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5244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docx

豫北名校联盟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语文

豫北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就像一头大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其实都是盲人摸象。

每个诗人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时空不同,创作的经验不同,写出来的诗,也就各有千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

这很像太阳的万丈光芒,一个优秀的诗人,如果能够拽住其中一缕,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那就是造化有成了。

那么,什么是好诗?

好诗首先是感性的。

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理性的智慧编织出来的,那恐怕就不是诗了。

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高明的诗人,一定会将这种直感用文字迅疾地固定下来。

它是含着体温、裹着气息的,是一种吸纳着春温秋肃、寒来暑往的文字表达,是能够进入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诗行。

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能够抛开一切表面的现象而直抵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

卓越的诗人,凭借他的感性天赋,信手拈来,任意挥洒,出神入化,比如李白与苏东坡,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

这样说来,诗就是那些具有感性天赋者的天下了吗?

当然不是。

智性也很重要。

一个诗人,如果只有感性而没有智性,很难有大作为,他们常常虎头蛇尾,会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尤其容易坠入云雾山中,让人莫名其妙。

那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呢?

当感性帮助诗人完成了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之后,智性会帮助诗人沿着感性的直觉,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与激发,促使诗行有如神助般喷涌而出。

感性迅疾转换为智性,智性又迅疾生发出激情与思想相融的表达。

智性即智慧的习性,这种习性一旦养成,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

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

我们说诗歌充满了魅力,其实,并不仅仅指的是感性与智性的表达,同时,一定还包含着神性。

什么是神性?

这的确是很难说清楚的一种诗人的禀赋。

它存在于感性与智性之间那一段含混不清的地带,如此,感性与智性才获得了贯通一体的生气,得以迅疾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共同放射出诗歌的光芒。

最后,让我们来说一说诗性。

真正的好诗,一定是诗性充沛的,这个充沛指的就是诗的意境丰盈。

无论是感性的表达还是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的诗歌。

这首诗表面看是句子与句子的排列组合,其实更关键的是句子与句子相互激发着、推动着创造出来的诗境。

这介诗境,是全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共同完成的。

当我们蓦然回首再看这首诗时,就会发现,语言消失了,而诗的丰沛意境诞生了,令人深受感染。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是深奥的又是神秘的,诗人的创作就如同盲人摸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就像是摸象的盲人。

B.诗人的创作之所以答案迥异,各具千秋,是因为诗歌创作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诗人的创作经验、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的空间,以及诗人所特有的知识结构等。

C.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智性编织出来的,恐怕就不是诗了,因为好诗首先是感性的。

D.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创作的诗歌,含着对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感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智性即智慧的习性,一个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一旦养成智性,智性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有大的作为。

B.感性不仅帮助诗人感知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帮助诗人完成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智性则进一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促使诗行泉涌而出。

C.神性也是诗人的一种禀赋,神性使诗人的感性与智性贯通一体,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感性、智性和神性共同使诗歌放射出光芒。

D.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就能写出有魅力的诗歌,就能成就像李白与苏东坡那样,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的卓越诗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创作,无论是感性的表达还是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意境丰盈的诗歌。

B.诗境是由全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句子共同完成的;真正的好诗,一定是诗性充沛、意境丰盈的,使人得“境”忘“言”,深受感染。

C.即使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能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也是难能可贵的,也算是造化有成了。

D.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来说,神性为上,智性次之,感性为下,因为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

二、现代文阅读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

打错了

刘以鬯

电话铃响的时候,陈熙躺在床上看天花板。

电话是吴丽嫦打来的。

吴丽嫦约他到“利舞台”去看五点半那一场的电影。

他的情绪顿时振奋起来,以敏捷的动作剃须、梳头、更换衣服。

更换衣服时,嘘嘘地用口哨吹奏“勇敢的中国人”。

换好衣服,站在衣柜前端详镜子里的自己,觉得有必要买一件名厂的运动衫了。

他爱丽嫦,丽嫦也爱他。

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到婚姻注册处去登记。

他刚从美国回来,虽已拿到学位,找工作,仍须依靠运气。

运气好,很快就可以找到;运气不好,可能还要等一个时期。

他已寄出七八封应征信,这几天应有回音。

正因为这样,这几天他老是待在家里等那些机构的职员打电话来,非必要,不出街。

不过,丽嫦打电话来约他去看电影,他是一定要去的。

现在已是四点五十分,必须尽快赶去“利舞台”。

迟到,丽嫦会生气。

于是,大踏步走去拉开大门,拉开铁闸,走到外边,转过身来,关上大门,关上铁闸,搭电梯,下楼,走出大厦,怀着轻松的心情朝巴士站走去。

刚走到巴士站,一辆巴士疾驰而来。

巴士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冲向巴士站,撞倒陈熙和一个老妇人、一个女童后,将他们碾咸肉酱。

