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082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种方案

(2008-2009学年度)

 

大湾明德小学

2008年9月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计划

四、教师基本功三年达标实施方案

五、教师评价方案

六、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七、课程设置及学科评价方案

八、语文学科评价方案

九、数学学科评价方案

十、艺术学科评价方案

十一、体育学科评价方案

十二、期末评价及考试方案

十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十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十五、集体备课计划(第一学期)

十六、集体备课计划(第二学期)

十七、校本培训计划(第一学期)

十八、校本培训计划(第二学期)

十九、校本教研计划(第一学期)

二十、校本教研计划(第二学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1、发挥新一轮课程优势,将全面推广新课程改革打基础,努力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努力提高各科整合目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构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的主要内容。

1、运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及相应的教材,通过实施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2、课程研究的管理与开发。

小学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通过参观、调查、种植、养花争当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

手工、小制作、绘画、语言交流等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发展特长,宣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文素质。

三、实施的范围。

在校所有年级。

四、实施步骤与措施。

(一)实施的准备阶段。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2、成立实施组织机构和培训小组。

3、扩大宣传,引起社会、家庭的广泛关注。

4、实施教师通读教材、课程标准、集体备课。

(二)实施阶段。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3年9月在我校实施。

2、从小学一年级全面开展新课程标准试用和新教材试教。

3、实施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

4、由校长牵头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的探究工作,运用多种方法,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评价,建立一套发展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5、写出阶段性实施研究工作总结、专题论文。

五、总结阶段。

1、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进行形成性、终结性测评。

2、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构建新课程体系,具有我校特色的主体创新活动、研究结果和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

六、实施的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赵永良

副组长:

海学文

组员:

王爱君、祁丽娟、巨邦香、沈光杰

职责:

1、“课改”宣传,组织教师培训。

2、制定“课改”实施方案。

3、组织实施并指导课程改革。

4、组织指导综合性实践活动。

5、为“课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设施、工具。

6、“课改”工作的实施管理与总结。

(二)指导课题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长:

赵永良

副组长:

海学文

组员:

王爱君、祁丽娟、巨邦香、沈光杰

年级课题成员:

学科:

语文,成员:

海学文、祁丽娟;

数学,成员:

巨邦香、王爱君;

艺术,成员:

各班班主任;

体育,成员:

沈光杰、海学文;

英语,成员:

祁丽娟、巨邦香;

品德与生活,成员:

赵永良、王爱君;

综合实践,成员:

各班班主任。

职责:

1、进行“课改”培训。

2、制定“课改”实施计划。

3、进行“课改”研究作为教研重点,取得成效。

4、进行阶段性“课改”总结。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

为了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校安排教师参加组织培训,但也充分认识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一定要重视校本培训,使新课程历年渗透到各年级个教学之中,要用多种培训渠道、倡导平等交流、参与是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传统的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进行校本培训,加强集体备课,进行交流,其具体做法如下:

1、鼓励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再培训期间学校尽量给予方便和支持。

2、积极参加“课改”各种形式的培训。

3、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的新动向。

4、组织教师加强“课改”理论学习和专业性知识学习。

5、改变叫法,教学有创新。

6、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出新课程教学的体会、论文等。

7、建立教师培训评价制度。

8、积极参加县级和学区级组织的各种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积极稳妥、有条不紊的搞好我校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确定试验步骤

实验准备阶段成立“课改”临到小组及组织机构、培训小组。

实施阶段:

各年级各学科全面开展新课程标准试用和新教材试教工作,并进行流动实验。

扩大实验阶段:

在认真总结试教经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班级使每位学生都走进课堂。

二、健全组织领导:

以校长为“课改”实验推广小组组长,亲自挂帅、指导和参与新课程的实验工作。

三、抓好教师培训:

在准备阶段,学校安排部分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进行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四、加大宣传力度

我校通过版专栏展报进行“课改”宣传,将每年的三月、九月定为课程改革的宣传月。

五、组织好教学实验

教师必须按计划进行紧张的教学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新理念,用好新教材,李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课改评价制度:

课改的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摸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制定好学科评价方案。

七、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至六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使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活动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基本特点。

我校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师基本功三年达标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二、实施的主要内容。

