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35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docx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丁元军老师复习题

复习题

一、简答:

(一)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经学,七经,与七经有关的。

史学,历史。

子部,诸子。

集部,剩下的文学。

(二)孔子作六经;孔子删诗、正礼、订乐、撰易、叙书、作春秋

(三)七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孝经》

(四)道术与方术;古代完备的理想的社会方术-与道术相对的实际社会

(五)四科十哲;

首科德行(颜子、冉牛、闵子、仲弓)、

言语(子贡、宰予)、

政事(子路、冉求)、

末科文学(子游、子夏)

(六)具体而微;最真实的东西最普遍(具体:

全体)。

与德行科相关

(七)为仁由己;去做仁义的事情完全取决于自己(孔子说给颜子的话)

(八)得正而毙;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尽己)恕(推己)而已矣。

”形容曾子死时是得到正道

(九)思孟学派;思孟学派应该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其中子思学派是儒家最正统的学派

(十)孟子辟墨;孟子辟墨是指《孟子》—书中记载的孟子对朱及墨翟的批判论述,处今之世,不拒扬墨者,非孔子之徒也

(十一)虚位与定名;“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虚位-从墨家看,儒家的道德是虚位的定名-从墨家看,儒家的礼乐是定名的

虚位:

指道与德,形式性的概念,空洞。

定名:

有实在的涵的“仁义”。

儒学不论道,而是将道托付给了仁义。

(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一定属于哪一个人独属的,(建元四年)由董仲舒提出的政治文化策略,汉武帝采纳,在中央设国学,回归一元,一次回归而非创新。

(十三)清议与清谈;

清议-汉代士大夫对时政的评论清谈-清议之后汉代士大夫对时政的评论

(十四)道统;道统(儒家的最高明的道理)

(十五)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十六)天理当然;天理---天理,当然(解释天理,祈使句,一种绝对(-天)命令(-天命))而已矣。

(让你去做人才会做的事情)

(十七)宋五子;

周敦颐(周濂溪)、邵雍(邵康节)、载(横渠)、程颢(程明道)、程颐(程伊川)

(十八)濂洛关闽;理学四大学派:

濂学:

无极而太极,关学:

太虚即气,洛学:

体贴天理,性即理也,闽学:

月印万川。

周:

志伊之学,学颜子所学。

以天下为己任,不迁怒,好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程:

语录体,不立文字,有书信。

朱:

《四书集注》

(十九)《四书》;

先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名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得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发明超越),次读《中庸》,以查夫古人之微妙处。

(二十)“横七竖七”;

横七为横七首,指孔子所作七经(六经+论语)

竖七为纵七段,之中国哲学史可分为七部分

先百家诸子、两汉气学诸子、晋玄学诸子、隋唐佛学诸子、宋明理学诸子、清代朴学诸子、当代哲学诸子

(二十一)本末;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二十二)体用;

体(古时与祭祀有关,一个东西它本身)用(发用,作用)

有体必有用,用乃体之用,即体即用,体用无二。

(二十三)道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二十四)几希;几-微小希-通“稀”,稀少

孟子-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二十五)阴阳;阴阳-都是一个气,形而下学。

相反相对,相生相成。

1.一气之两面。

一切有形有质的东西是气。

2.阳是动的、变化、创新的;阴主静。

(二十六)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柔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种地)

(二十七)肖;骨肉相似

相像的意思。

本义:

五体末端。

头,双臂,双脚。

引申义:

物体末端。

派生义:

相似,相像。

(二十八)践形;

践行-源自孟子

形(形象)色(神色),天性也。

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古代哲学术语,体现人所天赋的品质,把我长成这个样子的意义也就是作为人的意义积极地表现出来。

尽性。

(二十九)三达德;子曰: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又曰:

“好学近乎知,力学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三十)心者性之郛郭;身体是心理的现象学(身体是心理的表征)

(三十一)艺能;(技艺性的能力,后天的)-人能

(三十二)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出自《孟子》,不学而能,不虑而能)-天能

“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

(三十三)四端;

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三十四)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

天命,就是天的命令。

“天令之谓命。

”按照朱熹的说法: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是说天所赋予的气与理的时候,也必然赋予了与之相符的使命。

(三十五)求放心。

战国孟子用语。

指通过找回丧失的“本心”,恢复善性,培养善德。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二、分析:

(一)南皮曰:

“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础,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其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础,使学生思想统一到纯正,然后以西学锻造他的智识,练这种技能,一定期以后形成人才,各适其使用,以达到仰副国家,造就通才,谨慎防流弊的目的。

 

(二)文正曰:

“吾儒之职,去先王之经则茫乎无从矣。

又岂暇学人之巧,失其故步!

