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8438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docx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例

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长:

 彭诗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2010年2月

1.   课题登记表

2.   开题报告

3.   结题报告

4.   实证材料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

课题登记表

课题编号04

课题名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调查研究

年级高一班次337

组长彭诗韵联系电话

成员罗艺虹、唐铭杰、严紫馨、黄帆

指导老师熊梅初联系电话

登记日期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教务科制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调查

开题报告

课题组组长

彭诗韵

组员

罗艺虹、严紫馨、唐铭杰、黄帆

课题导师

熊梅初

研究背景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0至18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着:

结伙作案多,严重犯罪多,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手段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及反复性强等特点。

青少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每年有三万人沦为少年犯,且犯罪率逐年攀升。

针对我国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我们小组开展了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调查研究。

研究目标

了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研究内容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实地采访法

研究步骤

1.2009年的11月,初步拟定课题。

通过讨论,提出初步设想、得出研究的大体方向和思路。

2.2009年12月的第二和第三周,修改和完善初步设想,由严紫馨、唐铭杰负责收集资料,完善调查思路;由黄帆、彭诗韵负责确定研究方案;由彭诗韵、罗艺虹负责拟定调查问卷初稿。

3.2010年1月,在辅导老师的协助下,由严紫馨同学负责修改并确定调查问卷。

4.2010年2月下旬,全组同学共同合作进行问卷调查,对看守所关押的两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实地访问,全面展开调查研究。

5.2010年2月下旬,统计和整理问卷调查结果、辅助实证材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小组讨论。

6.2010年3月第一周,进行文字材料整理,完成研究结题报告,并与辅导老师讨论和研究。

结束对该课题的研究。

指导老师意见

成果呈现方式

结题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

关键词:

少年犯犯罪心理预防犯罪

本次研究以少年犯为研究对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心理等进行了研究,了解到了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故事,对少年犯展开了调查和采访。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多种方法保证了研究的顺利完成。

经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一致的看法:

未成年犯罪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成长过程中结交的朋友有重要联系。

引言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

有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尚不考虑1992年起将立案标准上调的因素)

(1),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5%左右。

(2)这中间,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我们在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其中不少是骇人听闻的重大恶性案件。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调查不容小视。

研究过程

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初,我们制定的课题并不是现在这个,而是关于90后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但是,在研究工作初步展开后,我们发现这一题目过大过空,不易把握,也不易深入研究,因为同是身为90后的我们也很难把握自己以及同龄人的心理。

于是,我们决定将课题的研究范围缩小。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但是每次小组讨论时,都有组员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很大的分歧。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向指导老师征求意见,老师也觉得我们拟定的题目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入点,不适合作为课题研究。

同时,老师也肯定了在小组讨论中彭诗韵提出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调查研究的课题。

并鼓励我们好好调查研究。

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又进行了多次的小组讨论,最终确立了本组的研究课题: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比以前的90后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更容易展开调查研究,更有警示的意义,对于同样是未成年人我们能起到一种教育的作用。

在这个小小的波折过后,我们根据各个组员的长处分配了任务:

由严紫馨、唐铭杰负责收集资料,完善调查思路;由黄帆、彭诗韵负责确定研究方案;由彭诗韵、罗艺虹负责拟定调查问卷初稿。

因此,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调查的前期工作。

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与修改,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后,我们决定于二月下旬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

我们将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地点定在了常德市第一看守所。

在与看守所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说明了来意之后,看守所工作人员表示将一定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按照调查计划,我们要先将已印好的问卷发放给监狱内的少年犯,再对其中1至2名有典型案例的少年犯进行当面采访。

可是在展开调查采访之初,我们也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因为按照规定,我们不能进入监狱对少年犯进行问卷调查,这使我们沮丧不已。

可是这个课题是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酝酿、准备、讨论出来的,我们不能就此放弃。

于是我们小组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请看守所民警代替我们发放问卷。

组长彭诗韵向看守所领导说明了我们的办法,他爽快的答应了。

得到了民警的支持,我们信心倍增。

在等待时间里,我们从看守所的工作人员那里简单地先了解了一下这里的少年犯的误入歧途的原因及现在改造情况。

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调查后,我们收回了10份有效问卷。

小组成员及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整理,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未成年人犯罪,与其家庭教育、结交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

