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83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docx

整理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

春天到

目测数群《种树》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能将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相对应。

2、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数群,养成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种类小树的卡片,数字卡。

活   动   过   程

一、    用“种树”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到了,小动物们去种树,看看都有谁?

(出示图片,幼儿依次说出动物的名称)。

2、看看他们每个人都种了几棵树?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幼儿贴上相应的数卡)

二、小组活动。

1、教材p1《种树》。

2、按数取物。

3、按数量多少给图卡排顺序。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

春天到

分类计数《小鱼游》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物体的特征标记进行分类并正确记录及其数量。

2、能按照物体的特征来设计标记,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小鱼图片(图为海底世界背景图,图上的小鱼可以移动),数字卡;小鱼卡片若干,标记卡;记录纸;铅笔。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水族馆里来了很多新朋友,看看它们是谁?

(小鱼)

2、都是什么样的小鱼?

谁来说说它们特征?

(鼓励幼儿抓住小鱼的一个或几个特征进行描述)

二、学习分类计数。

1、小鱼要分两组来做游戏了,看看它们自己是怎样分组的?

A、出示标记卡(标记卡为三角形鱼和椭圆形鱼),幼儿观察,说出标记卡的意义。

B、请幼儿根据小鱼标记来将小鱼分成两组,知道这两组是按形状分的。

C、数一数三角形鱼有几条,椭圆形鱼有几条,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2、想一想,除了按形状分,小鱼还可以怎样分?

A、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花纹分、颜色分、大小分、方向分等)

B、为诱饵提供小鱼卡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分类标记,并填写在记录纸上。

C、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卡,并讲一讲设计意图。

三、游戏巩固。

幼儿随老师围成圆做游戏,当听到指令后进行分类,如;请女孩子站一起,男孩子站一起;请穿一样颜色衣服的小朋友站一起等。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

春天到

复习6以内数的加、减法《小气球》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复习6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熟练列式计算。

2、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活动准备

题卡;气球卡;豆子;扑克牌;操作卡。

活   动   过   程

一、游戏:

“我问你答”,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

小朋友,我问你,6可以分成5和几?

幼儿:

老师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5和1。

照此类型用问答方式巩固6以内数的加减。

二、游戏:

猜豆子。

教师告诉幼儿豆子总数,然后出示左手豆子数量,请幼儿猜右手豆子数量。

三、游戏:

找气球。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6以内数加减的题卡和若干写有数字的气球,让幼儿算一算题卡上的题,再找出写有正确答案的气球。

(注:

这个游戏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将幼儿分成小组,比一比哪一组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得最正确)

四、小组操作活动

1、打扑克:

两位幼儿进行。

(如:

进行6的加法,则两个人出的牌上的数字和要为6)

2、连连看:

将题卡与正确答案连续。

3、添、去点子:

将点子按数量添画完整。

五、总结小组活动。

活动延伸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

春天到

学习7的分解组成《放风筝》

活动目标

1、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习7的分解和组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

2、乐于参与游戏活动,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设计标记卡。

活动准备

大幅《风筝图》,地上画有不同形状的房子图案;记录卡;标记卡。

活   动   过   程

一、谈话:

春天的活动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放风筝。

(出示《放风筝》图画幼儿观察)

二、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习7的分解和组成。

1、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风筝?

(7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看一看,风筝有什么不同特征?

引导幼儿按颜色、大小、图案、高低、形态等多方面观察风筝。

3、想一想,不同的特征可以用什么标记卡表示?

引导幼儿按照不同特征设计标记卡。

4、说一说,不同特征的蝴蝶风筝有几个?

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幼儿将数字帖在相应的标记卡后。

5、讲一件,7个蝴蝶风筝分别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

有几种分法。

二、游戏巩固:

跳房子。

幼儿每7人为一组,听口令后分别跳在两个房子里,看看每个房子里有几人,记录下来。

重复几次,提醒幼儿相同结果只记录一次。

三、小结活动,巩固幼儿对7的分界组成的认识。

今天,我们知道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现在,我们再一起说说看!

活动延伸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

春天到

7的加法《小蝴蝶》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中物体的数量和看两张图卡合并的过程列出答案是7的加法算式,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数字卡;练习纸。

活   动   过   程

一、游戏:

开火车(复习7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7的开火车游戏。

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二、用图片形式学习7的加法。

今天,有很多小动物也和我们玩游戏,看看它们都是谁?

1、教师出示蝴蝶图片1、图片2。

提问:

图上有什么?

