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24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docx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

泉州市实施«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具体细则

项目

分值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A级指标

B级指标

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

校园用地

6

1、校园选址和布局合理,校园封闭,建有围墙和校门,配有升旗设施,整体美观庄严。

(2分)

2、校园用地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初中生均不低于20平方米(不含学生食堂宿舍用地)。

(4分)

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闽教发[2007]113号)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查看图纸等资料,实地查看、丈量。

见说明1

校舍面积

8

1、校舍建筑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初中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生均不低于6.6平方米、5.8平方米、5.4平方米、5.2平方米(不含学生食堂宿舍面积)。

(3分)

2、班班有标准教室,使用面积初中每间不小于56平方米(2008年开始新建的教室使用面积初中不小于67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初中不低于1.12平方米。

(1分)课桌椅配备齐全,尺寸规范,表面平整。

(1分)

3、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的间数和使用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

(2分)

4、厕所符合卫生标准,使用方便。

中学女生20人设一蹲位,男生40人设一蹲位和1米小便槽。

新建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1分)

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

活动场地

4

1、体育活动用地初级中学每生至少3.3平方米,(1分)运动场设有300米环形跑道,附设一组6条跑道的100米直跑道,(1分)每6个班应有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1分)2、绿化科技用地初中每生至少2平方米。

(1分)

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闽教发[2007]113号)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查看图纸等资料,实地查看、丈量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实验室

5

1、初中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间数,23班以下按1:

1:

1配备,24-36班按2:

1:

1配备,37班以上按4:

3:

2配备,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仪器室(实验教师办公室)、准备室、23班以下每科各1间,24-36班理、化仪器室各增加1间,37班以上每科各2间,化、生药品室均各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43、23、23平方米。

(2分)

2、实验室及附属用房等设施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基本要求。

(3分)

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闽教发[2007]113号)和《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闽教基〔2007〕56号),实地丈量、查看。

见说明2

综合实践活动室、劳技实践室(场地)

4

1、初中劳动与技术实践室(场地)不少于1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2分)

2、各室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基本要求。

(2分)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实验

教学

仪器

4

1、实验教学仪器初中达到《福建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第二种方案配备要求。

(2分)

2、分组实验能保证按4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配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实验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

(2分)

参照《福建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闽教基〔2007〕57号),清点实验教学仪器、查阅实验教学安排表、实验通知单、实验记录单、实验报告,查阅实验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档案

信息

技术

装备

4

1、初中按远程教育要求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可通过卫星或互联网接收远程教育资源,(1分)各学科有教学资源库和教师课件用于教学。

(1分)

2、初中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2间和多媒体教室2间以上,面积均不小于90㎡,计算机完好率达95%以上,满足信息技术教育“一人一机”教学,(1分)配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设备,各有16㎡以上的专用室,电教器材室1间。

(1分)

参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站点设备基本配置》(闽教基〔2005〕83号),《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闽教基〔2007〕56号),实地查看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图书馆(室)

5

1、初中设藏书室(面积按不高于500册/m2计算)、借书处(不少于22m2)、学生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1.5m2/座,按学生人数8%设座)、教师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2.1m2/座,按教师人数25%设座);完中初中部设藏书室(面积按不高于500册/m2计算)、借书处(不少于30m2)、学生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1.5m2/座,按学生人数10%设座)、教师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2.1m2/座,按教师人数30%设座)。

(2分)

2、初中藏书量生均不少于20册,报刊种类不少于60种;完中初中部藏书量生均不少于28册,报刊种类不少于120种。

(2分)

3、初中和完中初中部应配备专职管理员。

(1分)

参照《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闽教基〔2007〕56号)中图书馆(室)装备标准Ⅱ类要求。

完中初中部按完中整体评估,参照《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闽教基〔2007〕24号)中图书馆(室)装备标准Ⅱ类要求。

至2010年,初中藏书量应达到生均25册,完中藏书量应达到生均30册。

初中、完中初中部可根据馆舍功能布局需要将师、生阅览室合一。

面积和座位数不够的酌情扣分,其他不够的全扣,实地查看。

见说明3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体音美

教室

6

1、初中设体育活动室、音乐、美术教室各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300、56、90平方米,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室各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63、18、23平方米。

(3分)体育(1分)、音乐(1分)、美术(1分)

2、体音美教室和器材室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试行)》基本要求。

(1分)体育器材按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乡村中学必配类(含一、二类)要求配齐,选配类按一类40%配备;(1分)音乐、美术器材按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Ⅱ类要求配齐。

(1分)

参照《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试行)》(闽教基〔2007〕81号),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闽教体〔2002〕16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要求,实地丈量、清点、查看

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

设施设备

管理和使用

4

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并抓好落实;(2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良好,能按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用足用好,实现课程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2分)

查阅材料,实地查看

食堂和宿舍

学生

食堂

4

1、学生食堂建筑面积,初中生均1.5平方米。

(2分)

2、食堂设施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并按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定期消毒,通风、采光良好、卫生、整洁。

