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50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docx

第七章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

第一节 重要病害

一、真菌病害

(一)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southernblightofcorn)是国内外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

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流行,造成玉米减产165亿kg,损失产值约10亿美元。

该病在我国早有发现,但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推广感病杂交品种,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可减产10~20%,重则可达30%以上。

近年来,我国采取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小斑病的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

玉米小斑病目前主要分布在黄河及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

1.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抽雄和灌浆期发生较重。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整株枯死。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褐色水浸状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边缘为紫色或红色晕纹状的病斑。

后期病斑中央色变淡,常形成赤褐色同心轮纹。

病斑密集时常相互愈合,引起叶片枯死。

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褐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抗病品种的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具黄色晕圈,表面霉层不明显。

叶鞘和苞叶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

果穗侵染引起腐烂或脱落,种子发黑霉变。

2.病原 病菌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maydis(Nisikado&Miyake)Shoem.,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

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Drechsler,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偶儿可在叶鞘和叶枕处发现,但不常见。

分生孢子梗从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橄榄色至褐色,有隔膜3~18个,多为6~8个。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近梭形,褐色至深褐色,多向一方弯曲,具隔膜1~15个,一般6~8个,大小为3~115µm×10~17µm,脐点明显凹于基细胞内。

子囊壳黑色,近球形,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短柄。

每个子囊内有4个或偶尔有2~3个长线形的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在子囊里彼此缠绕成螺旋状,有隔膜,大小为146.6~327.3µm×6.3~8.8µm(图7-1)。

 

 

图7-1玉米小斑病菌

1.子囊壳及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3.分生孢子及其发芽;4.子囊及子囊孢子

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分生孢子产生的适温为23~25℃,萌发适温为26~32℃。

玉米小斑病菌存在明显生理分化现象,通常将病菌划分为T和O两个生理小种。

T小种对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有专化性,而O小种无这种专化性。

3.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

翌年条件适合时,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叶表皮细胞侵入。

病斑形成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又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在春、夏玉米混栽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造成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

4.发病条件小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有密切关系。

(1)品种抗病性 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显着差异。

滇玉19号、滇引玉米8号、西农11号、郑州2号等杂交种或品种对小斑病表现较强抗病性。

(2)气候条件在玉米孕穗、抽穗期,平均温度25℃以上,又遇多雨,容易造成流行。

(3)栽培措施 肥力不足引起玉米生长发育不良的易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和过于密植地发病较重。

5.防治 该病的防治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和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的优良杂交品种是玉米增产丰收的主要措施。

根据当地病菌生理小种类群与玉米品系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种植抗病良种。

同时,应考虑配置多种杂交种和多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避免品种单一化。

(2)加强农业防治 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及时深翻土地,以减少菌源;摘除植株下部老叶和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

间作套种时,选用大豆、花生、棉花、小麦等间作;单作玉米时,采用宽窄行种植。

种植密度要合理,降低田间湿度。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药后7~10d,视病情喷第2次或第3次药。

(二)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northernblightofcorn)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方春玉米和南方冷凉山区的玉米区。

发生严重的年份,一般减产20~30%,重则可达50%以上。

1.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尤以抽雄期危害最重。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

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叶片发病初期呈青灰色水渍状小斑点,然后沿叶脉扩展成边缘呈暗褐色、中央青色或灰褐色的长梭形大条斑,后期常发生纵裂。

病斑多时常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引起叶片变黄枯死。

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密生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在含Ht抗病基因的品种上,病斑小而少,表现为褪绿病斑,呈褐色坏死,外具黄绿或淡褐色晕圈。

2.病原 病菌无性态为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Suggs,半知菌亚门外孢霉属。

有性态为玉米刺梭孢假壳TrichometasphaeriaturcicaLuttr.,子囊菌亚门刺梭孢假壳属。

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人工培养可产生子囊壳。

病菌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6根束生,暗褐色不分枝,具2~8个隔膜,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淡橄榄色,顶细胞钝圆形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多4~7个隔膜,大小为45~132µm×15~25µ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向外伸出(图7-2)。