     先来了几只蝴蝶?

又来了几只蝴蝶?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请幼儿列出算式,出示图卡3,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照此方法继续出示图卡,学习7的加法。

三、理解数字交换规律。

1、将图卡1、2互相交换位置,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哪两张图卡位置交换了?

     是总数还是部分数?

     交换后结果有没有改变?

2、请幼儿按交换后的图卡列出算式。

四、小组练习,巩固7的加法。

1、看图列算式。

2、为算式选择正确答案。

3、算式连续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

春天到

7的减法《吃水果》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列算式,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巩固7的减法。

2、能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吃掉了”“还剩”的意思。

活动准备

图卡3套(每套3张),数字;符号卡;幼儿操作材料(小扣子、雪花片、瓶盖等),练习卡;记录纸;笔。

活   动   过   程

一、复习7的分解组成。

教师:

老师手里拿着一些缺数字的7的分合式卡片,看谁能又对又快地说出缺少的数。

(请幼儿集体或个别回答)

二、看图学习7的减法。

1、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图卡一:

盘子里有7个苹果,图卡二:

有一个苹果核,图卡三;盘子里还有6个苹果。

2、教师提出要求:

教师:

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事,请你们把三幅图连起来仔细看看,想想,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注意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

提醒幼儿将第二幅图时要与第一、第三幅图联系起来看,明白果核的意义。

提问:

这三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为什么用减法?

(引导幼儿理解“吃掉了”的意义)

3、照此类型继续出示图卡,学习7的另一组减法。

4、幼儿推理学习7的多种减法。

教师:

想一想,你会用应用题的方法编出7的减法应用题吗?

三、小组活动

第一组:

看实物记录算式。

第二组:

看图列算式。

第三组:

计算题和答案连线游戏。

活动延伸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二:

学学算算

8的分解组成《分扣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观察两个部分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能按序排列分合式。

3遵守游戏规则,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扣子(小石子、瓶盖等)每人一份(每份7个);小圆环每人2个;记录纸;笔。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操作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和这些小玩具做游戏好吗?

二、交代游戏玩法,幼儿参与游戏。

1、请你数一数自己有几颗扣子?

2、将扣子撒在两个圆环种,看看每个圆环中有几颗,记录纸上。

3、提醒幼儿,相同结果只记录一次。

4、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分别讲一讲自己的操作内容和操作结果,教师讲相应的分合式贴在黑板上。

2、请幼儿观察,8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3、讨论:

分合式有序地排列,并大声朗读。

四、碰珠游戏,巩固8的分合。

“嘿,嘿,我的1珠碰几珠?

“嘿,嘿,你的1珠碰7珠。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二:

学学算算

8的加法《写算式》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列出答案式8的加法算式,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数字卡;练习纸。

活   动   过   程

一、游戏:

“碰珠游戏”,复习8的分解组成。

   “嘿、嘿,我的1珠碰几珠?

   “嘿、嘿,我的1珠碰7珠”

二、用图片形式学习7的加法。

今天,有很多小水果来到我们教室,看看它们都是谁?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1、2。

提问:

a、图上有什么?

(苹果)

b、先来了几个苹果?

又来了几个苹果?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请幼儿列出算式,出示图卡3,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三、理解数字交换规律。

   1、将图卡1、2互相交换位置,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a、那两张图卡位置交换了?

         b、是总数还是部分数?

         C、交换后结果有没有改变?

   2、请幼儿按交换后的图卡列出算式。

四、小组练习,巩固8的加法。

1、看图示列算式。

2、为算式选择正确答案。

3、算式连线游戏。

4、完成幼儿用书P9《写算式》。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二:

学学算算

8的减法《猜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8的减法;

2、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走了”“还剩”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操作卡。

活   动   过   程

一、幼儿观看课件一。

1、你们看见了什么?

(草地上有小兔子)

2、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引导幼儿完整说出一共有8只小兔子)

二、观看课件二。

1、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跳走了1只小兔子)

2、猜猜还剩下几只小兔子?

三、观看课件三。

1、现在还剩下几只小兔子?

(7只)

2、谁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们看到的画面?

