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14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docx

咏物抒情第六单元教案

咏物抒情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的主题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三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生活中的问题,并将研究的方法、过程、感受形成文字。

此外还有练习6

《广玉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绘了广玉兰的花香、色美、形秀和叶片的独特情趣,尤其是对它的花形作了细腻的刻画,表现了广玉兰优美的姿态和高雅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在对广玉兰香幽、色美、形秀、叶趣有了充分的了解后,让学生回到文本,认真思考。

在如此美丽的花形之内还藏着她的什么品质呢?

让学生自主学习,可讨论、可批注、可自读,在全班交流中再通过对开过的广玉兰、终年常绿的叶片这些细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广玉兰顽强的生命力。

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模仿第3自然段,描写其他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散文贵在写神,《广玉兰》一文美在写广玉兰之形外更突出了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五彩缤纷的季节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本文多处运用比衬手法突出夹竹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年三季花开花落,而夹竹桃沐和风、抗暴雨、斗清冷,总是迎风吐艳,突显其可贵的韧性。

另外,描写月光下的夹竹桃笔触细致入微,整齐的排比句式,字美、文美、景美、情美,引人遐想不已。

《古诗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两首均为七言绝句、咏物诗。

《石灰吟》为明代诗人于谦所作。

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些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为元代书画家王冕所作,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那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教学目标】

1、会读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会准确书写16个生字,并能组词理解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品味赏析并理解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3、学会中心句的用法,并能围绕中心句设计总分或总分总等结构特点。

4、感受诗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5、激发学生对花草树木对大自然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学会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大自然四季的赞美,同时积累描写四季的成语。

6、关注时事新闻,尝试对话交流,使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

7、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18.广玉兰 2 课时

19.夹竹桃 2 课时

20.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六 2课时 

练习六 3 课时

广玉兰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

3、能找出表达课文的中心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观察广玉兰、搜集有关资料(花朵、叶、生长特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看老师写课题:

广玉兰 读题。

2.你见过广玉兰吗?

给大家说说。

3.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

由学习者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读通感知,识字质疑

1.文章是怎样具体描绘广玉兰的呢?

自己读课文。

要求:

把文章读正确。

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怎样做到读正确?

有两个秘诀:

(1)精神集中,眼到、口到、心到。

(2)读错的地方反复读,不放弃。

2.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几个重要的生字词:

婴儿呈现弹性圆茎孕育花蕊 概括衬托

(2)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3)出示“数世同堂”,这里的“数”是多音字。

读第三声时可以组哪些词?

这里读第四声,表示什么?

小结:

一个字,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在一个大家族中,“数世同堂”是什么意思?

课文里的“数世同堂”又表示什么?

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再细细体会。

(4)出示练一练。

(5)写时要注意哪些字?

 “孕”上面字,小又宽,子字头小插里面。

范写。

学生描红,强调姿势。

3.读通课文。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结合读中的难点,重点指导读通顺:

(1)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2)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4.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通过几遍读课文,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文中具体描绘广玉兰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这样,文章就可以分为几部分?

5.质疑:

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提炼重点问题。

6.小结过渡: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们就跟作者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广玉兰,用心去感受。

问题集中在第三自然段,一起来读课文体会。

(1)按照要求认真读课文,努力做到读正确。

(2)借助拼音,自读生字。

开火车读。

齐读。

(3)提示容易错的字音:

“婴、呈、性、茎”是后鼻音。

“衬”不要读成“寸”。

“括”不要读成“刮”。

(4)迅速查字典,确定“数世同堂”中“数”的意思,看谁查得快。

(5)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数世同堂”的意思。

(6)存疑:

在学习课文中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7)练习:

(8)打开习字册,描红,将最难写的写一遍。

注意姿势。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说出对于广玉兰的整体印象,理清文章脉络。

质疑:

1、为什么说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

2、为什么说一棵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二、阅读品味,感悟语言

1、2分钟时间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心思考刚才的问题。

2.“数世同堂”是几代人住在一起。

对于一株广玉兰来说,这里的“几代”是指什么?

(板书:

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开过的)

小结:

这就是广玉兰的不同形态。

 3.在同一棵树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形态?