分生孢子越冬期间形成厚壁孢子。

菌丝体发育的适温为28~30℃,分生孢子形成的适温为20℃,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3~25℃。

大斑病菌有两个专化型,即对玉米专化致病性的玉米专化型(S.turcicaf.sp.zeae)和对高粱专化致病性的高粱专化型(S.turcicaf.sp.sorghi)。

我国已发现3个生理小种,分别为1号、2号和3号小种。

 

 

图7-2玉米大斑病菌

1.分生孢子梗; 2.分生孢子

3.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

另外,种子上带的少量病菌以及堆肥中尚未腐烂的病残体上的病菌也能成为初侵染源。

在玉米生长季节,越冬病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少数可从气孔侵入。

经10~14d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又经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在春、夏玉米混栽区,春玉米收获后病菌向夏玉米传播,往往在夏玉米生长后期引起流行。

4.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和流行与玉米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和耕作栽培措施密切相关。

(1)品种抗病性 玉米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引起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

(2)气候条件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发生。

但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时,病害扩展受阻。

因此,在春玉米区拔节到抽穗期间,气温适宜、多雨高湿,易造成病害发生和流行。

(3)栽培措施 玉米孕穗和抽穗期间肥料不足、地势低洼、田间密度过大和连作地等栽培措施不当也易发病。

5.防治 该病的防治可参考玉米小斑病。

但大斑病的抗病品种选用应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利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

(三)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wheatheadscab)是危害麦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

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发生最重。

常年小麦发生赤霉病比大麦要重,受害后一般减产10~40%,严重时可达80~90%,甚至绝收。

发病麦粒含有毒素,人畜食后可发生呕吐、头晕和腹痛等急性中毒现象。

1.症状 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发生,主要引起苗枯、基腐、秆腐和穗腐。

其中以穗腐危害最大,苗枯及基腐较少见。

穗腐一般先从个别小穗颖壳尖端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严重时延及全穗,呈枯黄色。

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

到麦熟时,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

苗腐是由种子或土壤带菌侵染所致,表现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变褐腐烂,出土前后多死亡。

基腐是幼苗或成株基部变褐腐烂,最后整株枯萎死亡。

秆腐包括鞘腐、节腐和穗颈腐,初期在剑叶的叶鞘上出现褪绿斑点,后逐渐扩大,变褐,严重时可蔓延到茎秆和节部,遇风易折断。

穗颈部受害,初现水渍状褪绿斑点,后扩大变为青灰色至褐色,最后呈草黄色的枯穗或半枯穗。

2.病原 该病主要由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引起,其它多种镰刀菌如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Sheld.、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Ell.&Ev.)Wr.、砖红镰刀菌F.1ateritiumNee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Corda)Sacc.和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Fr.)Sacc.等也能引起该病。

其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菌Gibberellazeae(Schw.)Petch,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有3~7隔膜,多为5隔,镰刀形至纺锤形,顶端钝,基部有足胞,大小为49.7~60.3µm×4.3~5.7µm。

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

子囊壳散生或聚生在病组织表面,卵圆形,深蓝色至紫黑色,大小为150~250µm×100~250µm,表面光滑,顶部孔口处呈瘤状突起。

子囊无色,棍棒形,大小为70~95µm×8~12µm,内生8个子囊孢子,常螺旋状排列,也有单行或双行排列。

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有1~3个隔膜,多为3个隔膜,大小为20~30µm×3.7~4.2µm(图7-3)。

 

 

图7-3赤霉病菌

1.子囊壳; 2.子囊壳纵剖面; 3.子囊及子囊孢子; 4.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 5.分生孢子放大

3.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上或在土表的水稻稻桩、麦秸、玉米、棉花等病残体上越冬。

次年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产生子囊壳,遇水或相对湿度大于98%条件下放射出成熟的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

