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63397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pdf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1.水资源的特点:

流动性、可再生性(大体以年为周期的水循环)、多用途性(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公共性、利与害两重性(兴水利,除水害)。

2.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防洪与兴利矛盾:

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防洪与兴利矛盾:

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排涝;若汛期要求腾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排涝;若汛期要求腾空水库,以备拦洪,削剪下游流量,但却降空水库,以备拦洪,削剪下游流量,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4.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总量可观总量可观,但人均占有量低人均占有量低;水资源时间时间分配极不均衡不均衡;水资源空间空间分配不均衡不均衡,降雨由东南向西部递减;水资源分布分布与人口、耕地、生产力不相匹配不相匹配。

5.我国水电资源特点:

地区分布不均,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干流,利于建立大型水电能源基地;水电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需要建设水库调节。

第二章第二章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1.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做出的分析估价。

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需发展趋势做出的分析估价。

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2.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

3.水资源评价分区原则:

尽量按流域水系流域水系划分,保持大江大河干支流的完整性。

同一区内自然地理因素、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条件和水利建设发展方向基本相同基本相同或相似。

考虑水资源供需特点供需特点,将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予以分区。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完整。

根据工作需要、评价工作量工作量大小,同时考虑资料条件。

各种级别各种级别的水资源评价分区原则上应统一。

2.四个水平年:

包括基准年、近期水平年、中期水平年和远期水平年。

基准年(又称现状水平年):

为现状情况,分析不同年型的用水要求和可供水量。

现状年宜选取近期资料较完整又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年份。

近期水平年:

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

中期水平年:

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

远期水平年:

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

3.典型年:

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

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

(1)典型年的选择:

频率分析频率分析,确定各保证率典型年的总水量;选择与指定保证率年总水量最接近的实际年年份进行年内水量分配年内水量分配;最不利原则最不利原则。

(2)选择典型年:

考虑流域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并从整个评价区的供需特点分析,找出相对较好的代表年。

降雨和径流频率不同: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典型年。

选择典型年时,日历年和水利年可能差别不大,日历年和水文年可能有较大差别。

从统计而言,选日历年为好;从供水而言,选水文年为好;从农业用水而言,以水利年为好。

因此,从供需平衡角度出发,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3)日历年:

自1月1日至12月31日。

水文年:

一年汛初至翌年汛初。

水利年:

按农作物灌溉期末划分起讫时间。

3.系列法:

又称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是指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供需分析是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逐时段计算逐时段计算的。

优点:

较好地反映了未来时期内水资源量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动态变化特点动态变化特点,考虑了水资源多年调节多年调节、以丰补枯以丰补枯的作用。

原则:

计算系列有足够的长度足够的长度;计算系列的均值能代表长系列的均值均值能代表长系列的均值;有明显的各年丰枯变化各年丰枯变化,变化系数等统计特征值与长系列的相接近。

4.长系列操作法与典型年法对比:

长系列法:

来水、用水来水、用水资料要求比较高;计算工作量较大大;保证率概念明确;适用于大中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

典型年法:

来水来水资料要求比较高;计算工作量较小小;设计设计保证率概念比较明确,但结果(假设)是近似的近似的;结果依赖于典型年,适用于中小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

5.地表水资源量R=地表径流量Rs+河川基流量Rg6.区域多年平均及不同频率的降水量计算:

直接法(算术平均法,垂直平分法,等雨深线法),等值线法。

7.水文三要素:

降雨、径流、蒸发降水:

降水量的动态变化:

变差系数Cv、极值比Ka。

该值大,则多年变化大。

径流:

降水补给河流Cv最大,冰川次之,地下水再次。

蒸发:

蒸发量的观测:

E601型蒸发器,干旱指数的表示及其意义:

=E0/P,年水面蒸发量与年降雨量的比值。

8.一致性分析一致性分析的必要性(原因):

在水文资料的观测期内,如因流域上修建了蓄水、引水、分洪、滞洪等过程,或发生决口、溃坝、改造等事件,这些人工或天然人工或天然的原因使流域水文现象流域水文现象的形成条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因而水文变量的概率分布规律概率分布规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异。

