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政治的变迁.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858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洲政治的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非洲政治的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洲政治的变迁.doc

《非洲政治的变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洲政治的变迁.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洲政治的变迁.doc

非洲政治的变迁

非洲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实现政治独立的洲。

至2000年底,非洲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为葡萄牙的直属领地,加那利群岛为西班牙的直属领地,留尼汪为法国的“海外省”,圣赫勒拿为英国“直属殖民地”,西撒哈拉地位未定,其余的为53个独立国。

非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是现知最早居有人类的大陆。

历史上,非洲人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但从公元15世纪开始,欧洲的殖民者开始进入非洲大陆,非洲开始了它长达几百年的血腥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非洲只有北非的埃及、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西非的利比里亚这三个国家是独立国家,其它均沦为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殖民地。

20世纪60年代,非洲大陆兴起民族独立运动,非洲国家先后挣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实现了国家独立。

1980年津巴布韦宣布独立,标志着非洲大陆完成了非殖民化的历史进程。

独立后的非洲国家绝大多数采取民主共和体制,实行总统制或总统内阁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由普选产生,掌握国家权力。

摩洛哥、斯威士兰和莱索托3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掌握军政大权,任命政府官员,王位世袭。

少数国家是军事政府或介于不同政体之间的政府。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西方国家在非洲推行多党民主制,并鼓吹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制,将经济援助与是否按西方标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挂钩,同时,国际形势的巨变(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等)也给非洲带来了强烈冲击,导致非洲地区原有的一些政治、经济、部族和宗教矛盾激化,造成一些国家政局动荡。

利比里亚、索马里、卢旺达、布隆迪、刚果(金)等国陷入了内乱之中。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则因边界问题进行了持续两年多的战争。

但在另一方面,非洲大陆的政治形势也有良好的发展结果。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结束了南非的统治,宣布独立。

1994年5月,曼德拉就任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结束了南非长达300年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

2000年前后,非洲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民族矛盾有所缓解,政治局势趋向稳定。

在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和平与发展已渐成主流,政治局势总体上趋向相对稳定的态势。

冷战时期的“热点”消失,新的“热点”降温。

近几年,非洲依然是“热点”不断。

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无论是持续几年的老热点,还是刚刚出现的新热点,出现矛盾的双方或是多方都表现出比较克制的态度,使热点不至于一再升温。

苏丹的反政府武装与中央政府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对抗,现在终于坐在了谈判桌前。

索马里持续近十年的混乱局面也有所改变,选举出各方认同的过渡政府。

阿尔及利亚的各种政治力量最后通过协商解决了国内问题,伊斯兰极端力量的势力遭到了遏制,军队逐渐退到了幕后。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国的战争在2001年初因双方达成最后和平协议而彻底结束。

科特迪瓦在1999年爆发了政变,军人夺取了政权。

但在2000年下半年的大选中,巴博领导的反对派取得了胜利。

虽然现总统巴博的地位并不巩固,但科特迪瓦的形势还是在朝稳定的方向发展。

布隆迪在2001年4月发生了政变,但只持续了两天就被政府军粉碎。

加纳、毛里求斯、贝宁等国都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

为了遏制政变,保持政权的稳定,非洲国家相互约定,对通过政变上台的政权一律不予承认。

二、非洲国家更加团结,也越来越主动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1999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特别首脑会议决定2001年建立“非洲联盟”。

2000年7月非统组织第三十六届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建立“非洲联盟”的章程草案。

2001年3月,非统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审议通过了非洲联盟的章程。

截止到2001年4月中旬,非洲联盟章程已获得2/3成员国家的批准,“非洲联盟”于2001年7月正式宣告成立,从而替代现在的非洲统一组织。

非洲联盟将以崭新的面貌、更强的力量指导和协调非洲各国稳定政治局势、发展民族经济和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非洲政治家早就提出“非洲问题应该由非洲人自己解决”的观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收效甚微,而近年则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2000年5月,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将联合国500名维和人员扣为人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利比里亚等国的劝说下,“人质危机”得以解决。

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各国领导人的多边斡旋下,塞拉利昂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在2000年11月10日签署停火协议,使饱受9年内战之苦的塞拉利昂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曙光终于出现。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国边界自1998年5月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以来,造成上万人丧生,120多万人流离失所。

在非统组织的调解下,两国代表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2001年2月6日,两国达成了和平协议,为解决两国边界纠纷、实现非洲之角的和平铺平了道路。

索马里自1991年内战爆发后,一直处于武装派别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状态,美国等西方国家曾经出动军队都没有解决问题,国际组织多方调解,先后12次召开和会均未获得成功。

吉布提等国在索马里各派之间积极调解,特别是吉布提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巨款召开索马里和会,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商谈,终于让各派达成共识,选举产生了过渡时期国家新总统,从而使索马里结束了近10年内战,走上和平建国道路,目前全国局势总体趋于平静。

刚果(金)自1998年8月爆发内战后,有6个国家的军队介入,被世人称为“非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虽然卷入战争的几国领导人多次举行会议,并于1999年签署了卢萨卡停火协定,但因有关各方争权夺利,停火协定成为一纸空文。

在南非、利比亚等国的斡旋下,介入刚果(金)冲突的国家多次举行会议,商谈解决冲突的方法,终于使刚果(金)的冲突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2001年2月,刚果(金)总统卡比拉遇刺身亡。

此事若发生在以前,刚果的和平进程一定会打断,但在国际社会和周边国家的配合下,小卡比拉顺利接管了政权,刚果的形势按原来的轨道继续向着和平稳定的局面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