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0379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

网络互连技术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第二版复习总结

第一章网络技术基础回顾

1、OSI七层模型,哪七层?

各层的作用?

•OSI包括物理层(PhysicalLayer)、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网络层(NetworkLayer)、传输层(TransportLayer)、会话层(Session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物理层:

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

数据单位为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

实现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如:

物理地址寻址、

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和重发等。

数据单位为帧

(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

HDLC,PPP,帧中继等

•网络层:

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

数据单位为数据包(packet)网络

层协议:

IP等。

•传输层:

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主

机到主机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

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数据单位为数据段(segment)

传输层协议:

TCP,UDP等。

•会话层: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表示层:

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化以保证一个主机的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

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

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应用层: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

Telnet,FTP,HTTP,SNMP等。

2、TCP/IP模型哪些层?

各层的作用?

•TCP/IP模型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主机到网络层

•主机到网络层:

没有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只要求能够提供给其上层一个访问

接口。

具体的实现方法随着网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网络互连层:

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功能是将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

——网络层定义了分组格式和协议,即网际协议(InternetProtocol.

IP)

——网络层除完成路由功能外,也可完成异构网互连,拥塞控制

等功能。

•传输层:

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

在传输层定义

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

即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

数据报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

它把报文分解为多个段进行传

输,在目的站再重新装配这些段,必要时重新发送没有收到的段。

——UDP协议遵循“尽力而为”,由于对发送的段不进行校验和确认,

因此它是“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应用层:

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

3、ARP协议作用,工作过程?

•ARP协议作用:

在局域网内的通信,必须在数据帧头中指定通信目标的MAC

地址。

而为了获取MAC地址,TCP/IP协议下使用的是ARP(地址解

析协议)。

为了正确地向目的主机传送报文,必须把目的主机的

IP地址转换成为MAC地址。

•工作过程:

以主机A(1.1.1.1)向主机B(1.1.1.2)发送数据为例。

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

IP地址。

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

入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

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目标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

发送一个广播,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

“我是1.1.1.1,我的硬件地址是“主机A的MAC地址”、请问IP

地址为1.1.1.2的MAC地址是什么?

”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ARP

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做出这样的回应:

“1.1.1.2的MAC地址是22-22-22-22-22-22”。

这样,主机A就知道

了主机B的MAC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

4、ICMP协议作用,Ping命令的使用?

•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sProtocol,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IP协议可以借助ICMP协议以实现可靠传输和差错控制。

•Ping命令的使用:

Ping命令利用ICMP回射请求报文和回射应答报文来测试目

标系统是否可达。

⑴源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了ICMP回射请求数据包后,它期

待着目标主机的回答。

⑵目标主机在收到一个ICMP回射请求数据包后,它会交换

源、目的主机的地址,然后将收到的ICMP回射请求数据

包中的数据部分原封不动地封装在自己的ICMP回射应答

数据包中,然后发回给发送ICMP回射请求的一方。

如果

校验正确,发送者便认为目标主机的回射服务正常,也即

物理连接畅通。

 

第二章IP编址

1、IP地址,子网掩码的概念?

A,B,C类标准子网掩码。

•IP地址:

——在Internet网络中为了区别不同的计算机,需要为每一个连网的

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该主机的32位逻辑地址,即IP地址。

——IP地址目前有两个版本,IPv4和IPv6。

——根据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由32位(4个字节)二进制数

组成。

如:

11010010010010011000110000000010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

地址两部分。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1的部分代表网络号,掩码为0的部分代表主机号。

•A类、B类、C类的标准子网掩码:

A类:

255.0.0.0

B类:

255.255.0.0

C类:

255.255.255.0

2、网络号,广播地址,有线广播地址。

0.0.0.0

•网络号:

•广播地址:

当一个设备向网络上所有的设备发送数据时,就产生了广播。

IP广播有两种形式,一种叫直接广播,另一种叫有限广播。

•有限广播:

将广播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构成:

32位全为“1”,255.255.255.255

这个地址代表了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这个地址不会被路由器转发

发送有限广播不需要知道网络号,在主机不知道本机所处的网络时

只能采用有限广播方式

3、非标准子网掩码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VariableLengthSubnetMask,VLSM)。

•VLSM规定了如何在一个进行了子网划分的网络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

•VLSM的实质就是在已经划分的子网中进一步再划分更小的子网。

4、CIDR技术

•无类域间路由(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CIDR):