9.水资源总量计算计算10.水质指标感观性状指标天然水化学指标物理学指标一般水污染指标水化学指标有毒有机污染指标水微生物学指标重金属指标富营养化指标卫生学指标11.水质标准(各类标准所适用的对象)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第三章第三章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配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配置1.水资源规划的概念、目标水资源规划的目标包括整治和兴利两类。

整治的目标:

包括对河道、湖泊、水库、渠道、滩涂、湿地等天然和人工水体的淤积淤积、萎缩和退化萎缩和退化等问题的治理治理,进行生态保护和重建,制定污水排放控制标准和生态保护标准。

兴利的目标:

包括通过修建各种水利工程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推进水资源充分利用,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用水需求。

2.需水预测需水分类:

不同类型的需水预测计算方法:

生活净需水量=城镇人口*城镇生活用水定额+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生活用水定额工业需水预测分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和火(核)电工业三类。

工业净需水量=火(核)电工业产值*其用水定额+高耗水工业产值*其用水定额+一般工业*其用水定额工业用水定额预测方法:

重复利用率法、趋势法、规划定额法和多因子综合法等,以重复利用率法为基本预测方法建筑和第三产业需水:

建筑业需水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为主,以建筑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复核。

农业需水:

农业需水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畜需水。

根据净灌溉定额和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估算。

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水量。

根据各地条件和实际条件,采用简便的预测方法估算。

3.可供水量确定水资源可利用量:

可预见的时期内,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协调河道水资源可利用量:

可预见的时期内,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内与河道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决定可供水量的因素(来水量、供水能力、需水量)4.供需平衡分析:

原则:

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

供需平衡分析方法: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分析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常规方法和系统分析法。

按水情,雨情资料选取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典型年法和系列法。

按水文资料性质不同,则可分为确定性资料分析法和随机分析法。

供水保证率:

指多年供水过程中,供水得到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

动态模拟与典型年法的特点:

与典型年法相比,动态模拟分析的优点,如下他是长系列逐个时段分析的,比典型年法只分析个别代表年,更具有代表性更具有代表性。

它是动态的动态的,不管来水还是用水的动态,都可逐时段得到反映。

它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中的模拟模型方法模拟模型方法,该方法仿真性好,可以按不同调度方案运行模型,这是典型年法不可比的。

它可以计算出明确的各部门的各部门的供水保证率。

第四章第四章综合利用水库综合利用水库1.反映水库特性的曲线及其相互关系水库面积特性一般可根据1/500001/5000比例尺的库区地形图,用求积仪(或按比例尺数方格)计算不同等高线与坝轴线所围成的水库面积(高程的间隔可用1,2或5m),然后以水位为纵座标,以水库面积为横坐标,点绘出水位面积关系曲线。

水库面积特性。

水库容积特性首先将水库面积曲线中的水位分层,其次,自河底向上逐层计算各相邻高程之间的容积。

两者关系:

2.静库容、动库容的概念、区别与应用条件静库容:

在假定入库流量为零时假定入库流量为零时,蓄在水库内的水体为静止(即流速为零)时,所观察到的水静力平衡条件下的自由水面。

动库容:

如有一定入库流量有一定入库流量(水流有一定流速)时,静库容相应的坝前水位水平线以上与洪水的实际水面线之间包含的楔形库容楔形库容称为动库容。

一般情况下,按静库容进行径流调节计算,精度已能满足要求。

但在需详细研究水库回水淹没和浸没问题或梯级水库衔接情况时应考虑回水影响。

对于多沙河流,泥沙淤积对库容有较大影响,应按相应设计水平年和最终稳定情况下的淤积量和淤积形态修正库容曲线。

3.水库的各特征水位、对应的库容及其在工程中的意义死水位和死库容死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

死库容:

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确定死水位的主要因素:

1)保证水库有足够的能发挥正常效用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特别应考虑部分库容供泥沙淤积。

2)保证水电站水电站所需要的最低水头最低水头和自流灌溉自流灌溉必要的引水高程引水高程。

3)库区航运航运和渔业渔业的要求。

正常蓄水位和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

在正常运用条件下,水库为了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水位。

兴利库容:

正常蓄水位到死水位之间的库容,又称调节库容或有效库容。

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深度,称为水库消落深度又称为工作深度。

正常蓄水位的确定:

溢洪道无闸门无闸门时,正常蓄水位就是溢洪道堰顶的高程溢洪道堰顶的高程;当溢洪道有有闸门闸门时,多数情况下正常蓄水位也就是闸门关闭时的门顶高程闸门关闭时的门顶高程。