四、继续通过课件的方式学习8的减法。

五、小组活动。

1、看三幅图,列式。

2、完成幼儿用书P10《猜数字》。

3、连线游戏:

算式卡与得数连线。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二:

学学算算

8以内数的加、减法《小钥匙》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写出算式,巩固8以内数的加减法;

2、喜欢参与操作活动,在操作过程中能遵守规则。

活动准备

小扣子、石子、瓶盖、雪花片等材料,记录纸、笔。

活   动   过   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5、6、7、8)的组成。

“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7点开。

二、通过幼儿操作活动,巩固8以内数的加减。

1、看三张图,列算式。

2、摆点子并记录。

3、扑克牌游戏,两位幼儿分别出牌,记录两张牌的和。

三、总结活动,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完成幼儿用书《小蜜蜂采蜜》《小兔吃萝卜《小钥匙》内容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二:

学学算算

口述应用题《编题列式》

活动目标

1、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习看图口编应用题;

2、培养分析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情景图。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情境图,幼儿观察。

1、图上有什么?

(小朋友、大树、小鸟、小鸭子等)

2、有几棵大树?

(3棵)

3、什么样的树?

(3棵松树,2棵柳树)

4、教师提问:

田野里有3棵松树,2棵柳树,问一共有几棵树?

(请幼儿根据提问口头列出算式)

5、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6、引导幼儿根据小朋友的活动提出问题。

帮助幼儿了解应用题是要根据出现的两个数来求第三个数。

7、试着用别的线索来口编应用题。

二、小组活动。

1、看图编应用题并列式。

2、复习8以内加减题卡。

3、找答案连线。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一:

春天到

按规律排序《可爱的小圆点》

活动目标

1、寻找各种事物中不同的排列规律,并初步学习表述。

2、通过探索,尝试按规律进行排序。

3、有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

有规律及无规律物体;2、按规律排序图卡,上面缺少了部分内容;3、各种实物:

塑料珠、纽扣、印章、雪花片。

活   动   过   程

一、探索活动。

1、在环境布置种找有规律的东西,并在有规律的地方贴上标签。

2、讨论找到的有规律的东西,并讲讲其排列顺序(出示物品由易到难)。

二、发现规律。

1、刚才请小朋友找了有规律的东西,现在我这里有条规律不完整,请小朋友看看这条规律是怎么排的,还缺了什么?

(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把规律补完整)。

2、教师讲评几种规律。

三、尝试自由排序。

1、刚才找了规律,也补了规律,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做有规律的东西。

(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排序)。

2、讲评1—2件作品。

活动延伸

 

1、观察生活中的规律。

2、完成幼儿用书p8可爱的小圆点》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三:

郊游去

9的分解组成《郊游去》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解,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来那个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的关系。

3、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情景图;数字卡。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情景图,引起幼儿兴趣。

1、看看图中哪些物品的数量是9?

2、它们是怎样分成两份的?

3、每份分别是几?

二、幼儿学习9的分解组成。

1、请幼儿边说边用数字表示出来。

(提醒幼儿重复的不记录)

2、大家一起说一说9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

三、感知分和的有序性。

1、9的8种分法怎样摆放最合适?

(引导幼儿说出左边数字从小到大,右边数字从大到小)

2、看一看,哪两组数字一样?

3、可以怎样省略?

四、碰珠游戏巩固9的分和。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三:

郊游去

9的加法《涂格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涂格子的游戏,巩固9的分解组成,学习9的加法;

2、能遵守游戏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格子纸(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笔;雪花片。

活   动   过   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9的分解组成。

教师:

“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儿:

“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8点开”。

一、    幼儿操作活动,学习9的加法。

1、出示格子纸,介绍游戏玩法。

A、分格子:

将9个格子剪成2部分,用加法算式记录下来。

(提醒幼儿用不同方法分,相同结果只记录一次)

B、涂格子:

将9个格子用两种颜色分别涂完,看看可以怎样涂完,看看可以怎样涂,并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和记录结果。

三、小组活动。

1、给算式找答案。

2、分雪花片并记录。

3、填分合式。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三:

郊游去

9的减法《看图列式》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图示所表达的意思进行看图列式,学习9的减法。

2、能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看图列式图卡,扑克牌,练习卡。

活   动   过   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示的意思:

有9个圆,划掉了1个。

2、根据图意列算式:

9-1=8

3、教师依次出示图卡,幼儿讲解自己对图卡的认识。

二、小组活动。

1、看图列式。

2、连线游戏。

3、扑克牌游戏。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四:

学习10的组成及加减

10的分解组成《小鱼游》

活动目标

1、通过分小鱼的游戏,学习10的分解组成。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两种不同的小鱼卡片,鱼缸图,数字卡,分合号,雪花片,格子纸,扑克牌、记录纸、笔。

活   动   过   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鱼缸: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鱼,看看有几条?

(10条)。

2、有什么样的小鱼?