长江流域稻麦区,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稻桩上的子囊壳。

大、小麦混栽区及东北春麦区,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源。

孢子释放后借风雨传播,溅落到正在开花的麦穗上,先在颖片内残留的花药上腐生,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花器及小穗,经2~3d潜育后,引起穗腐症状。

几天后病穗上产生大量粉红色胶质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

这些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引起反复再侵染,造成病害扩展蔓延。

带病种子可引起苗枯和基腐,后产生分生孢子反复再侵染,也可传到麦穗上引起穗腐。

小麦收获后,病菌以腐生状态在旱地土壤中的麦秆残体上越夏,也可危害水稻、玉米等作物越夏和越冬。

4.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取决于品种抗病性、菌源量和气候条件的综合作用。

(1)品种抗病性 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苏麦3号、望水白和湘麦1号等品种较抗病。

但目前尚未发现高抗的优良品种。

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有差异。

一般扬花期最感病,抽穗期和乳熟期次之,蜡熟期基本不发病。

(2)菌源量 初侵染的菌源量与赤霉病的流行密切相关。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麦区,小麦齐穗前稻桩等残体带菌率高及空中孢子浮游量大,则当年的发病就可能重;反之,就可能轻。

但菌源量大时,如温湿度不利于病菌的萌发和侵入,也不会造成流行。

(3)气候条件 小麦抽穗扬花期时的湿度和温度是决定该病害发生与流行的重要因素。

温度在15℃以上,3d以上连阴雨天气,相对湿度高于85%时,开始发病。

若温度在25℃及连续36h饱和湿度时,最易发病。

因此,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阴雨,湿热多雾,极易造成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

(4)栽培管理地势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的麦田发病重;施氮肥过多,可加重发病;大、小麦插花种植,易于发病。

5.防治 对赤霉病的防治采取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结合农业防治,适时进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虽然尚未发现高抗的品种,但在生产中可选用一些抗性较强、农艺性状良好的品种,如苏麦3号、苏麦2号、湘麦1号、扬麦4号、扬麦5号和荆麦4号等。

一般,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比较抗病。

(2)加强农业防治 适时早播,避开扬花期遇降雨;排水系统畅通,降低麦田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施用堆肥,增施磷、钾肥,提高麦株抗病力;收获后清除田间玉米、棉花秸秆等病残体,减少初侵染菌源。

(3)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麦抽穗到盛花阶段。

一般在扬花期初期(扬花10%~50%)第1次施药,用药后若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再隔7d喷施第2次药。

防治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赤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四)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wheatstriperust)分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小麦产区普遍发生。

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以其中一种或混合发生,其中长江、淮河流域麦区以秆锈病危害大,华北和西北麦区以条锈病为主。

锈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多次大流行,近30年来由于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一直未引起全国性流行。

锈病侵染后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麦粒灌浆,导致颗粒秕瘦、千粒重下降。

发病早而重时,可引起植株早枯。

1.1.      症状 主要症状有:

(1)条锈病 在春季3种锈病中发生最早。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危害叶鞘、茎和穗。

叶片发病初形成褪绿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夏孢子堆)。

幼苗叶片的夏孢子堆鲜黄色,呈多层轮状排列。

成株叶片上夏孢子堆鲜黄色,椭圆形,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

夏孢子堆较秆锈和叶锈的小,后期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

小麦近成熟时,病部产生短线状的黑色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

(2)叶锈病 发生比条锈晚而比秆锈早。

主要危害叶片,很少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

受害叶片初产生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桔红色夏孢子堆,其大小介于秆锈病和条锈病之间,呈不规则散生,多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少数可穿透叶片。

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桔黄色的夏孢子。

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散生圆形至长椭圆形的黑色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

(3)秆锈病 发生最晚。

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

受害部位夏孢子堆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排列不规则,常愈合成大斑,成熟后表皮开裂且外翻,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夏孢子)。

小麦成熟前,在夏孢子堆及其附近出现椭圆至长条形的黑色冬孢子堆,后期表皮破裂。

3种锈病的症状区别,常被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2.病原 3种锈病均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条锈病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ssetHenn.,叶锈病菌为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Rob.exDesm.f.sp.triticiErikssetHenn.,秆锈病菌为禾柄锈菌PucciniagraminisPers.f.sp.triticiErikssetHenn.。