•不使用传统的有类网络地址的概念,即不再区分A、B、C类网络地址。

在分配IP地址段时也不再按照有类网络地址的类别进行分配,而是将IP网络地址空间看成是一个整体,并划分成连续的地址块,然后采用分块的方法进行分配。

•在CIDR技术中,使用子网掩码中表示网络号二进制位的长度来区分一个网络地址块的大小,称为CIDR前缀。

 

第三章路由器基本配置

1、路由器的硬件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路由器的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orUnit,CPU)、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内存(RandomAccessMemory,RAM)、闪存(FLASHMemory)、非易失性内存(NonvolatileRAM,NVRAM)、控制台端口(CONsolePort)、辅助端口(AUXiliaryPort)、接口(Interface)、线缆(Cable)

•中央处理单元:

也称为中央处理器。

作为路由器的中枢CPU主要负责执行路由

器操作系统(OS)的指令,以及解释、执行用户输入的命令。

同时,CPU还完成与计算有关的工作。

例如,维护路由表及做

出路由选择等。

中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对路由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只读存储器:

包括开机自检程序(PowerOnSelfTest,POST)、系统引导程序

以及路由器操作系统的精简版本。

路由器在启动的时候首先执行的部分,负责让路由器进入正常工

作状态。

•内存:

也称为随机存储器。

它用来存储用户的数据包队列以及路由器在运行过

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如路由表、ARP缓冲区等。

此外,RAM还存储

路由器正在运行的配置文件。

•闪存:

主要负责保存操作系统IOS的映像文件,维持路由器的正常工作。

如果路由器中安装了容量足够大的闪存,便可以保存多个IOS的映像文

件,以提供重启动功能。

•非易失性内存:

用来存储路由器的启动配置文件。

在路由器断电时,其内容仍能保持。

•控制台端口:

用于与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连接,通过特定的软件来进行路由

器的配置。

不同的路由器可能有着不同形式的控制台端口。

•辅助端口:

与控制台端口类似,主要用于远程配置,常用来连接调制解调器以

实现对路由器的远程管理。

•接口:

是数据包进出路由器的通道。

同一台路由器上不同接口的地址应属于不

同网络。

路由器通过接口在物理上把处于不同逻辑地址的网络连接起来。

不同路由器可能有着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接口。

常见的两种基本接口

类型为局域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

每个接口都有自己的名称和编号,接口的全明由它的类型标识和至少一

个数字组成,如局域网接口ethernet0,串行接口serial0等。

•缆线:

用来连接其他设备的电缆连接线。

不同类型的接口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

电缆。

2、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1级终端配置,初始配置。

对于第一次安装的路由器必须采用此方法配置。

用路由器附带的控制台电缆连接路由器和终端(一般为PC机),将控制台电缆的一端连接到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另一端连接到计算机的串行接口COM1或COM2等。

在工作站端启动“超级终端”应用程序,并为此连接输入一个名称(没有特殊要求,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即可)。

⑵通过Telnet进行配置

当为路由器的某个接口设置了IP地址后,可以通过虚拟终端从任何地点Telnet到路由器上对其进行配置。

3、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Router>(普通)用户模式

Router#特权用户模式

Router(config)#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f)#接口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路由协议配置模式

模式之间如何转换?

•用户模式:

是只读模式,用户可以浏览关于路由器的某些信息,但不能进行任

何修改。

命令提示符Router>表明用户正处在用户模式下

•特权模式:

可以使用所有的配置命令,命令提示符Router#表明用户正处在特权

模式下。

当第一次启动成功后,Cisco路由器会出现用户模式提示符Router>。

如果想进入特权模式,键入enable命令,这时,路由器的命令提示

符变为Router#。

再输入exit或者disable,可从当前配置模式退到上

一级配置模式。

例如:

Router>enable

Router#exit

Router>

•全局配置模式:

配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如路由器的名称等,命令提示符Router

(config)#表明用户正处在全局配置模式下。

例如:

Router#configureterminal

Router(config)#

•接口配置模式:

在全局模式下输入“interface端口号”就可以进入路由器端口

配置模式。

该模式为端口配置参数。

命令提示符Router

(config-if)#表明用户正处在接口配置模式下。

例如:

Router(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

Router(config-if)#

•路由协议配置模式:

主要用来对运行在路由器上的各种路由协议的各个参数进

行配置,如命令提示符Router(config-router)#表明用户

正处在路由协议配置模式下。

例如:

Router(config)#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

4、常用的路由器配置命令:

1enable:

普通用户模式命令,用于转换到特权用户模式。

2disable:

特权用户模式命令,用于转换到普通用户模式。

3hostnamename:

全局配置模式命令,用于设置路由器名称,也就是出现

在路由器CLI提示符中的名字。

4enablesecretpassword:

全局配置模式命令,用于设置路由器的加密使能

密码。

当用户处于普通模式而想进入特权用户模

式时,需要提供此密码。

此密码会以MD5的形

式加密,因此当用户查看配置文件时,无法看到

明文形式的密码。

5enablepasswordpassword:

全局配置模式命令,用于设置路由器的使能密

码。

当用户处于普通用户模式而想进入特权用

户模式时,需要提供此密码。

此密码没有经过

加密,当用户查看配置文件时,可以看到明文

形式的密码。

当设置了加密使能密码时,此密

码无效。

6Configureterminal:

特权配置模式命令,用于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7interfacetypeslot/number:

全局配置模式命令,用于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在低端的、非模块化的路由器中可以通过接口

编号进行直接引用。

例如,第一个同步串行接

口可以通过下面的接口命令进行引用:

interfaceserial0

在2600系列、3600系列等模块化路由器中,

插入到路由器槽中的适配卡通常拥有一组接

口。

因此,引用接口时需要使用槽号(slot)

和接口号。

可以使用下面的格式指定某个特定

的串行接口:

interfaceserialslot#/port#

在Cisco7200、7500等系列设备中,因为多个

接口可以在一个端口适配卡上,而多个端口适

配卡可以插在一个网络模块槽上。

在这种情形

下,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格式引用某个特定的

串行接口:

interfaceserialslot#/portadaptor#/port#

8ipaddressip-addresssubnet-mask:

接口配置模式命令,用于设置接口的IP

地址。

9shutdown:

接口配置模式命令,shutdown命令可以用于临时将某个接口

关闭。

当执行此命令后不久,系统会在终端控制台显示信息,

通知接口转换为关闭状态,此时,该接口处于“管理性关闭”

(administrativelydown)状态。

10noshutdown:

接口配置模式命令。

当为某个接口配置了IP地址后,该接

口并不会立刻自动启动并开始工作,而是处于“管理性关

闭”状态(逻辑环回接口等除外)。

必须手动启动(激活)

接口。

当执行此命令后不久,系统会在终端控制台显示信

息,通知接口被启动的结果。

11exit:

此命令用于退到前一个路由器配置模式,如从接口配置模式退到全

局配置模式或者从全局配置模式退到特权用户模式等。

12end:

此命令用于直接退回到特权配置模式。

 

第四章路由器的安全管理

1、标准的访问列表,扩展的访问列表,命名的访问列表的定义方法以及将IP访问控制列表应用到具体接口的方法。

•扩展的访问列表:

可以检测数据报第三层和第四层报头中的其他字段,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网络层报头中的协议字段以及位于传输层报头中的端口号等,在控制流量时具有更细致的功能。

•命名的访问列表:

它利用由字母和数字符号字符串所组成的名称来识别访问列表,取代编号访问列表所使用的数字表示法。

2、标准的访问列表,扩展的访问列表的区别。

•扩展访问列表中有更多的匹配项。

•扩展访问列表可以检测数据报第三层和第四层报头中的其他字段,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网络层报头中的协议字段以及位于传输层报头中的端口号等,在控制流量时具有更细致的功能

3、通配符掩码,host,any关键字代表的含义。

•可以使用通配符掩码0.0.0.0是匹配特定主机IP,也可以IP地址前加上host关键字表示匹配特定主机IP。

•当使用一个IP地址和通配符掩码255.255.255.255时,关键字any会被用来取代这两个参数,any意味着任何IP地址都会被匹配。

•R1(config)#access-list1deny192.168.1.20.0.0.0host192.168.1.2

•R1(config)#access-list1permit0.0.0.0255.255.255.255any

4、标准ACL要尽量靠近目的端。

标准的访问列表只能实现简单的过滤功能,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不多。

适用于只对数据包的源地址进行规则匹配且访问列表过滤规则相对固定的网络。

5、扩展ACL要尽量靠近源端。

编号的扩展的访问列表提供更多的匹配项来实现更细致的过滤功能。

适用于需要匹配数据报中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网络层报头中的协议字段以及位于传输层报头中的端口号等复杂情况,且访问列表过滤规则相对固定的网络。

