl4装置:

④待仪器3恢复至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水的体积忽略不计)

③烧瓶上方的导气管较长,可以使反应液

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④还有一个优点是

正确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是

3、关于装置(Ⅲ)的问题

(Ⅱ)

(3)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存在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气体,

①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加以除去。

②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4)若实验时称取电石为1.60g,测量出排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乙炔的体积为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48mL,求此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

③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5)方程式原理应用:

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

④若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写出下列反应的有机气体产物:

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

2/6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

证明。

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

四.硝基苯的制备

4、关于装置(Ⅳ)的问题1、反应原理:

;反应类型

,加热方式

2.加药顺序及操作:

3.长导管的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

4.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

向a中滴入几滴溴,5.硝基苯的性质:

味,色,状体,溶于水,密度比水,且有

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装置d的作用是____;6.如何提纯: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五.石油蒸馏装置:

原理:

利用混合物各组份的沸点不同,通过在不同温度范围气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化和冷凝而使组份分离的操作—分馏。

属于物理过程。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

是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B.50mLC.250mLD.500mL

5、关于装置(Ⅴ)的问题

【操作注意事项】

①关闭F夹,打开C夹,向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烧瓶的A口加

1.仪器安装顺序:

从向,从到,给蒸馏烧瓶加热时,不能加热,

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烧瓶中发生反

要;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器体积的;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温度计位置,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在烧瓶中加

②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

入;冷凝管中冷却水的走向应是进,出,与被冷去的蒸气流动的方向

③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冷凝水,以充分冷却冷凝管中的蒸气。

④简述将三颈烧瓶中的溴苯分离提纯的方法。

3/6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

六、卤代烃中卤原子的鉴定:

如C2H5Br

②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氢气的体积将

1、步骤(含试剂):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加热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取卤代烃少量⑤加硝酸至溶液呈酸性⑥冷却③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理由

(1)正确的步骤顺序___________;

(2)现象:

④请指出能使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

2、根据溴乙烷的沸点38.4℃,你认为下面哪一套_____________。

八、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其检验

装置更好?

(1)苯酚的弱酸性⑴反应类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

①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

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

⑵该反应较缓慢,若既要加快反应速率又要提高乙

苯酚酸性

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醇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③再通入CO2苯酚酸性比碳酸

⑶加入稀硝酸酸化溶液的原因

(2)苯酚与溴水反应(苯酚的检验方法)⑷如何判断CH3CH2Br是否完全水解?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⑸如何判断CH3CH2Br已发生水解?

溴水,生成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3、溴乙烷消去反应:

装置如上图甲

中滴入饱和溴水,振荡

如何减少乙醇的挥发?

如何排除乙醇对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的干扰?

注:

苯酚与氯化铁显色,也可以作为苯酚的检验方法。

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九、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七、乙醇分子羟基的确定:

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CH3―O―CH3还是CH3CH2OH,

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测定乙醇与钠反应(△H<0)生成

⑴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

氢气的体积,(乙醇4.6g,测定氢气的体积

式、。

在不断鼓入空

5.L标况)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试回答下列问题:

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反应。

①指出实验装置的错误。

4/6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

⑵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乙的作用

是。

⑶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集气瓶中

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⑷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

写出各有机

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现在混合液中加入(填写字母)。

物的名称:

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1)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然后,再通过(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2)写出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

十.乙酸乙酯的制备(3)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

6.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的注意事项:

(6)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

①盛反应液的试管要上倾45°(液体受热面积大)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

甲、乙两人实

②导管末端不能伸入Na2CO3溶液中,为什么?

验结果如下:

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

③如何配制反应液(加入大试管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

④为防止反应中液体剧烈沸腾,反应容器中还应加入

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浓硫酸的作用: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战演练】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4-1

11.反应加热的原因:

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

小火加热保持微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溶液。

已知:

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

12.长导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8、制出的乙酸乙酯中经常含有的杂质: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点/℃34.778.511877.1【实战演练】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在图

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5/6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总结三课本实验

(3)若加碱不仅是催化剂而且中和水解后生成的酸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

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

十三、淀粉的水解(纤维素水解原理一样)

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a)稀H2SO4的作用:

淀粉水解后的产物是什么?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b)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生成,这可能是何种

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

原因所致?

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战演练】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酸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

___________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_______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

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稀硫酸氢氧化钠碘水

甲方案:

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结论:

淀粉尚未水解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

银氨溶液

稀硫酸

乙方案:

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反应结论:

淀粉尚未水解

十一、乙醛的性质()银镜反应:

1

银氨溶液

氢氧化钠

稀硫酸

1、银氨溶液的制备:

丙方案:

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

生成银镜

△无现象

碘水

2、反应原理:

结论:

淀粉水解完全3、反应条件:

4、反应现象:

上述三种方案的操作和结论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5、注意点:

(1)试管内壁洁净,

(2)碱性环境。

十四、熟记一些操作:

ⅰ、水浴加热:

6、如何清洗做过银镜的试管①银镜反应②制硝基苯③实验室制苯磺酸70℃~80℃④乙酸乙酯水解⑤糖水解

(2)与新制Cu(OH)2的反应:

ⅱ、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①实验室制乙烯:

1、新制Cu(OH)2的配制:

②实验室制硝基苯:

③实验室制苯磺酸:

2、反应原理:

④石油的分馏:

⑤乙酸乙酯的水解:

3、反应条件:

4、反应现象:

ⅲ、导管冷凝回流:

①制溴苯②制硝基苯

5、注意点:

(1)新制Cu(OH)2;

(2)碱性环境。

ⅳ、冷凝不回流:

①制乙酸乙酯②石油蒸馏(冷凝管)

6、以上两个实验均用于检验的存在。

ⅴ、防倒吸:

①制溴苯②制乙酸乙酯

十二、乙酸乙酯的水解:

反应条件:

(1)水浴加热

(2)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

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