此后,我们根据制定好的采访提纲分别对少年犯魏某、游某进行了现场访问,访问进行得十分顺利,了解了他们犯罪的成因以及对自己犯罪行为的看法等。

访问之后,小组成员黄帆与民警对未成年犯罪成因和预防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深化了自己的心得。

三月份上旬,我们召开了小组会议,对文字材料整理工作进行了分工,由彭诗韵、罗艺虹、严紫馨、唐铭杰分别负责结题报告各个部分的撰写并由彭诗韵负责汇总,由严紫馨、黄帆负责整理实证材料。

三月中旬,我们得出了结题报告初稿,并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辅导老师指导对结题报告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

我们于三月下旬最终得出结题报告,完成对该课题的研究。

研究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查找、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工作。

我们得到了最终的结论:

未成年犯罪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成长过程中结交的朋友有重要关系。

分析与讨论

2010年2月21日下午3点,在经过三个多月的前期研究之后,我们来到了常德市第一看守所进行调查以及采访。

发放了十份调查问卷,采访了少年犯游某和魏某。

少年犯游某原是本市某校高二学生,因为偷窃罪而入狱,当我们问及他犯罪的原因时他说:

因为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他在学校的表现不好,时常违反校规,并且经常与一帮“兄弟”混在一起,在没有钱用且向父母索要不得的情况下,心里一急就跟着朋友偷电动车来卖。

当我们问及他现在的想法和认识时,他的眼睛红了。

他说,他很后悔跟着那些所谓的“朋友们”混,荒废了学业。

现在,他只想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

谈及今后的打算时,我们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现出期待的光芒,他说他出狱以后想继续回到学校读书,回报社会,好好做人。

另一位魏某,是一名甘肃省籍的17岁少年,因早年父母离异,没有人看管,整日与社会少年厮混,最后因为人体藏毒被抓获。

当我们他犯罪的原因时他说:

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放任自流,他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高中时期由于和经常朋友一起逃课而被学校劝退,自此混迹在社会上。

通过朋友介绍而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一次犯下了这样的错误。

当我们问及他现在的想法和认识时,他望了望天花板,眼里噙满泪水。

他说,现在,他非常想念他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把他当成掌上明珠,现在却做了这种不堪的事锒铛入狱,他现在悔不当初,觉得非常对不起爷爷奶奶。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监狱里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入出狱,回甘肃,好好的孝敬爷爷奶奶,好好做人。

当我们结束实地调查之后,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沉重,之前觉得青少年犯罪距离我们有些远的我们现在认识到:

青少年犯罪其实离我们很近,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可能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的朋友也会失足掉入深渊。

我们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我们发现我们随机填写问卷的犯人年龄多在16、17岁左右,甚至有一个15岁的,与我们同龄的少年犯越来越多。

在受教育程度上来看,他们最高的受教育程度也只止于中专。

而且问卷结果显示,犯罪的青少年大多感情用事、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且完全不懂法。

不懂法——这就是整个社会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问题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雅士利总裁张利钿今年全国两会递交的提案中说:

“预防青少年犯罪应该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通过提前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原因还有家庭及周围环境、父母错误管教、结交不良朋友及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等。

我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每年都有三万人沦为少年犯,而且每一年的人数都在增长。

我们追根溯源,找到了形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于是我们进一步讨论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

1.建立家长学校,传播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素质与教育能力。

2.强化对青少年法律知识的教育,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加大法律知识宣传的力度,增强未成年人知法守法观念。

3.净化社会环境,动员全社会力量,摒弃一切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东西,让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组员个人小结

彭诗韵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一生最好去三个地方看看,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三个地方就是:

托儿所、殡仪馆、监狱。

”于是本学期,我们小组选择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调查这样一个课题。

二月下旬,我们调查组一行5人来到了常德市第一看守所,利用一天的时间,分别走访了看守所的所领导和管教民警,在看守所未成年监室分发了调查问卷,对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采访。

说实话,在去看守所的路上,我既期待,又害怕,在访谈中,我惊奇的发现,那些失足少年,竟大多与我们一般大,他们本应和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读书。

但他们,却因为贩毒、盗窃这些令人头皮发麻的罪名来到了这里----也许是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来一次的地方。

