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排污收费.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73399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排污收费.ppt(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排污收费.ppt

第五章排污收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五章排污收费,第一节庇古税排污费第二节排污费与污染治理成本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排污收费第四节排污收费的经济效率第五节排污收费的问题第六节OECD国家的环境税第七节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第一节庇古税排污费,一、最优庇古税庇古税的含义最优庇古税的内涵及确定二、最优庇古税的数学推导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推论,庇古税的含义,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对污染征收税或费的想法。

他建议,应当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二者相等,这就是“庇古税”。

现在,人们把针对污染物排放所征收的各种税费统称为庇古税。

图5-1庇古税示意图,庇古税的示意图的分析,图中MNPB为企业的边际私人纯收益,MEC为边际外部(损害)成本,这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与E点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Q)就是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庇古税即图中的EQ。

最优庇古税的内涵,最优庇古税就可以定义为:

使排污量等于最优污染水平时的排污收费(税)。

此时边际外部(损害)成本等于边际私人纯收益,即净边际私人纯收益0,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最优庇古税的确定,由MNPB与MEC相交的点E的边际外部成本或边际外部收益所决定即t(最优)=MNPB(Q)=MEC(Q)此时,与E点相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Q)就是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NSB=pQC(Q)EC(Q)(5-1)NSB社会纯收益;p产品价格,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p值不依赖于Q;Q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的产量,这里,假设经济产出和污染物排放量成比例增加。

C(Q)私人成本;EC(Q)外部成本,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NSB最大化,需满足:

因此:

SC社会成本,SC=C+EC,(5-2),(5-3),(5-4),推论,为使边际私人纯收益等于边际外部成本,满足社会纯收益最大化的条件,则必须征收庇古税(t):

因此,最优庇古税为私人经济活动处于有效率的污染水平时的边际外部成本。

(5-5),第二节排污费与污染治理成本,一、最优排污费率的确定污染治理成本厂商面临三种选择的决策分析确定最优排污费率二、最优排污费率的数学推导,污染治理成本,污染治理成本是厂家通过投资购买和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减少对外界的污染排放所花费的成本,是厂商把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一种手段,厂商面临三种的选择,引进污染治理成本之后,厂商有三种选择:

缴纳排污费减产追加投资购买和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图5-2三种可能存在时的厂商决策,决策分析,当政府根据MAC线与MEC线交点W*,征收排污费t当污染物的排放量低于W*时,厂商支付的边际治理成本高于排污费,自己不治理,缴纳排污费,在MNPBt的区间内,继续扩大生产。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W*时,厂商支付的边际治理成本低于排污费,厂商选择自己治理,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W*上。

先前理论的局限,通过影响私人的成本收益,控制生产规模来达到控制污染水平的效果,厂商面临单一的选择。

确定排污费征收标准的原则是: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最优污染水平时,政府征收的排污费应该正好相当于厂商的边际私人纯利益,而最优污染水平则由MNPB和MEC两条曲线的交点来决定。

只有在“厂商的污染物排放量随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条件下,才能够用上述两条曲线的交点来确定最优污染水平。

理论的改进,厂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自己治污,只要MACt,来达到有效的污染排放水平最优排污费率为:

应当根据MAC线与MEC线的交点W*来确定t=MAC=MEC,总成本最小化

(一),令QC为污染控制下的产值,QN为无污染控制时的产值QC=QN-TAC(5-6)式中:

TAC总控制成本。

令有污染控制情况下环境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为EC,无污染发生情况下环境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为ENEC=EN-TEC(5-7)式中:

TEC总外部成本。

总成本最小化

(二),污染控制下的社会总效益(TSB)为产值(QC)加上环境服务的价值(EC)。

TSB=QC+EC=QNTAC+ENTEC=QN+EN(TAC+TEC)(6-8)上式中TSB最大化等同于总成本最小化。

因为污染(W)只影响TSB、TAC和TEC。

总成本最小化(三),为使TSB最大化,对W求导,即-MAC=MEC(6-10)如果征收的排污费(t),可以满足社会纯收益最大化,即总成本最小化的条件,则:

t=MEC,(6-9),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排污收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效率,图5-3不完全竞争下的庇古税或补贴,总结,无论排污费为正为负,最优排污费都不等于最优产量上的MEC。

原因在于我们同时在解决两个问题:

外部效应和垄断。

完全竞争条件下:

t=p-MPC=MR*-MPC*=MEC*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如果MPC*MR*,S*=MPC*-MR*如果MR*MPC*,t=MR*-MPC,第四节排污收费的经济效率,一、降低达标费用二、降低监督实行环境标准的费用三、有利于污染控制技术的革新四、有利于筹集环保资金,图5-4排污费与统一的排污标准比较,费用比较,排污标准情况如下:

总治理成本=OAQ2+OBQ2+OCQ2收费情况如下:

总治理成本=ODQ1+OBQ2+OEQ3两者之差:

(OAQ2+OBQ2+OCQ2)-(ODQ1+OBQ2+OEQ3)=Q1DAQ2-Q2CEQ3因为Q1DAQ2Q2CEQ3,所以,达到同样的排污控制量,排污收费比单纯执行标准的成本要低。

二、降低监督实行环境标准的费用,监督实行环境标准,意味着运用行政或法律的手段直接控制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征收排污费,只是运用经济手段改变了经济当事人面临的外部环境征收排污费从总体上控制环境污染的程度,与监督执行环境标准时逐个企业地确认其污染程度相比,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应该是比较低的,三、有利于污染控制技术的革新,图5-5排污收费与污染控制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前后的费用分析,MAC1为排污者现有的边际治理成本曲线。

