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50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docx

110203工作机巷作业规程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概况3

第一节概述3

第二节依据3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4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4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4

第三节地质构造6

第四节水文地质6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7

第一节巷道布置7

第二节矿压观测8

第三节支护设计10

第四节支护工艺12

第四章施工工艺20

第一节施工方法20

第二节凿岩方式23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24

第四节管线敷设24

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25

第五章生产系统26

第一节通风26

第二节压风系统30

第三节瓦斯防治30

第四节综合防尘31

第五节防灭火32

第六节安全监测系统32

第七节供电34

第八节排水、供水系统35

第九节运输系统36

第十节照明、通讯和信号36

第十一节压风和供水施救系统37

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9

第一节劳动组织39

第二节循环作业39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0

第四节煤质管理41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41

第一节一通三防41

第二节顶板47

第三节防治水49

第四节机电51

第五节运输57

第六节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行安全措施62

第七节爆破63

第八节其它67

第八章灾害应急救援措施及避灾路线69

第一节井巷火灾应急救援措施69

第二节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急措施70

第三节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的应急救援措施71

第四节发生透水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72

第五节避灾路线7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1.1.1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巷道名称为2#层11盘区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为110203综采工作面运输巷,井下位于三条开拓大巷东侧,与北翼皮带大巷、北翼回风大巷及主回井底联络巷空间上交叉。

地面位于工业广场南。

1.1.2巷道类别及煤层情况

该工作面煤层为2#煤层,平均煤厚5.35m(1.31~9.65m),巷道掘进沿2#层顶板掘进,不够高度时起底掘进,煤层倾角0~6°。

巷道类别属半煤岩巷-煤巷。

1.1.3巷道设计及服务年限

110203工作面设计宽度为181m,巷道设计总长度为2056.9米。

巷道服务年限两年半。

预计开工时间为2015年4月1日,竣工时间为2015年

12月1日。

附图一:

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依据

1.2.1经过审批的设计

2#层110203工作面巷道布置设计,图号S1618-113.1G-1。

1.2.2地质说明书

矿地质部提供的2#层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1.2.3矿压观测资料

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属于首采工作面运输巷道,无可参考的矿压观测资料。

1.2.4煤矿规程及基本安全要求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煤矿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满足通风、行人、运输、安全设施、设备安装要求。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地面上部位于工业广场南,地面为黄土丘陵地貌,区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地面标高为1277.4-1298.0m,井下标高900-1042.129m,区域内无建筑物,掘进对地面影响较小。

2、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临近盘区开采情况及井上下对照情况表

水平名称

水平1040

巷道名称

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

地面标高

1277.4-1298m

井下标高

900-1042.129m

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它

地面位于工业广场南,地面为黄土丘陵地貌,区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

井下相对位置及邻近采掘情况

井下位于三条开拓大巷东侧,其余均为实煤区未开拓

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对掘进巷道无较大影响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2.1该工作面煤层为2#层煤11盘区,2#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全井田厚度1.31~9.65m,平均5.35m,属中~厚煤层,含0~5层夹矸,结构简单~复杂,单层夹石厚0.25~0.93m,一般小于0.5m,夹石岩性为泥岩或碳质泥岩。

本煤层属稳定可采煤层。

顶底板岩石特征见下表。

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岩性特征

老顶

粗砂岩

10.17m

灰黄、灰白色,疏松。

波状、斜层理,有一条近垂直裂隙,裂隙面被地下水浸染呈锈黄色。

直接顶

细砂岩、

砂质泥岩

9.33m

细砂岩:

浅灰色夹灰褐色条带,岩芯较完整,波状、交错、斜层理,夹煤线,有一条不规则裂隙,裂隙面呈锈黄色;砂质泥岩:

灰色,有多条不规则裂隙,岩芯破碎

伪顶

砂质泥岩

1.24m

深灰色、近均一结构,断口贝壳状,含植物化石,岩芯较完整,波状、交错层理。

直接底

泥岩、砂质泥岩

6.7m

泥岩:

灰黑色,泥质结构,平坦状断口;砂质泥岩:

褐灰色,近均一结构,平坦状断口,块状。

老底

细砂岩

4.5m

白灰色,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泥质胶结,块状。

2.2.2预测巷道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21.9m3/min。

瓦斯突出倾向不存在。

煤尘具有爆炸性,2#层煤为容易自燃煤层,自燃倾向为Ⅰ-Ⅱ级,,地温预计常温,地压预计常压。

煤层特征情况表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最大~最小/平均)

m

9.65~1.31/5.35

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

0~6°

平均4.1°

煤层硬度

f

2.5~3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一般

水平层理胶结致密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一般

节理不发育

地压

Mpa

常压

自燃发火期

6

瓦斯相对涌出量

m3/T

2.6

第三节地质构造

2.3.1该工作面煤层属2层煤。

经过四条断层,其中北F1、北F2、北F3为主回井底联络巷掘进过程中揭露的断层,DF9为三维物探提露的断层。

这四条断层对工作面掘进影响较大,遇到时需加强支护,制定过断层措施,防止巷道塌落,同时,由于断层是导水通道,要加强防排水工作。

1、北F1正断层:

走向135°(或315°),倾向45°,倾角78°,落差6.82m。

2、北F2正断层:

走向110°(或290°),倾向200°,倾角35°,落差2m。

3、北F3正断层:

走向130°(或310°),倾向220°,倾角45°,落差4.8m。

4、DF9:

走向近NEE,倾向SSE,倾角75°,落差为10m,由东向西落差逐渐增大,由三维地震勘探发现,先期开采区内延伸长度1110m。

第四节水文地质

2.4.1从3、5、7、8号检查孔揭露的地层分析,孔隙、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2号煤层和5号煤层之间,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砂岩,2号煤层受顶板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影响,其下部地层裂隙发育,在垂向上厚度较大且连续,局部岩芯破碎,单位涌水量0.01717~0.05249L/s.m,渗透系数0.0575~0.2084m/d,含水层富水性弱。

2.4.2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在1060m左右,由于本区奥灰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强,而且巷道附近断层较多,断层附近一般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因此施工该巷道时,要特别注意对奥灰水的防范。

2.4.3采取工作面预注浆方法治理巷道水患。

2.4.4该区域地质情况较复杂,主要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等,受断层影响,破碎带发育和裂隙发育,是巷道的充水通道,会出现裂隙水、淋水增大,要注意加强防排水工作。

2.4.5施工队组在施工过程中要在巷道低洼处或一定位置设置临时水仓,并配置满足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泵,同时工作面至少配备一台功率不小于45kw的水泵和一趟4吋排水管路。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3.1.1巷道布置及掘进方式

该工作面布置依据2#层110203工作面设计,巷道布置在2#层110203工作面,断面设计为矩形,巷道净宽为5.6米,净高度为3.5米,要求沿煤层顶板掘进,中线为偏中线,详见支护断面图,坡度随煤层赋存;如岩层坚硬时,采用打眼放炮的方式掘进,打眼放炮需编制专项措施。

掘进时巷道底板坡度要截割平缓,严禁出现底板凸凹现象,隔爆水袋吊挂高度和与工作面距离应满足放炮要求,防止损坏。

3.1.2巷道设计长度及规格

2#层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掘进至设计长度停掘,设计长度2056.9m,详见下表:

巷道名称

净断面尺寸(mm)

毛断面面积

净断面面积

设计长度

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

5600×3500

21.75㎡

(20.44m2)

19.6m2

2056.9m

附图二:

巷道设计断面图

3.1.3各类硐室规格及支护规格

1、调向硐室:

从巷口开始掘245米后,开始掘第一个调向硐室(共5个),以后每隔500米掘一个调向硐室。

调向硐室的规格为宽×高×深=5.6×3.5m×6m,支护与巷道相同。

2、水泵窝:

在巷道的低洼处掘水泵窝,规格为长×宽×高=2m×1.8m×2.7m,并在其基础上再向下起底1.0m深。

布置在煤柱一侧。

支护为在巷顶打2套锚栓,间距为1.0m,护帮支护与巷道相同。

3、现场施工中根据涌水量的大小设置集水坑及壁龛,集水坑尺寸为5×2×2m,容积20m3,壁龛尺寸6×3×2.5m。

4、置仓硐室:

在靠工作在侧,长15米,净高3.5米,深2米;支护间排距与巷道支护相同。

5、探水硐室:

规格为3.5×2.5×2.5m,支护间排距与巷道相同。

6、水沟位置靠工作面侧,水沟尺寸为300×300mm。

第二节矿压观测

3.2.1观测对象

2#层110203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顶、底板及巷道两帮。

3.2.2观测内容

1、掘进过程中,锚杆的锚固力及锚索的预紧力。

2、巷道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的相对位移量。

3、巷道两帮的移近量。

4、利用顶板离层指示仪对巷道顶板岩层分离进行监测。

3.2.3观测方法

1、每班支护的锚杆,要用力矩扳手逐根进行检测,扭矩扳手指针读数:

顶锚杆不小于200N·m,帮锚杆不小于150N·m。

否则,当班重新紧固或补打,并将检测结果记入班验收记录本内。

每300根锚杆用锚杆拉力机试拉一组,每组不得少于3根,其锚固力不小于105kN;且试拉标记要清晰,对试拉锚杆不合格的需重新补支护,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并做好锚杆锚固力试验记录。

锚索采用风动涨拉机具给锚索施加预紧力,现场按序号作好标记,做好锚索预紧力记录。

对锚索的锚固力要进行拉拔试验,每50m抽查3根,锚固力不小于180KN。

2、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对巷道顶板进行离层监测。

(1)、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布置:

掘进过程中,必须每隔100m在巷道顶板中部布置1个顶板离层监测仪。

在巷道开口处、交叉点、煤柱下、特殊地质构造等区域至少增设1个离层仪,顶板离层指示仪距工作面最大距离不得大于100m。

(2)、顶板离层监测仪的安装:

①用φ28㎜的钻头在顶板上打眼,眼的位置要准确,垂直巷道顶板,钻孔深度应比该地点锚索锚入深度深300mm;

②用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1推至眼底,轻拉一下细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好;

③用安装杆将锚固器2推至锚杆锚固末端以上300mm处,轻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好;

④将套管组件3(其下端为固定点3)插入钻孔孔口,同时将钢丝绳从刻度尺端向外拉,确保两个刻度尺套环移动顺畅,不受任何卡阻,并确认套管组件已固定在钻孔中;

⑤将刻度尺1上的套环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在数值的初始位置,记下初始读数,刻度尺1的初始读数设置为100mm。

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套环不受卡阻;

⑥将刻度尺2上的套环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在数值的初始位置,记下初始读数,刻度尺2的初始读数设置为100mm。

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套环不受卡阻;

⑦点2相对点1间岩层分离时,其位移量由刻度尺2下端点相对刻度尺1上面的刻度变化数值确定;点3相对点2间岩层分离时,其位移量由点3相对刻度尺2上面的刻度变化数值确定;两刻度尺上面数值变化之和,即为点3相对点1之间的位移量。

附图三:

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位置图

3、巷道两帮及底板位移量的监测

在顶板离层监测仪对应底板处打一深200mm孔,埋一木楔,测好与顶板的距离做为原始值,在巷道两帮煤层中间各打300mm深孔,埋两个木楔,测好两点的距离做为原始值,当上述各点埋好后,在第一周内每班测量两帮距离数据及底板与顶板的距离数据,在第二周第三周每天测量一次,第四周以后每旬测量一次。

