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65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docx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文化基础知识题库

20XX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导游服务(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现场知识问答题库

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

1.仰韶文化因在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而被称为“彩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遗址。

答案:

A

2.东周的前半期称为春秋,因周王朝的史书《春秋》而得名;东周的后半期称为战国,因列国混战不休的形势而得名。

答案:

B

3.《春秋》保存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答案:

A

4.西周手工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分工更细,号称“百工”。

答案:

A

5.公元前641年发生的“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王室衰微,国力贫困,诸侯常常不来朝贡,这一年也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答案:

B

6.老子即老聃,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著作《道德经》中,其在阐述“无为”思想的同时,也闪现出前所未见的哲学思辨火花。

答案:

A

7.汉代开始设立和推行“三公九卿”的中央政府机构和地方郡县制。

答案:

B

8.秦朝灭亡后,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战胜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答案:

A

9.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立“太学”,教授五经,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答案:

A

10.西汉初期已出现纸,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答案:

A

11.东汉《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书中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运算和开平方方法,还最早提出了勾股定理。

答案:

B

12.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答案:

A

13.东汉名医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圣”。

答案:

A

14.西汉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写成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

B

1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

答案:

A

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答案:

B

17.公元581年,北周贵族杨坚废北周皇帝自立,建立隋朝,定都洛阳。

答案:

B

18.唐太宗统治前期,唐朝的繁荣盛世达到了顶点,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

答案:

B

19.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答案:

A

20.唐政府组织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太宗办的医学校,比欧洲早200年。

答案:

A

21.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也被尊为“茶神”。

答案:

B

22.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他主持编定的《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答案:

A

23.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废后周自立,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答案:

A

24.北宋的北面和南面,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它们与北宋长期对峙,并发生过多次战争。

答案:

B

25.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公元1276年攻占临安,北宋灭亡。

答案:

B

26.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答案:

A

27.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答案:

A

28.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推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同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差无几,他编的《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年周期相同,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600年。

答案:

B

29.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巨著。

答案:

B

30.明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经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答案:

A

31.公元17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统治。

答案:

B

32.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答案:

A

33.明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地理学名著,他也是世界上研究丹霞地貌的先驱。

答案:

B

34.1937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

答案:

B

35.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别婚姻”。

答案:

A

36.西周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

到了汉代则全都叫做姓,并且自天子到庶民人人都可以有姓。

答案:

B

37.字是古人成年后取的别名,与名相表里,又叫“表字”。

古代男子到20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要另取一个字。

女子到了15岁许嫁时也要取字。

答案:

A

38.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名具有“名以正体”的严肃性,一般用于谦称、卑称。

上对下、长对少方可称名;下对上、平辈之间,称字不称名。

答案:

A

39.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贬或同情而加给的称号。

据记载商朝始有谥号,秦始皇废除,西汉又恢复。

答案:

B

40.庙号是帝王死后,其继承者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某祖、某宗的名号。

始于西周,明确称谓于汉代。

答案:

B

41.年号是皇帝用以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

答案:

A

42.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称为“大比”,因考期在春天,故又称“春闱”。

答案:

B

43.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东汉时以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通行。

答案:

A

44.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答案:

A

45.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吉林省为最多。

答案:

B

46.满族的住房,一般西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

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子炕”。

答案:

B

47.“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满族“族庆”之日。

答案:

A

48.朝鲜族爱穿白衣素服,因而有“白衣民族”之称。

答案:

A

49.回族的清真寺和民居建筑保留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布局和装修独具民族特色。

答案:

B

50.满族人爱吃各种油煎食品,传统面食是油香和馓子。

答案:

B

51.回族人喜爱喝茶,并且讲究盛在盖碗里喝,称之为“盖碗茶”。

盖碗茶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及“八宝茶”。

答案:

A

52.回族婚礼多在“主麻”日举行,由阿訇证婚。

答案:

A

53.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长达340多首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长期在民间流传。

答案:

A

54.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自18世纪初开始信奉藏传佛教。

答案:

B

55.苗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誉称。

答案:

B

56.节庆的饮食最能反映壮族饮食习惯的特色,三月三吃的五色饭色彩鲜艳,用于祭祀和待客。

答案:

A

57.苗族的主要节日是歌圩节。

歌圩节多在春秋两季举行,为期数天。

答案:

B

58.“西兰卡普”(土家语,即土花铺盖)是土家族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又称“土家织锦”。

答案:

A

59.摆手舞是白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

答案:

B

60.黎族的传统住房属于干栏式建筑,因为状似船只,称为“船形屋”,有铺地形和高架形等形式。

答案:

A

61.成书于8世纪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是古代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答案:

B

62.著名的《甘珠尔》、《丹珠尔》是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答案:

A

63.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和传统盛会。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中和峰下举行。

答案:

A

64.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佛教对傣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十分明显,未成年男子都要入寺为僧,过一段僧侣生活,方能还俗回家。

答案:

A

65.傣族青年婚前社交自由,串寨子、丢包是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

缔结婚姻不需托媒说亲。

答案:

B

66.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又称佛诞节、浴佛节。

一般在农历清明前后举行。

节期3-5天。

答案:

A

67.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被称作“活着的象形文字”。

答案:

A

68.彝族的“三叠水”(又称雪山宴)是招待贵宾的方式,因使用大碗、小碗、盘子三种不同高度的餐具而得名。

答案:

B

69.纳西族有本民族独特的节日三朵节,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来笃信的保护神。

答案:

A

70.“披星戴月”形容的是蒙古族妇女的服饰特色,象征着辛勤劳动。

答案:

B

71.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香港人对西餐中餐均能适宜,但对西餐格外偏爱。

答案:

B

72.香港居民喜欢互赠礼物,民间对空手上门的客人称为“香蕉手”,意为两手空空,让人看不起。

答案:

A

7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答案:

A

74.葡式蛋挞是澳门小吃中最著名的,它的原料简单,但烘焙技巧要求很高,所以深得食客的青睐。

答案:

A

75.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疏,城市人口占总数的四分之三。

答案:

B

76.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气象气候景观、生物景观等。

答案:

A

77.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岩性坚硬。

答案:

B

78.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泰山四大自然名景。

答案:

A

79.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与颐和园仁寿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答案:

B

80.泰山位于山东泰安,是五岳之中最高的山,以雄伟著称。

答案:

B

81.西岳庙是古时祭祀西岳华山神的庙宇,有“陕西故宫”之称。

答案:

A

82.唐朝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

答案:

A

83.悬空寺为衡山景观之最,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答案:

B

84..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瀑布四绝著称于世。

答案:

B

85.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主峰为大汉阳峰。

答案:

A

86.神农架为华中第一峰,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

答案:

A

87.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西北,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以险、秀、奇著称。

答案:

A

88.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东北,高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号称阿里山五奇。

答案:

B

89.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以石灰岩峰林地貌为其主要特征。

答案:

B

90.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

答案:

A

91.雨凇的产生,必须是低层空气有逆温现象。

答案:

A

92.垦丁位于台湾省,地质以花岗岩为主,景观具有多样性。

答案:

B

93.珠江是岭南地区的第一大河,由西江、东江、南江三大水系组成。

答案:

B

94.黑龙江沿岸以冰雪旅游、避暑旅游、湿地旅游、边境旅游、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而著称。

答案:

A

95.泸沽湖为黔滇两省界湖,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

答案:

B

96.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人工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

答案:

B

97.我国雾凇出现最多的是吉林省长春市。

答案:

B

98.佛光是光线衍射作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自然景观。

答案:

A

99.极光是高纬度地区高空出现的一种发光现象。

答案:

A

100.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答案:

A

101.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答案:

A

102.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1195年)增修完毕。

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答案:

A

103.古建筑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古人在古代社会的某一历史时期所创造的建筑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