(红色和黄色的)

3、这两种颜色的小鱼各有几条?

4、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5、我们一起用分合号来摆一摆。

(知道10可以分成1和9)。

6、还可以怎么摆?

(10可以分成9和1)。

7、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学习10的其他几组分合。

二、小组活动,巩固学习10以内的分合。

1、分雪花片并记录。

2、涂格子并记录。

3、扑克牌游戏并记录。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四:

学习10的组成及加减

10的加法《看图填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操作,探索10的加法。

2、遵守游戏规则,能用正确的方法操作并记录。

活动准备

扣子;格子纸;雪花片。

活   动   过   程

一、集体活动。

碰珠游戏:

复习10的组成。

二、幼儿自由操作,探索10的加法。

1、分扣子游戏:

通过分扣子,先写出10的一组分合式,再根据分合式列出四道算式。

2、涂格子游戏。

3、分雪花片。

三、教师小结,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及操作结果。

四、“开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五、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幼儿用书p22《填一填》(10的减法)一课的内容。

活动延伸

 

完成幼儿用书《接着画》《比比不同》内容。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四:

学习10的组成及加减

10以内数的加、减法《羽毛球比赛》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学会团结协作,关注他人的情感。

2、提高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3、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

活动准备

数字卡若干;10以内数的加减题卡;电话号码联络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   动   过   程

一、碰珠游戏:

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

我们来碰珠,我的珠和你们的珠合起来是10、9、8、7、6、5等等。

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速度相应地加快或放慢。

二、请幼儿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用数字卡排出来。

教师请个别幼儿用数字编出10以内的加减算式。

三、分组游戏:

打电话。

1、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张答题纸,每名幼儿答一道题,把得数写在下排空格内,完成后传给下一位幼儿,最后一名幼儿答完题后报出完整的电话号码。

2、每次游戏后,师生共同检查号码是否正确,鼓励完全正确的那一组。

3、更换答题纸,继续游戏。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各自把自己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下来,并经常联络。

2、把电话号码纸房子数学区,幼儿利用区角活动时间进行游戏。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三:

郊游去

集合与子集《数蘑菇》

活动目标

1、了解包含与被包含之间的关系,区分里外的概念。

2、能不受位置的干扰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教材《数蘑菇》大图,《漂亮的花》大图,笔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数蘑菇》大图。

1、图片上有什么?

(蘑菇)

环境的两个特点:

2、他们分别在什么图形里?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3)总经济价值的组成。

我们可以用下式表示环境总经济价值的组成:

3、数一数三角形里有几个蘑菇?

(引导幼儿不受圆形的干扰,正确数出三角形中蘑菇的数量)

4、三角形外有几个蘑菇?

(复习区分里外的概念)

[例题-2005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 )。

5、圆形里有几个蘑菇?

圆形外有几个蘑菇?

6、一共有几个蘑菇?

(二)安全预评价范围二、出示《漂亮的花》大图。

1、花园里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红、黄、紫等)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2、红色的花有几朵?

可以用什么标志表示?

(红色标志)

2.间接市场评估法3、不是红色的花有几朵?

可以用什么标志表示?

(红色标志上画×)

(2)防护支出法4、黄色的花有几朵?

不是黄色的花有几朵?

可以用什么标志表示?

5、紫色的花有几朵?

不是紫色的花有几朵?

用什么标志表示?

6、一共有几朵花?

(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三、游戏巩固。

《大风吹》游戏:

师生共同随音乐舞动,教师说道:

“吹穿红衣服的小朋友”时,所有穿红衣服的小朋友必须蹲下:

说“吹没有扎辫子的小朋友”时,所有没有扎辫子的小朋友必须蹲下。

照此形式重复进行游戏。

   

(4)跟踪评价的结论。

四、幼儿操作游戏。

   完成《漂亮的花》《数蘑菇》内容。

 

(2)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主题五:

我是小管家

认识人民币《认一认》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1、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若干。

2、人手一份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铅笔、记录纸。

活   动   过   程

一、认识人民币。

1、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

(钱)

2、你们认识这些钱吗?

它们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

3、他们分别是多少钱?

4、你怎么知道是几元钱呢?

(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5、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印有什么?

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

(人民币)

二、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1、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2、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小结:

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三、了解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游戏“换钱”。

1、教师交代活动要求。

今天老师想到超市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10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5元的零钱。

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几张5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10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10元钱。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人民币的模板,让幼儿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2、父母带孩子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参与,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是使用方法。

 

 

幼儿大班数学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