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74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x

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12百舸争流的思想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选择题

1.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

①鬼神没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质,“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中王守仁的观点,表明他坚持把心灵作为万物之本原,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①的意思是,世界上的吉凶灾祥都是由“我”的意志决定的;③把“自我”当作万物本原,“自我”创造“非我”。

①③均把人自身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

②把理当作宇宙的根本,天地因理而存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④不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

2.下列关于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组合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关于世界状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它们既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C正确。

3.黑格尔说: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下列四个选项与之蕴涵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B.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

C.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D.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

[答案] B

[解析]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的“理念”是指客观精神,该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同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B。

4.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下列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万物是我们的表象B.气者,理之依也

C.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D.水是万物的始基

[答案] A

[解析] 费希特把“自我”这种主观精神性的东西看做是第一性的,认为“自我”是世界的本原。

“自我”是能动的、自由的,“自我”之外的“非我”即“现象世界”、“自然”等是被动的,是“自我”创造的,能动者“自我”是原因,被动者“非我”是结果,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B、C、D三项均属于唯物主义范畴,排除。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即整个世界只是单一意志的表象,意志是人的本性,是万物的基础。

叔本华的这一观点与题干中费希特的观点同是主观唯心主义,A项入选。

5.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涵着深刻的哲学道理。

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一组成语是(  )

A.画龙点睛与喧宾夺主,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

B.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掩耳盗铃与鬼使神差

C.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唇齿相依与闭门造车

D.实事求是与拔苗助长,统筹兼顾与顾此失彼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没有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A、C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事求是与拔苗助长”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统筹兼顾和顾此失彼”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故选D。

6.下列观点与下边漫画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

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答案] C

[解析] 不管听不听,闲言的存在都是一种事实。

“你若不听,便没有闲言”说明事物的存在取决于人的感觉,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体现的哲理与漫画中的人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一致。

A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好规划,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7.“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

”持这一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把人的反映看作是机械的照相活动,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8.老子说: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句话包含(  )

A.形而上学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

C.辩证法思想D.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 D

[解析]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9.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

心灵极为丰富。

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

这说明(  )

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D.思维再现存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哲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大师们的潜在的心绪、旷古愁思源自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这表明思维依赖于存在,答案为C。

10.“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A.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答案] A

[解析] 前者把“气”当做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后者是宋代陆九渊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1.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观点的是(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进山问樵,入水问渔

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D.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答案] C

[解析]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C项说明了这一点。

A项揭示了物质决定意识。

B项说明实践决定认识。

D项蕴含矛盾的统一性。

12.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算命先生坚持了可知论观点

B.图中官员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C.唯心主义没有合理之处

D.国家在大力反对唯心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观点。

A项观点错误;官员笃信算命,犯了唯心主义错误,B项符合题意;C项观点错误,唯心主义在历史发展中也有其合理之处;D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中没有国家取缔算命等信息。

二、非选择题

13.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称之为“凶宅”,认为有鬼神作怪,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事件的发生。

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观原因,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了。

试运用哲学的派别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答案]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人们对问题的看法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会截然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恰好相反。

②村民认为“凶宅”是有鬼神作怪,其做法是烧香拜佛、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是村民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导致的错误做法;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到了“凶宅”的秘密,终于真相大白。

③这个事例启示我们: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14.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作出了各自的解释,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一 孔子的学生子夏曰: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一书载,万章曰: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

“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问: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孟子曰:

“天与之。

材料二 中唐时期,刘禹锡作《天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

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

故余曰:

天与人交相胜耳。

其说曰: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材料三 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中“天”各指什么?

(2)材料一、二、三体现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派别?

[答案] 

(1)材料一中的“天”是指一切的最高主宰;材料二中“天”是指宇宙;材料三的中“天”是指自然界。

(2)材料一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材料二、三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纠错笔记]

我做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支招]

老师讲评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