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监测与评价.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939030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监测与评价.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监测与评价.doc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monitoring)是对外界空气、水、土壤、食物等材料进行测定分析、定量评价环境污染的程度。

生态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指一系列能敏感清晰地反映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并相互印证的项目。

浮游生物(plankton)是指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多数体型小,游泳能力弱或完全没有游泳能力,过随波逐流的生活。

着生生物(Periphyton)指生长在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表面上的微型生物群落。

PFU法是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采集水域中微型生物和测定其群集速度来监测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法。

底栖动物:

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内、石块或石砾表面及其间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指示生物指对水体污染变化反应敏感的生物。

生物指数用来反映生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从而简化了污水生物系统,而且所得结果有了定量概念,便于比较和应用。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所生长细菌菌落的总数。

总大肠菌群是指那些能在37℃48h之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的无芽孢杆菌。

如果是使用滤膜法,则总大肠菌群可重新定义为:

所有能在含乳糖的远藤培养基上,于37℃培养24h之内生长出带有金属光泽暗色菌落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粪大肠菌群在44.5℃温度下能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

土壤环境容量从生态学观点出发,认为在不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的条件下,土壤中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受害阈值:

污染气体使植物产生受害症状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浓度;在临界浓度时,使植物产生受害症状的最短时间称为临界时间。

受害阈值就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

指示植物把能够反映环境中污染信息的植物称为指示植物。

(二)生态监测的范畴1、从环境角度看2、从污染源角度看3、从监测手段看包括:

生物材料检测、指示生物的研究和生物监测器的应用、群落结构调查、生物污染源检测和生物测试。

二、生态监测的任务1、监查2、监视,3、监控

三、生态监测的特点①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②具有长期性监测的功能。

③具有多功能性。

④监测灵敏度高。

⑤经济性。

四、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3、综合分析:

对监测结果要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做综合分析。

4、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生态监测的局限性1、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2、可能受到监测生物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3、费时且难确定环境污染物的实际浓度

六、生态监测的主要方法:

生态学方法、生理生化方法、毒理学与遗传毒理学方法、生物化学成分分析法。

八、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选择

选择与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代表性、敏感性、综合性、可行性、简易化、可比性、灵活性、经济性、阶段性、协调性

优先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是:

当前受外力影响最大、可能改变最快的指标;反映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关键性指标;有综合代表意义的指标。

第二章水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

(一)水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1、代表性2、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3、要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4、断面布设的经济性5、断面布设的连续性

二、浮游生物的测定

在淡水中,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它们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出现。

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生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一)采样

1、采样工具

(1)浮游生物网:

定性网、定量网

(2)采水器常用的有:

①瓶式采水器②水生-81型有机玻璃采水器③透明度盘

计数框常用的有:

S-R计数框、网格计数框:

(4)计数方法(三种方法)长条计数法、视野计数法、网格计数法

·视野计数法:

式中:

A——一个视野的面积,mm2;D——视野的深度,mm;

F——计数的视野数,一般至少10个;C——计数的生物个数。

浮游生物的测定常用指标:

1、利用指示生物进行评价2、利用多样性指数和各种生物指数进行评价3、利用藻类各类群在群落中所占比例进行评价

1、人工基质:

载玻片、聚酯薄膜和PFU

2、天然基质:

水中的动物、大型植物、石块、木块

(二)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1、着生硅藻

(2)定量计数:

把已定容到30mL的定量样品充分摇匀后,吸取0.1mL置入0.1mL的计数框里,在显微镜下,采用网格计数法,横行移动计数框,逐行计平行线内出现的种(属)藻类数。

视藻类密度大小,一般计数10行、20行、40行以至全片。

必须使优势种类计数的个体在100个以上。

也可采用视野计数法或长条计数法。

将定量计数的各种类的个体数进行计算,最后换成1cm2基质上着生藻类的个体数量。

四、PFU(polyurethanefoamunit)法

PFU法

(一)工作原理当某一自然基质或人工基质在水体中开始出现时,一些微型生物即会在这种基质上进行群集,在不断群集的同时,也会有已经群集在基质上的种类离开基质,因此,在基质上的种类,就有一个群集和消失的问题,当群集速度曲线和消失速度曲线交叉时,基质上的种数达到平衡,这时,基质上的群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对周围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二)PFU微型生物群落的特性:

1、符合MacArthur-Wilson岛屿生物地理平衡模型2、岛屿的大小直接影响群集的种数3、原生动物群集过程反映出群落内的调节机制

(三)PFU的工作方法

在做同一批实验时,最好用同一批材料,在用之前,先用蒸馏水浸泡12-24h消毒。

实验时,将一定数量的PFU悬挂在水中,一天后,以及第3天、5天、7天、12天、15天、21天、28天检查,每个点每次取两块,剪下后,放在塑料袋中,用吸管滴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查,把每天的新见种、复见种、消失种都记录下来。

一般一块PFU至少要做两个装片,要求全片检查,以免遗漏。

在室内,利用PFU还可以做毒性试验。

把一块PFU放在微型生物种类很多的清洁水中,接近平衡期后,取下,把它作为种源固定在大盘中央,盘子边缘固定8-10块空白PFU,每块均需与中间的种源PFU距离相等。

盘的大小一般54cm*25cm,放入测试水的量要求能浸没PFU,一般6-10L,每个浓度2-3个盘。

室内实验,需要人工光源,可在盘上安一架子,罩是玻璃,罩上客观存在一日光灯。

对照盘中放清洁水(可用稀释水),通过种源上的生物在空白PFU上群集的情况了解污染物的毒性。

PFU可测试很多参数。

在分类学方面,可测种数、种类组成、相对密度、群集速度、消失速度、平衡期、平衡期时的种数等;在非分类方面,可以测活细胞的生物量、叶绿素a的含量(即自养生物量)、呼吸速度、各种化学分析等。

(五)PFU法的优点

(1)由于PFU孔径小,约100-150μm,大型浮游生物不易入侵,可以采集到以微型生物占绝对优势的群落;

(2)容易群集,体积小,便于携带和置放;

(3)它所群集的微型生物代表了食物链上的几个营养级,可以模拟天然群落,并且是在最高级——群落级水平上做出对环境压迫的反应;

(4)野外工作证明周围水体中大多数的微型生物种类最后均可群集在PFU上。

(5)可用许多块PFU进行同步实验,重复性强;

(6)在同一块PFU上,是室内、室外随机采样所得,可测定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

(7)用PFU采集水体中的微型生物作种源,可在室内做各种毒物的生物测试,预报水体的污染程度。

五、底栖动物的测定

(1)定量采样:

定量采样可以客观地反映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底部栖动物不同部位的种类组成和现存量,并以每平方米为单位进行统计和计算。

常用的采样器有:

①彼德逊采泥器②人工基质篮式采样器

六、指示生物和污水生物系统

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等都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常用的指示生物如下:

①水体严重污染的指示生物有颤蚓类、毛蠓、细长摇蚊幼虫、腐败波豆虫、小口钟虫、绿色裸藻、小颤藻等。

这些指示生物能在溶解氧极低的条件下生活,其中颤蚓类是有机污染十分严重水体中的优势种。

②水体中等污染的指示生物主要有居栉水虱、瓶螺、被甲栅藻、四角盘星藻、环绿藻、脆弱刚毛藻、蜂巢席藻等。

这些种类对较低溶解氧有较好的耐受能力。

③清洁水体指示生物有蚊石蚕、扁蜉、蜻蜓、田螺、簇生竹枝藻等,这些生物只能在溶解氧很高,未受污染的水体中大量繁殖。

(二)污水生物系统

把受有机污染的河流从排污口至下游划分成一系列在污染程度上逐渐下降的连续带,这一系列的带称为污水生物系统。

1、多污带

多污带是严重污染的水体,是多污污水生物生存的地带。

它多处在污水、废水入口处,其水呈暗灰色,极浑浊,水中所含大量的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二氧化碳及甲烷。

其化学作用为还原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很高,氧气极缺,水底沉积大量的悬浮物质。

水中还可能存在有毒成分及不正常的pH,这种不良环境决定了可生存的生物种类是有限的,而且均是消费性生物。

底部淤泥中生活着寡毛目蠕虫。

多污带的指示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细菌、贝氏硫细菌、素衣藻、钟虫、颤蚯蚓、摇蚊幼虫等。