防洪限制水位和结合库容防洪限制水位:

水库在汛期为兴利蓄水允许达到的上限水位,又称为汛期限制水位。

是在设计条件下,水库防洪的起调水位。

该水位以上的库容可作为滞蓄洪水的容积。

若防洪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则将这两个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结合库容或重叠库容。

汛期它是防洪库容的一部分,汛后又可用来兴利蓄水,成为兴利库容的组成部分。

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

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间的水库容积。

设计洪水位和拦洪库容设计洪水位:

当遇到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拦洪库容:

设计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拦洪库容或设计调洪库容。

设计洪水位的确定:

设计洪水位决定了上游洪水的淹没范围,它同时又与泄洪建筑物尺寸、类型有关;而泄洪设备类型(包括溢流堰、泄洪孔、泄洪隧洞)则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坝型、枢纽布置等特点拟定。

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校核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当遇到大坝校核标准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间的水库容积。

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加上一定数量的风浪高值和安全超高值,就得到坝顶高程。

总库容和有效库容总库容: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库容积。

按库容大小,可划分水库工程的工程等别,确定工程的安全标准。

有效库容:

校核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

4.水库的水量损失及其计算方法水库建成蓄水后的水量损失,主要包括蒸发损失和渗透损失,在寒冷地区,还有可能有结冰损失。

蒸发损失又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

蒸发损失:

渗漏损失:

1)通过能透水的坝身坝身(如土坝、堆石坝等)的渗漏,以及闸门、水轮机等的漏水;2)通过坝基及绕坝两翼坝基及绕坝两翼的渗漏;3)通过库底、库周库底、库周流向较低的透水层的渗漏。

年渗库渗蓄5.水库淤积形态、影响及减缓措施形态:

三角洲淤积、带状淤积、椎体淤积影响:

泥沙淤积对水库的运用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1)水库淤积(特别是三角洲淤积)侵占调节库容侵占调节库容,逐步减少综合利用效益;2)水库回水末端的淤积上延,将增加淹没和浸没损失增加淹没和浸没损失,威胁上游重要城镇、工矿和交通设施的安全;3)坝前堆淤将增加作用于水工建筑物的泥沙压力泥沙压力,有碍于船闸和取水口正常运行,使进入水电站的水流中含沙量增加水流中含沙量增加;4)加剧对水工建筑物和水轮机的磨损,影响影响建筑物和设备的效率和寿命效率和寿命;5)随着泥沙淤积,某些有害物质沉淀,将造成水污染造成水污染,并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6)库区泥沙淤积还会引起下游河道下游河道冲刷、变形,影响航道和港口,水位下降使取水困难,影响建筑物安全,并增大水轮机吸水高度,不利于水电站的可靠运行。

减缓措施:

1)上游拦截,就地处理;2)水库排沙,保持库容;3)清除於沙,恢复库容。

6.水库的调节计算兴利调节的按调节周期的分类:

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

周调节可进行日调节,年调节可进行周调节和日调节,多年调节可进行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

库容系数及其应用库容系数兴年=2%8%时,可进行周调节和日调节周调节和日调节;=8%30%时,可进行年调节年调节;30%时,可进行多年调节多年调节7.工作保证率和设计保证率的含义水利水电部门的正常工作的保证程度,称为工作保证率工作保证率。

要为拟建的水利水电工程选定一个合理的工作保证率,称设计保证率设计保证率。

正常工作年数运行总年数运行总年数工作遭破坏年数运行总年数正常工作历时(日、旬、月)运行总历时(日、旬、月)式中:

m为破坏年份的破坏历时与破坏年份总历时之比,可近似等于枯水年供水期与全年时间之比工作保证率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8.设计代表年常选择有代表性的枯水年、中水年(也称平水年)和丰水年作为设计典型年,分别称为设计枯水年、设计中水年和设计丰水年。

设计枯水年的效益计算成果代表恰好满足设计保证率要求的工程兴利情况;设计中水年代表中等来水条件下的平均兴利情况;设计丰水年则代表多水条件下的兴利情况。

9.设计代表期:

有两种,设计枯水年组,中水代表期。

设计枯水系列允许破坏年的确定破设设计中水系列:

为探求水库运用的多年平均状况。

一般取1015年作为代表期,称中水设计年。

10.逆时序最大蓄水量法计算计算11.时历法列表法径流调节计算的方法,根据河川径流特征,可分为两大类:

时历法,数理统计法。

时历法,又分为列表法和模拟计算法。

时历法:

采用按时序排列的实测径流系列,作为入库径流过程中进行水库径流调节计算。

12.根据兴利库容V兴确定调节流量Q调计算计算P12613.判断水库调节性能,是否属于完全年调节水库。

13.P设、Q调、V兴三者之间关系(结合图说明)

(1)V兴一定时,P设越高越高,可能获得的供水期Q调越小越小,反之则大。

(2)Q调一定时,要求的P设越高,所需的V兴也越大,反之则小。

(3)P设一定时,V兴越大,供水期Q调也越大。

第五章第五章防灾减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1.洪水致灾因素自然因素,是产生洪水和形成洪灾的主导因素;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增多、社会经济发展等,造成洪水灾害不断加重;2.研究洪灾成因,应在关注自然因素作用的同时,着重分析人类活动对洪水成灾规律和防洪安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被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入河泥沙增多;围湖造田围湖造田,与河争地,河湖泄蓄洪能力降低;防洪工程标准低工程标准低,病险多,抗洪能力弱;非工程非工程防洪措施不完善措施不完善,难以适应防洪减灾的要求;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不能满足需要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不能满足需要,运用难度大。

3.洪水灾害水灾:

一般是指因河水或湖水泛滥淹没城市和农村所引起的灾害。

涝灾:

指的是因降雨使土地过湿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而减产的现象,或因雨后地面排泄不畅而产生大面积积水使社会财产受损。

4.防洪减灾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是指按照规定的防洪标准,为控制和抵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

包括:

水土保持、筑堤防洪与防汛抢险、疏浚与整治河道、分洪、滞洪与蓄洪。

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非工程手段,以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

包括:

防洪区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公民防洪、防灾教育,防洪法律、法规建设,洪水预报、警报和防汛通信,蓄洪及分洪工程合理调度,推行洪水保险,征收防洪基金,防汛抢险,善后救灾与灾后重建等。

5.防洪标准防护对象防洪标准、水库工程本身的防洪标准根据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如人口、GDP、耕地面积等6.水库的调洪作用与任务兴建水库的目的:

兴利;除害调节洪水的目的:

降低河道天然洪峰流量,即削峰削峰,以达到河道防洪和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水库的防洪作用:

滞洪:

当一次洪水来临时,将超过Q允的那一部分洪水暂时拦蓄在水库里,等洪峰过后,再将拦蓄的洪水泄掉,腾空防洪库容以迎接下一次洪水的到来。

蓄洪:

水库拦蓄部分或全部洪水;错峰:

水库下泄洪水与区间洪水或支流洪水相遭遇,可能会超过Q允,这时就应控制水库泄洪,使其与区间洪水的洪峰错开,以保证下游安全。

7.水库调洪计算原理:

动力平衡和水量平衡。

8.列表法的计算步骤(简答)P1789.闸门控制下不同的调洪过程。

P184图6,7,8,9根据调洪计算结果确定水库特征水位(下游防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汛限水位与兴利要求的关系)10.防洪高水位,防洪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

防洪,兴利完全不结合。

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防洪库容全部置于正常蓄水位以上,这种方式适用于洪水在汛期,都可能发生,必须在整个汛期都需,预留防洪库容的情况。

防洪,兴利完全结合。

水库的防洪高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防洪库容全部置于正常蓄水位之下,这是最理想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产生于汛期洪水变化规律较为稳定的河流,且所需防洪库容较小。

防洪兴利部分结合,水库的防洪高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上,防洪限制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下,防洪库容于兴利库容部分重合,显然这是一般确定综合利用水库常遇到的情况。

11.水库泄洪建筑物主要有:

溢洪道,泄水中孔,底孔及泄洪隧洞,等形式。

12.水库的防洪任务:

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要保证下游防护区的安全,这两类任务性质不同,要求防洪标准也不同。

第六章第六章水能利用规划水能利用规划1.水能资源与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水力发电就是利用天然水能生产电能。