1、在评价功能和评价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仅仅是筛选和甄别的工具。

2、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方式上的评价,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

3、形成整合性、发展性评价机制。

三、实施要求。

1、学校、班级、老师结合实际制定评价方案,在目标的指引下,以明确评价内容和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学校选定了的学生学习目标有学科学习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2、分两个阶段:

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分别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大部分。

从不同阶段和发展层面上展开评价,对评价材料、过程、方法、结果建立数据库和信息库。

3、从学会学习的技能、思考和推理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通过不同渠道,在不同层面展开一定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五、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综合评价,这一点就要求班主任在沟通和调研上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好工作。

六、在评价动机上以事实为依据,多褒奖、多改进,整合信息,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袋。

 

教师评价方案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制,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特制定此方案。

1、职业道德。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具有奉献凝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

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赢得学生的尊敬。

3、教学设计与实施。

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应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它能力的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4、交流与反思。

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二、实施的主要内容。

1、在评价功能和评价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仅仅是筛选和甄别的工具。

2、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方式上的评价,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

3、形成整合性、发展性评价机制。

三、实施要求。

1、学校、班级、老师结合实际制定评价方案,在目标的指引下,以明确评价内容和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学校选定了的学生学习目标有学科学习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2、分两个阶段:

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分别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大部分。

从不同阶段和发展层面上展开评价,对评价材料、过程、方法、结果建立数据库和信息库。

3、从学会学习的技能、思考和推理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通过不同渠道,在不同层面展开一定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五、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综合评价,这一点就要求班主任在沟通和调研上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好工作。

六、在评价动机上以事实为依据,多褒奖、多改进,整合信息,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袋。

 

课程设置方案及学科评价方案

根据“课改”《纲要》学科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技能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明珠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逐步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遵循课程设计的原则:

1、均衡性原则:

根据“两全”方针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利适当,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渐递增。

2、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体现学科本质,设置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

在义务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

3、选择性原则

三、实施的要求

1、开足、开齐课程。

2、综合我小实际,适应调整课时数和课时比例。

3、扭转音乐、美术、体育、写字课程管理上的被动现象,促使学生审美情趣和健康发展。

4、综合软盘、媒体、信息、文本、资料文本尽快实行改革提出的要求。

5、为促使各学科的发展,建立适应本校的教师、学生评价机制。

6、边培训、边探究、边实践相结合,开创第二课堂。

7、体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促使各学科统一发展。

8、班主任负责牵头,任课教师配合,开设好实践课。

9、“课改”实施的起始年级,学校要有计划,教师有计划,并对实施过程总结、研究,小学各年级由教导处带头,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等方面进行有组织的讨论。

10、对各学科的事实进行定期检查、交流、总结、评估。

 

语文评价方案

一、预习。

以各小组组长的检查记载为主,预习作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全部完成并字体工整、书面整洁者为A,没有做累计五次以内为B,十次以内为C,十次以上者为D。

二、作业。

本学期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写作、课后练习、整合集训同时进行,书面作业整洁每次均得百分之六十以上,写作语句通顺,字数在600-800字,课后练习工整,整合集训都完成位A,各项做也有一项累计没有完成者为D。

三、课堂表现

以格小组组长的检查记载为主,在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同学之间积极交流,陈述观点十次以上者为A,五次以上为B,一次以上为C,否则为D.

四、古诗文背诵

共背诵10篇,4篇以上为A,3篇以上为B,2篇以上为C,1篇或未背者为D。

五、资料搜集

以各小组组长的资料总结为主,在课堂中有突出表现者为A,表现一般者为B,无资料且表现一般的为C,否则为D.

六、测验

以单元测验于期中、期终考试为主,全班学生中20%的人为A,40%的人为B,30%的人为C,10%的人为D。

七、总评

求一至五的平均值,A多为A,B多为B,C多为C,D多为D。

 

数学课程评价方案

一、数学课程评价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学生,凸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力和证明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严整、推理、交流等教育活动。

4.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二、关于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

1.设置一个如同现实生活的情景。

2.用促进教育层次思维的词语来提问。

3.使用“渐进式”问题。

4.在问题的后面补充跟踪问题,如:

为什么?

怎么样?

