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312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考试试题.doc

n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面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假定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唐诗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价值的实体是( )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

    

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

    

5.毛泽东认为制约中国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要紧的条件”是()

    

A.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B.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C.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D.国民革命的影响

    

6.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C.《论十大关系》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7.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软弱性B.动摇性C.妥协性D.不彻底性

    

8.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党的领导D.邓小平理论

    

9.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10.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B.为人民服务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1.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是: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12.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榜罗镇会议D.瓦窑堡会议

    

13.在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自强精神是

    

A.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上,誓死不当亡国奴

    

B.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C.开拓进取、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道路

    

D.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

    

C.弘扬共产主义道德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5.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内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民主集中基础上的集中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C.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D.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16.打击索马里海盗活动的根本途径是

A.促进索马里和平进程和国家经济发展、消除贫因和不安全因素

B.联合国及世界大国的积极参与

C.彻底消除一切非传统安全因素

D.多国加大派出联合国维和部队

二、多项选择题:

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D.实际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1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有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哲学的贫困》

    

    C.《德意志意识形态》D.《共产党宣言》

    

    19.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B.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D.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是否发生变化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0.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是列宁在其哪些著作中提出的?

    

    A.《论欧洲联邦口号》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C.《国家与革命》D.《哲学笔记》

    

    21.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揭示了抗日战争三阶段的发展规律,三阶段是指

    

    A.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防御阶段B.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相持阶段

    

    C.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反攻阶段D.敌之战略溃败、我之战略决战的决胜阶段

    

    2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其论著中阐述了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基本内容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

    

    A.与国际无产阶级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C.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组成成分必须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的“人民”的概念包括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24.2007年8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决定着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方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D.坚持精兵之路

    

    2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形成的各种所有制发展的新格局是

    

    A.协调发展B.平等竞争C.有强有弱D.相互促进

    

    26.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必须深入开展()

    

    A.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决策实践

    

    B.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

    

    C.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民主管理实践

    

    D.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

    

    27.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A.为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方式。

    

    B.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

    

    C.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

    

    D.是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28.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A.组建了比较完备的政党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

    

    C.颁布了《临时约法》D.建立了中华民国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是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B.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C.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D.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导方针

    

    30.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B.立法公正的观念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D.限制自由的观念

    

    31.2009年8月24~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制定了《武警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武警部队履行职责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A.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B.是更好地规范和保障武警部队履行职责使命的需要

    

    C.是打击恐怖分子的需要  D.是打击黑恶势力的需要

   32.扩大党代表大会权利主要指()

    

    A.扩大党代表大会对提名推荐人的参与

    

    B.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

    

    C.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D.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联系党员群众的制度和方法

    

    33.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主张重点实施改革举措有

    

    A.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

    

    B.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C.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

    

    D.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三、分析题:

34~38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34.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35.下面是关于收入分配的一组问题

    

    

(1)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依据是什么?

    

    

(2)在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的是什么?

    

    (3)在我国怎样构建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

    

    36、材料1: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

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

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

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

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

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材料2: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时人悲愤地感叹道: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10月19日)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途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象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

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

结局如何?

    

    (3)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1、2001年“9·11”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性质

    

    2、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3、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

    

    选做题Ⅱ: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不具有“普世价值”。

    

2.从前苏东或发展中国家采取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后出现的国内动乱问题,我们应汲取怎样的教训?

附: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1.A2.C3.B4.A5.B6.C7.A8.B9.B10.A11.C12.D13.D14.A15.D16.A

17.AB18.BD19.BC20.AB21.ABC22.BC23.ABCD24.AB25.BD26.ABCD27.BCD28.ABCD29.ABCD30.AC31.ABCD32.ABCD33.ABCD

    

3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I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

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传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现代版,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一次次缓和这些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扩及全球范围,具有传播更快、周期更短、破坏性更强的特点。

这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论述的正确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35.【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一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

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

只有承认这种差别,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当然,也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6.【答案要点】

(1)康有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壳来宣传西学,以日本为楷模,走改良的道路;孙中山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较全面的认识,主张以美国的民主政治为楷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反映的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他们曾经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楷模,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在中国发动了一场百日维新。

由于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力量的薄弱、策略的失误等原因致使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取,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腐朽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图谋武力统一导致军阀混战不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37.【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在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以下观念: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当代青年做忠诚的爱国者应自觉做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38.选作1【答案要点】

(1)2001年“9·11”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8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的主要基础是经贸合作,两国关系以经贸合作为基础在曲折中发展:

“9·11”以后,中美两国的合作增加了国际反恐的政治合作基础,中美关系进人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对中国的外交成为小布什政府最值得肯定的外交成果。

21世纪初.中美关系经历了从战略竞争对手到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演变,美国政府开始承认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建设性的世界大国和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并且强调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关系。

关于中美关系的性质:

一方面美国政府提出中国是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遵守这个体系的游戏规则,与美国及其体系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提出,中美双方不只是利益相关者,而且是建设性合作关系,有竞争有分歧甚至有斗争,是建设性合作中的竞争关系。

    

    

(2)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对话。

双方就三个领域进行讨论:

保持可持续增长而不出现巨大的贸易不平衡:

继续向贸易、竞争和投资开放市场:

提高能源安全和改善环境。

中美双方通过战略经济对话就事关中美经济关系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进行了深人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美经贸合作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

战略经济对话对于增进中美战略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难以避免在一定条件下的交锋与对抗。

    

    (3)由于遭遇金融危机,也由于小布什单边主义的“新帝国”强权外交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奥巴马执政后的美国一是对于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基础维持美国全球霸权更加力不从心,二是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崛起已经开始改变世界大国的力量对比,世界多极化、民主化、去极权化更加不可阻挡,美国被迫或半被迫放弃单边主义,弱化美国世界霸权强度,收缩美国霸权范围,对于主要大国采取相对尊重和多边合作态度,强调“积极的、全面的、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特别在朝核、美国国债和经济危机问题上寻求中国的合作,中美关系有可能向长期和平竞争战略合作的方向发展,走出历史上霸权与“挑战霸权”的怪圈,与中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主张基本一致。

    

    (4)中美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经验是:

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住两国积极、全面、合作关系的大方向,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能改变。

    

 选作2【答案要点】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也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那种适用于所有主体、所有时间、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专一的、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念,是不存在的。

    

 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这些价值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又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