电话铃响的时候,陈熙躺在床上看天花板。

电话是吴丽嫦打来的。

吴丽嫦约他到“利舞台”去看五点半那一场的电影。

他的情绪顿时振奋起来,以敏捷的动作剃须、梳头、更换衣服。

更换衣服时,嘘嘘地用口哨吹奏“勇敢的中国人”。

换好衣服,站在衣柜前端详镜子里的自己,觉得有必要买一件名厂的运动衫了。

他爱丽嫦,丽嫦也爱他。

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到婚姻注册处去登记。

他刚从美国回来,虽已拿到学位,找工作,仍须依靠运气。

运气好,很快就可以找到;运气不好,可能还要等一个时期。

他已寄出七八封应征信,这几天应有回音。

正因为这样,这几天他老是待在家里等那些机构的职员打电话来,非必要,不出街。

不过,丽嫦打电话来约他去看电影,他是一定要去的。

现在已是四点五十分,必须尽快赶去“利舞台”。

迟到,丽嫦会生气。

于是,大踏步走去拉开大门……

电话铃又响。

以为是什么机构的职员打来的,掉转身,疾步走去接听。

听筒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请大伯听电话。

“谁?

“大伯。

“没有这个人。

“大伯母在不在?

“你要打的电话号码是……”

“一……九七五……”

“你想打去九龙?

“是的。

“打错了!

这里是港岛!

愤然将听筒掷在电话机上,大踏步走去拉开铁闸,走到外边,转过身来,关上大门,关上铁闸,搭电梯,下楼,走出大厦,怀着轻松的心情朝巴士站走去。

走到距离巴士站不足五十码的地方,意外地见到一辆疾驰而来的巴士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冲向巴士站,撞倒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女童后,将她们碾咸肉酱。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二日作

                                                            是日报载太古城巴士站发生死亡车祸

4.下列对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陈熙全部的兴奋中心就是找工作和谈恋爱,而这两个重要人生目标的不确定以及那两个人生无常意味的结局,印证的正是人们精神上所承受的压力、彷徨甚至空虚等。

B.小说写陈熙接到女友的电话后,顿时振作起来,以敏捷的动作准备m门,非常急切地想见到女友,表现了两人爱情的坚贞。

C.小说对陈熙的精神世界展开细致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处于失业状态下的陈熙萎靡不振、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

D.小说的不同结局,意在表现生命的脆弱,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E.小说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使读者在两个不同的结局中更深刻地体味杂乱无章的人生表象无序中的有序、偶然中的必然。

5.小说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熙出门前的一系列准备T作,这一情节的安排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4分)

6.刘以鬯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这篇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一头两尾”。

请从“一头两尾”的角度谈谈本文的结构艺术。

(5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 曾

在李可染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世纪来艺术的长河,真可谓千帆竞发。

可染先生的出现,有他的历史背景,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由于本能的拒绝鄙俗,可染以无待的心境在喧嚣的世态中独立而不倚,自强而不息,谦仁而不傲。

当可染先生朝斯夕斯、胸无旁骛地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画作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

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

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

它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更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先生对大自然潜在密码的破译,直接与他的道德向善的趋向不谋而合,而于此时,李可染的艺术与道德合而为一。

当李可染先生叹赏大自然,如此深沉地倾注自己对祖国大地山河的刻骨铭心的热爱时,他显然站在了民族文化捍卫者的前列。

可染先生有一种表达超越感观尺度的能力,这就是他内心所具有的崇高感使然的能力,他对大地山河仰之弥高,而这种情怀的恃守,表现为他“大”的艺术。

宛若语言的表达,与表达的意义,都有相关的音调,这就是艺术家所独有的风格。

或沉雄博大、或清新俊逸……只要是与崇高相连,他们都是美的,虽情态万殊,而其艺术已如自然。

可染先生大宗师一样“来吾导夫先路”,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都应该,也必然如此。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在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

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这不是每一个苦学者所可达致的。

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作画,在朋友与来客寒暄片刻回到画室时,可染竟已画毕,主人大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

先生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

在一次展览会上见到先生,谈几句话后分手,先生又忽然转过身喊住我说:

你以后用笔是不是可以再慢一点。

我知道了先生所说的“慢”非只指时间,更重要的是用笔的品质。

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的刻骨铭心,竟至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显得那样的庄肃和神往。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生之中总会不期而至地遇到这样突兀的心灵感悟,仅这一次,足以改变艺术家一生的道路。

研究艺术家的心灵历程,那些遽然蜕变和瞬间重生,有时来得迅猛近乎禅家的顿悟。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的下笨功夫。

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

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的、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