如果排污收费标准确定在t1水平,那么排污者将会把排污水平控制在W1。

此时,排污者承担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

总费用1=S(Ot1AW1)+S(AW1Wm)=S(Ot1AWm)排污者革新污染控制技术,使边际治理成本曲线从MAC1下降到MAC2,而对排污者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依然为t1。

显然,排污者将把污染水平控制在W2。

此时,排污者承担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

总费用2=S(Ot1AW2)+S(BW1Wm)=S(Ot1BWm),技术革新前后的费用比较,费用的节省S(BAWm)=总费用1-总费用20即排污者得到的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排污收费客观上起到了激励污染企业不断革新技术的作用。

四、有利于筹集环保资金,排污收费的收入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资金来源,可以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公共环境保护设施提供部分资金,也可以返还污染企业作为治理污染的专项基金使用,体现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第五节排污收费的问题,一、信息失真对排污收费的影响二、排污收费的公平性,一、信息失真对排污收费的影响,排污收费在理论上是理想的,但实行起来有相当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确定最优排污量标准所必需的信息,即获得精准信息的成本太高:

边际外部成本的确定边际私人净效益曲线的获得,二、排污收费的公平性,排污收费的公平性涉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分担税负的问题,即企业可否把排污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问题。

图5-6企业和消费者对排污费的分担,排污费的分担,对于生产者来说,实际得到的价格是p1-t,低于原价格p0。

单位产品中生产者的收入减少p0-(p1-t),这是生产者支付的那部分排污费。

生产者还由于出售量从Q0减少到Q1而减少了总收入。

对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0上升到p1,p1-p0是消费者支付的那部分排污费。

可见,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分担了排污费。

而各方负担的多少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对斜率,第六节OECD国家的环境税,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污染者付费原则(PPP)。

排污费或税是根据污染物排放的质与量所征收的费用。

OECD国家分别在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不同方面设计了收费制度。

产品税是指对那些在生产加工、消费或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产品征收的费用,旨在提高这类产品的相对价格,刺激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向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绿色税制改革: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OECD国家开始绿化其税制体系,实行绿色税制改革。

改革从3个方面进行:

废除或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改革现行税制,使之利于环境;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的政策。

绿色税制改革是在税收中立(即不增加国民的财政负担)基础上进行的,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七节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一、排污收费制度的发展历程二、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特点三、中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四、排污收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一、排污收费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1年。

这是排污收费制度的提出和试行阶段。

第二阶段,从1982年至1987年,这是排污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阶段。

到1987年,我国年排污收费额已达14.3亿元,比排污收费试行初期增长近10倍。

第三阶段,从1988年至今,这是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发展和不断完善阶段。

2004年,全国排污费征收额达到94.2亿元,2005年,全国排污费征收额达到123.2亿元,2006年,全国排污费征收额达到144.1亿元,2013年,全国排污费征收额达到216亿元(目前全国征收排污费的项目有水、气、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废物等五大类113项),二、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特点,收费地域广,收费种类和收费因子多。

以征收超标排污费为主,以征收非超标排污费为辅的收费体制。

应用的经济手段种类多,包括了收费、罚款、财政和金融4种。

在中国目前的8条环保投资渠道中,排污收费是唯一由环保部门管理的投资渠道。

中国排污收费的法规体系由4个层次组成:

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法规,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地方法规。

为了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各级环保部门已经建立了遍及全国的1600多个各级环境监理机构,拥有监理人员2万余人。

排污收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纳入财政预算内的行政收费,地方环保局管理可使用一部分排污费收入,排污费收入已经成为地方环保局的重要经费来源。

三、中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收费面不全。

排污收费的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和一部分事业单位,对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排污收费仅在一部分地区开始实行;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基本未实行收费。

收费标准偏低。

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仅为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对于污染控制缺乏刺激作用,使企业宁愿缴排污费买排污权。

污染治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现行的排污费资金使用体制,导致有限的资金分散使用,忽视了必要的集中治理,不仅投资效益下降,而且影响治理设施的运转。

排污费大部分无偿使用。

排污收费污染治理资金有偿使用的比例仅为2030,贷款利率低,贷款项目完成后还可以申请豁免。

现行政策规定排污费只能用于工业污染的末端治理,不能用于清洁生产和集中控制设施,影响了投资效果。

由于是用行政手段管理排污收费资金,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行政干预,挤占、挪用、拖欠、积压排污收费资金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修订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排污收费法律、法规。

制定以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排污收费政策体系,包括收费标准,收费方法,资金管理与使用办法。

建立规模适宜、素质较高、装备精良的排污收费和环境监理执法队伍。

排污收费制度的收费方法改革包括4个方面:

从超标收费改为排污收费;从单一浓度收费改为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从单因子收费改为多因子收费;从静态收费改为动态收费。

课堂练习题,两公司控制污染的边际成本分别为MAC1=200q1,MAC2=100q2,式中,q1,q2分别为两公司减少的排污量。

假设不进行任何排污控制,每个公司的排污量分别为20吨。

(1)计算减少的排污总量为21吨时的成本有效配置。

(2)如果政府想通过排污费来达到成本有效配置,排污费应该等于多少?

(3)在成本有效配置下,政府的收益是多少?

每个企业用于污染支出的总费用分别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