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37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doc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姓名:

翟艳艳学号:

2010444696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前提、基础和保障。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要把安全生产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战略布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安全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关键词:

油田安全事故原因解决措施

1.1事故地震勘探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简介

1988年10月30日早晨,某物探公司268地震队,民工余某从充电房领取两块充好电的爆炸机电池放在1015号汽车的驾驶室内(其中一块电源接头无安全盖),接着又带到炸药、雷管库领取炸药876kg,电雷管216发。

将炸药全部装在车厢内,散雷管放进帆布工具包带入驾驶室。

驾驶室内右边为民工余某、左边为司机吴某、中间为爆炸工张某,车箱上面坐有15名施工人员。

当汽车行至距离县城关6km处,由于汽车颠簸,致使雷管脚线接触到座位下的爆炸机电极,导致216发雷管全部爆炸,当场将余某炸死,将吴某、张某两人炸伤。

1.2原因分析:

①违反爆炸物品运输规定,未将雷管放入专用的雷管箱内;

②违反雷管不准与电池和炸药、人混装运输的规定。

1.3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测量员在登高或经过河流、沟渠、陡坡等危险地段时,测量工作应在监护下进行;钻机在搬运途中,应先装大件,后装小件,要摆放整齐,固定牢靠,防止坐在钻机平台上的人员受伤;钻机起升、下放时,前后及井架和平台上不准站人,非操作人员退出5米以外;钻机运转期间严禁离人,不得保养运转部分;爆炸人员除认真执行自己的任务外,不得乱岗操作;要加强对临时工、民工的管理,不得乱跑,乱动仪器或工具;放线人员在作业中要阻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工作间歇不能躺在车下或庄稼地里、草丛中或其他地方,以防被汽车撞伤。

二、钻井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2.1事故简介

1996年12月22日10:

00钻至井深4303米准备接单根,因井下掉块多,故循环至11:

00方上提钻具,当提至4301米时悬重由原悬重145吨上升至155吨,随即下放至100吨、80吨、60吨无效,后逐渐上提145吨、160吨、170吨、180-260吨均下压至60吨反复活动无效,转动转盘蹩也无效,至12:

00钻具卡死,上击器工作,下击器失灵。

2.2原因分析

现场分析认为是掉块卡钻;因为在井段4099-4126米出现27米火成岩,与岩灰胶结处很破碎,此处取芯一筒,刚刚钻过该段时曾划眼多次,现返出的掉块中有灰岩也有火成岩。

2.3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1.对卡钻的原因分析要正确的.

2.对掉块卡钻在活动钻具时,要以下压为主.

3.在泡解卡剂时要对症下药.

4.在钻塞过程中对套管附件处理的不够彻底,导致硬卡。

5.对于硬卡,处理起来的难度非常大,完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往往都是大事故,严重的可能导致一口井的报废,尤其对于总包井来说,更应该注意。

三、采油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1984年12月10日11时44分,某石油管理局采油三场发生油气爆炸事故、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5.19万元。

    当日上午,该场油泵房1、2、4、6号泵照常运行,当班两名工人坚守岗位。

大约在11时42分,化验工谭某跑到会议室(距油泵房40米远)喊叫“油泵房出事了,快去。

”正在午休的4人闻讯后立即向泵房跑去。

大约过了二、三分钟,油泵房突然爆炸起火,将6名工人当场炸死,另一名工人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油站泵房全部摧毁,机水、汽油泵10台全被烧毁,还造成174口油井和9座中转计量泵站不同程度地中断生产,影响原油产量4930吨。

2.2原因分析

1.这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量油气在油压作用下自球型扫线阀门的阀体裂纹喷出,在短时间内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爆炸混合物,通明火而爆炸。

    2.明火火源的问题,经调查分析有3种可能性:

    ①电气火花。

油站泵房属于一级防火防爆单位,但泵房内电器除启动开关是防爆型外,电机、磁力开关(交流接触器)都是非防爆型,当泵房有大量油、气,电器设备产生电弧,引爆混合物。

.

    ②金属撞击火花。

扫线阀阀芯在系统中油区作用下(有17—21公斤压力),阀芯从有裂纹的阀体内飞出,撞击到泵体或金属管线上产生撞击火花。

    ③静电放电、扫线阀与输油管线之间没有安装静电泄漏设施。

3.3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1.改进油站泵房的电气防爆措施,改进泵站建筑设计结构,使其符合Q—Z级危险场所对建筑物结构设计的要求,要有足够世压面积,以避免因爆炸事故造成的严重伤害。

 2.设计、施工、验收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在整个输油系统的管线和机泵部件之间,要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在所有油泵房、液化气罐库、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配备可燃气体报警器。

并派专人负责。

五、结论

从2000年到2006年12月底,无论是事故次数,还是事故经济损失,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基本上已降为零,这一成绩反映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

广大职工珍惜生命,追求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投入和隐患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同时,在管理方法上已逐步从经验型或事后型管理进入到理性的预防型管理阶段。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种种问题:

1、生产现场不同程度的存在“三违”现象;

2、安全责任制在个别岗位落实不到位;

3、设备设施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的整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