(1)条锈病 夏孢子单胞,鲜黄色,球形或卵圆形,大小32~40µm×22~29μm,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双胞,褐色,棍棒形,顶部扁平,柄短有色(图7-4)。

条锈病在国内尚未发现转主寄主,因此缺少性孢子和锈孢子时期。

该菌致病性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已发现29个生理小种。

(2)叶锈病 夏孢子单胞,黄褐色,球形至近球形,大小18~29μm×17~22μm表面具细刺。

冬孢子双胞,暗褐色,棍棒状,顶平,柄短无色(图7-4)。

叶锈病菌是全孢型(产生5种类型孢子)转主寄生锈菌,但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

该菌存在许多致病性不同的生理小种。

(3)秆锈病 夏孢子单胞,暗橙黄色,长椭圆形,大小17~47μm×14~22μm,表面有棘状突起。

冬孢子双胞,黑褐色,棍棒形或纺锤形,顶端壁较厚,圆形或略尖,柄长,上端黄褐色,下端无色(图7-4)。

该菌也是一种全孢型转主寄生锈菌,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

病菌致病性存在生理分化现象,我国已发现16个生理小种。

3.侵染循环 3种锈菌均仅依靠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

夏孢子堆成熟后,向外飞散,随气流远距离传播到其它麦区。

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夏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寄主,后在表皮下形成夏孢子堆。

夏孢子堆成熟后突破表皮,又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3种锈菌均为专性寄生菌,在侵染循环中离不开寄主,周年循环都要经过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和春季流行等四个环节。

由于三种锈菌对温度的适应性各异,其各自的越夏和越冬的地区和条件也随之不同。

 

 

图7-4小麦锈病菌

1.条锈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 2.条锈菌冬孢子堆及冬孢子; 3.叶锈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 4.叶锈菌冬孢子堆及冬孢子; 5.秆锈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 6.秆锈菌冬孢子堆及冬孢子

(1)条锈菌 喜凉不耐热,夏孢子经气流传播至甘肃的陇东、陇南、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等地夏季最热月旬均温在20℃以下的地区侵染越夏。

秋季,越夏菌源随气流传播至平原冬麦区,引起秋苗感染。

当平均气温降至1~2℃时,条锈菌进入越冬阶段,并以潜育菌丝状态在病叶上越冬。

翌年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旬均温上升至5℃时开始产生夏孢子,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致春季流行。

(2)叶锈菌 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该菌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广大麦区的自生麦和晚熟春麦上以夏孢子连续侵染的方式越夏,秋季就近侵染秋苗,后进入越冬,其越冬方式和条件与条锈病相似。

(3)秆锈菌 耐高温而不耐寒冷。

该菌在各麦区的自生麦苗或晚熟春麦上越夏,越夏后则引起秋苗发病。

但越冬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区、云南等南部麦区,并以夏孢子世代不断侵染。

翌春,越冬区夏孢子由南向北、向西传播,经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达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春麦区,造成春季流行。

4.发病条件 锈病能否流行,取决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量和气候条件。

(1)品种抗病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

我国培育和种植小麦抗病品种,大多属于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常具有免疫或高抗的特性。

但由于专化性抗病性品种的单一化大面积种植,容易引起致病的毒性生理小种的定向选择,造成专化性抗病品种的抗性丧失,从而导致病害流行。

因此,应注意培育非专化性抗病性(慢锈性)品种,以减慢和控制病害流行。

(2)菌源量 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前提下,锈菌越冬菌源量与翌春病害流行程度密切相关。

对于条锈病,秋苗上越冬菌源对病害的流行起决定作用,秋苗发病菌源不能越冬或无秋苗,则一般不会造成翌春流行。

叶锈病在大部分麦区可越夏和越冬,其越冬菌源量的大小与病害流行程度呈正相关。

秆锈菌在南方麦区越冬后数量大,传播早,就可能引起病害流行。

(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中,温湿度对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影响最大。

