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37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x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

实验0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课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装置

探究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

探究过程

1.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调整共轴方法: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上,使

,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并测出物距、像距,记录在表格中;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

,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并测出物距、像距,记录在表格中;

5.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

,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并测出物距、像距,记录在表格中;

6.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

,移动光屏,观看是否能够成像;

7.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使

,移动光屏,观看是否能够成像,并寻找像的位置和虚实;

实验结论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物,像的位置关系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

物像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像异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电影、投影仪

-

物像异侧

u=f

-

-

-

不成像

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

f>u

v>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

虚像在物体之后

物像同侧

 

满分归纳——考点方向

注意事项

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其他原因:

①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

②物距太小,像距太大,超过了光具座的量程。

③三者中心未在同一高度。

3.用纸板遮住透镜部分后能否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像,只是变暗;

4.蜡烛燃烧变短,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向上移动,调节像在光屏中央的方法:

①将光屏向上调节;②将蜡烛向上调节;③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5.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对调物与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这说明:

光路可逆;

6.在凸透镜前加近视眼镜片,要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何移动光屏:

光屏远离透镜;

7.换成较厚的凸透镜,要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何移动光屏:

光屏靠近透镜;

(2019•莱芜区)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c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

  cm的凸透镜;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答案】

(1)10;

(2)放大;投影仪;能;(3)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解析】

(1)若选择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则凸透镜的2倍焦距为60cm,光具座刻度尺的量程为100cm,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处会无法完成实验,故应选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2)如题图所示,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5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物距小于像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投影仪;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光屏上仍然会出现完整的像,但是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所成的像会变暗一些;

【分析】

(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1.(2019•丹东)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

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的实像。

此时水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  (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  (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

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  (填“凸“或“凹”)透镜矫正。

【答案】

(1)同一高度;

(2)缩小;10cm<f<20cm;(3)注水;短;(4)右侧;凹

【解析】

(1)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物距u=50cm,50cm>2f,像距v=20cm,f<20cm<2f,解得10cm<f<20cm;

(3)物距减小后,像距应增大,如果像的位置不变,则凸透镜的焦距要变短,凸透镜的厚度要增加,故此时应注水;

(4)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水凸透镜前放置老花镜后,透镜的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小,光屏位置不变,相当于像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成像原理可知,爷爷能够看清右侧的物体。

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2.(2019•抚顺)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将凸透镜重新移回到如图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取走光屏。

在这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以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答案】

(1)同一高度;

(2)缩小;照相机;(3)35;放大;(4)望远镜

【解析】

(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由图乙可知,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由图可知,物距u=50cm﹣20cm=30cm,像距v=65cm﹣50cm=15cm;

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距v′=30cm(即此时的像距与原来的物距相等),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的物距u′=v=15cm,所以此时蜡烛的位置在50cm﹣15cm=35cm处,蜡烛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根据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2019•本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  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放一个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远离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像又清晰了,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答案】

(1)10.0;

(2)同一高度;缩小;(3)发散;近视;(4)不能

【解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u=60.0cm﹣50.0cm=10.0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由图可知,物距u=50cm﹣20cm=30cm,像距v=65cm﹣50cm=15cm,f=10cm,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题意可知,像距变大,故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即近视眼镜;

(4)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相当于增大物距。

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将光屏向右移动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4.(2019•青海)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然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

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实验完成后,小丽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答案】

(1)同一高度;

(2)放大;投影仪;(3)远离

【解析】

(1)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u=16cm,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调节,即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

5.(2019•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

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高cm

1

30

15

2

2

20

4

3

15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

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

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  (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1)10;

(2)80;不会;(3)小于;(4)粗细

【解析】

(1)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在第2次实验时,物像等大,

u=2f=20cm,解得:

f=10cm;

(2)在第3次实验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等于30cm,由图可知,将光屏移到光具座80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

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所以光屏上不会出现手指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小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

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透镜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铅笔所成像的粗细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6.(2019•营口)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2)缩小;(3)远离;投影仪;远离;(4)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变小

【解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f=65.0cm﹣50.0cm=15.0cm。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u=50cm﹣10cm=40cm>2f,故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50cm﹣25cm=25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延迟会聚,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把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u=50cm﹣40cm=10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一侧,为了观察此时的成像特点:

需要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根据物近像近像变小,看到的像变小。

7.(2019•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答案】

(1)放大;

(2)75;(3)右;(4)左

【解析】

(1)由图知,光斑即焦点处,所以焦距f=60cm﹣50cm=10cm;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物距为50cm﹣35cm=15cm,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物距为u=55cm﹣35cm=20cm,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成在二倍焦距的位置,v=75cm﹣55cm=20cm,光屏在75cm的位置,所以光屏向左移动。

(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放在凸透镜前时,使光线发散,像呈现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A点气体流速大,流体大的位置压强小,火焰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将光屏向左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8.(2020•广东模拟)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以下光学实验

(1)如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利用如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a)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b)如图丙是小王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丁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①”或“②”)处。

(3)如图戊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  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  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

(1)光的直线传播;

(2)(a)虚;(b)3.50;不变;(c)②;(3)右;右;放大;凸

【解析】

(1)如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a)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b)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

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不变;

(c)如下图,作出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左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②处;

(3)由图戊可知,此时u=v=20.0cm,即u=2f,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所以f=10cm;

因焦距为10cm,当蜡烛位于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5cm=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根据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此时可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

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凸透镜,提前会聚,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应放置一个凸透镜;

9.(2019春•长垣县期末)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进行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请你帮他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实验前,要调整  、光屏和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2)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20cm处向左移动到C处,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

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的像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答案】

(1)A;凸透镜;烛焰;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左;(3)缩小;靠近;近视

【解析】

(1)由图可知:

u=30cm,v=15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30cm>2f,2f>15cm>f,由题意“有两个玻璃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的A凸透镜;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3)由图可知,此时u>v,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里加水,使凸透镜变凸,由于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强,所以像将靠近透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或者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再加上一个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使像成在原来的位置,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