来之前,我曾一遍遍的想象,他们会是怎样的人,在我的脑海中,他们应该是穷凶极恶的,让人不寒而栗的歹徒。

可是我错了,他们看起来,就和普通的男孩子一样。

我本以为他们会是绝望的,可是在他们的眼睛里,我找不到绝望。

我看到了后悔看到了自责,可是同时,我也看到了对于未来的向往,对于一个全新的未来的期待。

在采访过程中,他们给了我万千感慨。

尤其是那个来自甘肃的人体贩毒的少年犯,给予我的,尤为沉重。

人体贩毒,这四个字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

而这位少年,却事先并不知情,只是为了那几千块钱,就铤而走险,以身触法。

采访后民警阿姨告诉我们,等待这个少年的,将是至少十年的刑罚。

十年,足以让他从一个青葱少年,成为一个成熟的男子。

这十年,是他为自己无知的行为付出的沉重代价。

而这些代价里,包含的不仅仅是时光,是生命,更是一个少年的未来。

我知道,这一次采访中,我们遇到的那些少年犯,他们不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少年犯,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可是,我是真的多么希望,他们的故事,不要再被同样年轻的我们重蹈覆辙!

罗艺虹

是什么让净如白纸的青春留下擦不去墨迹?

是社会影响了他们还是他们影响了社会?

这次我们小组的选题对比其他组显得有些特殊,似乎比别组的题目严肃许多。

我们选择去研究一直存在于社会,一直被高度关注却仍频频发生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若事出皆有因,那么什么是导致青少年放弃美好年华走上歧途呢?

同处于心智未成熟期的我们,对于青少年为何产生犯罪心理的调查义不容辞。

其实应该感谢高中有这么一门特殊的课程——研究性学习。

利用这门课程之便我们小组去到了常德市第一看守所。

由于我们小组的调查工作未全面到位,我们进入看守所的执勤室等待我们采访的两名处于待判阶段的犯人时大家都有点紧张。

被采访的16岁少年看起来就和每天我们一起念书的男生没什么差别。

我甚至无法相信他因盗窃被送进看守所。

我问他,是不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才偷的?

他回答说不是,只是因为上网缺钱而家里不给所以才偷的。

他说家里条件还可以,只是家长很溺爱。

我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是谁的过错引起的后果?

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培养子女,不单是提供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的物质养料,更重要的是要为其提供成长过程的精神营养。

父母一味地娇宠,从未去体会他人的艰辛和辛劳,那孩子会变得贪婪、自私、脾气暴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简直是一定的。

而第二位被我们采访的甘肃少年的犯罪记录听起来让我不寒而栗——人体运毒。

他说,之前读书的时候总逃课,家里又没有人管,渐渐和社会上不良少年混熟了,他朋友邀他一起去缅甸时他并不知道他是去运毒,直到途经常德被人举报被抓时才明白自己做的是什么买卖。

我们问他是否懂法时他茫然地摇了摇头。

当结束了采访之后我只觉得心情沉重。

我们采访的两个少年对于我们问是否想家是否后悔时都给了相同的、肯定的回答,他们因为自身原因社会原因走上了歧途,这条路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回头的,路的尽头也没有发光发亮的梦想在等待。

身处在这个社会的我们,许多事情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所以经常会碰壁。

每做出的决定都多少被社会影响,而一旦做了错的决定,重则令整个社会震惊。

青少年背负的是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莫让青春无处安放。

唐铭杰

利用寒假时间,我们研究小组一行人来到常德看守所,针对我们的话题采访了两位犯罪青少年,如今,青少年的犯罪率日益升高,已经发展成社会各界不可忽略的问题,我们听了两位犯罪少年的经历,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从没经历过那样的生活,所以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青春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但是对于他们,青春似乎已不再美好。

如今,青少年的犯罪率日益升高,已经发展成社会各界不可忽略的问题。

青少年无法正确分辨是非,深陷泥潭却无法自拔,使得青少年犯罪持续上升,青少年们不了解法律,毫无法律观念。

对于复杂的社会又有强烈的好奇心,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该做的,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少年们他们大多数都是父母已经离异,与家长关系不协调,不接受家长们的教育,不喜欢学习,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