但惟精惟一,死生以之。

“我读书的职责,离开了先王的经历则茫然没有听从了。

又哪有空闲时间学习别人的技巧,失其故步!

但惟精惟一,生死以之。

 

(三)孟子曰: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

“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说:

“圣王采诗的事情停止了,《诗》也就没有了,《诗》没有了,《春秋》便出现了。

晋国的《乘》,楚国的《祷杌》,鲁国的《春秋》,是一样的。

所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所用的笔法是一般史书的笔法。

孔子说:

‘扬善抑恶的大义,我在《春秋》上便借用了。

“诗亡”与“《春秋》作”之论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涵,它既体现着春秋战国之际政治系统与文化系统由合而分的历史轨迹,又展示着儒家士人话语建构的乌托邦精神;既昭示了从孔子到孟子社会文化空间的变化,又彰显了儒家士人重新统一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的强烈愿望。

 

(四)历史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有历史;哲学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无历史;经学地言之,孔子之后,中国无历史。

在孔子之前,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中国的哲学是从孔子开始,所以在哲学上,孔子之前没有历史;在经学的意义上,无论五经六经还是七经,孔子作春秋之后再无经可言。

(五)向曰:

“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分析:

一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分两步崩塌,微言先断,后大义(残存于七十子)而乖。

孔子思想分两次断绝这句话说明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经历的大跌荡,孔子去世后,从道术的时代转变到了方术的时代,七十子去世后,则进入了从经学到子学的过渡时代。

(六)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七)董子曰: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子即董仲舒,是汉代时一位大儒,但也不是完全正统的醇儒。

世间的各种法则、规律、道理都来源于天。

道的性质:

1.“天不变,道不变”体现了“道”的永恒性。

2.道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

3.道有先验性,是先于经验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因此,因时而变、因地而异、因人而易的都不是道,道不是意见、思想或学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八)董子曰: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正:

纯正。

义:

交情,情谊。

谋:

谋求。

利:

好处。

应当端正与人相交往的态度,不要为了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取某种好处或达到某种目的,才决定和他人结交。

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

这句话是说做事要想的是匡扶正义,而不是个人利益。

儒家是全套式的学问,是一套完备性的学说,上反虚无主义,下反功利主义。

(九)孟子曰:

圣人与我同类者……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圣人也是凡人。

人之所以为人,人心交集之处。

圣人是人类最好的代表者。

理义使我的心喜悦,就像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刍豢chúhuàn:

牛羊猪狗等牲畜。

孟子对圣人、理、义的看法。

人无分贵贱,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人心之所同然者是天理与仁义。

只是圣人先于我们得到了理与义。

人们应当追求理义。

(十)朱子曰: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得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察夫古人之微妙处。

.四本书是一个整体,先说什么是知识,,论语为根本,既是四书根本,又是五经根本,是儒学经典的根本,从孟子中感受孟子对论语的理解,把所有儒学中的道理归为中庸

(十一)朱子曰:

“《四书》,五经之阶梯书也。

先读四书(预备性的),后读五经。

拾级历阶,升堂入室。

四书治,五经可以无治而明。

五经中,诗、书、礼、乐、易、春秋

(十二)朱子《观书有感》诗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从读书的角度来看,朱子意在点明读书的重要性,诗书便是源头活水,读书应当坚持不懈,求异求新。

从理学的角度来看,朱子意在天理作为源头,生机勃勃,不盈不竭。

朱子的性情理论的表现。

(十三)朱子《春日》诗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寻访便是指寻求孔门之道、圣人之道。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东风面借指春天,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貌和特征很容易识别,者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春光点染而成,每朵花都是天地的精神。

表明了朱熹理一分殊的观点,即天理是惟一的,在真正的世界理有分化。

道理有无穷无尽的显示,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又不得不受同一的宇宙本体支配。

(十四)吕晚村《答用微书》:

“幼读朱子《集注》而笃信之,因朱子而信周程,因程朱而知信孔孟。

故与友人言,必举朱子为断。

《四书集注》。

忠诚地信仰,深信不疑。

折中的标准。

想回到周朝、孔孟时代。

 

(十五)《荀子·非相》曰: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理性,分辨思考的能力。

《礼记》:

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说文解字》“人”字部: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胫之性。

天之道,曰阴与阳;地之道,曰柔与刚;人之道,曰仁与义。

(天地人,曰三才。

人之形:

中道之气,精髓、中轴所在。

正、醇。

物之形:

偏、驳。

 

(十六)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的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他。

舜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明察人伦关系,因此能遵照仁义行事,而不是勉强地施行仁义。