(板书:

“有早有迟”、“各种形态”)

4.中间的2——6句具体地描绘了花开的各种形态,好好读读课文,把你最喜爱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5.学生汇报,相机出示不同形态广玉兰的图片,指导品味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用心感受这旺盛的生命力。

6.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出示图:

各种形态的花)你看,这些在不同时间开放的不同形态的花朵,多像一个大家族里的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美满幸福呀!

形成板书:

(见后面)

7、对照板书总结:

扣住关键的提示性词句引读:

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先总的概括了——,接着2—6句近距离描绘了花的各种美好姿态——。

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正好互相照应,写远观广玉兰而产生的奇妙联想:

远远看上去——

(1)含羞待放:

抓住“碧绿”“鲜嫩可爱”体会花苞的充满期待、充满活力。

指名反复读,读出对花苞的喜爱。

(2)刚刚绽放:

抓住“迫不及待”体会花朵的香味诱人。

反复读,读出蜜蜂的急切心情。

(3)盛开着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到的广玉兰盛开时的娇嫩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你见过的婴儿是什么样的?

你看了有什么想法?

读出喜爱。

(4)开过的:

通过“挺立”“缀满”体会花蕊的坚强,种子的多,感受到开过的花朵成熟的美、无私奉献的美。

因为有了它,广玉兰才会生生不息。

 8.齐读最后一句,感受“数世同堂”的旺盛生命力。

9.学生对照板书朗读或者说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掌握“总——分——总”的语言结构。

10.有感情地读出对广玉兰的喜爱。

(边读书边思考,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式。

只有“读思结合”,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感悟哲理。

三、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1.让我学生看着板书,自己试着背一背。

学生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不会背的时候可以看看书。

2.集体对着板书试背。

3.个人试背。

四、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1.广玉兰的确美,不仅花朵纯洁甜美,它的花香、花瓣、叶子也美得超凡脱俗,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情不自禁地爱上它。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抓住花的特点,和你的好伙伴说说它的样子。

【板书设计】

                气味幽香

       18.广玉兰   花瓣洁净高雅

        (生命力旺盛) 形态生生不息

                叶片终生不败

19.夹竹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19、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

这是我国各地常见栽培观赏植物。

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

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

刚刚开始。

韧性:

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

(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

描红

2、家作:

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自读课文,思考:

1.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

2.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品读课文:

(一)品味韧性

1、出示: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

2、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再读读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1)自读自悟

(2)出示“…无日不…”还可以换个说法吗?

为什么说“无日不迎风吐艳”能体现韧性?

应该如何读?

请你指导大家读出赞美之情。

齐读。

板书:

可贵的韧性

(3)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

(出示…无不…)指名读,你读懂了吗?

换句式说。

齐读。

小结:

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

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意盈盈;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3、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

请三人分季节读第三自然段。

作者的小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可他为何单单钟情那一声不响、悄然开放的夹竹桃呢?

再读第四自然段两句话。

他将小院的花写得如此美,这样写用意是什么?

(衬托夹竹桃的韧性)你从哪里看出作者有意将其他花进行对比的?

(两小节都按季节顺序写)

4、老师和同学们合作,重新组合教材,将其它花与夹竹桃对应起来读,突出这种强烈的对比。

教师引读: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

唯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

5、生活中哪些植物可以称之为有韧性?

(仙人掌、松树、小草、梅花、广玉兰……)请仿照作者的句式赞美其中的一种。

四人小组练说,汇报。

(二)幻想

1、自主学习:

(出示要求)

①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②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

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交流:

3、汇报: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

“你站在它下面……”

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花影迷离(模糊)

②请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③教师叙述:

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你顿时恍惚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

④齐读。

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

4、读了作者的幻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

有感情地朗读。

①(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

)指名读。

②自由练习朗读,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③可以分享读,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④配乐齐读。

尝试背诵,将美好的画面记在脑海里。

配乐背诵。

5、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请看图,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展开幻想,仿照句式写话。

先自己想,再分小组交流。

6、再次背诵。

四、总结:

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

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

【板书设计】                      

19.夹竹桃

可贵的韧性

爱夹竹桃   

美妙的联想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到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通过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想象能力,并在小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步阅读,感知诗意。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