答案:

A

104.以木架结构的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以比萨斜塔为代表的意大利罗马建筑和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的法国哥特式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

答案:

A

105.战国时期产生的我国最早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初步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思想成果和技术成就,这就为中国古代建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答案:

B

106.中国古代住人的“阳宅”多用石头,不住人的“阴宅”多用木头。

答案:

B

107.《营造法式》编于唐朝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所著《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答案:

B

108.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第一个高潮。

答案:

B

109.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常用的抬梁、穿斗和干栏这三种结构方式已经成熟

答案:

A

110.秦汉时期,琉璃瓦件代替涂色灰瓦是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创新。

答案:

B

111.唐朝人十分注重建筑的理论总结,出现了多部建筑学专著,如李诫的《营造法式》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完备的建筑学专著。

答案:

B

112.明初计成的《园冶》是专门总结造园技艺的精典著作。

答案:

B

113.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屋顶主要有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卷棚等形式。

答案:

A

114.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末代皇帝溥仪下台,被逐出故宫。

答案:

B

115.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北方民居多用悬山顶。

答案:

B

116.卷棚顶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两坡相交处呈弧形曲面。

又名泥鳅顶。

答案:

A

117.在古代,只有皇宫和王府的大门可以开在建筑组群的中轴线上,其他等级住所的大门只能建在院落的东南角。

答案:

A

118.在古代,斗拱使用大多限于皇家建筑、寺庙的主体建筑和其它高级建筑。

斗拱的层数越多,建筑的等级则越高。

平民房舍则不许使用斗拱。

答案:

A

119.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从高到低的等级是:

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庑殿顶、歇山顶、重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

答案:

B

120.旋子彩画俗称“蜈蚣圈”,等级仅次于苏式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画面用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有时也可画龙凤。

答案:

B

121.日晷是古代的时钟,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公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

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午门前各有一座日晷,象征着皇帝所拥有的授时权。

答案:

B

122.嘉量是我国古时的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

斛、升、斗、合、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答案:

B

123.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答案:

A

124.太和殿又称金銮殿,皇帝即位、诞辰以及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重大国典在此举行。

答案:

A

125.中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蕃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清后期也是殿试的场所。

答案:

B

126.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

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

答案:

A

127.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

A

128.中国目前用于旅游的陵墓景观可分为无陵无墓、有陵无墓、有陵有墓三类。

答案:

A

129.大约秦末汉初,陵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

答案:

B

130.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

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

答案:

A

131.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历时63年之久才修成。

答案:

B

132.秦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

A

133.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这是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始建于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历时53年才修成。

答案:

A

134.唐乾陵是唐代第四个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乾县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代十八陵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

答案:

B

135.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

答案:

A

136.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冢双陵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

答案:

B

137.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

答案:

A

138.中国最早修筑长城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和齐国。

答案:

A

139.汉长城西到新疆罗布泊,东跨鸭绿江到达平壤南部,绵延两万余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万里长城”。

答案:

A

140.明长城是技术水平最高、工程最坚固、防御体系最完整的万里长城。

答案:

A

141.位于北京昌平区境内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答案:

B

142.司马台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

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答案:

A

143.“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是人们对虎山长城的形象描述。

答案:

B

144.南京古城的聚宝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答案:

A

145.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完整的城墙是西安城墙,建于1370—1378年。

答案:

A

146.平遥古城城内街道,市楼、商店均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唐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

答案:

B

147.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正中,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

答案:

A

148.“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振成楼的生动写照。

答案:

B

149.开平现存的1833座碉楼,分布在全市的18个镇,最早的是迎龙楼,最美的是瑞石楼,最具代表性的是铭石楼。

答案:

B

150.妙应寺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由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设计和施工的。

答案:

A

151.由于祭祀社稷神是由北向南设祭,所以社稷坛总体形制与太庙相反,即享殿、拜殿及正门均在北,沿正门、享殿、拜殿、五色土方坛为序,由北向南展开。

答案:

A

152.按“五行”中五方五色的配置,社稷坛中央为黄,东方为白,南方为红,西方为青,北方为黑,所以必须用五色土覆盖于坛面,以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答案:

B

153.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

答案:

B

154.帝王陵墓封土形制自商朝以来,经历了“覆斗方上”式、“因山为陵”

式和“宝城宝顶”式的演化过程。

答案:

B

155.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四十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

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

答案:

B

156.秦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

B

157.在汉武帝茂陵周围还有霍去病、卫青等120余个陪葬墓。

答案:

B

158.清代帝王陵墓主要集中在辽宁新宾、辽宁沈阳、河北遵化、河北易县这四个地区。

答案:

A

159.三身佛中,报身佛名叫“卢舍那佛”,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答案:

A

160.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西北地区,信仰小乘佛教的主要是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

答案:

161.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可能出现对抗性的矛盾。

答案:

162.班禅是梵语和藏语的合称,意思是“智德深广犹如大海能包容一切的上师”。

答案:

163.基督教在1054年发生第一次大分裂,形成天主教和新教。

答案:

B

164.道教中男教徒可称道士、方士、道人、羽人、黄冠等,也可尊称为天师、炼师等。

答案:

A

165.“三清”是由“道”人格化的尊神,他们分别居于三清境,道德天尊(即老子)居于太清境。

答案:

A

166.基督教认为圣父、圣子、圣女都是神,但不是三个独立的神,而是同一本体的三个“位格”,三者构成上帝的统一整体,即“三位一体”。

答案:

B

167.泰山神执掌人生死及贵贱;嵩山神执掌江河湖海;华山神执掌五金陶铸坑冶;衡山神执掌星辰分野;恒山神执掌土地山川陵台

答案:

B

168.龙虎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市西南部,龙虎山属流纹岩地貌,是道教正一道发源地,理所当然是道教名山。

“山水、崖墓、道教”为龙虎山三大特色。

答案:

B

169.山西芮城永乐宫是现存最大的元代道教宫观,以建筑艺术及壁画艺术驰名中外。

答案:

A

170.北京牛街清真寺,始建于辽圣宗统和十四年(996年),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也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答案:

A

171.西安化觉寺,位于陕西西安化觉巷,为中国传统式建筑,规模宏大,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

答案:

A

172.《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

答案:

A

173.鲁菜由济南和曲阜地方菜发展而成。

答案:

B

174.远在黄帝时代,名厨彭铿因制野鸡羹供黄帝享用而被封赏,赐地“彭城”(今徐州)。

答案:

B

175.战国时代,“调味之圣”易牙在江苏传艺创制美馔“鱼腹藏羊肉”,成为“鲜”字之本。

答案:

B

176.汉代淮南王刘安好黄白之术,召集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等方士炼丹制药,号称“八公”,在江苏寿春北山(八公山)筑炉炼丹,偶成豆腐。

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鼻祖。

答案:

B

177.淮扬菜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所谓“五滋”(香、松、软、肥、浓)和“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

答案:

B

178.与鲁、川、淮扬菜系相比,粤菜是一个起步较晚的菜系,萌生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完成于明清。

答案:

B

179.浙江菜历史久远。

《春秋》中就有浙菜用鱼作羹的记载。

答案:

B

180.浙菜主要由杭州、宁波、衢州三种地方风味组成,其中以杭州菜最负盛名。

答案:

B

181.西汉时期,湖南的菜肴品种已达109种,这从20世纪70年代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明。

答案:

A

182.闽菜起源于闽侯县,由福州、闽南、闽西三个地方菜构成。

答案:

A

183.皖菜是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的地方风味。

皖菜的形成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

B

184.皖南菜起源于徽州,故又称“徽菜”,向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火工,火大油重,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实惠。

答案:

A

185.上海菜是在吸取了广东菜、四川菜、北京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等外帮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受西菜影响,所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