(十七)《尚书·泰誓》: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类是万物之灵。

(十八)《左传》成公十三年:

“康公曰:

‘吾闻之曰: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

民:

人。

中:

不偏不倚。

得到天地之间关于中的气就成了人。

 

(十九)《礼记·礼运》:

“人者,天地之心。

”又,《说文解字》曰: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人者,天地之心。

(天地的正中心)/人,天地知性最贵者也(天地之生,以人为最宝贵的)

(二十)《孟子·尽心上》:

“形色,天性也。

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圣人有了天生的容貌,又能完成天赋的道理,最后能将天理体现在行动上无愧于这一天赋。

朱子集注曰:

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形;惟圣人有是形,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以践其形而无歉也。

寻常人有了天生的容貌,却不能靠行动来体现天赋的道理,唯有圣人能做到践形。

(二十一)孟子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达:

普遍。

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

(二十二)程明道曰:

良知良能,皆无所由。

乃出于天,不系于人。

良知良能,都不是从哪里学来的;是出自于天性和本能,不是依赖人力所能达到的。

(二十三)《易》曰: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二十四)孟子曰: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

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

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

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根据在于,)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朱子集注曰: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

端,绪也。

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外也。

(二十五)孟子曰: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指的是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找回来那丧失了的善心罢了。

三、论述:

(一)请结合《论语》总章一四二:

“子曰:

‘觚不觚!

觚哉!

觚哉!

’”谈一谈你对金圣叹所谓“善论道者论道,善论文者论文”,其间“论道者”与“论文者”之区别,以及,对“文学通情,史学明故,哲学达理”这一提法之含义的理解。

孔子说:

“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

这也算是觚吗?

觚,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觚不觚:

觚不成其为觚。

形容似像而又不像的意思。

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

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

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

觚哉!

”(《论语·雍也》)的慨叹。

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

因此,他竭力主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二)以悟空之身世生平为例,将他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作为叙述的起点,和将他从水面倒影中认出自家本来面目作为起点,两种做法意义有何不同?

由此而言,将中国哲学史之起点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加以讨论其必要何在?

哲学起于对自己的认识

这里的起点是标准、权衡的意思。

程子曰:

“人无权衡,则不能知轻重;圣人则不以权衡而知轻重矣。

圣人则是权衡也。

”论道、学习哲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尺度、权衡,不可用极端的思想为起点。

这里把孔子当作“尺”、“规矩”,以儒家为尺度。

孔子自称对古代文明“述而不作”,其实他的学派是对古代文明的重新诠释,取古代文明的精华,创立一个文明传统。

另外,尧舜尽管至善至美,他们究竟如何治理天下却是无从知晓的了。

即使夏商二代的典章制度,由于文献不足之,也已无法详知。

唯有西周去今未远,文献足备,是今日君主效法的最好楷模。

而孔子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西周遗留的文化典籍的重新阐释来建构完整的社会价值系统,从而达到恢复社会秩序的目的。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

(道家则强调人心自然自动的秉性。

按照儒家的理论,理想的人生包括对宇宙的高度认识,同时又是处在三纲五常的围之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哲学史非常重要,它不仅是中国哲学史的尺度还是其核心成分。

中国哲学史的起点无非就是从孔子开始,孔子作为一个圣人,一个衡量,他把中国在他之前的哲学集以大成,在他这里达到一个绝对的中国哲学的鼎盛,这也就是所说的“道术”阶段,从孔子的“道术”阶段开始,儒家思想开始慢慢分流瓦解,形成“方术”的时期,但后来的儒者无一不是在向孔子的那个起点,那个哲学最高端的时期看齐,所以,一旦中国哲学史的起点明确,那就完成了一半。

(三)请简述你对中国哲学史的总体概观。

为什么说,儒家是中华文明的主干?

孔子不仅创作了历史著作《春秋》,还编选《诗经》,整理、考订《书经》、《礼记》、《乐经》、《尚书》等。

特别是孔子学习、研究《周易》,达到了“韦编三绝”的情状。

孔子不仅创造文化、保护文化,还大兴教育,培养出众多学生,从而使儒学成为很大的流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当之无愧。

文王也好,孔子也好,他们都不是机械的继承前人的文化,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孔子之后,还出现了很多对儒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最为典型的有孟子、董仲舒、贾逵、朱熹、王守仁、顾炎武等。

这些人物,对于继承儒学的精神,维系儒学的命运,开创儒学新天地,并将儒学构建成庞大的思想体系和拓展成浩瀚的文化海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道家至庄子之后,便基本没有大师级的继承者了。

佛家也是如此,唐代六祖大师创作《坛经》之后,再无人创作可与坛经比肩的作品。

其它诸家亦是如此,后继乏人,学问、学术欠彰。

相比之下,只有儒学如滔滔江河,滚滚东流,永不枯竭,气象峥嵘。

 

(四)自孟子创为“践形”说,儒者屡屡畅发此义,以为人生根本义务之所在。

如子曰“其践形,惟肖者也”,宋潜溪诗曰“须知学践形,庶不惭载覆”等等。

请谈谈“践形”说的意义,人何以必须由“人模人样”,真正实现为“像模像样”之“肖”?

