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876716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PPTX 页数:200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0页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2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SO10012条文理解与实施.pptx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培训统一教材中启计量体系认证培训统一教材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l第一部分条文解释条文解释(12(12小时小时)l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标准的实施标准的实施(8(8小时小时)l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内部审核内部审核(4(4小时小时)ll考试考试(2(2小时小时)1第一部分条文解释条文解释2学员手册学员手册GB/T190222003/ISO10012:

2003代替代替GB/T19022.1-1994GB/T19022.2-2000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l3ISO10012ISO10012的目次的目次lISO10012ISO10012p177p177l1.1.范围范围l2.2.引用文件引用文件l3.3.定义定义l4.4.总的要求总的要求(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l5.5.管理职责管理职责l6.6.资源管理资源管理l7.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l8.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lISO9001ISO9001l1.1.范围范围l2.2.引用文件引用文件l3.3.定义定义l4.4.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l5.5.管理职责管理职责l6.6.资源管理资源管理l7.7.产品实现产品实现l8.8.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4前前言言(我国)(我国)本标准等同采用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012ISO10012:

2003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备的要求本标准代替本标准代替GB/T19022.1-1994GB/T19022.1-1994和和GB/T19022.2-2000GB/T19022.2-2000。

要点1.1.本标准本标准等同采用等同采用ISO10012ISO10012:

200320032.2.代替代替GB/T19022.1-1994GB/T19022.1-1994和和GB/T19022.2-2000GB/T19022.2-2000。

5接上页接上页l本标准与本标准与GB/T19022.1-1994GB/T19022.1-1994和和GB/T19022.2-2000GB/T19022.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

的主要差异如下:

l明明确确测测量量管管理理体体系系在在组组织织中中的的作作用用,与与GB/TGB/T1900119001标标准准协协调调一一致;致;l明确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l体现体现GB/T19000GB/T19000标准所述的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

6ISOISO前前言言p178ISO10012ISO10012由由ISO/TC176/SC3ISO/TC176/SC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定。

定。

78引引言言p179p179p179p179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要点要点采用本标准的目的采用本标准的目的1.1.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适应预期用途;2.2.它对实现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目标是重要的;是重要的;3.3.它对它对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的风险是重要的。

9接上页接上页(引引言言)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制的要求,例如,GB/T19001-2000GB/T19001-2000的第的第7.67.6条款和条款和GB/T24001-1996GB/T24001-1996的第的第4.5.14.5.1条款。

条款。

要点要点引用本标准引用本标准1.1.顾客顾客对产品质量有要求时;对产品质量有要求时;2.2.供方供方对提供产品有承诺时;对提供产品有承诺时;3.3.立法和执法机构立法和执法机构对安全、环保、公平交易、计量等方面有要求时;对安全、环保、公平交易、计量等方面有要求时;4.4.组织组织在进行体系的评定和审核时;在进行体系的评定和审核时;遵从本标准的要求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GB/T19001-2000GB/T19001-2000的第的第7.67.6条款和条款和GB/T24001-1996GB/T24001-1996的第的第4.5.14.5.1条款。

条款。

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凡需要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作保证的情况下都可采用本标准。

凡需要用准确可靠的测量作保证的情况下都可采用本标准。

10接上页接上页(引引言言)GB/T19000GB/T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图11显示了适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要点要点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1.1.过程过程Process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用的活动”。

22.“.“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指:

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是指:

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

的相互作用。

图图11显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显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

11接上页接上页(引引言言)p179p179p179p179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准的任何要求。

ll组织规定组织规定体系体系要求和控制程度要求和控制程度1.1.规定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测量管理体系要求2.2.决定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所需的控制程度3.3.作为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4.4.除非认同除非认同,本标准,本标准不拟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要点要点12引言的重点引言的重点l一、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一、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l测量设备失准测量设备失准l测量过程失控测量过程失控l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13测量设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测量设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lRR设设备备的的计计量量特特性性使用时间使用时间t设备的计量要求设备的最佳校准时间14测量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测量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测测测测量量量量特特特特性性性性曲曲曲曲线线线线测测测测量量量量特特特特性性性性曲曲曲曲线线线线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对测量的计量要求15按按ISO10012ISO10012国际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l1.1.能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能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预期要求满足预期要求;l2.2.对实现对实现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l3.3.可以有效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不正确的测量结果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如控制物料、能源、安如控制物料、能源、安全、环保等各方面因测量失准引起的风险全、环保等各方面因测量失准引起的风险;l44.作为保证组织作为保证组织决策正确和增强效益决策正确和增强效益的基本依据的基本依据。

l16二、如何采用二、如何采用ISO10012ISO10012ISO10012ISO10012标准标准l1.1.顾客要求顾客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l2.2.供方需供方需提供合格的的产品和服务时;提供合格的的产品和服务时;l3.3.立法和执法机构立法和执法机构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l4.4.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审核评定和审核时。