例子

1、配置一个标准访问列表,拒绝来自特定主机192.168.1.2的数据包,允许其他所有的流量

解:

配置命令:

R1#configureterminal

R1(config)#access-list1deny192.168.1.20.0.0.0

R1(config)#access-list1permit0.0.0.0255.255.255.255

R1(config)#end

R1#showaccess-lists1

显示结果为:

StandardIPaccesslist1

deny192.168.1.2

permitany

2、配置一个标准访问列表,禁止来自特定子网192.168.1.0/24的包,允许其他的所有流量。

解:

配置命令:

R1#configureterminal

R1(config)#access-list9deny192.168.1.00.0.0.255

R1(config)#access-list9permitany

R1(config)#end

R1#showaccess-lists9

显示结果为:

StandardIPaccesslist9

deny192.168.1.0,wildcardbits0.0.0.255

permitany

3、Access-list101denytcphost192.168.3.100eq80any

Access-list101denytcphost192.168.3.100anyeq80

答:

禁止来自主机192.168.3.100的80号端口的TCP报文到任何主机。

禁止来自主机192.168.3.100的TCP报文到任何主机的80号端口。

4、配置一个标准命名访问列表,拒绝来自特定主机192.168.1.2的数据包,允许其他所有的流量

为标准型命名访问列表取名deny_host192.168.1.2

解:

S1#configureterminal

S1(config)#ipaccess-liststandarddeny_host192.168.1.2

S1(config-std-nacl)#denyhost192.168.1.2

S1(config-std-nacl)#permitany

S1(config-std-nacl)#end

S1#showipaccess-listsdeny_host192.168.1.2

5、配置一个命名扩展访问列表,拒绝IP地址为192.168.1.2的主机telnet到整个192.168.2.0/24网络。

为扩展型命名访问列表deny_192.168.1.2_to_telnet

解:

S1#configureterminal

S1(config)#ipaccess-listextendeddeny_192.168.1.2_to_telnet

S1(config-ext-nacl)#denytcphost192.168.1.2192.168.2.00.0.0.255eq23

S1(config-ext-nacl)#permitipanyany

S1(config-ext-nacl)#end

S1#showaccess-listsdeny_192.168.1.2_to_telnet

 

第5章IP路由基础

1、路由表具体内容

Ø路由表的开头是对字母缩写的解释,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路由的来源。

Ø“Gatewayoflastresort”说明存在默认路由,以及该路由的来源和网段。

Ø如果一个网络被划分为若干个子网,则在每个子网路由前面一行会说明该网络已划分子网以及子网的数量

2、直连路由概念及配置方法。

直连路由:

通过路由器的接口直接连接的子网形成的直连路由

 

3、静态路由概念及配置方法。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设置的固定的路由表。

网络管理员将其输入到路由器的配置中。

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

静态路由优先级较高。

当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准。

静态路由优点:

●不需要启动动态路由选择协议进程,因而减少了路由器的运行资源开销。

●在小型互连网络上很容易配置。

●可以控制路由选择。

4、汇总静态路由配置

5、缺省路由概念及配置方法

缺省路由:

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

如果没有缺省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表项的包将被丢弃。

缺省路由可以看作是静态路由的一种特殊情况。

6、动态路由概念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的过程。

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7、内部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概念

Ø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s)

Ø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GatewayProtocols)

Ø自治系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RIP和OSPF;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BGP和BGP-4。

自治系统内部是采用内部网关协议来交换路由信息的,而自治系统1的边界路由器C和自治系统2的边界路由器D之间则采用外部网关协议来交换路由信息。

8、有类路由协议概念

有类路由协议

有类路由协议在路由更新广播中不携带相关网络的子网掩码信息。

有类路由协议在网络边界按标准的网络类别(A类、B类、C类)发生自动总结。

有类路由协议自动假设网络中同一个标准网络的各子网总是连续的。

有类路由协议包括:

RIPVersion1(RIPv1)、IGRP。

9、无类路由协议概念

无类路由协议在路由更新广播中含有相关网络的子网掩码信息。

无类路由协议还支持变长子网掩码。

无类路由包括:

RIPv2、EIGRP、OSPF、IS-IS。

第6章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

1、RIP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