(2分)

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闽教发[2007]113号)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查看图纸等资料,实地丈量、查看。

见说明4

学生

宿舍和

卫生室

6

1、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初中生均4.5平方米,每人一张床。

(2分)

2、宿舍坚固安全,配套设施齐全,通风、采光和卫生状况良好,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按要求配备生管教师,管理规范。

(2分)

3、按要求设立卫生室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管理规范。

(2分)

教师

队伍

学校

领导

6

1、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以上班子健全,年龄、学科结构合理,学历达标,中级职称以上≥80%。

(3分)

2、学校领导教育思想端正,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奉公。

(3分)

听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

教师

队伍

师资

配备

8

1、师资队伍学科配套,结构合理,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2分)初中80%的教师能胜任循环教学,能够承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2分)

2、50岁以下的教师均取得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证书。

按有关规定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2分)

3、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机制健全,奖惩合理,业务档案完整。

教师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

(2分)

查阅教师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证书、继续教育证书、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合格证书,近两年教师任课表等材料,抽查部分教师计算机操作及教师评价资料

教育

管理和质量

学校

管理

8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校风、教风、学风良好。

(2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育人环境良好,校容校貌整洁优美,校纪严明,组织活泼。

(2分)

2、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1分)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大德育实践力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2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辅导室,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定期开展教育培训。

(1分)

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实地查看,学生座谈等

教学

常规

6

1、学校认真实施省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认真执行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

(2分)

2、严格按规定选用教学用书,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实验、电教、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有明确的常规要求,定期检查、总结、分析。

(2分)

3、教务档案管理科学、规范,教师能严格执行有关常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教学秩序良好。

(2分)

查阅档案,听课等

教育

管理和质量

普及

程度

6

片区内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7%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2分)

三年按时毕业率达92%以上,(2分)毕业考试及格率90%以上。

(2分)

查阅相关表册和资料

合格率

6

1、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基本要求,学生期末考试学科及格率达80%,(2分)全科及格率达70%。

(1分)

2、初中史、地、生、劳技结业考试及格率达90%以上,(1分)理、化、生实验考查合格率97%以上。

(1分)综合素质评价正常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以上。

(1分)

说明:

1、校舍建筑面积应按不同办学规模达到相应的生均标准,初中每班按50人计算。

办学规模低于和高于表中最小、最大办学规模的,套用最小、最大办学规模定额;办学规模介于各个标准之间的,以“插入法”按比例测算相应生均标准进行评估,保证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基本要求。

2、九年一贯学校和完中初中部的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各室设施配备等应按不同学段办学规模(班级数)和班额人数分别计算,不得以资源共享为由降低标准。

3、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处面积、教师阅览室、报刊种类、人员配备按初中标准,其他馆舍面积和藏书量按小学和初中标准分别计算;完中初中部图书馆与高中部共用,按包括高中部学生在内对完中进行整体评估。

4、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没有寄宿生及寄午膳学生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有关项目按不扣分计算。

关于对«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中“评估标准”初中部分指标的评估办法。

1、学校领导“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及管理水平”指近三年内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有关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方面的论文、经验总结在市、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市、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会议上交流。

2、师资配备教师总数指学校编制内,且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的总数,不含教学辅助人员和借用的教师。

专任教师系指教师总数中近两年内担任过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教师(含行政领导兼课)。

3、普及程度

(一)年辍学率以学校最近两个学年度的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2位)为依据计算。

辍学是指学生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留学、转学、休学、借读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现象。

年辍学率=学年内辍学人数/学年初在校生总数×100%

(二)三年按时毕业率、毕业考试及格率以最近连续两届的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2位)为依据计算。

(1).初中学生入学三年按时毕业率=B/A×100%

A:

进入初中一年级时的学生总数(含往届留级、复学和转入)扣除死亡、出国及转到外县(市、区)学校的学生数(证明材料齐全)

B:

在“A”中,按照规定的学制而未延长学习年限毕业的学生数

(2).毕业考试及格率=G/F×100%

F:

初中毕业考试中参加各学科考试的学生总人次(含上几届留级至本届、复学和转入学生)

G:

在“F”中参加各学科毕业考试成绩及格的学生总人次

4、合格率

(1).学生期末考试学科及格率、全科及格率:

学校提供最近一个学年度初二、初三上学期或下学期学生期末考试学科成绩质量分析及统计数据。

(2).史、地、生、劳技结业考试及格率:

史、地、生提供最近连续两届毕业班学生的中考考试成绩及统计数据;劳技提供最近连续两届毕业班学生的考查成绩。

史、地、生、劳技结业考试及格率=结业考试及格总人次/参加考试总人次×100%四科综合(加权平均)计算。

(3).理、化、生实验考查合格率:

学校提供最近一届初三学生理、化、生实验考查成绩及统计数据。

理、化、生实验考查合格率=考查合格总人次/参加考查总人次×100%三科综合(加权平均)计算。

(4).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提供最近一学年度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要求按班级、年段进行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