时。

凡有上述需求的,通过指导和帮助,都可以依照凡有上述需求的,通过指导和帮助,都可以依照ISO10012ISO10012ISO10012ISO10012标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申请办理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申请办理对其对其对其对其测量管理体系的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认证。

认证。

认证。

17我国与国际企业计量管理要求的比较我国与国际企业计量管理要求的比较中国企业计量的发展中国企业计量的发展l1.1.19841984年年19921992年年l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办法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办法l2.2.19921992年年19951995年年l暂停暂停l3.3.19951995年年20042004年年关于帮助关于帮助100100个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个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的通知作的通知l4.4.20032003年年1212月月ISO10012ISO10012等同转化为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国家标准;20042004年年33月发布月发布JJFJJF计量检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测体系确认规范l5.5.20052005年年我国按我国按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10012ISO10012开展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国际企业计量国际企业计量标准标准l1.19841.1984年年19921992年年没有国际标准没有国际标准l2.19922.1992年年11月月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10012-ISO10012-11测量设备的计量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正式颁布认体系正式颁布l3.19973.1997年年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10012-2ISO10012-2测量过测量过程控制指南正式颁程控制指南正式颁布布l4.20034.2003年年44月月国际标国际标准准ISO10012ISO10012测量管测量管理体系公布理体系公布18我国对我国对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方式的认证方式2005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管理办法。

经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认监委批准,今后,由中经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认监委批准,今后,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与地方和行业学协会共同组成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与地方和行业学协会共同组成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统一实施实施全国测量管理体系全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认证工作。

19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l国家国家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统一的认证制度。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

认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

l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负责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

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

l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测量管理体系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20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国家认监委国家认监委认证分支机构认证分支机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认证分支机构认证分支机构(其他机构)认证分支机构认证分支机构(地方协、学会)地方质量监督局地方质量监督局计量处所在地区企业所在地区企业行业直属企业行业直属企业其他企业其他企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2122认认证证依依据据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MeasurementmanagementsystemsMeasurement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formeasurementprocessesandmeasuringRequirementsformeasurementprocessesandmeasuringequipmentequipment(ISO10012:

2003ISO10012:

2003)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国国家家标标准准GB/T190222003/ISO10012:

2003代替GB/T19022.1-1994GB/T19022.2-200023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递交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递交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书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书申请单位名称:

_(盖公章)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

_申请日期:

_年_月_日24认证程序认证程序审核方案审核方案文件评审文件评审制定计划制定计划申请认证申请认证现场审核现场审核审核报告审核报告颁发证书颁发证书252627l为适应中国加入为适应中国加入WTOWTO,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建立,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以提高测量能力,加强对测量数据和测量过以提高测量能力,加强对测量数据和测量过程的控制和监视。

程的控制和监视。

l确保企业在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环境监测、安确保企业在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环境监测、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

全生产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

28三、三、质量质量管理原则之一过程方法管理原则之一过程方法ISO9000ISO9000质量管理原则适用于质量管理原则适用于ISO10012ISO10012P197P197la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lbb)领导作用领导作用lcc)全员参与全员参与ldd)过程方法过程方法lee)管理的系统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lff)持续改进持续改进lg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lh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与供方互利的关系2930过程方法过程方法p204-210p204-2101.1.企业为了能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企业为了能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企业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企业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

2.2.由由输入输入、输出输出、资源资源和和活动活动(程序程序)构成了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

构成了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

例如,例如,来料检验来料检验(也属于测量过程也属于测量过程)如果被视为一个过程,则如果被视为一个过程,则输入输入应为一组待检的应为一组待检的物料及其要求,物料及其要求,输出输出应为测试报告。

该过程的应为测试报告。

该过程的资源资源包括:

合格的检验员、检测设包括:

合格的检验员、检测设备仪器、以及判断用的依据文件。

备仪器、以及判断用的依据文件。

活动活动是对物料进行检验,判定合格与否的一系是对物料进行检验,判定合格与否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制定出程序,加以实施。