3.2.4数据监测及资料整理分析

1、在安装顶板离层监测仪处要悬挂顶板离层监测仪管理牌板,第一周每班由专人观测并进行填写,第二、三周每天由专人观测并进行填写,第四周以后每旬由专人观测并进行填写;要求内容齐全,文字清晰;并把监测数据填在记录本内。

2、若发现刻度尺1的离层量达到50mm时,要及时修改支护方式,在巷道周围补打长锚索进行加强支护,(要求锚索锚固在离层监测仪锚固器1向上2m处)若发现刻度尺2离层量达到50mm时,要及时在巷道周围补打长锚杆进行加强支护,若刻度尺1与刻度尺2离层量之和大于100mm时,要写专项技术组织措施进行加强支护。

3、如果发现底板鼓起相对位移量超过50mm,则要求对鼓起的底板进行起底,并对底鼓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

若两帮移近量超过50mm,则采取补打长护帮支护进行控制。

第三节支护设计

3.3.1巷道支护根据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110203工作面巷道布置》设计进行支护。

1、无喷射混凝土支护巷道

靠工作面侧帮部采用玻璃钢锚杆Ø20mm×2200mm,选用塑料网,网格规格50×50mm;每根锚杆采用2个Z2360型树脂锚固剂,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杆托板规格为150×150×10mm。

巷道下帮采用铺网W型钢带与螺纹钢锚杆,锚杆规格为Ø20mm×2200mm,选用8号铅丝菱形金属网,网格规格50×50mm,每根锚杆采用2个Z2360型树脂锚固剂,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杆托板规格为150×150×10mm;钢带型号为250×4mm。

顶板采用铺网W型钢带与螺纹钢锚杆、锚索支护,钢带型号为250×4mm,锚杆规格为Ø20mm×2200mm,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杆托板规格为150×150×10mm,选用8号铅丝菱形金属网,网格规格50×50mm;锚索排列方式为3-2-3式,间排距为2100×2400mm,锚索采用Ø17.8mm×7300mm,锚索托板为300×300×16mm。

2、喷射混凝土支护巷道

巷道两帮都采用铺网螺纹钢锚杆支护,锚杆规格Ø20mm×2200mm,选用Ø6.5mm钢筋加工的金属网,网格规格120×120mm;每根锚杆采用2个Z2360型树脂锚固剂,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杆托板规格为150×150×10mm。

顶板采用铺网与螺纹钢锚杆、锚索支护,锚杆规格为Ø20mm×2200mm,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杆托板规格为150×150×10mm,选用Ø6.5mm钢筋加工的金属网,网格规格120×120mm;锚索排列方式为3-2-3式,间排距为2100×2400mm,锚索采用Ø17.8mm×7300mm,锚索托板为300×300×16mm,每根锚索采用3个Z2360型树脂锚固剂。

巷道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

初喷必须紧跟工作面,复喷成型滞后工作面距离不超过有关规定。

锚杆在巷道两肩角处,并打成角锚杆,与顶板夹角为75°。

在巷道拐角处及顶板破碎处,由于构成空顶面积大,顶板支护采用全锚索支护,顶板破碎时要在顶板上先铺金属网再支护;在断层带、交叉点或压力较大、顶板破碎等特殊区域,必须采取加密锚杆、增加锚索等措施加强支护,适当调整支护参数。

锚杆必须使用风动机具或加长力矩扳手紧固,锚索必须使用风动或电动涨拉机具紧固。

锚杆预紧扭矩力必须达标,锚固力不小于105KN。

巷道每300根锚杆至少取一组(3根)做锚杆拉拔力测试,将检测结果填写在牌版上,场上并有试验记录。

锚索采用风动或电动涨拉机具给锚索施加预紧力。

锚固力不小于180KN。

在顶帮破碎处必须上金属网,巷道顶角处帮网、顶网不得搭接,必须铺设整体金属网;金属网要铺平、铺展,紧贴顶帮,搭接合理,联网要孔孔相连,双丝双扣,绑扎牢固,绑死扭结不少于3圈。