花样年华的他们,感受不到周围环境的关爱,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与社会不法份子合伙交往中,他们似乎寻找到个人从未拥有过的,曾经失去过的一切,来满足他们所需要的,因此,他们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宣泄怨恨,表达他们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可见这些青少年们的心理问题严重。

身为90后中的一员,我们深为中国人未来的发展而担忧,祖国未来的希望,很多却已经误入歧途,这些本应有幸福生活的孩子们,却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所以我们想呼吁全社会的人,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献出一份关爱,来拯救这些孩子们,也想告诫所有的青少年们,一定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不要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活出人生的精彩。

青春,你把握好了,即将到来的一定是幸福降临,可中间的坎坷也难以想象,把握不好,到来的就是万丈深渊,无尽的痛苦终身伴随。

但愿所有的犯罪的少年们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每个人都能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正直,对社会又用的人。

人犯了错,一定会付出代价,可是逝去的青春又该谁来补偿!

严紫馨

这次现场访问的时候,感触最深的是一位少年的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

当时我们在访问,我脱口而出一句:

“请问你现在想不想你的父母呢?

”他看了我一眼,勾起嘴角,“当然想啊,这不是废话么。

”我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很多余的问题,怎么会不想父母呢,可是为什么他在做这些犯法的事情的时候不为自己的父母想想。

直到错误已经铸成,再去悔恨,有什么用,只教人心酸摇头。

被逼的?

自愿的?

意气用事?

年少轻狂?

无论怎样的理由都只是犯错后的借口,因为承受不住良心的谴责而为自己的过错开脱。

又怎能让自己他人和社会信服呢?

因为一时的冲动,因为一时的诱惑,因为一时的叛逆,做出让自己遗憾终生,让父母亲人们痛心的事,到最后,只是误了自己,摔碎了父母放在自己身上的期望。

当然,最可贵的是在犯错后懂得认错、悔改,这是最令人高兴的事。

有句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从堕落到奋发图强,这是连旁观者都会动容的事呢。

通过这次的调查,在经过多方访问后,让我明白到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衡量利弊,多了解法律知识,不做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在对不小心犯了错误的人,要微笑地相信他会改正,以宽容的心对人,不要去追究别人的责任和过往,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所向往的光鲜明天,人之初,性本善。

祝愿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美好未来。

黄帆

记不清楚是初7还是初8,我和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去了常德市第一看守所。

原本以为被我们采访的人会是一些穷凶极恶之徒、会让人憎恨到咬牙;我们会隔着监狱般的防护网冷漠地像审问犯人般,可是...当第一个17岁因偷电动车而被关进这看守所的男生被带进我们这个房间,仅隔一米地坐在我们面前、说着我们那亲切的家乡话和那贴进生活的经历时,我们却都没有了一丝冷漠感和距离感,家庭的放纵、青春期的叛逆,所谓的兄弟、大哥,两次被指示去偷那一辆可卖1000元的电动车为弄钱来挥霍。

这般熟悉的经历、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少吗?

没有人生来就是坏的,我们有着相同的年纪、经历过类似的环境,所以我懂、那被淀染的校风曾席卷了多少本纯洁的孩子的心,把他们带上了一条怎么的错路上,他们是在怎样的不知不觉中就沦为了大人们口中的“不良少年”。

与其去批评、责怪他们,倒不如好好反省我们如今的社会风气,他们、只不过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而已。

访问结束后我心里一直很沉重,他们只不过还是个孩子、一个被社会害了的孩子、一个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度过春节的孩子、一个不不知不觉中就令爱他们的人灰心了的孩子....

致谢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常德市第一看守所所长欧阳文祥、教导员舒汉初、管教民警顾立文以及常德市一中熊梅初老师的指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证材料

一、调查统计数据: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调查问卷

1.年龄:

_____均为16至17岁

2.性别:

A.男100%B.女

3.受教育程度:

A.小学20%B.初中60%C.高中20%D.中专E.大专F.大学H.其他:

______

4.父母是否离异:

A.是80%B.否20%

5.监护人管教态度:

A.严格60%B.宽松C.一般20%D.溺爱20%

6.监护人管教方式:

A.动不动就打骂60%B.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20%C.基本上不管,放任自流.20%D.溺爱娇惯