以儒家来说,孔孟荀的修养不仅仅是宋明儒学所强调的心性工夫,更强调身体的“践形”工夫。

人之生命显然包含着身体(小体)与心灵(大体),则其生命是身心不离

的现实生命。

身体之各机官与其官能,无一非人所必须的能力。

因此,孟

子说:

『形色,天性也』;而其所谓『践形』,则是心德透过身体的能力

以完成其目的之谓,亦即是所谓大、小体融合无间,化为一体之谓。

然而

,心德与身体之间,假若没有任何联系,则两者之间的融合无间,化为一

本(即践形)是空虚之言。

古代中国人认为,宇宙是以气联系的有机体,

而成为小宇宙的人也是一个有机体。

孟子继承这样的思想,而也以气联系

心灵与身体。

但是,心对于形气具有优先性、统帅性。

并且,所谓心既不

是心理学上的感性作用,也不是理性上的认知心,而是具有评价与训令(

即良知、良能)作用及能力的道德德性心。

孟子所谓性善,即指人实在的

可能性是可以为善。

因为,他所说的人性是指人之实在情况即其自然之势

,而人之自然之势即是由心德来统帅形气之谓。

善端的心德统帅形气,则

当然可以为善。

因此,所谓性善便是心德与身体融合无间的践形的可能基

础。

但是,因为性善是人实在可以为善之谓,并不意谓着人在实际生活上

皆为善;所以若不顺其自然之势,则人又可能为不善。

是故,我们达到践

形之际,还须要一些功夫。

达到践形功夫,因心为优先、统率者,而先要

坚立其大体。

坚立大体之方法便是心自己觉悟,向自己求;并且立志于

作为善端的心德之完成。

次之,心德只是端绪、萌芽,因而要扩充其心德

以推广到每件事情。

此中,有直接地把端绪扩充而完成的积极法,也有间

接地减少生理欲望的消极法,再也有实际生活上由自己的感受而推想别人

之感受的『推己及人』法。

但是,人类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因而在道德

实践上必定有不如预期的事情发生;此时,先要『反求诸己』。

而且,人

类社会在变化发展当中,道德也不是已僵化的德目;因而经常的礼法不一

定是对的,我们必须保持『权宜』这个实践上的变通法。

如此,才能完成

『践形』。

然而,所谓践形是指心德与形气之一体化,则也应该探究形气

之功夫。

因此,孟子又有『养浩然之气』的功夫。

浩然之气必须『配义与

道』才能形成,则要做积善的『集义』功夫。

达到践形,便完成整个生命

的道德精神化,则能『知性』、『知天』、『立命』。

『立命』的意义便

是人地位之提高。

由此,可以有信心地说『万物皆备于我』。

践形圣人的

浩然之气(气概)可以『塞于天地之间』,且必定『与人为善』,这好比

天地之培养万物,故又说『与天地同流』。

(五)《尚书》曰: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左传》引康公曰: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周子曰: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请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并据此谈谈你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人与万物之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人之形:

中道之气,精髓、中轴所在。

正、醇。

物之形:

偏、驳。

周敦颐《太极图说》: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意思:

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变化生成万物。

万物生生不息,现象变化无穷。

只有人得到它的灵秀而最为明智。

秀:

突出来,高人一等。

灵:

聪明,不呆滞。

灵巧,机灵,灵慧。

周敦颐继承了《周易》中万物产生得益于阴阳二气交合的思想,指出人也是阴阳二气化生的产物,是世间万物中最聪明、最优秀的。

现代进化论表明,人处于生命进化链条的最高级阶段,具有较好的形体条件,完善的脑部结构以及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精神文化,这些都是其他生命形式无法比拟的。

人要自觉地意识到他作为最高生命形式的使命,不能局限于一个物种进行思考,而要超越物种,关注整个生命进化历程。

人是万物之灵,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生命形式。

茫茫人海,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生而为人,就应该知道生命的宝贵,应该感造化的恩赐。

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感悟生活的美好。

并且争取成为社会和国家有用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