之类的问题。

三、关于数学学科的评价内容。

1.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2.是否认真。

3.是否积极。

4.是否自信。

5.是否善于与人合作。

6.思维的条理性。

7.思维的独创性。

8.总评。

 

艺术学科发展评价方案

《艺术》是一门及兴趣培养与能力提高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即兴变化生成和跳跃等特点,不宜采取严格的科学的量化评价方式,更不以机械的方式规定行为目标一一对应。

因此,发展学生评价是艺术课程评价的核心,把握艺术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两个主要目标是激励和促进。

一、问题呈现。

对艺术课程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应明确《艺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确立新的评价观念,在评价观念、评价工具以及评价主体上有新的突破。

二、基本理念。

1.艺术评价功能。

要改变以往的鉴定、甄别、选拔的评价标准,而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往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评价标准。

要改变“像不像”“技能型”等单一化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等角度进行评价。

3、评价原则。

要突出艺术课的特点,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德全过程、注重个别差异和发展差异。

三、艺术策略。

1、明确《艺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内容,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单元和课时目标术语表达出来。

2、选择评价的方法、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及数据。

四、艺术案例分析。

1.昨夜分析法。

2.观察法。

3.师生对话法。

4.问卷调查法。

5.成果展示法。

6.评价报告单。

7.有意测评法。

五、评价方法。

1.教师评价。

2.同伴评价。

3.自我评价。

4.个人表现与小组合作的评价。

5.艺术成长档案夹综合性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方案

一、体育课程评价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2.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3.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的运动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1.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2.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注意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4.每位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一)对体育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体会体育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

三、关于体育课程的评价目标与评价内容。

(一)评价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评价内容。

1.解决问题能力与过程的评价。

2.科学方法的锻炼与探索方法的评价。

3.体育的含义与健康课程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

1.课堂测验。

2.观察法。

3.档案评价。

4.学生自评。

 

期末评价与考试方案

根据《民和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年级期末考试的指导意见》精神,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明确评价与考试的目的、意义。

评价考试是教育教学中的阶段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全学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和发展情况的描述,其目的是检验课程的是实施水平,了解学生对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帮助老师调整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家长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与考试作为发展性评价的重要部分,旨在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它的主要功能是激励、诊断和发展,而不是甄别和选拔。

因此,评价与考试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的变化过程,将评价与考试获得的信息与日常评价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三、确定评价与考试内容。

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经验的联系,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命题依据课程标准,杜绝涉及偏题、怪题的现象,改变过分注重“经典”内容与偏重知识记忆的倾向,精选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确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设计一定的结合下显示情景的问题,逐步增加开放性题目和谈就行题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选择好评价考试的方式、方法。

评价与考试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向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注重通过日常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的评价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出描述性的评价意见,评价意见要体现诚信的原则,能客观的反映学生的进步、潜能与不足,综合评价要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独特的潜能,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一年级考试要执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考试成绩评定应采取等级制。

五、重视评价与考试结果。

评价要客观具体,对评价与考试的结果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学生测试成绩排名,重在为学生提供能够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明确改进的方向与途径,而不是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

 

校本教材开发方案

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教研工作的作用,建立起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加强教学研究,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益,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优化教学过程,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目标。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理念,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使每位教师养成学习、反思、研究的好习惯。

2.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突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

3.要求学校的每位教师,做到人人有研究课题,人人有研究成果,人人都成为校本教研的受益者,并督促教研活动有效扎实的开展。

4.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校通”工程,通过收看“课改”讲座、案例,接受远程教育的信息,组织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开展研究讨论,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5.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评价和管理,研究学校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努力形成教研兴校意识。

二、内容。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尽快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2.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学校教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三、做法和具体实施。

1.坚持定时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深入展开教研课改活动,以在实施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以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开展好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交流会;抓好集体备课、案例分析、自我反思等活动,多开展“推门课”;抓好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优秀案例评比等教学评比活动。

3.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4.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改革,避免课堂教学改革的简单化、形式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探索出独具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5.每位教师确定好教研课题,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研讨会和优质课交流会,形成较为浓厚的教研空气。

总之,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师德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全面提高,指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增强校本教研的责任感,人人参与到教研中,形成有教研成果,人人是学者型的教师的局面。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事实,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