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就高。

条锈、叶锈和秆锈侵入均需要有饱和湿度,适温分别为9~13℃、15~20℃和18~22℃。

因此,早春气温偏高,春雨早,之后又多雨,则病害可提早普遍发生,并持续发展,引起病害流行。

5.防治 锈病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和适时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在利用抗病品种时,应注意选用非专化性的慢锈性品种,同时进行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品种单一化。

(2)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避免播种过早,可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

消除自生麦,可减少越夏菌源。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小麦抗病性。

南方麦区雨季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北方麦区要适当灌水。

(3)药剂防治 3种锈病开始发生的时间不同,因而药剂防治时间也有所不同。

条锈病和叶锈病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病叶叶达2~5%时,开始喷药;秆锈病在小麦扬花灌浆期病秆率达1~5%时,始用药。

药剂有:

20%三唑酮乳油、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等。

(五)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sweetpotatoblackrot),又称黑疤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

在国内各甘薯产区均可发生。

该病在苗床、大田和贮藏期均可危害,引起死苗和薯块腐烂,造成严重损失。

而且,病菌能刺激甘薯产生甘薯酮等有毒化合物,人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1.症状 该病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块,很少危害绿色部位。

薯苗受害,一般茎基白色部位产生黑色、稍凹陷、近圆形斑,后期茎腐烂,幼苗枯死,潮湿时病部丛生黑色刺毛状物。

病苗移栽大田后,病重的不能扎根,基部腐烂而枯死,病轻的虽能生长,但植株衰弱,抗逆性差。

薯块发病初呈黑色小圆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轮廓明显、中央略凹陷的黑褐色病斑。

病部薯肉墨绿色或青褐色,味苦。

病部上初生灰色霉层,后生黑色刺毛状物。

2.病原  病菌为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E11is&Halsted,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

菌丝初期无色透明,老熟后呈深褐色,寄生在寄主细胞内或细胞间隙。

无性态产生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或侧生的分生孢子梗内。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圆筒形至棍棒状或哑铃形,两端较平截,大小9.3~50.6μm×2.8~5.6μm。

厚垣孢子暗褐色,近圆形或椭圆形。

有性态产生子囊壳,形似长烧瓶,具长喙,基部球形,内生梨形或卵圆形子囊,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呈钢盔状扁圆形,大小4.5~7.8μm×3.5~4.7μm(图7-5)。

 

 

图7-5甘薯黑斑病菌

1.分生孢子; 2.厚垣孢子; 3.子囊壳; 4.子囊壳基部剖面; 5.子囊; 6.子囊孢子

3.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苗床和大田的土壤或贮藏窖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病菌主要以病薯和病苗进行近距离和远距离传播,也可通过雨水、老鼠和昆虫等进行传播。

病菌从幼苗根基直接侵入或从薯块的伤口、皮孔、根眼侵入,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不断再侵染,引起病害蔓延。

4.发病条件 该病的发生受温湿度、伤口和品种抗性的影响。

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温度低于9℃或高于35℃,发病受阻。

因此,窖温在23~27℃并伴有高湿,则病害发展迅速。

苗期和大田期的发病与土壤含水量有关。

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发病重;高温多雨,易发病。

田间地下害虫、害鼠引起的伤口多,发病重;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也易诱发该病。

此外,甘薯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薯块皮厚、肉坚实、水分少的品种较抗病。

5.防治 该病防治应控制病薯、病苗的调运,建立无病留种地和培育无病种苗,做好收获贮藏工作,结合药剂防治。

(1)控制病薯、病苗的调运 黑斑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病薯、病苗,因此,严格控制病薯、病苗的传入和传出是防治黑斑病蔓延的重要措施。

(2)建立无病留种田和培育无病种苗选择未种甘薯的旱地或水旱轮作作留种地,严防种苗、土壤、粪肥带菌和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病。

(3)实行高剪苗和药剂处理 由于该病菌在苗期主要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