河川径流相对于海平面而言(或相对于某基准面)具有一定的势能。

因径流有一定流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

这种势能和动能组合成一定的水能水体所含的机械能。

水2.水能资源三个特点:

(1)资源总量总量十分丰富丰富,但人均人均资源量并不富裕不富裕

(2)水能资源分布不均分布不均,于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不匹配(3)江河来水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水能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不均时间上的分配不均。

3.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计算分段法分界断面确定的原则或方法4.水能资源的开发方式:

(1)坝式分类与适用条件坝后式:

筑坝建库引起的淹没损失相对不大,可能筑中、高坝,水头较大,水电站厂房本身不能挡水。

河床式:

地形地质条件不允许筑高坝,用筑低坝或水闸来获得相对较低的水头,可利用水电站厂房作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

坝内式:

坝址河道较窄。

坝旁式:

拱坝或土石坝,难以安排发电厂房时。

(2)引水式分类特点、适用条件与可能的问题当地形、地质等条件不允许筑高坝,而河段坡度较陡或河段有较大拐弯,建造较短的引水道即能获得较大水头(3)混合式前段有筑坝建库条件,后部坡降大。

5.水电站水能计算

(1)水能计算的目的与任务、计算方法(计算时段的确定)水能计算的主要目的:

在于确定水电站的出力、发电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水电站出力、发电量及其变化特征与水电站主要参数及其在电力系统中运行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选择水电站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和水电站装机容量等主要工程特征参数及确定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提供依据。

(2)水能计算方法:

统计法和时历法(列表法、半图解法、图解法)与水电站调节类型有关。

(3)各类电站的保证出力计算方法(年调节水电站保证出力估算方法)1)径流式水电站(日或无调节)2)蓄水式水电站保调拱6.水电多年平均发电量估算中水法、三个代表年法、系列法7.电力负荷:

在任何时间内,电力系统中各电站的出力过程和发电量必须与用电户对出力的要求和用电量相适应,这种对电力系统提出的出力要求,常被称为电力负荷。

三个区域:

峰荷区,腰荷区,基荷区常采用以下3个指标值反映日负荷图的特征:

基荷指数,值越大,基荷占负荷图的比重越大,表示系统用电情况比较平稳。

日最小负荷率,值越小,表示日高峰负荷与日低谷负荷的差别越大,日负荷越不均匀。

日平均负荷率,值越大,表示日负荷变化越小。

峰谷差:

D=N”-N,谷峰差越大,日负荷越不均匀。

对于电力系统负荷月内、季内的不均衡特性,可通过以下3个指标反映:

月负荷率,表示在一个月内负荷变化的不均衡性,用该月的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日的平均负荷的比值表示。

季负荷率,表示一年内月最大负荷变化的不均衡性,用全年各月最大负荷的平均值与最大负荷值的比值表示。

负荷率,表示一年的发电量E年与最大负荷相应的年发电量的比值,即式中:

h为年最大负荷的利用小时数。

8.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电站上每台机组都有一个额定容量,此即发电机的铭牌出力。

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该电站上所有机组铭牌出力之和。

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便是所有电站装机容量的总和。

主要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工作容量:

为满足负荷要求而设置的容量,它承担负荷图的正常负荷。

负荷备用容量:

为应付突发负荷跳动而增加的容量。

事故备用容量:

为避免因机组发生故障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而增加的容量。

检修备用容量:

为能够完成机组检修计划而增加的容量。

重复容量:

利用弃水发电增加的容量代替和减少火电站煤耗,这部分容量并非保证系统正常供电所必需的9.水电站的特点10.水电站的运行方式

(1)无调节水电站的一般工作特性无调节水电站的运行特征是:

任何时刻的出力主要决定于河中天然流量的大小。

枯水期:

担任基荷。

丰水期:

仍只宜于担任基荷;只有当天然流量所产生的出力大于系统的最小负荷时,水电站应担任基荷和一部分腰荷,这时还会发生弃水。

(2)日调节水电站的一般工作特性日调节水电站的工作特征是:

除弃水期外,在任何一日内所能生产的电能量,与该日天然来水量时(除其他水利部门用水)所能发出的电能量相等。

大型水电站承担日调节任务时,往往会对下游的综合利用产生不利影响。

应注意设法满足综合利用各部门的要求,解决矛盾的措施:

1)对水电站的日调节进行适当的限制;2)在水电站下游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