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920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docx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为个体发展是一种()的过程。

  A、从复杂到简单、从一般到特殊

  B、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

  C、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

  D、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

  【答案】D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答案】A

  3、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B

  4、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答案】B

  5、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标准测验

  【答案】A

  6、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答案】B

  7、1913年,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

  A、幼儿学校

  B、游戏学校

  C、幼儿园

  D、保育院

  【答案】B

  8、我国当前是由()负责教师的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等事务的。

  A、教师专业团体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师所在的学校

  D、社会公共事业机构

  【答案】B

  9、()是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修养方法。

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个人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A、学而不厌

  B、慎独

  C、反躬自省

  D、自我修养

  【答案】B

  10、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答案】A

  11、观察法属于学前教育基本方法中的()。

  A、直观形象法

  B、游戏化方法

  C、移情训练法

  D、环境体验法

  【答案】A

  12、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答案】D

  13、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是()。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D

  14、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l2岁

  【答案】B

  15、教师获得职业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

  A、问题意识

  B、知识修养

  C、教育实践

  D、反思习惯

  【答案】C

  16、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提供物质前提

  B、预定发展进程

  C、决定发展方向

  D、提供发挥动因

  【答案】A

  1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答案】A

  18、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答案】A

  19、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答案】A

  20、“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维持式教育观

  D、促进式教育观

  【答案】B

  21、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22、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在哪一年()。

  A、1986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6年

  【答案】B

  23、生产力对教育起()。

  A、辅助作用

  B、决定作用

  C、主导作用

  D、促进作用

  【答案】B

  24、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答案】A

  25、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方式。

  A、讲演

  B、讲解

  C、讨论

  D、讲授

  【答案】B

  26、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答案】C

  27、沙眼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传播

  B、饮食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答案】C

  28、不属于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很不稳定

  【答案】D

  29、下列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

  A、发挥求异思维

  B、培养内敛思维品质

  C、鼓励想象

  D、改善知识结构

  【答案】B

  30、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答案】B

  31、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答案】C

  3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答案】A

  33、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34、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A、反射的建立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C、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

  D、儿童能够抬头

  【答案】C

  35、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答案】C

  36、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A

  37、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德育内容

  B、德育目标

  C、德育过程

  D、德育原则

  【答案】B

  38、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是()提出的。

  A、卢梭

  B、斯宾塞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B

  3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校外活动

  D、教师的培养工作

  【答案】B

  40、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答案】B

  41、在幼儿的想像中,()占主要地位。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答案】A

  42、()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

  【答案】D

  43、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答案】A

  44、教学技能的学习包括()。

  A、言语表达能力

  B、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教师的教学准备能力、“三笔字”的书写能力

  C、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D、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答案】B

  45、“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答案】C

  46、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答案】C

  47、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

  A、生产力水平

  B、生产关系

  C、国家的社会制度

  D、自然环境

  【答案】A

  48、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答案】B

  49、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B

  5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辅助作用

  D、调控作用

  【答案】A

  51、自()阶段开始,自然科学就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A、原始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古代教育

  【答案】B

  52、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D、方式方法知识、普通原理知识

  【答案】C

  53、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直觉的关键期是()岁。

  A、1

  B、2

  C、3

  D、4

  【答案】D

  54、()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A、教学目标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教学要求

  D、教学过程

  【答案】C

  55、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答案】B

  56、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答案】C

  57、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答案】B

  58、()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A

  59、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答案】A

  60、公民接受教育()。

  A、只是权利

  B、只是义务

  C、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

  D、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答案】D

  61、学习者对材料进行提取和利用时,需要()。

  A、再认和回忆

  B、聚类

  C、分类回忆

  D、推断

  【答案】A

  6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答案】A

  6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答案】D

  64、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答案】D

  6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

  B、上好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答案】B

  66、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答案】C

  6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答案】B

  68、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答案】D

  69、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答案】C

  70、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D

  71、()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

  A、社会文化

  B、学校文化

  C、社区文化

  D、网络文化

  【答案】B

  72、最强烈的负面强化方式是()。

  A、表扬

  B、惩罚

  C、批评

  D、鼓励

  【答案】B

  73、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纽厄尔和西蒙

  【答案】A

  7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答案】C

  75、“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C

  76、我国当前是由()负责教师的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等事务的。

  A、教师专业团体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师所在的学校

  D、社会公共事业机构

  【答案】B

  77、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答案】C

  78、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答案】C

  79、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是在()的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定向

  【答案】C

  80、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答案】D

  81、桑代克后期把联系律看成效果律附律的原因是()。

  A、联系只能为奖励提供机会;

  B、光有联系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

  C、多联系产生疲劳;

  D、缺乏正确知道的联系易形成错误习惯。

  【答案】B

  82、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B

  83、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答案】A

  84、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答案】D

  85、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育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答案】B

  86、角色游戏属于()。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结构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A

  87、()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答案】B

  88、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名次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答案】D

  8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

  【答案】B

  90、教师有很好的思辨能力,能合乎逻辑的思考,辨别各种问题。

是教师思维能力哪方面特点()。

  A、创造性

  B、逻辑性

  C、准确性

  D、持久性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