7.容易相信别人吗:

100%A.容易B.不容易C.很难

8.容易感情用事吗:

A.容易100%B.不容易

9.有很强的好胜心吗:

A.有100%B.没有

10.是否沉迷于网络游戏:

A.是80%B.不是20%

11.结交过的朋友的类型:

A.同学20%B.社会上的不良青年80%

12.觉得是朋友带坏了你吗:

A.是100%B.不是

13.是否抽烟喝酒:

A.既抽烟也喝酒20%B.只抽烟,不喝酒60%C.只喝酒,不抽烟D.既不抽烟也不喝酒20%

14.是否了解法律:

A.了解100%B.只懂一点点C.不了解

15.是否想回到学校重新学习:

A.是100%B.否

实地访问材料摘要:

在我们对常德市第一看守所的青少年做出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后,发现大部分的少年们都认为自己是被朋友带坏或者是别人指示犯罪,并且表明自己愿意改过自新,非常想念家人和学校生活。

其中一位17岁的甘肃少年魏某由于人体藏毒而进入看守所,据了解,是从缅甸运毒到新疆,在常德转站的时候被举报。

他说母亲去世得早,父亲不管他,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高中由于和朋友一起逃课而被学校劝退,自此混迹在社会上。

这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是通过朋友介绍的,当时他不知道那是毒品,并表示他现在非常后悔,不该做这样的事。

当我们询问他是否知法懂法的时候,他说自己完全不懂法。

 另一位16岁的游某,在本市某校读高二,由于父母溺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性格。

在学校的表现不好,时常违反校规,并且经常与一帮“兄弟”混在一起,在没有钱用且向父母索要不得的情况下,心里一急就跟着朋友偷电动车来卖。

如今他非常想回到学校继续念书。

我们问他是否懂法的时候,他表示完全不懂法。

采访结束后,小组成员黄帆与看守所管教顾立文就未成年人犯罪这一成因以及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民警顾立文这此话谈话中讲道:

现在学校里的很多孩子,不懂法,都以打打杀杀、吸烟、喝酒、称兄道弟为荣,价值观扭曲。

很多学生,本来纯洁得如一张白纸,就是这样在不良校风的影响下一步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一步一步堕落,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当谈及为何如今大多数城市的校园风气如此不和谐时,顾立文无奈地表示这大部分是受了港片的影响,自从几十年前港片进入大陆市场,港片中那些古惑仔、地盘、马仔之类的词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很多青少年的意识中,他们把片中那些打打杀杀、挥棍如雨、兄弟众多的情节看做是真实的、是很帅很酷的、然后加以模仿。

有的家长因为溺爱或疏于管教,并没有纠正孩子不正确的价值观。

有的家长虽然看到过孩子的不良行为,却只是以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纠正孩子,而这恰恰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且青少年们不正确的交友观念,使他们结交了许多不良朋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没有正确的法制观念,孩子们就这样一步一步滑上了犯罪的道路。

小组成员黄帆表示,对于管教民警的话,她有十分深刻的感受,自己刚进入初中学习的时候也感受到了一股不可言语的校园不正之风,自己身边许多朋友当初就是这么“被堕落”了,他们像是中了毒一般不可控制,你无法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想伸手去那他们一把,有的被拉回来了,可是耽误了的学习已经无法弥补了,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考起高中,有的进了职中,有的进入了社会;还有一些拉不回来的,你就只能那么眼睁睁地看着他堕落、离自己越来越远,无能为力。

当你回头想想,他们就是当初和你一起牵手走过了6年童年的玩伴、他们也是当初和你一样纯洁地一起进入初中时,再看看如今你眼前他们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时,心里那种滋味像是打破的五味瓶般难受。

(图片资料附后)

图片资料 

2010年2月21日,我们小组来到常德市第一看守所进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成因这个课题的调查采访。

2010年2月21日下午三点,在看守所内,我们小组对少年犯游某进行了关于其犯罪成因,犯罪后的认识等的采访。

2010年2月21日下午三点40分,在看守所内,我们小组对少年犯魏某进行了进行了关于其犯罪成因,犯罪后的认识等的采访。

在采访结束后,小组成员黄帆与看守所管教民警顾立文,就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以及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等话题话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