列有序的工作,制定出程序,加以实施。

l3.“3.“过过程程”的的实实现现应应该该产产生生增增值值。

“将将相相关关的的资资源源和和活活动动作作为为过过程程进进行行管管理理,可可以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l4.4.识识别别和和管管理理许许多多相相互互关关联联和和相相互互作作用用的的“过过程程”。

如如,生生产产过过程程、测测量量过过程程、质量过程、管理过程等都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作用的。

质量过程、管理过程等都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作用的。

l5.5.要测定和要测定和评估评估“过程过程”的能力。

的能力。

l6.“PDCA”(“6.“PDCA”(“策划策划实施实施检查检查处置处置”)方法可用于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方法可用于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

3111范围范围l本标准规定了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测量过程和和测量设备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它规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它规定了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计量要求。

本标准的本标准的范畴范畴l1.1.测量过程测量过程的通用要求和指南;的通用要求和指南;l2.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通用要求和指南;计量确认的通用要求和指南;l3.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管理体系的一部分;4.4.用于支持、证明符合和确保满足用于支持、证明符合和确保满足计量要求计量要求。

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和发展是科学地阐明了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和发展是科学地阐明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测量过程和和测量设备测量设备与与计量工作计量工作的关系,明确了测量管理的根本的关系,明确了测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目的是为了满足计量要求为了满足计量要求。

要点要点32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19001GB/T19001、GB/T24001GB/T24001和任何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

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

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GB/T15481GB/T15481(idtISO/IEC17025idtISO/IEC17025)标标准的要求。

准的要求。

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1.1.引言: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引言: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制的要求;2.2.引言:

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引言:

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3.3.范围:

范围:

不拟作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为用于证明符合GB/T19001GB/T19001、GB/T24001GB/T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条件;体系要求的条件;4.4.范围:

范围:

不拟不拟替代或增加替代或增加GB/TGB/T1548115481(idtISO/IEC17025idtISO/IEC17025)的要求。

的要求。

接上页接上页(范围范围)要点要点33(一一)ISO9000ISO9000族族20002000版版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核心标准ISO9000ISO900020052005基础和术语基础和术语ISO9001ISO9001(GB/T19001)(GB/T19001)20082008要求要求ISO9004ISO9004业绩改进指南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ISO19011体系审核指南体系审核指南支持性标准支持性标准ISO10012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备的要求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小册子小册子其他文件其他文件34ISO900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要求与计量测试有关的部分与计量测试有关的部分l7.6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l8.8.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l8.28.2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l8.2.3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l8.2.4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l8.48.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问题:

问题:

以以质量质量管理为主,因此对企业管理为主,因此对企业计量计量管理要求管理要求不不可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

全面、系统、深入。

35(二二)ISO14000(GB/T24001)ISO14000(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1.1.职责和方针职责和方针2.2.目标和策划目标和策划3.3.实施和运行实施和运行4.4.测量和评价测量和评价(监测和测量)(监测和测量)5.5.评审和改进评审和改进6.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问题:

问题:

以以环境环境管理为主,因此对企业管理为主,因此对企业计量计量管理要求不可能全面、系统、深入。

管理要求不可能全面、系统、深入。

36(三三)ISO/IEC17025:

2005ISO/IEC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4.4.管理要求管理要求4.14.1组织组织4.24.2质量体系质量体系4.34.3文件控制文件控制4.4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4.54.5检测和校准的分包检测和校准的分包4.6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74.7服务客户服务客户4.84.8投诉投诉4.94.9不符合检测和校准工作的控制不符合检测和校准工作的控制4.104.10改进改进4.114.11纠正措施纠正措施4.124.12预防措施预防措施4.134.13记录的控制记录的控制4.144.14内部审核内部审核4.154.15管理评审管理评审5.5.技术要求技术要求5.15.1总则总则5.25.2人员人员5.35.3设施和环境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5.4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认5.55.5设备设备5.65.6测量溯源性测量溯源性5.75.7抽样抽样5.85.8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5.95.9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5.105.10结果报告结果报告37生产型企业的计量测试特点生产型企业的计量测试特点lISO/IEC17025:

2005ISO/IEC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l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从事检测和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从事检测和/或校准的组织,包括诸如第一方、或校准的组织,包括诸如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以及将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以及将检测和检测和/或校准作为检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