可染说用笔之际虽所向空无一物,然则胸中应觉艨艟之遇浪遏,冲波逆折而前,当此之时,笔锋必有生涩出焉,必有稚拙出焉。

有生涩稚拙矣,然后再求大巧,则大巧即在其中。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三十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五十岁后一扫而空,石破天惊,创旷古无双之结体用笔,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矫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只觉铮铮其骨、磔磔其态,近之则畏,远之则敬。

可染先生的字我行我素,决不苟合取容,是颇见他笔下之牛“时亦强犟”的性格的。

先生的“学而知之”的部分,当然还包含了他对素描的积年锤炼、对光影的敏锐认识。

在此先置而不论。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的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守干城,“钝者勉为”。

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打进去,致勇也;打出来,夺魂也,这其中数十年苦心孤诣,念兹在兹,朝斯夕斯,方才有了又一次的伟大。

诚如可染先生题赐予我的“七十二难,玄奘西天取经不畏七十二难,今以此四字书赠范曾同学”。

我们一代代都抱着跣足苦行的宏愿,在艺术征途上踽踽而前,“困”者,“难”也,是深觉万难之下的渺小与决绝。

至此,我们可得如下之结论,可染先生的经历包含着谦逊和伟大,正如泰戈尔有言:

“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

                                                                (转载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艺术是供人们来欣赏的,它的创作意图不是用来教化人的,因为艺术对人的教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

B.画作传达的意旨宛若表达的语言,画作的内容宛若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和意义由音调连接,画作的内容和意旨由风格相连。

C.曾经的可染先生因为作画神速而令人赞叹,自己也颇多白喜之情,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先生却认为要“慢”下来,花时间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D.文章是为画家李可染先生做的传,但是却在先生对于书法的研习上花了大量的笔墨,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回忆了先生是如何“学而知之”的。

8.先生的画作有何独到之处能够产生“来吾导夫先路”的作用?

请概括并分析。

(4分)

9.这篇传记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成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

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

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

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

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

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

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

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

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东西二城。

进军蕲、谯,并拔之。

径袭合肥,入其郛。

进克霍州。

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淮南路。

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

出为吴兴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

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日:

“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

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

”众议不同,因遂出战。

及败,忠云:

“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

”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忠辞云:

“臣处分讫,即当奉迎。

”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

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

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

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B.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C.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D.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路,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就是这个意思。

C.“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D.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时专指知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破敌军。

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

(5分)

(2)忠云:

“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

”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11分)

野   望

[唐]杜 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

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

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15.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2)淇则有岸,____。

(《诗经•卫风•氓》)

  (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4)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人们对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草案的看法见仁见智,讨论得十分热烈。

②王局长自上月请假后,近一个月了没来上班,因久假不归受到纪检部门的点名批评。

③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越的势头。

④中小学生竞争激烈,负担从课内转课外,孩子们忍痛割爱,放下手里爱读的书一头扑入了课外补习班。

⑤出境旅游、留学、探亲的人俯拾皆是,因此出境入境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大出大进、快出快进压力。

⑥三星Note7手机爆炸原因依然扑朔迷离,洗衣机炸裂事故风波再起。

美国已发生730起洗衣机顶盖炸裂事故,9人因此受伤。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菲弗10月7日宣布,把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以表彰其为该国历时50多年的内战所作出的努力。

B.重新调查“邮件门”事件对希拉里的选情造成较大冲击,但希拉里的支持率已经逐渐回升,原因是11月8日投票日临近造成的。

C.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外企撤资、外汇储备面临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放缓,有舆论凭个别现象就悲观地推测:

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在下降,外资正在大规模流出。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这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人民军队不仅铸造就了无与伦比的长征精神丰碑,而且谱写了长征这样的伟大英雄史诗。

19.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①    是出于什么原因, ② 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 ③会让他们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颖慧。

我总是天真地认为,真正爱好文学的人,属于天底下最善良的群落, ④ 坏, ⑤ 坏不到哪里去。

验之现实,大致不错。

以文学钻营的人, ⑥ 另当别论。

 2017年高考(189)豫北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精英对抗赛

20.根据信息要点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5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1月7日上午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将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

法律进一步界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对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境外组织和个人规定相应的惩治措施;增加惩治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等。

                                                                                    

21.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北京北海公园的位置作一个介绍。

(6分)

2017年高考(189)豫北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精英对抗赛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冯在淘宝网上看中一款电水壶,物价促销。

只要29.9元,买两个58元,还包邮。

小冯一下拍了两个,“家里其实不缺水壶,就是贪图便宜。

”几天后,小冯收到了水壶,有点失望,“有味道,而且壶身很薄。

”小冯给了差评,并且要求售后赔偿,金额是58元,小冯很快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