如图所示

2、α-中污带

a-中污带水体的特点与严重污染水体近似,水为灰色,BOD值仍相当高。

但是,除了还原作用之外,还有氧化作用,有机物分解形成氨和氨基酸。

氧气仍然缺乏,为半厌氧条件,并有硫化氢存在。

生活在这一带的生物种数虽然不多,但比严重污染的水体多了一些。

主要生活的污水生物还是水细菌。

此外还出现吞食细菌的纤毛虫类和轮虫类,以及蓝藻和绿藻。

常见的指示生物有大颤藻、小颤藻、椎尾水轮虫、天蓝喇叭虫、栉虾、臂毛水轮虫等多种藻类和轮虫类。

3、β-中污带

β-中污带水体的特点是氧化作用占优势,绿色植物大量出现。

水中含氧量增高,氮的化合物呈铵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

相反有机物及硫化氢等含量减少。

水生生物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是各种藻类、轮虫类、贝类和各种昆虫。

β-中污带水体不利于水细菌的生存,因此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至1mL水仅存几万个。

已有泥鳅、鲤鱼等鱼类出现。

β-中污带指示生物有多种藻类、轮虫、水蚤以及虫子类等。

4、寡污带

寡污带自净作用已经完成,有机物已被完全氧化或矿化,为清洁水体。

溶解氧化丰富,硫化氢几乎不存在,水的pH适于生物生存。

污泥沉淀已矿质化。

蛋白质达到矿质化最后阶段,形成了硝酸盐态氨。

水中有机物浓度很低。

寡污带的生物种类极为丰富,而且均是需氧型生物。

水中细菌量已极少,浮游植物大量存在,生长的动物有甲壳虫、苔藓虫、水螅等,并有大量显花植物和多种鱼类、水生昆虫幼虫,以及田螺等,可作为各种水体的指示生物进行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

七、生物指数

常用的生物指数有以下几种:

(一)贝克(Back)生物指数

大型底栖无脊动物分成A和B两大类:

A为敏感种类,在污染状况下从未发现;B为耐污种类,是在污染状况下才有的动物。

然后采用公式表示:

生物指数(BI)=2A+B

一般BI值的范围为0-40,指数为0时属重污染区;1-10时为中等有机污染;10-40时为清洁水区。

采集动物样品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应避开淤泥河床,选择砾石底河段,在水深0.5m处采样。

(2)水表面流速在100-150cm/s为宜。

(3)每次采集面积应一定。

(4)采样前应预先进行河系调查。

(二)硅藻生物指数

根据硅藻对水体污染耐性的不同,提供的硅藻指数(I):

式中:

A为不耐污的硅藻种类数;B为对有机污染耐污力强的种类数;C为在污染区内独有的种类数。

I≤0为重污染;I为1-100为中度污染;I为100-150为轻污染;I>150为基本无污染。

(三)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

以颤蚓类数量占整个底栖动物数量的百分比指示污染状况,即:

所得数值小于60%为良好水质,60-80%为中等污染水质,大于80%为严重污染水质。

(四)生物比重指数

用水生昆虫和寡毛类湿重的比值来评价水质,这种方法可用于评价有机污染和某些有毒废水的污染。

生物比重指数=

此指数值越小,表示污染越严重;反之则水质越清洁。

指数的变动范围为0~612(经验值)。

(五)特伦特(Trent)生物指数

指数值越低,表示污染越严重,指数越高;表示污染越轻。

若把污染水体划分为6类,则可定为:

指数ⅹ为极清洁,Ⅵ~Ⅶ为轻度污染,Ⅲ~Ⅴ为中度污染,Ⅰ~Ⅱ为重污染,0为严重污染。

优点:

只需掌握所规定的关键生物即可,不需待鉴定到种,可以减少鉴定时间,也易于为非生物学工作者掌握,对中度污染的水质反应灵敏,适于对渔业水质的评价。

缺点:

软体动物未列入关键群,对轻度污染的水质反映不灵敏,指示水污染等级的指数范围太窄;用于其他河流时,因生物不同,需加以修改;在调查时偶然出现的生物,能轻易改变调查地点的生物指数值,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对重金属等无机污染不能进行评价。

(六)藻类污染指数

对能耐受污染的20属藻类分别给予不同的污染指数值,根据水样中出现的藻类,计算总污染指数,由总污染指数判断水体污染程度。

(七)污染生物指数

污染生物指数(BIP)是指无叶绿素微型生物占全部微生物的百分比。

八、种的多样性指数

(一)马加利夫(Margalef)多样性指数d=

式中:

S—样品中生物的种类数;N—样品中生物的总个体数或总密度,ind/m2

d—值越大表示水质越清洁。

d<3为严重污染,3≤d<4为中度污染,4≤d<5为轻度污染,d>5为清洁。

(二)香农-威纳(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式中ni——样品中第i种生物的个体数或密度,ind/m2;N—样品中生物的总个体数或密度,ind/m2;

S—样品中生物的种类数。

为0~1时,说明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为1~2时为中等污染;为2~3时轻度污染;大于3时说明水体比较清洁。

(三)凯恩斯(Cairns)多样性指数

式中:

R—组数;N—被比较的生物个体总数

(四)辛普森(Simposon)多样性指数:

又称组合多样性指数。

式中:

S—样品中生物的种类数;ni—样品中第i种生物的个体数

N—样品中生物的总给数;

d<2严重污染;2~3中度污染;3~6轻度污染;d>6清洁

如果群落中每个个体都是同一种(即S=1),则d=1,说明该群落是一种单调群落,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如果群落中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种的生物,则d=∞,说明该群落是一种完全多样化的群落,水质比较清洁。

优点:

种类多样性指数的运用,比指示生物法和生物指数法又前进了一步,在许多情况下能更好地反映水体污染状况。

缺点:

多样性指数只是定量地反映了群落的结构,未能反映出个体生态学的信息及各类生物的生理特性,当水中营养盐类或其他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使群落结构发生的改变,又会对多样性指数评价的效果产生干扰。

第三章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水体生产力是指水生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

一、叶绿素a的测定水体中叶绿素的含量是指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叶绿素a含量测定是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测定原理叶绿素a是有机物,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

首先要用机械方法使细胞破碎,把叶绿素a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在测定过程中先用醋酸纤维素滤膜抽滤水样,然后破碎细胞,用90%丙酮提取叶绿素a,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叶绿素a的吸光度,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叶绿素a的含量。

(二)测定方法和步骤

(1)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层采样或混合采样。

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

采样量根据浮游植物多少而定,若浮游植物量少,也可采集1000mL水样。

带回实验室进行测定。

水样采集后应放在荫凉处,避免日光直射。

最好立即进行测定,如需经过一段时间(4~8h)方可进行处理,则应将水样保存在低温(0~4℃)避光处,在每升水样中加入1%碳酸镁悬浮液1mL,以防止酸化引起色素溶解。

水样在冰冻情况下(-20℃)最长可保存30天。

(2)浓缩水样

在抽滤器上装好醋酸纤维素滤膜(0.5μm),倒入定量体积的水样进行抽滤。

抽滤时负压不能过大(约为50kpa)。

水样抽完后,继续抽1~2min,以减少滤膜上的水分。

如需短期保存1~2天时,则可放入普通冰箱冷冻,如需长期保存(30天),则应放入低温冰箱(-20℃)保存。

(3)取出载有浮游植物的滤膜,在冰箱内低温干燥6~8h后放入组织研磨器中,加入少量碳酸镁粉末及2~3mL90%的丙酮,充分研磨,提取叶绿素a,用离心机(3000~4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倒入容量瓶中。

(4)再用2~3mL90%的丙酮继续研磨提取,离心10min。

将上清液再转入容量瓶中,重复1~2次,用90%的丙酮定容为5mL或10mL,摇匀。

(5)将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光程的比色皿测吸光度,分别读取750nm、663nm、645nm、630nm波长的吸收值,并以90%的丙酮做空白吸光度测定,对样品吸光度进行校正。

(三)计算方法

叶绿素a(mg/m3)=

式中V—水样体积,L;V1—定容体积,mL;D—吸收度;δ—比色皿厚度,cm。

(四)环境标准叶绿素a含量<4贫营养型;4~10中营养型;10~50富营养型;>50高度富营养型

二、黑白瓶测氧法

(一)测定原理

黑白瓶测氧法是将几只注满水的白瓶和黑瓶悬挂在采水深度处,曝光24h。

黑瓶中的悬游植物由于得不到光照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黑瓶中的溶解氧就会减少。

而白瓶完全曝露在光下,瓶中的悬游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白瓶中的溶解氧量一般会增加。

所以,通过黑白瓶间溶解氧量的变化,就可估算出水体的生产力。

第四章水中的细菌学测定

一、水样的采集

1、采水容器

(1)采样瓶:

通常采用以耐用玻璃制成的,具磨口玻璃塞的500mL广口瓶。

(2)采样瓶的洗涤:

一般可用加入洗涤剂的热水洗刷采样瓶,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1-2次。

(3)采样瓶的灭菌:

将洗涤干净的采样瓶盖好瓶塞,用牛皮纸等防潮纸将瓶塞、瓶顶和瓶颈处包好,置干燥箱160-170℃干热灭菌2小时,或用高压蒸汽灭菌器121℃灭菌15min。

灭菌后的采样瓶,两周内未使用,需重新灭菌。

2、采样步骤及注意事项

(1)去氯和高浓度重金属

(2)已灭菌和封包好的采样瓶,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采样时,均要小心开启包装纸和瓶盖,避免瓶盖及瓶子颈部受杂菌污染,并注意在使用船只或附带的采样缆绳等附加设备采样时可能造成的污染。

(3)采集江、河、湖、库等地表水样时,可握住瓶子下部直接将已灭菌的带塞采样瓶插入水中,约距水面10~15cm处,拔玻璃塞,瓶口朝水流方向,使水样灌入瓶内然后盖好瓶塞,将采样瓶从水中取出。

如果没有水流,可握住瓶子水平前推,直到充满水样为止。

采好水样后,迅速盖好瓶盖和包装纸。

(4)采集一定深度的水样时,可使用单层采水瓶或深层采水瓶。

(5)从自来水龙头采集样品时,不要选用漏水的龙头,采水前可先将水龙头打开至最大,放水3~5min,然后将水龙头关闭,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约3min灭菌,或用70%的酒精溶液消毒水龙头及采样瓶口,再打开龙头,开足,放水1min。

以充分除去水管中的滞留杂质。

采水时控制水流速度,将水小心接入瓶内。

(6)采样时不需用水样冲洗采样瓶。

采样后在瓶内要留足够的空间,一般采样量为采样瓶容量的80%左右,以便在实验室检查时,能充分振摇混合样品,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7)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以免不同层次的搅扰;同一采样点与理化监测项目同时采样时,应先采集细菌学检验样品。

(8)在危险地点或恶劣气候条件下采样时,必须有防护措施,保证采样安全,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检验结果正确解释。

(9)采样完毕,应将采样瓶编号,做好采样记录。

将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水深度、采样方法、样品编号、采样人及水温、气温情况等登记在记录卡上。

二、样品保存

1)各种水样,特别是地表水、污水和废水的水样,易受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从采水至检验的时间间隔内会很快发生变化。

因此,当水样不能及时运到实验室,或运到实验室后,不能立即进行分析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2)采好的水样,应迅速运往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验。

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宜超过2h,否则应使用10℃以下的冷藏设备保存样品,但不得超过6h。

实验室接到样品后,应将样品立即放入冰箱,并在2h内着手检验。

如果因路途遥远,送检时间超过6h者,则应考虑现场检验或采用延迟培养法。

三、细菌总数的测定

细菌总数可以反映水体被有机污染的程度。

一般未污染的水体细菌数量很少,如果细菌增多,表示水体可能受到有机污染,细菌总数越多说明污染越重。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行)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总数1mL不得超过100个。

(一)培养基的制作

细菌总数测定所用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

将成分称好,放入量杯中,加热溶解,然后调节pH为7.4~7.6,过滤除去沉淀,分装于玻璃容器中,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贮存于暗处备用。

(二)测定方法及步骤

1、水样的稀释

(1)选择稀释度稀释度要选择适宜,要求在平皿上的菌落总数介于30~300个之间。

大多数饮用水水样,未经稀释直接接种1mL,所得的菌落总数可适于计数。

(2)水样的稀释方法

①将水样用力振荡20~25次,使可能存在的细菌凝团分散开。

②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0mL灭菌水的三角烧瓶中混匀成1:

10稀释液。

③吸取1:

10的稀释液1mL注入盛9mL灭菌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

100稀释液。

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

1000、1:

10000稀释液。

注意:

吸取不同浓度的稀释液时,必须更换吸管。

2、操作方法

①接种:

以无菌操作方法用1mL灭菌吸管吸取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并立即转动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每个水样应倾注两个平皿,每次检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做空白对照。

②培养:

待营养琼脂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三)菌落计数培养之后,立即进行平皿菌落计数。

(四)计算

细菌总数是以每个平均菌落的总数或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而得来的。

各种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如下:

(1)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进行计算,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即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报告。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应按两者之比值来决定。

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值。

(3)若所有的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倍数最小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