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5268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docx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鉴赏修改版印刷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赏析练习题(修改版)

《观沧海 》中考试题集萃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

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

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9、简要赏析画线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

《天净沙秋思》中考题集锦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的景

4、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

5、简要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7、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8、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于         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种        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的心情。

(3分)

9、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次北固山下》中考题集锦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3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的感情。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分)

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

5、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不超过40字,2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7、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钱塘湖春行》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4、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5、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起,到“”终。

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7、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8、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

这些景物依次是:

春水初平,___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_________。

9、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阳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或:

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0、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

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例:

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草”、“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1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13.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

14.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15.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

16、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你知道的写西湖的名句还有哪些?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赏析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观沧海 》中考试题集萃

1、这首诗以“ 观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①观沧海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

动景: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

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

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9、简要赏析画线句。

答: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

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钱塘湖春行》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

"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

"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

"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绿杨阴里白沙堤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

4、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爱(最爱)

5、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

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最爱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分)

7、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

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

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8、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

这些景物依次是:

春水初平,___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_________。

早莺争春(莺争暧树)草没马蹄

9、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阳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或:

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0、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

真是“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3分)开放题。

例:

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草”、“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1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13.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

14.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西湖早春美丽、热闹的景象

15.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

花开繁盛;色彩缤纷;贬词褒用。

16、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你知道的写西湖的名句还有哪些?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0、《天净沙秋思》中考题集锦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断肠人在天涯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意思对即可)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深秋晚景图

4、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

反衬作者人生的苍悲,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却不能实现的痛苦。

5、简要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结尾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6、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寓情于景断肠

7、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

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于 古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        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 悲凉       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凄苦

       的心情。

(3分)

9、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次北固山下》中考题集锦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生入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的感情。

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5、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不超过40字,2分)

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大意相近即可)

7、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与“夕阳”相呼应的词语是“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词语是“瘦马”。

2、这首曲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通过秋景的描写,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五)《龟虽寿》曹操【东汉末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比喻,以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来说自己是仍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

 

2.整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答:

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六)《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并指出所用的表达方式。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自选一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用了对偶的表现手法。

“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

“斜”,写出城外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

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3.作者描写了朋友的农庄怎样的生活特点?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里的生活清淡幽静,美景映眼帘,使人心旷神怡,整首诗表现出了作者置身美丽田园生活的喜悦心情!

(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古老、幽静、清寂 

2、“悦”和“空”两个词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什么?

悦,使怡然自得;空,使空明洞彻;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排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

 

3、品读这首诗,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不追名逐利,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作者为什么选“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

有什么作用?

2. 扬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渲染了暮春时节哀伤愁恻的气氛,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2.“我寄愁心与明月”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托明月所寄的是什么情感?

 

拟人。

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3.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借景抒情,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

                                                   (九)《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  会晤的欢娱     )衬托(  客居的寂寞     ),把( 思念深情       )化为(  重聚希冀。

  

2.“秋”字的作用 ?

 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秋季是个让人感伤的季节,以景衬情。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两句诗,使人想象了什么样的情景?

表到了怎样的感情?

  想象来日与妻子重逢,在西窗下秉烛夜谈,诉说巴山夜时彼此相互思念之情。

虚写未来的欢聚,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

  

                                                  (十)《泊秦淮》 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两个“笼”字有什么妙用,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绘出一幅月色迷茫、轻烟浮动的秦淮河两岸夜景,渲染了朦胧淡雅、冷清愁寂的氛围。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面讽刺歌女,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3.“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字解释什么?

此字透露出诗人的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依然” 。

饱含了作者对统治者只顾享乐不去收复失地的愤怒和自己内心的无奈

 (十一)《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南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1、这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你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吗?

 这首诗通过行人下山的形象描写说明人在前进路上不要以为顺境就没有困难了,旧的困难克服了,人们才能顺利前进。

 

                                           (十二)《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中蕴涵着什么深刻的哲理呢?

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呢?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

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