你在课前对他们做了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2、理解古诗的题目,重点突出“吟”这种古典诗歌的形式,并让学生初步了解“题画诗”。

(二)反复读,出韵律。

1、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诗意和诗情。

2、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读通、读顺古诗。

3、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重音,读出古诗的韵律。

(三)抓词语,明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2、全班交流,抓住重点词语“千锤万击”“若等闲”“清白”和“清气”“满乾坤”等词语明白古诗的主要意思。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二、比较阅读,把握诗蕴。

(一)感情朗读,入情入境。

通过指名读、比赛读、配乐读等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二)抓住名句,比较阅读。

1、你对哪首古诗更感兴趣?

为什么?

2、请找出这两首诗中最喜欢的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选它。

3、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和“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的理解。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深化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三)紧扣“留”“流”,重点理解。

1、教师引导:

在这两首诗中各有一个“liú”,你能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总结二者的异同:

共同之处在于两个“liú”都起了抒情言志的作用。

两位诗人准确地把握住所咏之物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显示了两位诗人的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字形不同外,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

《石灰吟》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墨梅》则表达了诗人对贞洁自守的高尚品格的向往。

(四)拓展诗蕴,深化感知。

1、你还知道哪些像石灰和墨梅这样的人和事物呢?

2、现在,你对“咏物诗”有了一定了解了吧?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认识吗?

3、课后练习:

(任选一题)

(1)请结合资料,理解、感悟《练习6》中的《马诗》和自己另外选取一首咏物诗进行拓展学习。

(2)选择2-3首吟咏梅花的古诗,理解、感悟、积累。

三、欣赏阅读,体味诗情。

1、课件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练习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要求学生读出刚毅的语气和豪迈的气概。

3、配乐齐读古诗。

【积累运用】

一、咏梅的诗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忽如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托物言志的诗。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板书设计】

习作6

【习作分析及思路】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生活中的问题,并将研究的方法、过程、感受形成文字。

习作前,要引导学生先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个内容必须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如:

班级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学生兴趣爱好状况、校园最受欢迎歌曲排行……提出话题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由学生自由组合,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在班级内交流,让调查的设计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实际,从而取得更好的调查效果。

在学生亲自调查实践,并得到第一手资料后,先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自己小组的调查收获,激发他们讨论、表达的兴趣,从而为习作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明确习作目的,指导他们从调查设想、调查准备、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这四个方面来将整个活动写清楚。

最后,要要写出自己在调查活动中的思考、感受和建议具体写下来。

【学生准备】

 1、在同学间互相调查,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回忆一下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

今天我们就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家觉得有意思吗?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指出此次习作的内容。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

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

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教师出示要求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七、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八、典型习作再指导

九、誊抄

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学会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趣味诵读。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渎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所写的特点。

(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

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

为什么能写得充满生机?

(3)学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答案。

(4)师生共同小结:

抓住了四季各自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5)要求学生说出四季各自还有哪些特征。

(为第二部分教学准备)

(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2)根据上一部分教学里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让学生仿照写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的句子。

(3)指明学生读自己所写的句子。

(4) 全班评议,看谁写的优美,有生机。

(5) 教师鼓励学生课外多练习,多观察,多写这样的句子。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谈话:

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

同样,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2)要求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

(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成语。

(4)师生汇总大家所说的成语并分类。

(5)教师小结:

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审题。

(1)指明读题。

(2)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诗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

怎么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4)指明回答上面问题。

(5)师生归纳: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

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龙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地奔驰呢?

这是诗人对热切期望为国建功,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3.练习。

(1)带着对诗意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诵读。

(2)集体齐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文字,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广玉兰》。

(2)引导学生读帖。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纠正写得不够好的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标题“与××对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对话,是今天人们彼此沟通、相互学习、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同学们参与社会、了解生活的桥梁。

(板书:

与××对话)

(2)指明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对话主题、对话的内容与同桌互相说说。

(2)要求学生对话时提出问题,注意沟通技巧,会用礼貌用语,明确自己的对话身份。

3.练习。

(1)分组练习对话。

(2)推荐一组上台练习对话。

4.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对参与对话的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

(2)教师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