3.3.2临时支护的设计

炮掘时采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由5根4m长的12#槽钢、15个顶丝与10根长×宽×厚=2.0m×0.2m×0.15m方木组成。

机掘时采用机载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

3.3.3巷道空顶距要求

永久支护:

机掘时到工作面的最大空顶距为1.6m、最小空顶距为0.8m。

炮掘时到工作面的最大空顶距为2.7m、最小空顶距为0.8m。

3.3.4支护编号

从巷口开始第一根锚索或钢带支护(或第一架棚)开始编号,按1、2、3…顺序编号,用红油漆标号,严格落实责任制。

第四节支护工艺

3.4.1支护形式

采用锚网索喷支护。

3.4.2支护工艺及要求

不论巷道采取何种支护,必须按要求及时对巷道进行支护,不得超过最大空顶距。

为保证巷道工程质量,在每循环之前都要检查中线情况及巷道规格,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一、临时支护的规格、数量、形式及施工工艺要求:

1、临时支护的规格、数量、形式

(1)、炮采时临时支护采用丝杠式前探梁支护。

每根前探梁分别插入固定在紧靠工作面的三排支护的前探环上,用9根刹顶木(2000×200×150mm)用木楔与顶板刹紧背牢。

(2)、机掘时采用机载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

2、炮采时临时支护工艺、工序及要求:

(1)、放完炮后,先进行“四位一体”的安全检查,处理隐患,确认安全后,取下前探梁上的刹顶木,顺巷道掘进方向向前推移前探梁至工作面。

每次推移前探梁后,应及时将刹顶木搭接在前探梁上部的空顶处,刹顶木搭在两根相邻前探梁之间,再用力矩扳手将丝杠顶牢,顶板不平处用木楔子刹紧背牢,刹顶过程要由外向里进行,刹顶木必须刹紧背牢,推移前探梁的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永久支护工作,依此循环。

(2)、向前架设前探梁时,不少于3人,1人观察顶板并协调指挥,2人移前探梁并刹紧。

(3)、在前探支护未移入工作面前,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前探梁移至工作面迎头后,必须将丝杠顶牢,顶板不平处用木楔背紧刹顶木。

(4)、前探环必须与锚杆拧紧,推移前探支护时,前探梁下严禁有人,以防前探梁伤人。

(5)、前探支护必须固定在紧靠工作面的15根锚杆上,严禁取下前探梁直接移前探支护。

(6)、前探支护备用材料数量

备用10块刹顶木、木楔20个、配套吊环12个。

3、机掘时临时支护工艺、工序及要求:

(1)、操作准备

本支护装置应配置一名掘进机司机和两名副司机负责操作。

掘进机司机负责操作本装置,副司机负责观察指挥,把钢带金属网放到顶梁架上。

司机应了解本装置的性能特点,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操作要领,并具有独立排除故障能力。

操作者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操作。

(2)、操作程序

①、掘进机完成截、割、装煤作业后,应将截割头放下。

②、先检查支护装置各部位零部件及管路是否完好,再操作二位三通阀使液压油切换到支护装置的油路。

副司机把锚网支护所用的钢带和金属网放在顶架上,使顶架上的磁铁将其吸住。

③、掘进机司机推动支护装置的支撑缸和折叠缸液压控制手柄,主架和顶架由折合状态慢慢平稳打开,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和位置时松开两操作手柄;再推动主架的升降缸操作手柄使主架升起达巷道顶板高度,钢带和金属网被压紧至顶板并达到一定的支撑力。

④、然后就可以在掘进机机载临时支护的保护下安全的打孔、上锚杆。

⑤、装完锚网和锚杆后,先把主架下降到最底位置,再折合顶架,直

到顶架压到掘进机上为止。

⑥、以上动作通过反向拉动多路换向阀相应的手柄完成。

支护作业完成后,推动二位三通阀切换到掘进机掘进所需的油路,继续进行掘进作业。

注意在推(或拉)操作手柄时,一定要一步推(或拉)到位,否则会导致液压油的流量小造成油缸不同步。

(3)注意事项:

①、在安装和试用本设备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试用说明书,以保证正确安全试用。

②、支护装置在打开时,副司机应注意观察支护各关节管路是否有不正常现象,锚网是否有滑脱现象。

③、注意保持油缸油位,观察油温不超过70℃。

④、每天工作前把黄油咀内加满黄油。

⑤、定期清理油箱和过滤器。

⑥、不得随意拆卸液压件,严格防止脏物进入管路,污染液压油和液压元件。

拆卸维修时,一定注意将拆下的油管接头、液压件用布包扎,以免煤尘进入。

⑦、在使用支护装置时,绝对不能动作掘进机,否则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事故。

如需进行工作时,应提前把支护装置收回,掘进机才能操作。

⑧、支护顶架贴紧巷道顶板后,严禁再操作折叠油缸推动顶架前后推动。

附图四:

临时支护平面图

二、永久支护的施工工艺及要求

1、锚索施工工艺及要求

⑴、锚索施工工艺

施工锚索支护时必须在前探支护下进行。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四位一体”和“敲帮问顶”的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根据巷道中心线和锚索排间距在顶板上准确定位。

施工锚索采用MZ-Ⅲ型液压钻,打眼前,锚索钻必须支稳伸紧,在打眼的过程中由两人扶好钻,钻垂直顶板布置,打眼时一人操作,两人换杆,采用1.5M或1.2M长加接钻杆,逐根加接进行钻孔,当钻眼深度达到要求后逐根退杆,先用钢绞线插入孔内检查孔的深度,合格后用钢绞线将3卷树脂锚固剂缓慢推入眼底,用MZ-Ⅲ型液压钻配底座带动钢绞线,边推进边搅拌树脂锚固剂,搅拌时间30±5s秒,凝固时间2~3分钟,待树脂锚固剂凝固后,方可上托板及锁具,等待30分钟后,采用风动或电动涨拉机具紧固对锚索进行预应力张拉。

要求扶紧固锚索人员必须配合好,以防机具坠落伤人。

⑵、锚索支护要求:

(1)、锚索间排距为2100×2400mm,排列方式为3-2-3。

(2)、打锚索使用MZ-Ⅲ型液压钻,打眼前先送水后开钻,严禁无水开钻,推力要适当,严禁猛升造成钻杆折断。

(3)、锚索眼深:

使用7.3m长钢绞线时,眼深为7m,每孔使用3卷Z2360树脂锚固剂配合使用,树脂锚固剂搅拌时间为30±5s,严禁随意截短树脂锚固剂或钢绞线。

(4)、锚索采用风动或电动涨拉机具紧固。

锚固力不小于180KN。

(5)、锚索外露长度控制在150~250mm。

(6)、严格按照中线和排间距布置锚索,锚索排间距误差为±150㎜。

(7)、断层带、交叉点或压力较大等特殊区域的锚索、锚杆支护巷道,要求在巷道两肩角部位必须打角锚杆或锚索,锚杆或锚索与岩面角度不小于75°。

(8)、出现不合格锚索,当班必须重新补打。

(9)、顶板有淋水时的支护:

顶板出现淋水时,岩性强度整体会发生变化,适当缩小支护间距,以保证支护的质量。

顶板有含水层时,根据含水层时与顶板的距离,调整锚索锚固位置。

如含水层厚、顶板岩性整体好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锚索角度支护;如含水层薄,增加锚索线长度,锚固在含水层以上稳定岩层中。

淋水大,不能使用树脂锚固剂时,在需要支护锚索的位置附近先打放水孔,以减少施工锚索孔内的水压,便于锚索的施工。

(3)、使用液压钻(风钻)钻孔打眼操作步骤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